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洪学,朱德江,田彦孜,熊 雄,马 晔
(1 .宜昌市畜牧兽医局,湖北 宜昌 443000;2.宜昌市畜牧技术推广站,湖北 宜昌 443000)
调查研究
夷陵黄牛品种资源调查报告(一)
——夷陵黄牛形成过程的考证
沈洪学1,朱德江2,田彦孜1,熊 雄2,马 晔2
(1 .宜昌市畜牧兽医局,湖北 宜昌 443000;2.宜昌市畜牧技术推广站,湖北 宜昌 443000)
夷陵黄牛是宜昌地区特有的黄牛品种,在产区有着悠久的饲养、使役历史,做好夷陵黄牛的品种资源调查、保护、开发工作,对宜昌地区养牛业的长足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对夷陵黄牛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分析和阐述。
夷陵黄牛;形成过程;品种;资源
宜昌古称夷陵,其“夷陵黄牛”是宜昌区域一个十分优良的地方品种,其体质强壮结实,结构匀称,耐粗饲,役用、肉用性能优异,自古以来是当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役力,其品种形成过程可追溯到夏商时期。但由于过去保护和开发利用方面没有得到高度重视的原因,导致其一直没有进行国家畜禽遗传资源鉴定。为振兴夷陵黄牛,推动畜牧业绿色发展,从去年开始,我们组织力量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调查。
1.1 夏禹时期
夷陵黄牛四千年前就已经存在,其标志有二:一是民间广为流传的神牛助禹开三峡的故事。相传巫山神女瑶姬用金钗杀死了十二条妖龙,龙血将江水都染红了,过了三年江水还有血腥味儿。妖龙的骨头变成了龙骨石,把西陵峡口彻底堵死,江水流不出去,猛往上涨;峡江两岸皆被水淹,没有一块栖身之所。大禹正在黄河两岸治水,听到这个消息,带着治水的百姓,日夜赶路,到三峡疏河治水。奈何龙骨石坚硬无比,锄头挖下去火星四溅,只留下一点白印子。大禹的手上脚上尽是伤,他一连九年没有回家。这事感动了天上的星宿,他下凡尘帮助大禹治水。星宿变成了几十丈长的一头黄牛。它把脑壳一埋,尾巴一夹,四条腿使劲,用牛角挖出龙骨石,触开了夔门,推开了三峡,一直把龙骨推出西陵峡口,成了荆门十二碚。黄牛帮大禹治好了长江水,长长嘘了一口气。四面八方的百姓都赶来谢它。黄牛把脑壳一抬,四脚一蹦,跃上了高岩,钻到树林去了。大禹为寻找黄牛,追上悬崖,只见板壁岩上留下了清楚的黄牛身影。当地居民为表示对黄牛的敬意,特将黄牛出没的山叫做黄牛山,将那块印有黄牛离去身影的岩石称为黄牛岩,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镇黄牛山周围的景物也多以黄牛命名,如牛肝马肺峡、黄牛滩、黄牛驿、黄牛泉、黄牛矶等,可见当地是夷陵黄牛的聚居区,此处是可考证宜昌地区出现黄牛历史的最重要证据,说明宜昌人民役用黄牛的时间源远流长。二是史料记载夏禹治水的时候人们已经广泛役使黄牛,帮助疏通河道,治理水患,与神话故事相得益彰。
1.2 春秋时期
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屈原十分喜欢牛,在他家乡流传着许多他与牛有关的故事,尤其是“屈乡灵牛[2]”一事尤为神奇, 《归州志》记载,“此乡(屈原的故乡乐平里)牛不需绳引,如售之别乡,亦仅三日,自后非用绳不利;如他乡牛入三闾之境,过三日亦不必引绳,而自然贴服”。相传屈原携简出行,绳断简散,一农人取牛绳缚之,去绳之牛仍耕田、耙田自如,谓屈乡灵牛。灵牛耕田奇事延续千年,今日仍可观之。
屈原在反映秭归当地招魂习俗的作品《招魂》中还曾两处提到牛。一处:“土伯九约,其角觺(yí)觺些。敦脄(méi)血拇,逐人伂駓(pī)駓些。参(cān)目虎首,其身若牛些。”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扭成九曲的土伯,它头上长着尖角锐如刀凿,脊背肥厚拇指沾血,追起人来飞奔如梭,还有三只眼睛的虎头怪,身体像牛一样壮硕。说明春秋时期的人们就对本地黄牛体型壮硕的特点有了清晰的认识。二处:“肥牛之腱,臑(ér)若芳些。和酸若苦,陈吴羹些。腼(miǎn)鳖炮羔,有柘浆些。鹄酸臇(juǎn)凫(fú),煎鸿鸧(cāng)些”。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肥牛的蹄筋是佳肴,炖得酥烂有扑鼻的香气。调和好酸味和苦味,端上来有名的吴国羹汤,清炖甲鱼火烤羊羔,再蘸上新鲜的甘蔗糖浆,醋溜天鹅肉煲煮野鸭块,另有滚油煎炸的大雁小鸽,卤鸡配上大龟熬的肉羹。屈原幼年居宜昌市秭归县乐平里,直至17岁出七里峡,游香溪与长江,读书于昭府。夷陵黄牛牛肉的味美醇香给屈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才有诗句中与各式各样美味珍馐的生动描述,黄牛美味也激起了屈原对家乡秭归、对故土楚国的强烈情感。两处均集中反映了夷陵黄牛强壮有力、彪悍健美、营养美味的品种特点,为之后两千余年对夷陵黄牛品种的选种选育提出了明确的目标。
