李金平 孙 丽 石国璧△
(1 北京市朝阳区崔各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0103;2 北京市朝阳区孙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100102)
石国璧运用二陈平胃汤的临床经验
李金平1孙 丽2石国璧1△
(1 北京市朝阳区崔各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0103;2 北京市朝阳区孙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100102)
二陈平胃汤由二陈汤合平胃散化裁而成,其方药组成出自明•秦景明撰《症因脉治》,适用于脾胃运化不食,湿痰内阻,胸膈痞闷,或有呕吐泄泻,症情较平胃散症为重的疾病。石老临床注重保护胃气,善于调节气的升降出入,本方为石老治疗脾胃病的常用之方,临证广泛应用于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凡属痰湿中阻,气机失调者。经随证加减,在临床上取得良好疗效。
石国璧;二陈平胃汤;临床运用;名医经验
石国璧先生,1934年6月生于甘肃省宁县的一个中医世家,主任医师、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石国璧是甘肃省名中医,甘肃省卫生厅原副厅长兼甘肃中医药研究院院长,也是全国第一位中医厅长,是甘肃省中医院建院元老之一,是甘肃省中医学院、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甘肃中医》创办者之一、全国首家藏医院建立、藏医药合法化的推动者。石国璧先生自1951年开始从事医疗实践活动,1953年从事中医工作至今,著有《经方要义》等10余部中医著作,发表论文近30余篇。60多年里石国璧先生集中医、临床、教学、科研、行政管理于一身,是我国建国以来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亲历者、见证者,也是解放后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一部活字典,特别是对甘肃省卫生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孜孜奉献。他治学态度严谨,实事求是,不轻率苟同,盲目随从;对技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提倡反复学习、潜心钻研中医经典著作、在精字上下功夫。他认为学习现代医学知识是为我所用,利用现代化检查手段发展中医,主张“两重诊断、一重治疗”。石国璧先生的学术思想甚是广博,他对多种常见病都有自己独特的诊疗体系,同时又不乏验方、特方,临床常相融而用,在辨证精准基础上,用药简单、凝练,在平凡中见奇效,常以四两拨千斤,令学生们拍案叫绝。笔者自2012年侍诊于石国璧教授,发现先生在临证中,重视脾胃的调理,保护胃气,善于调节气的升降出入。二陈平胃汤是石老治疗脾胃病的常用之方,石老常用此方加减化裁,治疗消化系统的疑难杂症,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如下,以飧同道。
二陈平胃汤组成出自明•秦景明撰《症因脉治》,由二陈汤合平胃散化裁而成,具有健脾燥湿、行气和胃之功。
组成:苍术12 g、姜半夏10 g、陈皮10 g、白茯苓10 g、厚朴10 g、炙甘草6 g、大枣5枚,生姜2片。功能:燥湿化痰,运脾和中。主治:脾胃病痰湿中阻。症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恶心呕吐,嗳气吞酸,肢体沉重,倦怠嗜卧,咳吐白痰,或头眩或心悸,舌苔白腻,脉或缓或滑。用法:水煎温服,每日一剂。方解:本方由治痰通剂二陈汤(半夏、橘红、白茯苓、炙甘草)及化湿和胃代表方平胃散(苍术、厚朴、陈皮、炙甘草、生姜、大枣)的主要药共成一方。
