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俊霞
摘 要:认真研究美术课程标准,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案,并把课堂教学创设成优良的育人环境以及建立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有效评价体系,同时,作为一名美术教师要加强师德修养,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努力完善自己。
关键词:课程标准;教学方案;评价体系;探究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1C-0058-02
一、美术课教学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
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都要学习有价值的美术,学生都应该获得必需的美术知识,不同的学生在美术教育中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在美术教学中一定要把握好因材施教原则,明白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和精神面貌,应该承认、尊重这种身心发展规律和不同的个性差异,而不是忽视这种差异,就像以往那样试图用一种教育教学模式,去要求不同个体的学生实现同一种教育教学目标。我们对每个学生的具体要求不能一律,要做到区别对待,尽量遵循课程标准,做到多样化、特色化、个性化。
在设计美术教学内容时,首先要细致地研究课程标准,它在目标体系中不仅是本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也提升了人文领域的目标要求,如兴趣、个性、情感、态度、人生观、价值观等,使美术教学由知识技能取向转移至人文价值取向。因此,在掌握了教材内容提出的知识技能目标和情感价值目标的基础上,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结合教材体现和实现这些目标?课程标准对这部分内容提出了哪些有效的“教学建议”,怎样才能实施这些“教学建议”,这些都是教师备课时应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制定教学方案
由于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知识发展水平不同,教材只能提供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线索,不可能面面俱到,虽然每一部分也都提供了素材,但是也不一定适合每个学生的发展需求。因此,应该深入钻研课程标准,灵活使用教材,在把握教材基本理念的前提下,结合学生所处的地域差别及学生们的个体差异,科学地对教材进行删减、增补和重组,进而制定适合本地区学生的教学方案。
(二)践行课程标准,关注学生的发展
关注学生的发展,还体现在教学模式的转变上,教师的角色需要改变,由传授知识与技能的传统模式转变到以激励学生为特色、以学生为重心。因为在科学技术、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当今,重知识的传授、重教、重结果的教学理念已不适应时代的需要。应更注重“以人为本”,在教学中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为学服务。在美术课堂中,通过创设好的问题情景,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处理新的任务,让学生用自己的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再创造有关美术的知识。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美术教学活动,使学生形成了基本的美术素养,丰富和完善了学生的个性、品质,激发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在学习中体验到美术活动的乐趣,让学生们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向学习和生活。
二、教师在课堂要以素质教育的课程理念实施教学
(一)把课堂创设为优良的育人环境
构筑良好的育人环境,为学生创设美术课教学的基础,这是课程标准对美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面育人,坚持具体辅导、发展个性的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紧紧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才能使美术课堂成为培养学生的优良环境。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充分利用美术教学的情趣性、活动的自由性、评价标准的多样性,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享受主宰和驾驭事物的自由感和自豪感,从而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教师要针对每个学生,设计发展他们的不同方案和思路,既要强调统一规范的 “共性”,又要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
(二)建立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有效评价体系
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是全面的,包括课堂评价、作业评价、阶段评价、学期评价、学年评价等;评价也应该是全方位的,主要体现在学生的习作上,因为美术习作一目了然,可由教师、学生、家庭、社会等组成共同体,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学生习作评价,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评价还要多角度地进行,如从学生对课前资料的搜集、材料的准备、团队合作、观察能力、自我评价、教学实践等各个方面进行。评价结果一定要注重学生的个体成长和针对后期逐渐进步提出良好的建议,评价结果的呈现形式也应该是多样性的,针对不同的学生个体有不一样的方法。通过以上这些评价方法慢慢摸索和尝试,逐步进行完善,就会形成一种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不断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教师应该按新课程标准要求,不断完善、提高自己
(一)加强师德修养,提高业务水平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教学质量和教师修养、学识、业务水平有很大的关系。首先,作为一名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工作,能为人师表,并以自己的高尚情操和模范行动去教育和感染学生,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只有这样,才会得到学生的认可,从而使他们密切配合,主动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另外,作为一名教师,还应该具有渊博的学识和精于教学的技艺,这是营造和谐课堂气氛的关键。由于教师个性上、学识上的原因,学生课堂质疑,不能循循善诱地给予解答,活泼、外向、敢于反抗的美术生,会对老师不服气,进而不尊敬,甚至是对立。“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是口井”,不断增长学识,提高业务水平,对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二)提高信息技术和美术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
随着社会信息化突飞猛进的发展,网络化、数字化,现代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工作方法、通信技术、娱乐方式……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在教育上,大大推动了教育发展,它不仅使教育手段现代化,也促进了教育思想的现代化,从而引起教育模式、教育过程和教育教学方法的巨大变化,对教师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美术作为视觉艺术,要求教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美术教育中的作用,提高教学质量。因此,作为美术学科教师,必须掌握计算机辅助教学,学会使用一些专业软件制作教学课件,能够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和教学资源,并应用到教学实践当中。
(三)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研究性”“探究性”是培养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参与性,借助实践操作启动形象思维,进而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获取知识,以实现自主探索性学习。它强调的是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研究,强调通过探究和发现过程达到预期教学目的。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质疑、产生问题,从而寻求答案,使教育的作用转化为学生自我学习的动力。指导学生阐明观点,具体论证,针对疑问启发思考,把问题的探究引向深入;还要让学生们通过自主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搜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他们的思考力和判断力;教师作为组织者,应帮助学生创设宽松、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学习环境,引导他们观察思考,积极讨论,不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认真发挥实践教学参与性的功能,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主动性,要对学习过程中各阶段的结果进行评价,检测学习效果,促进其更快进步。
参考文献:
[1]胡恒峰.浅析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误区[J].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03,(10).
[2]赵胜利.美术新课程理念对教师的挑战[J]. 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