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美蓉寿阳县教育局教研室
以境生趣以趣促学
秦美蓉
寿阳县教育局教研室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针对信息技术学科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理论知识学习枯燥无味的特点和学生的乐于发现、研究、探索的这种心理,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善于创设一些具体的情境,引导、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不但要把知识脉络把握好,还要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前提下,在适当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其掌握知识脉络,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因此我们老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精心创设情境,营造适合学生探究的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及时将学生产生出的“灵感”和“思维火花”“奇思妙想”重新整合,并适时地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尽可能地让学生通过探究去获取新的知识,从而发展其创新能力和创造力。这样就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有机地溶入生动有趣的特定场景和情境中,让学生在愉快的体验中完成知识的学习和情感的体验。这样,学习活动就成了一种美好的享受,学习效果也会随之倍增。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设计具有启发性的、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思考、积极探索、掌握所学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其信息素养。
在教学《图块的翻转与旋转》一课时,我们老师在讲授“翻转与旋转”操作技能时,采用如下的方法。
师:同学们,老师这儿还有一个难题,刚才我着急来上课,不小心把楼道里的一个油漆桶弄倒了。同学们,你能用刚才我们学习的方法把它扶正吗?
师:(教师出示一张侧翻在地的油漆桶图片)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一起来做一个研究活动。
师:(通过大屏幕出示下表,提出研究任务)。
请同学们按下表“操作动作”的内容进行操作练习,认真观察油漆桶的方向发生了哪些变化,将你观察到的变化填写在学习卡的表格里并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样的翻转叫水平翻转与垂直翻转?
2.翻转、旋转有什么不同?
3.旋转90度、180度、270度之间的关系?
4.可不可以说90度与270度之间是水平翻转?
师:小组之间可以通过讨论来填写操作结果,我们看看哪组同学完成得最好!好,开始!
教室的情景:各组的组长小声地对成员进行分工,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任务。教室里的每名学生都在认真进行实践操作、讨论、记录,都在想办法在自己的实践中找到最佳答案。在学生们汇报的过程中,有的小组是面面俱到地将自己的实践结果进行了汇报;有的小组根据老师的思考问题将实践操作分类汇总并进行了汇报,非常简单清晰,一目了然;有的小组在汇报实践结果的同时,还将典型的操作技能知识点进行拓展。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教师适时进行点评,及时给学生以鼓励。
从上述案例中不难看出:好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创新和发散思维,引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所以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激发学生对所学新知识产生强烈的兴趣,认识到自己知识不足,发现自己已有知识中的缺陷,使得新知与旧知之间产生矛盾冲突,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产生“突破已有知识的束缚,致力于对未知知识的探索与发现”的强烈动力和认知需要。我们通过创设“油漆桶侧翻在地”的情境,让学生在这个非常简单的情境中展开课堂学习,为学生提供了综合应用自己所学到的各学科知识和方法指挥计算机工作,来实现自己的创意,完成自己各项任务的机会。这个情境创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恰恰扣住了本节教学重点,让学生围绕这个情景开始自主学习,同时也突破了本节教学难点。
情境教学虽然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是一种适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创设情境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关注情境创设的初衷和目的
我们都知道:良好的、合适的情境能让学生在民主、平等、宽松气氛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提高记忆力,活跃思维,发挥潜能,增强学习力。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下,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更好地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但我们切记创设情境时的最初目的是什么,不能为创设而创设,忽略了学科本质。比如在听一节《初识EXCEL》中:课始,老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从一算到十,再从一算到一百,最后利用EXCEL自动填充从数字1输入到数字100,最后用求和公式算出最终结果,来体会EXCEL功能的强大。这样的情境创设无疑是失败的,既浪费了时间,与本节内容相去甚远,对新课学习也没有什么帮助,背离了情境创设的初衷和本节教学目标。
2.情境创设要贴近学生的实际
我们所创设的情境是为了让学生更快的融入到学习当中,更好的学习知识,所以所选择的素材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合理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由于信息技术课的学科所具有的特殊性,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对学生可能产生心理做出判断,找出学生对内容可能产生的兴奋点,进行有效的激发和控制,才能真正的发挥出教学情境的最大效用。比如:《初识EXCEL》一课教学时,在学生初步了解单元格的概念和单元格地址之后,引入游戏:单元格的命名时,教师就设计了一个定义自己位置的游戏情境。由学生共同对所在行列进行命名,然后用20秒定义自己的所在位置。由班长开始,任意说一位置,相对应同学及时作出反应,并说出自己好朋友名字,这名同学要在20秒内说出自己所在位置……采用多种方式巩固单元格的地址和命名规则。通过这样一个游戏情境,让学生信息技术与生活的联系,收获一份成功。因此,在创设情境时充分考虑教材、教师、学生三者的实际情况,让每个学生都能课堂上获取成就感和被认同感。通过这种方式,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积极性。
当然,情境的创设不仅仅用于课始,或单列于课中的某一个环节。如果能让某一教学情境连贯、完整的打造整个教学,设计一些列相关的情境串,巧妙的将知识点的传授寓于其中,并在逐步扩展这种情境内涵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深层次的需要和潜能,让他们主动探究来解决问题,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并通过情境教学生成问题,真正做到从情境中来,到情境中去,那么你所创设的情境也无疑是一个好的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