屈原的这些诗篇反映出夷陵黄牛在产区的生态环境下食用、驯养,至少已有2300多年历史。
1.3 三国时期
蜀相诸葛亮(公元181年-公元234年,字孔明,号卧龙)重修黄牛庙,并作《黄牛庙记》一文以示纪念,其中“……古传所载,黄牛助禹开江治水,九载而功成,信不诬也,惜乎庙貌废去,使人太息,神有功助禹开江,不事凿斧,顺济舟航,当庙食兹土,仆复而兴之,再建其庙号,目之曰黄牛庙……”之碑文距今1800余年仍清晰可见。这说明诸葛亮对夷陵黄牛开山和宜昌人民治水的这种勇于向大自然发起挑战的无畏精神持相信和肯定的态度。
自古,黄牛峡景色秀丽,令文人墨客赞叹不已,历朝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纷至沓来。
1.4 北宋时期
嘉佑元年(1056年)农历三月,苏轼、苏辙兄弟跟随父亲苏洵拜见西川节度使张公道(苏洵的好友)后,从重庆乘船沿三峡而下。经过黄牛庙,苏轼观看了祭祀,写了一首《黄牛庙》。
江边石壁高无路,上有黄牛不服箱。
庙前行客拜且舞,击鼓吹萧屠白羊。
山下耕牛苦硗确,两耳磨崖四蹄湿。
青刍半束长苦饥,仰看黄牛安可及。
诗人歌颂夷陵黄牛终年累月在瘠硬多石的土地辛勤劳动却依然劳苦饥寒的样子,并妙用比兴寄托,表达出对饱受苦难的劳动者的同情,寓意深刻,耐人寻味,虽已过千年,但仍传诵至今。苏东坡的记载说明在北宋时期夷陵黄牛在农业生产中已被广泛应用,并侧面反映了宜昌地区地理条件恶劣,农业生产水平不高的特点,突出表现了夷陵黄牛吃苦耐劳、耐粗饲的优异性能。两宋时期是我国封建历史中社会生产力较为发达的时期,畜力的大量使用功不可没。夷陵黄牛在这一时期由西陵峡两岸逐步扩散开来,成为古夷陵地区黄牛的唯一品种并大量应用,极大地促进了本地社会经济发展。
1.5 明清时期
《夷陵州志》明弘治九年(公元1496年)刻本已有明确记载,宜昌市范围内畜类和兽类包括黄牛,并排名先于猪羊鸡等,说明在500多年前,黄牛就已经普遍养殖,饲养量大于其他畜种,在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东湖县志》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续修本有也同类记载。明清时期宜昌是著名的“茶叶之乡”,产茶历史悠久,远销欧美,而外运茶叶、山漆、药材等货物从云雾深处到山外蜿蜒崎岖,夷陵黄牛在运输过程中承担了重任,为“宜红茶”闻名世界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6 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宜昌频繁的军阀混战和长达五年的对日作战,部队的征用和日寇的掠夺,导致夷陵黄牛数量在这一时期急剧减少,根本无法满足正常的耕作,基本摧毁了本地的农业生产。而夷陵黄牛善爬坡、役力强的特点也在中日枣宜会战、鄂西会战中得到充分运用,由于马匹紧张,优先装备骑兵部队,大后方生产的武器弹药则由一队队牛车运上前线,有力的支援了正面战场的战斗,为宜昌取得光复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7 解放后
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实现了中国农民几千年“耕者有其田”的梦想,这场伟大变革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使农业生产得到了极大的恢复,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给农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土地改革后,于1955年成立了诸多互助合作形式的农业生产组织,夷陵黄牛品种的选种选配在以粮为纲的时期获得了大发展,有组织、有计划的科学选种选育工作拉开了帷幕,其群体总数由1949年末的18.24万头逐渐增加到1957年的22.67万头、1965年的25.63万头、1970年的30.26万头(1970年相比1949年增加65.89%)[3],达到顶峰。
1.8 改革开放后
由于农业机械在实际生产中的运用,1975年夷陵黄牛存栏略微缩减至28.88万头,相比1970年减少1.38万头。为扭转下降趋势,宜昌市畜牧局对夷陵黄牛这一优质地方品种更加高度重视,于1980年组织各县市区开展了广泛的个体调查,摸清了夷陵黄牛的体貌特征、生产性能等第一手数据,从而更加坚定了深入挖掘夷陵黄牛品种资源潜力的决心。
1.9 进入新世纪
