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原则新论

2016-01-28 08:50李志颖河北师范大学
科学中国人 2016年17期
关键词:基本原则

李志颖河北师范大学

语文教学原则新论

李志颖
河北师范大学

摘要:语文教学原则是对语文教学规律的反映,是处理语文教学基本矛盾的准绳。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语文教育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尤其是在“新课标”视野下,语文教学原则更要与时俱进。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突出语文科特色、体现时代意识、确立研究范式等方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人云亦云、缺乏现实依据、理论水平低、主体性特征不强等缺点。

关键词:语文教学原则;依据;基本原则

引言

教学原则是指反映教学规律并从教学实践中抽象出来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木原理。语文教学原则是依据语文教育教学目的和语文教学过程客观规律与原理,针对语文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倾向而制订的指导语文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和指导意见。语文教学原则在语文教学理念中举足轻重,它反映了语文教育家的教学基本理念和语文教师的教学思想。因此,如何理解和定位语文教学原则显得至关重要。

一、语文教学原则确立的依据

(一)语文教学目的是语文教学原则确立的首要、直接的依据。它是我们确立教学原则的主观意图。语文教学原则的提出是为了更好地规范和指导一线的语文教学工作,最终顺利的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因此,确立语文教学原则首先要考虑的因素便是语文教学的目的。有什么样的语文教学目的就会提出适用于该教学目的的语文教学原则。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们当下的语文课程目的应该是培养和发展祖国语言和文字运用能力和水平,丰富和强化学生的语言个性。这样的语文教学目的是根据语文课程的性质、标准、语文教育教学的相关法规和计划、社会需求、教学实际等内容分析研究出来的。提出这样的语文教学目的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活动的效果,它是语文教学内容和方法选择的依据。语文教学目的增强了语文教材编制以及语文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同时,它也是在新时代背景下保证我们提出合理、科学的语文教学原则的重要前提。它为语文教学原则提供了理论的保障,提出了语文教学原则的核心点和定位点。没有科学合理的语文教学目的,我们很难提出正确的语文教学原则。语文教学目的是一切语文教学理念的方向和指引。

(二)语文教学过程的原理是语文教学原则确立的重要依据。它是我们确立教学原则的客观规律。语文教学过程是一种为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而人为设计的,由多种因素动态生成的,自组织的教学流程。从理论上讲,一般指相对完整的教学单元的流程。语文教学过程是基于学生听说读写的四种语文学习基因,有这四种动力推动着教师、学生、教育目的、教学环境、教材、文化背景等六种因素,促成语文教学过程的预设与生成,从而形成一种动态流程,呈现出波澜式的发展,螺旋式的提高。语文教学过程重在实践,在实践中获得丰富的语文教学规律,而这些规律正是我们确立语文教学原则所需要的。我们的语文教学原则必须符合语文教学的实践规律,要以这些规律为指导和前提。同时,语文教学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很多的教学问题乃至倾向,这些同样为我们确立教学原则提供了依据。我们的语文教学原则必须在实践规律的指导下,力求为教学问题提供合理指导提出恰当的意见,正确引导语文教学使其拥有合理的发展倾向。

(三)语文教学的总体状况和总体问题是确立语文教学原则的又一重要因素。这是我们在确立教学原则时对于语文教学现状整体的宏观把握。我国现阶段语文教学总体状况不理想,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有实践性的,但更多的是由于教学理念存在问题导致的。教学理念的不清晰就会直接导致教学实践出现偏差。因此,针对当前我们语文教学存在的总体问题,提出一套合理的语文教学原则已经迫在眉睫。

二、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目标定位:以语言素质培养为核心的全面发展原则

1.语言素质的理解

语言素质是凭借语言把握外在世界,进行精神交流,后天习得的个人素养积淀,是一种由观念、知识、技能、思维、心理等多重因素构成的持续、稳定、符合心理品质,是一种固化常态化得个人修养,是社会人特有的,必备的基本生存能力和素质之一。

我们对语言现象产生兴趣,对语言的性质、功用有所了解,对语言的价值、作用有所感悟,就会产生“语文自觉”。“语文自觉”的产生是对语言素质从观念层面的建构。对语言符号、语言规则、词汇以及精典的言语作品等语言知识和材料的认识、理解、记忆与储备是我们语言生成与发展的基础与前提,这是语言素质知识层面的建构。对语言规则与语言技巧掌握能力及听说读写四种能力运用,表情达意的操作能力是语言素质高低的根本标志,这是语言素质技能层面的建构。凭借激活思维活动并且进行思维活动的综合能力是语言素质的深层表现和高水平的标志,这是语言素质思维层面的组成。另外,语言素质的启动,维持等隐性制约因素是语言素质的心理层面,它是指理解和运用所衍生出来的情绪、意志、喜好、态度等惯性心理反应。

2.以语言素质培养为核心的语文教学观

语文是一门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素质,丰富和强化学生语言个性的学科。语文是广义的语言。它是由于语言符号、语法规则、言语行为、言语作品等构成的语言系统。分为口头和书面两大领域,理解和表达两项基本功能,表现为听说读写四项方式。四项语言功能各具有相应的语言特质与特点并且构成学生综合的语言品质和个体的语言特征。

通过语言素质观念的培植,语文知识教学、语文能力训练,语文情感的熏陶,语文心理品质的涵养,来培养、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素质,并且丰富、强化学生的语言个性。语文的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语言素质为核心,为目的。虽然语文的教与学是多边的活动,其形式、方法丰富多样,活动范围灵活而广泛,但是始终离不开语言素质这一核心要素。一旦偏离了语言素质的培养,语文教学将会进入盲区,将无法继续开展下去。

