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婧 (玉林师范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 537000)
从审美角度看国内恐怖小说的文学价值
程 婧 (玉林师范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 537000)
摘要:在迄今为止的各种著作中,恐怖小说的审美逐渐被人们重视,恐怖小说的美感也有不少的争议,如何正视恐怖小说的美感,并将这种美感与“真、善、美”的价值主流相互连系,是当下应该解决的问题。因此,文章从情感愉悦、“审丑”的内涵和心灵“净化”三个角度对恐怖小说的文学价值进行阐述。
关键词:文学审美;恐怖小说;文学价值
本文为玉林师范学院青年课题。项目编号:2010YJQN04
文学审美是大众审美中的一个永恒的命题。文学作品在作家的创作中形成了各式各样的风格,于是文学作品也分成了各式各样的类型,而恐怖小说就是类型小说中的一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才对恐怖小说有基本的定义。综合来说:恐怖小说就是小说内容以恐怖为主、意图带给读者恐怖感(达到使其恐惧的目的)而书写的小说。评论家将恐怖小说大致分为“哥特小说”及“现代恐怖”两种。“哥特小说”在西方更为盛行,显著的哥特小说元素包括恐怖,神秘,超自然,厄运,死亡,颓废,住着幽灵的老房子,癫狂,家族诅咒等。“现代恐怖”则更为广泛的指现代所有惊悚、悬念及侦探小说。虽然有不少人对恐怖小说有不同的看法甚至误解,但是研究恐怖小说可以从小说本身挖掘出他特殊的审美价值和意义,这样的意义有助于探讨人类的文学审美趋势,为研究类型文学的文学价值和文学审美趋势做铺垫。
1.恐怖小说中的情感愉悦
情感愉悦是恐怖小说审美的第一个价值体现。从世俗的价值观来说,恐怖小说的直观审美并不符合人们的期待视野。恐怖小说能让人感官刺激,这种刺激能带来愉悦感。这就涉及到美感经验,通常人们所指的美感经验是一切美好的事物,让人积极的,催人奋进的,激发人们的兴奋情绪的,是一切正能量的结果;而一些消极的,让人沮丧的,并不能算在美的范畴。恐怖小说给人的感觉大多是消极的,所以通常不被认为是美的。朱光潜在《文艺心理学》中把审美中的美感经验总结为:“这就是我们在欣赏自然美或艺术美时的心理活动。”1,也就是说人们在欣赏事物的时候都是处于一个境界当中的,这个时候人的境界能和事物的境界融合在一起,主观意识在这个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朱光潜把各种大自然的景观与人们心境联系起来,说明美好的景物能使人们发生快感。同样也把武松杀虎和荆轲刺秦王时的焦虑作为例子,说明快感的形成在焦虑中也能发生。并说:“人世的悲欢得失都是一场热闹戏。”2换句话说,恐怖即悲伤,恐怖即失去,恐怖即是对未来无知的恐慌。而恐怖,是能让人们在审美活动中产生愉悦的快感的,这种审美愉悦并不是通常看到美好东西和大团圆结局所能看到的美,而是一种感同身受,一种与作者一起对未来思考的共鸣。
2.恐怖小说中的美感变形
美与丑的转化存在于人们惯有的观念中。哲学家和评论家们也对“美”提出了自己的定义。研究者们对审美理论已经有大量的研究,如朱光潜的《西方美学史》,叶朗的《中国美学史大纲》等。柏拉图更是对美划分过等级,他把物质感性的美,一层层引向道德性的内在的美,以至达到最高的上帝的美。越是物质的就越低级;越是精神的就越高级。布瓦罗的代表作《论诗艺》,是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和贺拉斯《诗艺》在新时代条件下的翻版。它规定了诗和悲剧所必须遵循的一些烦琐的规则,主张自然、理性、真理三位一体,认为理性是主宰,美的事物必须是符合理性的,也就必然具有普遍性,并在这种普遍性上建立起文艺的审美标准。但却没有人总结出一部丑学史,是因为人们对丑向来抗拒,极少有人去欣赏丑,认为丑是美的反面,既然美是值得人们去欣赏的,那么丑就是不值得人们去探讨的。而恐怖小说恰恰是运用了“审丑”的理论去展现整个艺术特色。丑是美的哈哈镜,是美感的变形,这样的变形恰恰能反映出在丑带给人类的惊喜与思考。并且“美与丑的观念随历史时期或文化之不同而变化,色诺芬尼(前560——前478年)不就说了嘛:假使牛或马或狮子有手,能如人一般作画,假使禽兽画神,则马画之神将似马,牛画之神将如牛,神之形貌各如它们自己。”3因此,中国的神鬼像中国人,外国的吸血鬼也是长着西方人的样子。
3.恐怖小说中的结构悬念
恐怖小说很大部分的愉悦感来自于恐怖小说的悬念。没有什么文学作品比恐怖文学的悬念来的更直接更扣人心弦。人为何恐惧,就是在对未来的事情不知道的结果的情况下才会感到恐惧。这种恐惧感不是来自别的方向,是人对未知世界的恐惧,也是对冥冥中未知力量的恐惧。比如说对宇宙,人们向来没有停止过探索的脚步,也对大宇宙中很多未知的东西心怀恐惧,像外星人、飞碟、黑洞等。悬念每个小说中都必须有,这是写作小说的必须的元素。但是恐怖小说的悬念比一般小说更引人入胜,这就是悬疑和恐怖中最重要的结构之一。