2000年以后,特别是2010年以后,我局积极响应国家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的号召,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奠定了此次夷陵黄牛品种资源调查取得成功的基础。
据调查分析,从以下诸多选择看,宜昌市区域内具备孕育良种牛的条件。
2.1 地理环境选择
本平台用于管理测绘标准制修订过程信息以及相应文档,以能实现测绘标准制修订高效管理和测绘标准资源共享为目标,为测绘标准信息化管理提供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支持,主要功能如下。
宜昌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跨东经110°15′—112°04′,北纬29°56′—31°34′,地处长江上游与中游的交界处、鄂西山区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虽有“上控巴蜀,下引荆襄”的美誉,但地理环境复杂多样,素以“三峡门户”、“川鄂咽喉”著称,从地理环境分析即可以基本排除上游恩施黄牛、下游江汉水牛、外地郧巴黄牛秦川牛南阳牛进入宜昌地区的可能,原因有四:
2.1.1 交通不便 恩施地区群山环抱,由北部大巴山脉的南缘分支——巫山山脉,东南部和中部的苗岭分支——武陵山脉,西部大娄山山脉的北延部分——齐跃山脉三大主要山脉组成,三山鼎立,河谷断陷,历来交通闭塞,到宜昌需经500余里蜿蜒崎岖的盘山小道。长江经恩施州巴东县穿境而过,途径瞿塘峡、巫峡到达西陵峡,其航道曲折、险滩密布、怪石林立、滩多水急、行舟惊险而闻名,两岸崇山峻岭,悬崖绝壁,引李白都感叹“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青滩北岸有一座“白骨塔”,以堆积死难船工的尸骨而得名的。故从陆路、水路到达宜昌都极其不易,不具备大规模引种的条件。
2.1.2 环境封闭 宜昌地处长江中上游交汇处的,因西陵峡锁江,货物流通范围狭小,江汉平原的黄牛逆江而上就更难,而不具备大批量引进外地家畜的条件。相对封闭的环境和长期的重农抑商思想,使夷陵黄牛成为了最宝贵的农业生产工具,在本地人的心里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封闭的环境也为夷陵黄牛提供了一个能通过本交来不断纯化品种的条件,间接促成了千年之后夷陵黄牛发展成为一个有别于其他品种的具有优异生产性能的种质资源。
2.1.3 地形特殊 宜昌山区占67.4%,丘陵占22.7%,平原占9.9%,产区山高坡陡,土壤贫瘠、粘重(以宜昌市夷陵区为例,分乡镇页岩强侵蚀区有中国南方“红色沙漠”之称,以前到处基岩裸露,沟壑纵横,一片荒凉,不见虫鸟,“山光、水少、田瘦、人穷”是当地的真实写照),地块分散,土壤酸性强,透水性差,耕作费力,耕地虽比较宽广,但以坡地、小块梯地、旱地为主,道路也多是盘山小道,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更不适合大体型、水田耕作、不善爬坡、需精饲的水牛、北方牛,所以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宜昌人民至始至终选择了适合本地地形地貌特点、符合本地社会经济条件、满足本地生产生活迫切需求的夷陵黄牛。
2.1.4 本土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本地也有人先后引进恩施黄牛、郧巴黄牛、南阳牛、秦川牛等外来良种,但在实际生产中,外地牛种并不能很好的适应本地的农业生产,并且不善于爬坡,不善于旱地耕作,不适应放养粗饲等问题不断暴露出来。最终,外地牛种从宜昌地区的农业生产中被淘汰,多数转为肉用,故其风味不及本地夷陵黄牛,不太符合本地人的口味,售价也远低于夷陵黄牛,为广大养殖户创造的经济价值更低。
2.2 资源选择
2.2.1 饲草资源丰富 宜昌市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适宜,土地自然条件好。天然草地面积大,现今仍保留有多达50余种的饲草适宜夷陵黄牛生长繁衍的牧草种类,在古代生态环境没有遭到破坏之前,饲草种类更加丰富,资源总量更加庞大,因此丰富的饲草料资源为当地居民供养夷陵黄牛提供了先决条件。
2.2.2 饲草品质优良 宜昌市具有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特点,是我国不可多得的植物“聚宝盆”,饲草资源分布广种类多品质优。尤其以广泛分布的宜昌木兰为代表的豆科灌丛为本地黄牛生长提供了优良的饲料来源,其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适口性强。我市广泛分布的其他禾本科牧草(如狗牙根、茅草、鸭茅、草芦等),豆科牧草(紫花苜蓿、白三叶、红三叶),以及大量的农作物秸杆为本地黄牛提供了充足的营养保障,确保黄牛生病少,长得好,力气大,大大提高生产水平和生存能力。
