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 姝 李 纳 朱振峰 张晓坚 温 强*
(1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河南 郑州 450001;2 郑州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河南 郑州 450001)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药物临床应用情况的分析
汤 姝1李 纳1朱振峰1张晓坚1温 强2*
(1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河南 郑州 450001;2 郑州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河南郑州 450001)
目的 探究抗凝药物应用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486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回顾性的对全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本组486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中,有476例患者接受抗凝药物治疗,其中有136例(27.98%)患者采用阿司匹林实施抗凝治疗,有340例(69.96%)患者采用华法林实施抗凝治疗;经血栓栓塞危险评估显示,有383例(78.81%)患者为高危,有90例(18.52%)患者为中危,有13例(2.67%)患者为低危。结论抗凝药物应用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治疗中疗效确切,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指南栓塞评分中推荐的药物完全吻合,值得临床中广泛的推广应用。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抗凝药物;临床效果
本研究中将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486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意在探究抗凝药物应用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将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486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回顾性的对全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其中有255例男性,231例女性,患者年龄为32~85岁,平均为(63.2±5.1)岁。其中有205例患者为单独心房颤动,有128例患者为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有260例患者为心房颤动合并高血压,有90例患者为心房颤动合并心功能不全,有60例患者为心房颤动合并糖尿病史,有45例患者为心房颤动合并肾功能不全。根据2010版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指南中心房颤动持续时间的不同,可分为慢性心房颤动(患者已经为适应状态)、阵发性心房颤动(持续时间低于48 h,且能够自行终止)、首发心房颤动(首次出现心房颤动)、持久性心房颤动(持续时间超过1年)及持续性心房颤动(持续时间超过1周)等。
1.2方法:通过患者病史记录获取一般临床资料,主要包含姓名、年龄、性别、临床诊断、既往史、药物医嘱、肝肾功能及出凝血功能等。此外,还应该认真的对患者服药抗凝药物过程中INR等相关出凝血检测指标进行记录,并实施门诊随访心超,由此对左房附壁血栓进行判别。
1.3血栓栓塞危险评估:根据2010版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指南对本组中486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血栓栓塞危险实施评估,危险因素主要包含左心室功能障碍/充血性心力衰竭1分,年龄不低于75岁2分,高血压1分,血栓栓塞史2分,糖尿病1分。而非主要危险因素为:年龄介于65~74岁1分,血管性疾病1分,女性1分[1]。其中,总评分不低于2分属于高危患者,需建议患者长期服用华法林等抗凝药物,且将INR调整为2.0~3.0;总评分为1分属于中危患者,需建议患者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实施抗凝处理;总评分为0分属于低危患者,需建议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或者是无需实施抗栓治疗[2]。
1.4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SPSS18.0对本组中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计量资料通过t检验,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通过卡方检验,采用百分比(%)表示,若P<0.05,则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抗凝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本组486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中,有136例(27.98%)患者采用阿司匹林实施抗凝治疗,药物使用剂量为100 mg,平均治疗疗程为(5.38±1.66)d,出院时INR为(1.08± 0.25);有340例(69.96%)患者采用华法林实施抗凝治疗,药物使用剂量为(2.39±0.66)mg,平均治疗疗程为(6.35±2.31)d,出院时INR为(2.20±0.41);有10例(2.06%)患者未采用抗凝药物治疗,其中包含3例慢性心房颤动及7例首发心房颤动。
2.2血栓栓塞危险评分:本组486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中,有383例(78.81%)患者为高危(其中275例患者给予华法林抗凝,有108例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抗凝);有90例(18.52%)患者为中危(其中65例患者给予华法林抗凝,有25例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抗凝);有13例(2.67%)患者为低危,都没有给予抗凝药物治疗。此外,门诊对486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实施心超随访未发生血栓栓塞事件。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主要指的是没有瓣膜修补、风湿性心脏病及人工瓣膜置换患者出现的心房颤动症状,其临床症状主要为运动耐量下降、心慌及胸闷等[3]。在临床中,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心电图表现主要是R-R间期不规则,P波消失,代之以间距、形态及振幅绝对不规则f波(频率大概为每分钟350~600次),且存在绝对不规律的心室激动[4]。现阶段,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已经逐渐的变成血栓栓塞,特别是脑卒中的关键诱发因素,抗凝药物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血栓栓塞产生的危险性[5]。因此,临床中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抗栓治疗对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关研究证实,抗凝药物应用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治疗中疗效确切,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指南栓塞评分中推荐的药物完全吻合[6]。
此次临床研究的结果显示:本组486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中,有476例患者接受抗凝药物治疗,其中有136例(27.98%)患者采用阿司匹林实施抗凝治疗,有340例(69.96%)患者采用华法林实施抗凝治疗;经血栓栓塞危险评估显示,有383例(78.81%)患者为高危,有90例(18.52%)患者为中危,有13例(2.67%)患者为低危。
综上所述,抗凝药物应用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治疗中疗效确切,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指南栓塞评分中推荐的药物完全吻合,值得临床中广泛的推广应用。
[1]张银,曹树军.华法林用于预防75岁以上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PT-INR安全范围的初步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4,11(8):43-48.
[2]程中伟,朱文玲,刘博江,等.心房颤动的综合治疗——一项单中心210例心房颤动研究结果[J].中国医药导刊,2012,12(4):38-41.
[3]Zhang G,Cao XB,Wang SW,et al.Study on anticoagulatio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Hua Falin in the elderly with non 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J].J Third Military Med University,2015,21(11):13-18.
[4]刘松年,荆凌华,李兰英.华法林预防老年非瓣膜病慢性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16,30(4):89-92.
[5]Jun RZ,Zhu YB,Wei M.Han Chinese non treatment of 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 CYP4F2 and gene polymorphism of anticoagulation with warfarin maintain dose study of the correlation [A].2013 in Chinese clinical pharmacy academic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ninth clinical pharmacists forum the set [C].2013.
[6]胡大一,孙艺红,周自强,等.中国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2013,10(3):62-63.
R541.7+5
B
1671-8194(2016)24-0156-02
E-mail: wen_qiang01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