就中国出版的恐怖小说来看,所有上架建议写的都是长篇悬疑,可见出版社把恐怖小说直接作为悬念小说来出版。在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的艺术》中,提到一个复调式结构,主要表现在多声部交响诗的内容组成、多种体裁的混合、思想意识上的二元对立共存这三个方面,而这种复调却是恐怖小说里必不可少的结构,因为对立才显现情节,因为情节结构而产生悬念。
在中国的恐怖小说中,大部分都是以情节取胜,悬念在情节引导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如果说审美不看恐怖小说的结构悬念美的话,那就是忽略了审美中的关键元素。恐怖小说的悬念应该更胜于一般的文学悬念审美。从叙事的角度来说,中国的恐怖小说在写悬念的时候模仿了西方的的叙事手法。自周德东以来才形成了中国恐怖小说的一些独有特点和风格。
周德东在《失常》的序言里说:“在我看来,惊悚小说要上台阶,比拼的不是技巧,而是想象力。”虽说很多作者为了拼凑情节,不断制造一些牵强的悬念,但周德东在每篇小说背后的开放式结构式的悬念却给了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
1.体现在对愉悦情感的追求
心理学中把愉悦情感也称为高峰体验,个人在高峰体验时,能感受到令他心醉神迷的快乐,体验到人生最高的幸福;在认知上,个人获得了对宇宙万物的存在认知,领悟到了事物的存在价值;在人格特征上,个人表现出许多与自我实现者相吻合、重叠的人格特征,获得了他最高程度的同一性。4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心理满足感存在于对自己喜欢的事物的看法上,完成了心理期待的目标就能达到愉悦的巅峰。读者在接受恐怖小说的过程中,为的就是期待恐怖小说给人的窒息和悬念的快感,当这样的快感在阅读完成后达到了读者的预期目标时变达到了愉悦情感的高峰体验,也就完成了审美愉悦的整个过程。
例如周德东的《冥婚》,在标题上写的是首部爱情悬疑小说,周德东,被称为中国的“恐怖小说第一人”,他在小说里写了“一场把人逼向灵魂死角的变态游戏,一部关于爱情与生命的沉思录”,中国的恐怖小说和恐怖电影都有这样的特点,表明上是写鬼神,但如果真是鬼神,便不符合一直以来人们的心理承受和接受底线,那么如何才能使人们在恐怖世界里达到预期视野,人害怕是因为什么而害怕,是因为鬼神还是对未知世界的不确定性?周德东在小说中很好的解释了一切,一切皆因人性,人性的善变和贪婪让人迷失,制造了一切“人吓人”的恶果。在人性迷失了的世界里,一切都是因为爱情在作祟,是人为制造了一场鬼故事,于是读者在阅读到故事的结尾时相信,世上没有鬼,对鬼的恐怖感上升到对人性恶的憎恶,从心底发出珍惜美好生活的感慨,释放出大量肾上腺素后大松一口气,从而达到审美的愉悦巅峰。
1998年2月,《星期日泰晤士报》刊登一篇报道,称一组已发现人脑恐惧中心的科学家“证实恐惧作为人类最强烈的情感之一具有化学依据,并提出研制新一代抗恐惧药物的可能”。恐惧感产生于扁桃体(一种细小的杏仁块状组织)中神经细胞间微小的纤维链。而且恐惧在化学成分上与好奇心较为接近——因而许多所谓恐怖的事物对人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因此,恐惧在人经历了震颤之后,在生理上分泌出的肾上腺素使得人们达到了精神愉悦的更高状态。
2.体现在对“审丑”艺术的推动
变形审美,西方和中国早在古代时期就有关注,从中国的《山海经》到外国的吸血鬼,卡夫卡的《变形记》等,都在变形审美上引起的大家的关注。变形是一种夸张的审美。从审美范畴来说,“审美范畴往往是成双对立而又可以混合或互转的。例如与美对立的有丑,丑虽不是美,却仍是一个审美范畴。”5我们往往认为丑能刺激人们的视觉,丑也可以引起人们的崇高美感,崇高即悲壮,而悲剧则认为是审丑的升华。在审美活动或者说是审美范畴当把审美称作“审丑”应该更准确,因为只有懂得什么是丑的,才能知道什么是美的,在审美范畴当中,审丑本身就能够激发人类的同情心和另类愉悦。好的恐怖小说能抨击人性之恶、现实之丑,这种抨击与其说是揭发,不如说是以丑显现美。
现代恐怖小说作品中具有更多的变形,这些变形不光体现在作品所描述的人物形象上,而更多体现在作品的环境烘托和道具上,如贰十三在《凶宅笔记》中所描述的凶宅就是一般房屋的变形,不是房屋本身结构上的变形,区别于正常房屋的是指凶宅里曾经有人横死过。《聊斋志异》里的捉鬼大师钟馗,面目狰狞,满脸髯须,从相貌上看确实是其丑无比,但是却被中国人所接收,并作为门神高挂在堂。
除了环境烘托和道具,变形还体现在人的隐意识和潜意识上。恐怖小说里经常会描写主人公看见逝去的亲人,看见“鬼”,这种现象被称为主人公的潜意识作怪,朱光潜在《变态心理学派别》中把研究隐意识和潜意识的心理学叫做“变态心理学”。如果丑非常态,那即是变态心理学的一个很好的研究对象。
