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法指导

2016-01-28 05:31卢莉
新课程·中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探究课堂教学课堂

卢莉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作为教学的对象——学生,他们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产品。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平等地关注和尊重每一位学生,给他们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及表现、发展能力的机会,这是让学生喜欢教师,进而喜欢你所教学科的关键。“亲其师,信其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做过不少尝试后才发现,仅仅站在教师“教”的角度上,就课堂内容的设计下工夫,而不关注学生的“学”,最终的收获是微小的。我校探索并在推行“三环六步”课堂教学模式,在细化教学行为上进行了明确要求。整节课被划分成三个环节、六个步骤,各环节目的明确,教学内容设计时方向及教学行为都有可参考的要求。

在起始年级开始前,我将自己“三环六步”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施的重点定位在:加强教学过程中学生活动的引导设计及课堂练习设计。在备课、反思时,关注教学过程,怎样做更好,如何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全面和谐地发展学生的素质,在练习设计时设想每位学生的学习收获,板书如何更清晰地体现重、难点,实施教学中,关注基础,努力让全体学生都有所收获。简单来说,在实施中,始终秉持“关注学法指导”的原则,重细节,抓关键。

“复习引入”时,重点关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我们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说得很好。可是,我们面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不高,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不能自主探究,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必须有老师的督促才能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因此,要推进课改就必须先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意识,让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自主学习的意识及方法。我们除了要传授给学生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尝试具体操作方法:布置预习任务,每节课前课代表、小组长检查,并进行2~3分钟预习成果小测试,将结果在班级公开栏进行展示,优秀或进步的学生,每周小结后表扬并给予小奖品奖励。并适时设置问题,关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触类旁通,使之乐学、会学、肯学。

不让“展标解读”流于形式。提醒学生本节课教学中的重、难点,让学生明确并明白该如何学。学习目标展示不急于解读,让学生先自读,或让一个学生诵读,然后教师再解读。

“自学互学”不是标签。学生自主学习,如果仅流于形式,当作“体现课改精神”的标签,而缺乏实质性的合作,久而久之,学生的自主学习及小组合作学习将失去意义及实效。教学中教师要承担着把知识传递给学生的作用,在知识传递的过程中,学生不能单纯只接受教师传递来的信息,还必须通过他们自己的内化作用,知识才能被掌握,如果不经过学生的内化作用,对学生来说,教师的信息再重要也是无用的。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将自学问题化,以一个个小问题的形式出现,让学生成为接受信息的主体,主动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关键是不能让学生在“自学互学”时感觉无事可做,白白浪费教学信息资源。

设计可以完成的“达标展示”。课堂教学改革强调全员参与,每位学生都要说话、动脑思考问题,仔细想,教师设计的问题学生一点都不懂,或者与学生实际学情相差甚远,那学生就不可能有讨论和解决的兴趣,这样,只能让学生说“爱你不容易啊!”他不会,他说什么呢?因此,我认为教师设计的问题要难易适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每位学生都说,哪怕是说一小句,说一个不太成熟的思路,对于学生都是一种进步,特别是那些平时从来不发言的学生,在他代表本组交流时,更应及时鼓励。同时,设计问题时,可根据学生的水平层次,分配给不同的任务,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能会更加强烈,学习效果也可能更为明显。

另外,这一环节还会表现出“学生不会讨论”,究其原因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欠佳,他们会做但是无法用口语将其表达出来,无法把自己所知道的讲给别人听。对此,我认为要想让学生先在小组内,学会讨论、学会表达自己的意思,训练学生的推理能力、说话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就能把自己的想法流畅地表达给对方。

作为教师,课堂上坚持正面教育,以表扬、鼓励为主,但也要切忌鼓励泛滥,评价不当。太多太滥的鼓励毫无价值和意义。学生在此起彼伏的掌声中,会渐渐失去原有的喜悦,长期下去根本起不到激励作用。能接受批评,勇敢面对挫折和失败的教育才是完整的教育,也才能培养出健全的人格。

适当的“拓展延伸”。体现精讲精练的教学要求,对于疑点难点,不进行堆砌,结合考点,每一节课精选一类,适度启发点拨引导,指点迷津,让学优生有提升的空间即可。

适度的“巩固提升”。确保一节课学生练习使用的时间不低于10分钟,使学生充分地自读、自解、练习、探究、纠错、思考等,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积极性。小组内自评、自批;互评、互批,真正在练习中达到巩固的作用。

嘗试中,有得失,有收获。但是“变”与“不变”的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我还在思考今后努力的方向:需要在备课过程中,深入了解学生,分析学情,正视学生之间存在的智力差异、心理差异和人格差异,实行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提问以及布置课后作业等环节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不同学生,提出相关一些难易不同的问题,让他们基本都能回答,从而体验成功的滋味。而且,在课前预习、课后辅导以及作业批改中存在的问题都要从层次性出发,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尤其对于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这是至关重要的。使他们能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真正体现出他们的主体地位。

教育是复杂的,不论怎样尝试,也存在一些困惑:一节让听课老师认为完美的公开课,留给课堂上的学生的收获是多少呢?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尤其是课堂上出现的“异语”,我们的教师该如何正确地理解,更大限度地解决呢?

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究者,磕磕碰碰、跌跌撞撞,可是,就算风雨再大,改革的路我们还是必须走下去,要想让改革见成效,就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反思。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探究课堂教学课堂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