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成就数学的美

2016-01-28 21:15赵校花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公因数因数规律

赵校花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087-01

著名哲学家罗素曾说:“数学,如果正确看他,不但拥有真理,而且具有至高无上的美。”的确,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比如探究美,就看我们有没有发现美的眼睛。

在教学最大公因数时,我先是从已学过的因数出发,给出两个数6和4,叫孩子们分别找出它们的因数,再叫孩子们预习课本,说说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大部分的学生讲的方法是先求出各自的因数,再把它们的公因数找出来,其中最大的一个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课上到这正合我意,看样子学生已经掌握了书上的方法,我正想进行下一个环节,突然有个孩子小手一举,说:“老师,我还发现了一个好方法!”此话一出,全班的孩子们都睁大了好奇的双眼。

“你说说看!”我亦有拭目以待的感觉。

“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可以用这两个数相减的方法,6和4的最大公因数是2,而6和4的差不就是2嘛,又如8和4的差是4,而4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那孩子不紧不慢地说。

“诶,有点道理哈!”我有点小激动。“那是不是所有的两个数都有这个规律呢?”

“老师,我们验证一下!”有孩子就提议。

“嗯,好办法!”于是,我又在黑板上出示了一组数字:8和12,18和27,15和25,1和7让孩子们分小组合作一一去验证。

不一会儿,结果出来了,前两组数符合这个规律,而后两组数就不符合这个规律了。

“那么怎样的两组数就有这样的规律,怎样的两组数就不能用相减的方法来求最大公因数呢?”趁着孩子兴头起,我继续问到,“你们能不能再去探究探究?”

课堂上顿时讨论声起,孩子们立马从不同的两组数入手,写写算算,还时不时向我报告一声探究进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转变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看到孩子们热火朝天的样子,我第一次感受到他们幼小的心灵有着那么强的求知欲,让我这个引导者又重新审视了自己对教学的解读。

十分钟后,课堂渐渐地安静了下来。

“谁来说说你们探究结果?”我问。

“我!”,“我!”“······”孩子们纷纷举手。最后我选择了那个发现规律的孩子。

他不慌不忙地站起来说:通过反复的举例验证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要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是把这两个数的差除以2,3,4 … 看得到的商是不是较小的那个数的因数。如果是,那么这个数就是最大公因数。比如15和25,25-15=10,10既不是15的因数也不是25的因数,用10÷2=5,5是15的因数。所以15和25的最大公因数就是5。再比如20和32,32-20=12,12既不是20的因数也不是32的因数,用12÷2=6,6不是20的因数,用12÷3=4,4是20的因数,所以4是20和32 的最大公因数。

听到这,一个个孩子们张大嘴巴,不一会儿,全班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原来两个数都是最大公因数的倍数,它们的差也是最大公因数的倍数,所以8和12中,8是4的2倍,12是4的3倍,它们的差是4的一倍所以可以直接找到最大公因数。而20和32中,20是4的5倍,32是4的8倍。它们的差就是4的3倍,所以当我们试到12÷3就可以找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了。

随着自己教学经验的积累,我觉得在课堂上要适当的放手,这样才能成就数学的美,数学美,乃探究之美,对于每个学过数学的人来说,都是深有感触的,一道数学题目的解决,一个猜想的证明,是多么令人激动与陶醉啊﹗于枯燥之中见新奇,于迷茫之中得豁朗,这就是数学的美。

(上接第85页)圆心及其半径分别为C(1,1)和r=5,直线 则过定点A(3,1)。同时最值为 。

点A处在圆的内部,圆C和直线 在画图必定会出现相交点,而上述三种解答法,若是选择方程组解答,需要进行大量的计算,第二种方法虽然相对简单,是对留着位置关系进行判断最常见的方法,但就此题而言,直径r和d大小关系的比较,对技巧要求极为严格,学生必须具有强硬的技能,不过第三种方法更符合例题中出现的直线方程特点,将直线恒过园内定点计算反而更简易。

参考文献:

[1] 常金明. 浅析数形结合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J].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5,(7).

[3] 王利坡. 浅析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的应用 [J]. 祖国:建设版,2013,(1).

猜你喜欢
公因数因数规律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因数是11的巧算
“积”和“因数”的关系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最大公因数》教案
积的变化规律
《约分——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约分
——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找因数与倍数有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