从审丑和变形的角度去研究审美是研究恐怖小说的一种重要的方式,这种逾越常人的审美方法,突破常人的先验而得到了新的审美,应该作为审美变形中的常用方法。
3.体现在对文学作品的“净化”
净化是文学作品审美价值得以实现的另一重要标志,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的又一表现。文学的净化就是指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继共鸣之后而不由自主地达到的调节情绪、去除杂念和提升人格的状态.。6亚里士多德曾把悲剧定义为:是对一个严肃的、完整的、有一定长度行动的模仿,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卡塔西斯(净化、宣泄)。7恐怖小说从作用和效果上跟悲剧如出一辙,因此这个定义同样适用于恐怖小说。情绪积聚在心里久久不能被发泄,会引起生理和心理上的疾病,只有通过正常的宣泄才能回归健康。
阅读恐怖文学,能释放内心的恐怖情绪,而其他作品能引起的共鸣比起恐怖文学中的悲剧感来说,使崇高感提高的的效果会大打折扣。恐怖文学驾驭崇高,驾驭意境。对于特定的文学作品来说,受众在接受这样的作品的时候,在心灵愉悦的同时也经过了净化。读者在接受恐怖小说这样的作品的时候,情绪由紧张变为放松,也是受到了故事结局的影响。现实生活中的确有许多痛苦和灾难,它们或者是悲惨的,或者是可怕的,但它们都不是美学意义上的悲剧。因为它们没有“距离化”,没有通过艺术的形式“过滤”。恐怖小说却能将悲剧“距离化”,讲述的都是日常生活或民间生活中的事情。西方霍雷士曰:“‘人生者,自观之者言之,则为一喜剧,自感之者言之,则又为一悲剧也。’自吾人思之,则人生之运命固无以异于悲剧,然人当演此悲剧时,亦俯首杜口,或故示整暇,汶汶而过耳。”8恐怖小说的“自观”与“自感”中存在的距离,使读者对恐怖的态度截然不同,“距离”大大削弱了人的恐惧感,使人们在内心深处感到安全平静的心情下,畅快体验恐怖小说带给它们的情感体验。
文学活动是作家和读者之间建立的一种双向互动关系,文学的价值要靠读者去强调和推动。中国的恐怖小说虽不是白花齐放,但也在某种程度上有了自己对善恶价值的评判标准,也拥有了一大部分读者群。因此,创作恐怖小说,不能只一味固守在“象牙塔”内,更要从审美价值的角度来重视读者的期待视野。不管恐怖小说要带给人们一些什么样的命题,但是对于“真、善、美”应该是要能体现在作品中的,这样的“真、善、美”是恐怖小说对“假、恶、丑”的揭露得来的,也是我们探讨恐怖小说作为一种类型小说得以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注释:
1.《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43.
2.《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集》.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0:56.
3.《丑的历史》.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10.
4.《走向生命的巅峰》.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187.
5.《谈美书简》.北京出版社,2004:122.
6.《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304.
7.亚里士多德.《诗学》[M].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8.王国维.王国维学术经典集(上).江西人民出版社,1997(5):122.
参考文献:
[1]颜翔林.《死亡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08).
[2]【美】斯坦因著,喻阳译.《变形:自性的显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01).
[3]王杰.《审美幻象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0).
[4]李国春.《文学审美超越论》.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06).
程婧,玉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讲师。2010年6月获暨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文艺学。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