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市场导向高职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策略研究

2016-01-28 07:28刘雪凯
运动 2016年19期
关键词:创新型体育教师创新能力

林 丹,刘雪凯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宁波 315800)

基于市场导向高职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策略研究

林 丹,刘雪凯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宁波 315800)

高校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起着主导作用,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师首先要具备创新素质。为此基于市场导向,通过高职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现状进行调查,了解高职体育教师教学创新行为现状,分析高职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制约因素,并由此提出培养高职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途径与激发高职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机制。

高职体育;教师;创新行为

随着高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化程度的逐步推进,市场对毕业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高校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起着主导作用,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师首先要具备创新素质。只有教师不断更新和完善自身的创新素质并实施创新教育,才能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和提高,实现科教兴国的战略任务。教育部于2006年明确提出以市场为导向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该培养目标不仅针对技能专业课,而且对体育教育的改革也指明了方向,体育教育改革的好坏取决于体育教师行为的变革。如何使体育教师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打破僵化的行为模式,创造性地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就必须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发展其创新行为,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的功能,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使教学与人才市场的需求相适应。

1 高职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现状

在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社会对高职业院校大学生的体育能力需求与要求越来越高,然而现行的高职体育教学与市场需求与要求差距很大,学生培养规格不符市场要求的矛盾日益凸显,导致学生面对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基于市场需求与要求高职业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这必然要求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提高,但目前高职体育教师的创新行为令人担忧。

1.1 高职体育教师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现状

陈旧的教学观一直左右着高职体育教师,这些观念极大地影响了教师的创新意识。陈旧的教学法注重已有知识的传授和继承,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新知识的探求。传统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重知识不重能力、重继承不重创新,没有把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地位。从教学方法来看,现代的教育手段不能被广泛地应用于体育教学中,没有真正做到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从教学评价的观念和方法来看,长期以来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尺度,以致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造成了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浪费。不了解市场的发展规律,缺少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是制约高职体育教师创新的另一个因素。例如,有些高职教师,不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动态,依然是关起门来搞研究,研究一些他人已经研究过的项目。

1.2 高职体育教师创新能力现状

1.2.1 知识老化现象严重 面对信息和知识的激增,高职体育教师所掌握的知识落后于时代。由于大部分高职院校很少招聘体育教师,同时一些高水平的毕业生又不愿到高职院校来,在校的很多体育教师又是年龄已高的教师,所以出现知识老化现象,严重地影响了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1.2.2 科学研究浮躁 高职体育教师的科研多是为了完成学校的科研要求,发表一些无关紧要的小论文来应对科研任务,这种浮躁的科学研究缺乏学术精神和文化底蕴,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缺乏长期艰苦探索、扎实钻研的作风。

1.2.3 功利主义、极端主义严重 社会上的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想影响部分高职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对教学敷衍了事,不负责仁,更谈不上教学中的创新。

1.2.4 教师的教育理论薄弱,教学能力不足 高职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教育思想落后,缺乏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因而教学方法老套,缺乏学习和创新。高职体育教师的这种状况,极大地影响着他们的创新能力,也决定着他们的创新能力的发展。

1.3 高职体育教师创新过程、创新成果现状

高职院校中的体育教师来自不同地域人的比例及毕业不同高校的比例不合理,这不利于创新活动的良好开展。由于生活习惯及文化观念的差异,一些毕业于不同高校的体育教师很难团结合作、共同进行创新活动,在创新过程中一般是单兵作战,不能行成合力。同时,还有一个较普遍的现象,如果一个体育教研室主管领导的创新水平一般,这个体育教研室的整体创新水平也较低,这可以从发表的论文数量反应出来。调查显示,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科研成果较少,同时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的更少。主要原因是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科研水平不高,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较少。另一个原因是高职体育教师缺乏走出去进一步深造的想法与行动。同时,具有一定创新成果的教师是把科研作为获得经费和评职称的手段,并没有想着要把成果转化为应用,不积极推销和展示,造成许多科研成果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层次上。

2 激发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策略

2.1 培养自身创新行为能力的途径

2.1.1 传统不能成为创新行为的绊脚石

传统的方法、思维、经验在适宜的时刻可成为创造的翅膀,但在其他时刻也可成为创造的羁绊,把传统看作是一成不变的真理只会遏制教师创造力的发展。所以,教师要用动态的眼光看待传统,任何方法、思维、经验都不能成为权威,应大胆质疑、大胆修改,这样才能使传统成为创造力的翅膀。尤其在市场经济导向下,高职体育教师更应该灵活运用传统的方法、思维、经验,使传统成为创新的基石。