3.坚持以语言素质为核心就是注意学生的全面发展

语文教学要以语言素质为核心,语言素质的培养是十分综合复杂的。在一线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到语言素质的重要性,以语言素质为核心来组织教学和考虑问题,要注意到学生的全面发展。这里的全面发展指的是语文的各个方面。包括语文的思维、能力、知识等这些要素均统摄于语文的语言素质。所以,语文教学原则的目标定位于以语言素质为核心的全面发展原则,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完备的语言素质的全面合格人才。

(二)内容定量:以语文能力训练为重心的优先发展原则

语文课程内容指的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语言素质的要求和材料。语文课程内容从社会语言生活的实质逐渐转化为以育人为本的语文科终极目标。语文科有着自己的内容结构,根据国家的教育法规、课程标准、教材系统以及文化背景资料确定的语文科内容进行定量分析,可以确定语文能力的训练是语文教学内容中最应该优先发展的。以语文能力训练为重心的优先发展原则,是将纷繁复杂的语文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明确语文能力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语文能力包含最基本的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以语文的听说读写四个能力为重心对其相关的材料内容进行编排和组织,要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进行全方位的训练。在当今时代,掌握知识已经变得十分的容易,我们的学习不应该以单纯的掌握知识为目的,掌握知识只是途径,我们最终是要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相关问题,最终要达到的是形成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对于语文,我们以形成语文能力为重心,通过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来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最终将学生培养成语文能力健全的人才。

(三)组织定型:学科教学与活动指导相辅相成和谐发展的原则

传统的教学形式包含着学科类教学和活动类教学两种形式。语文教学就是要把语文的学科教学与语文的活动教学相结合,达到和谐发展。这一原则相近于传统语文教学原则中的“课内、课外相结合原则”和王松泉的“课堂语文学习与生活语言实践联系原则”。

第一,语文教学要“得法课内,收效课外”①,“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②。课堂教学要让学生打好扎实的基础,学会学习,养成自学习惯和培养自学能力:课外活动、课外教育要“训练”,要“举一反三”,获得发展,取得最人的成效。

第二,课堂语文教学要“生活化”“活动化”,加强“实践性”③,不使语文教学走上“学院式”教育的道路,语文从生活中来,回到社会中使用,强调语文的“应用能力”培养。

第三,语文教学计划中应该要有相应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提倡语文知识的综合、语文能力的整合、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语文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主张跨学科、跨领域的学习。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如游艺式、表演式、竞赛式、创编式、模拟实习式、读写式等活动,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在这样组织安排下,学科教学与活动教学有机组合,在语文的教学当中和谐共生,一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成品定向:基础教学与个性培养协调共进的健康发展原则

语文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综合的语言素质,丰富和强化学生语言个性的学科。语文这门学科的目的是培养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和水平,丰富和发展综合的语言素质,强化学生语言的个性品质。无论是语文的本质还是语文的教学目的都强调在语文的教与学当中,既要重视学生的综合性语言素质的培养,又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人生而不同,我们在注意教给学生共性的语文知识,培养其传统的语文能力的同时,又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发展,充分重视学生个性化语言的培养。

一方面,我们要重视基础教学以及学生的语言素质的综合性发展。我们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形成语文自觉,努力掌握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能够形成语文思维,在理解和运用语言时,有良好的兴趣和态度。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情趣,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另一方面,我们还要重视学生的个性的语言发展。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在制定21世纪的教育目标时,也明确指出:“让每个人在德、智、体、群、美各方而都有全而而具有个性的发展”④。20世纪30年代末,日本在进行第三次重大教育改革时提出了“尊重个性的原则”。我国的新课程改革,一个重要的“价值取向”,就是“发展个性”。倪文锦卞编的《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把“发展个性”与教育民主、国际理解、回归生活、关爱自然并列为五大课程理念⑤,是十分恰当的。我们要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人从一生下来就意味着与众不同,个体的差异性不可以被忽视,这是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必须注意到的。这就要求我们要拥有不同的教育策略,要因材施教。在教学时,我们要允许拥有不同的理解。因为个体是存在差异的,所以我们无论是在阅读理解还是写作教学当中学生的理解与反应都会存在不同,这是正常的事情。我们要珍视学生的这种独特的感受和理解,进行针对个体差异的个性化教学。另外语文教学要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表达,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其说真话,表达不同的意见,发表另类的见解。

语文教学既要重视基础教学又要看到个性化培养的作用。二者要协调共进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总结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理论研究不断深入,特别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我国的语文教育理念不断更新。因而,作为指导语文教学的原理和思想—教学原则,也应与时俱进,以求更好地适应时代需要,更好地指导语文教育。

注释:

①王松泉.语文教学原则新论[J].中学语文(武昌)2000,(4-5).

②王松泉.语文教学原则新论[J].中学语文(武昌)2000.

③王尚文中学语文教学研究[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14—243

④靳玉乐.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0.

⑤倪文锦.初中语文新课程教育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参考文献:

[1]王松泉.语文教学原则新论[J].中学语文(武昌).2000

[2]王尚文.中学语文教学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92

[3]李景阳.语文教学论[M].陕西师范人学出版社.2003.214-243

[4]杨再隋等.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学习与辅导[M].语文出版社2001.(1):20.

[5]于亚中.鱼浦江.中学语文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399

[6]徐家良.小学语文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98.

[7]靳玉乐.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0.

[8]倪文锦.初中语文新课程教育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4.

作者简介:李志颖,男,汉族,河北唐山人,河北师范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语文学科教学。

猜你喜欢
基本原则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思考
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转型发展的基本原则与路径选择
如何编写高中物理导学案
探究以现代法治精神推动行政诉讼法修改
关于创新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浅议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
论网络言论自由的限度及其基本原则
如何推动企业文化的实施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