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富
摘 要: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课程的开展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开展物理实验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应用物理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传统的物理实验课程,主要是通过教师演示,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较少,不能充分发挥物理实验课程的优势,针对这种情况,就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改革探索的有效途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物理;改革探索;有效途径
初中物理实验课程,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课程,也是组成初中物理课程的重要内容。通过物理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物理問题。所以,教师在进行物理课程教学时,应该注意应用物理实验辅助教学。然而,在开展物理实验课程时,教师应该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改革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
一、不断提升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物理实验课程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课程,所以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尽量为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试验。通过实验,帮助学生掌握实验规范和要求,在实际的操作中,教师更容易发现学生在试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而进行针对性的解决。例如,在学习八年级“光的色散”时,教师可以为每一位学生发一块三棱镜,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演示实验,提升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内容。
二、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实验课程
开展物理实验课程时,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由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学习更加主动。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时,就可以为学生布置探究性问题,如“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然后,由学生利用音叉等实验器材进行物理实验,证明实验观点,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课程,可以激发学生对实验课程的兴趣,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在探究的过程中实现对学生物理实验能力的提升。
初中物理实验课程是辅助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的重要手段。所以,教师在开展物理实验课程时应该注意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应用新的教学手段。结合物理实验课程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能力,为学生打造更加充满趣味性的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
参考文献:
李家祥.浅谈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改革探索的有效措施[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03).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