2.1.2 营造一个好的学术环境 高职体育教师应该与其他学科的教师或研究人员多交流与探讨,并培养成一个关系融洽、能发表不同见解的学术团体。在这样的学术环境里,高职体育教育可以尽情地展开想象,发表不同的观点,探讨学术;在这个氛围里高职体育教师才能不断更新和完善自身的创新素质并实施创新教育,才能更好地使学生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地培养和提高。

2.1.3 提高专业能力,注重研究与探索

专业能力是高职体育教师教学的立足之本,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基石。尤其是随着以市场为导向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高职体育教师更应该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胜任指导学生在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开发。并且在提高专业能力的同时,高职体育教师还要注重学术研究与探索,应培养自己在某一研究领域的创新,在某一领域的创新研究应吸收国内外研究的先进经验,反复探索,使自己的创新行为不断深化,逐步进入更高层次。

2.2 激发高职体育教师创新行为机制

2.2.1 优化高职体育教师培训机制 体育教师的职业与其他专业差异很大,因此体育教师的培训应区别于其他专业的培训。一些高职院校培训时眉毛胡子一把抓,全校教师培训同一内容,如PPT的高级制作,这项内容的培训对体育教师的教学没有太大的帮助,这种培训效果不佳,而且浪费培训资源。体育教师的培训应该有针对性,如专业技能培训(一些新兴的运动项目)、科研能力培训(如何提高科研能力)、教学能力(各种教学方法等)、学历提高等培训。同时,不要把高职体育教师分为教学型、科研型、社会服务型等类型采取不同的侧重培训,应该全面提高其能力素质。

2.2.2 组成复杂的高职体育教师学缘结构 学缘结构是指毕业于同一高等院校、同一专业的比例。不少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学缘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比较普遍,这非常不利于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发展。鼓励从外省引进毕业生,并且博士、硕士、本科学历比例合理。不同学历的体育教师的能力素质不尽相同,有的高学历的教师科研能力较强,有的低学历的教师专业素质能力较强,这样可以互补,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创新。具体方式就是在高学历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选择某些课程或班级为试点,在素质能力较强的教师帮助下共同研究与实施体育教育教学的创新。

2.2.3 以市场为导向创建新型教学结构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实现必须结合我国高职院校教育的改革目标,鼓励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在以市场导向下把以教师为中心改为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指导作用的教学结构。基于市场导向的教学理念认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是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授课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诉求,与学生一起研究,这样学生才能接受教学内容,并且主动学习,进而能把掌握的技能应用到今后的生活与工中。

2.2.4 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创新型教师

有的高职院校把能写论、能拿课题的教师称为科研型教师,甚至称为创新型教师。其实创新型教师不完全是科研比较突出的教师,也可能是教学突出或者社会服务比较突出的教师,只要教师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利用现有的知识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等并能获得一定的有益效果,都可称为创新型教师,他可能是教学创新型、科研创新型、社会创新型等。培养创新型教师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实现高职体育教师从传统经验型向创新型的转变,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创造浓厚的创新氛围,实现有利于创新活动广泛开展的管理机制。首先,完善管理机制,在以市场为导向定岗定责、竞争上岗、奖优罚劣,把理论创新、方法创新等引入考核中为创新型教师提供保障机制。其次,高职体育教师积极参与创新,教师只有亲自参与社会活动,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在教学活动与课题研究中才能萌发创新意识,产生创新行为。

3 结 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优秀的高职体育教师不再限于传授学生多少体育技能、知识,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能力。因此,本文通过研究高职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现状,提出了激发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策略,以期为高职业体育教师提高创新行为提供参考与建议。

[ 1 ]林红.教师人格魅力与学生自我管理——教师人格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 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6,23(5):36-38.

[ 2 ]李金德,余嘉元.教师创新支持行为、学生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创造性思维的关系研究[ J ].宁波大学学报,2011,33(3):56-59.

[ 3 ]刘雪凯.不同中医体质大学生身体机能和素质比较[ 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0,29(6):658-660.

[ 4 ]刘雪凯. 市场导向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应对策略[ J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0(3):38-40.

[ 5 ]王玉丽. 创新理论及高校教师创新行为的实现机制[ J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2(6):5-6.

G807.4

A

1674-151X(2016)10-124-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6.19.067

投稿日期:2016-08-23

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项目(2015YGH070);浙江省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JA031)。

林丹(1979—),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体质健康。

猜你喜欢
创新型体育教师创新能力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集聚类型、城市创新能力与高质量发展
DARPA:美国创新型机构成功实例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智能制造“四维”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策略初探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