2.3 进化选择
2.3.1 气候环境的选择 辖区极端温度差值明显,冬季大雪封山温度低至-5℃,炎热旱季温度可达43℃,这类极端天气时常有之。抗寒、耐热、耐湿的夷陵黄牛先祖得以从众多原牛中脱颖而出。夷陵黄牛棕黄色、板栗色的被毛也更适合在三峡地区清寒的秋季、枯黄的树林中躲藏、觅食而不被猛兽猎杀,因此形成了以棕黄色为主,板栗色和黑色为辅,抗寒耐热耐湿的品种特性。
2.3.4 地理环境的选择 宜昌地区以山地居多,地形复杂,高低相差悬殊,野生牧草遍布各地,牛群觅食需要到处攀爬,并且本地耕地多以旱地为主,牛耕地都需要大力气,因此经过长期的选择,形成了夷陵黄牛四肢健壮、蹄质坚实,适应山地生活和使役的体型结构及耐粗饲等特性。
2.3.5 成长环境的选择 辖区山地居多,地形复杂,生存大量凶禽猛兽。而夷陵黄牛头顶羊角或者笋角,微微向前倾,均表现为角尖而锋利,便于与猛兽搏击对抗,提高黄牛生存能力。黄牛尾长过飞节,增加尾巴扫除黄牛背部蚊蝇面积,大大减少湿热环境中蚊蝇类传播疾病的机会,进一步提高黄牛存活能力。
经过长期物种竞争,前肢精悍,后肢强壮,蹄质坚实,善于爬坡的特性决定了夷陵黄牛相比其他牛种能够到达更远的村落配种,而肩峰不发达的个体因无法完成繁重的耕作任务而被淘汰,另外,夷陵黄牛母牛发情症状明显,外阴红肿,鸣叫声音洪亮,四处游走寻找其他牛群,极容易吸引公牛,为黄牛的繁衍提高更多机会,存活下来的个体进而取得更多的生育机会,繁衍更多后代,因此形成了现在的夷陵黄牛品种。
2.4 人为选择
2.4.1 役用性能选择 夷陵黄牛在产区作为耕、挽多用,是山区人民最重要的畜力,更是家境殷实的重要表现,而黄牛质量的优劣,其生产性能悬殊大,因而刺激了群众注意牛的选种选配,如选择体格大、役力强、耐力久、善爬坡,适应水、旱耕作的黄牛作为役力,并且有一套传统的选种选配经验,提高繁殖性能,极大地促进了夷陵黄牛牛种的形成。
2.4.2 肉用性能选择 改革开放以后,当地居民通过使用拖拉机、旋耕机耕地与黄牛耕地成本进行对比,发现机器的采购、维护、油耗费用比黄牛饲养费用低20%,因此夷陵黄牛曾在这20年间迅速减少,只是保存了很少一部分繁殖性能高,使役年限长,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的优秀夷陵黄牛种群,这段时间的本交过程,促使夷陵黄牛血统得到纯化。在2010年以后,由于我市提出大力发展牛羊产业的号召和秸秆青贮技术的推广,黄牛的肉用价值已基本取代役用价值,更多的养殖户开始追求夷陵黄牛初生重、增重快、肉质好的生产性能,通过进一步开展提纯复壮工作,人为筛选出现在的夷陵黄牛品种。
Investigation Report on the Resources of Yiling Yellow Cattle Breeds ——Textual Research on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Yiling Yellow Cattle
SHEN Hong-xue1, ZHU De-jiang2, TIAN Yan-zi1, XIONG Xiong2, MA Ye2
(1.AnimalHusbandryandVeterinaryofYiling,YilingHubei443000,China;2.AnimalHusbandryTechnologyExtendingStationsofYiling,YilingHubei443000,China)
Yiling yellow cattle is the Yichang area unique cattle breeds, has a long history in breeding and causative. The investigation,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Yiling yellow cattle reeds have important strategic signific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attle industry in Yichang region.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Yiling cattle was comprehensive, systematic, in-depth and detailed analysis in this paper.
Yiling yellow cattle; formation process; varieties ;resources
2016-03-12
2016-03-18
沈洪学(1966-),男,湖北天门人,局长,主要从事畜牧兽医行政管理工作。
S823
A
1001-9111(2016)04-007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