以苍术为君药,取其辛苦温之性,燥湿健脾。《本草正义》“脾家郁湿,或为chen(月真)胀,或为肿满,或为泄泻疟痢,或下流而足重跗肿……茅术一味,最为必须之品。” 其药性最强,作为君药。姜半夏为臣药,辛温燥湿,化痰消痞,降上逆之胃气而止呕恶。正如《本经逢源》说:“半夏同苍术、茯苓治湿痰。” 协助苍术燥湿化痰之功而为臣药。苍术理脾,半夏和胃,脾胃同治,表里共调。陈皮:取其辛苦温之性。理气调中,燥湿化痰。《本草纲目》:“橘皮,苦能泄能燥,辛能散,温能和。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陈皮、半夏作为经典的化痰药对,配合使用对衰老内皮细胞中的PI3KAkt通路和(或)p-p38的表达有较好的调控作用[1]。陈皮与姜半夏共为臣药,使燥湿之功益彰,醒脾和胃之能益强。厚朴辛温而散,长于行气除满,醒脾燥湿,和胃调中,佐陈皮、姜半夏祛湿化痰而为使药。白茯苓甘淡渗湿健脾。因脾为生痰之源,用之可使湿无所聚,痰无所生。陈修园称二陈汤中茯苓“只此一味药是治痰正药”;“痰之本,水也。茯苓治水以治其本;痰之动,湿也,茯苓渗湿以镇其动”;与厚朴共为佐药,使气机调畅,升降有序,则胀满可除。炙甘草、大枣、生姜,补益脾胃,调和诸药,共为使药。
患者男性,37岁,2013年9月17日初诊。主诉:胃痛10年,加重1年。现病史:患者近10年自觉无明显诱因胃脘疼痛,近1年加重。常于饭后1 h阵发性疼痛显著,纳食可,近日稀便,因长期夜班,白日眠差。舌苔薄腻,边尖赤,脉弦细无力。诊断:胃脘痛(痰湿内阻)。治则:燥湿化痰,止痛安神。方药:二陈平胃汤加减,苍术6 g、陈皮10 g、厚朴6 g、香附10 g、乌药10 g、川楝子10 g、元胡10 g、茯神15 g、法半夏12 g、北沙参12 g、合欢皮15 g、白豆蔻(后下)6 g、炙甘草6 g、大枣20 g、生姜3片。服用方法:六剂,水煎服,第1煎水开后煮15 min取汁,二次水开后煎煮20 min取汁,两次药汁兑匀,分2次服,每日1剂。服用6剂后胃脘痛大减,睡眠改善,加减继服1个月后胃脘痛消失,睡眠、大便正常。
按语:胃以降为和,脾以升为用。注重脾胃,就是在诊病、立法、处方用药时要时刻想着脾胃[2]。脾运失健,升降失常乃脾胃病的病机关键[3]。石老认为调理脾胃宜有湿祛湿,有痰化痰,有寒宜温,有热宜清,使胃气降,脾气升,则中州安矣[4]。本患者长期夜班,昼夜颠倒,起居失常,致气机紊乱,脾胃运化失职,痰湿内停,进一步阻滞气机,不通则痛,故阵发胃脘绞痛。日久脾胃气阴内耗,食后脾胃不堪运化腐熟之职而疼痛益甚。胃不和则卧不安,加之长期昼夜颠倒的生活,入夜而阳不能入于阴,白昼阴阳不能合和,故睡眠差。大便稀为脾虚之象,舌苔腻为痰湿之征。治以平陈调胃汤为主方燥湿化痰。用香附、乌药、川楝子、元胡理气止痛。易茯苓为茯神;加合欢皮以增加安神之力。以北沙参补内耗之脾胃气阴。白豆蔻芳香醒脾,开胃化浊。全方标本兼治,痰湿得化,气阴得补,神魂得安,一方而诸症悉除。
胃脘痛甚者,加乌药10 g、川楝子10 g、香附10 g、元胡10 g。兼胃阴虚者加北沙参10 g、天花粉10 g、玉竹10 g。合并失眠者加合欢皮15 g。兼肝火犯胃吐酸者加黄连6 g、吴茱萸2 g;或瓦楞子30 g。兼下焦湿重,舌根白腻,加泽泻10 g。兼痰湿凝聚,流窜肢节者加桂枝10 g、当归10 g。本方为石老治疗脾胃病的常用之方,可广泛应用于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临床表现以胃脘胀满为主症,证属痰湿中阻,气机失调者。石老认为治疗脾胃病用药宜少,药量宜轻,煎煮时间切忌过长。在实际临证诊治过程中,也要遵循石老所强调的,掌握知识要掌握法度,刻苦学习前人经验,读活书,活读书,联系实际,古为今用[5]。
[1]黄小波,王宁群,陈玉静,等.陈皮、半夏对衰老脐静脉内皮细胞中的PI3K-Akt和磷酸化p38表达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2016,35(5):414.
[2]张其慧,王丽平,王晓丽.脾胃病证[M]//张其慧,王丽平,王晓丽.许彭龄,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29-30.
[3]王煜.王自立主任医师学术思想撷萃[J].西部中医药,2014,27(2):47-50.
[4]石国璧,张秀娟.中医在美国[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59.
[5]石国璧.名医真传[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331.
R282.710.7
B
1671-8194(2016)24-0200-02
△指导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