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永福
摘 要:语文教学必须在听说读写上下功夫,其中“读”就是朗读,它是学习语言的一条重要途径,学生通过朗读、背诵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关键词:激发兴趣;陶冶情操;训练语感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听说读写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可见,语文教学必须在听说读写上下功夫,其中“读”就是朗读,它是学习语言的一条重要途径,学生通过朗读、背诵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朗读训练,只有这样,才能为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朗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加强朗读训练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条重要途径,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朗读水平也会有大幅提高。我时常会组织“朗读比赛”,学生个个都迫不及待、跃跃欲试,比赛效果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在此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朗读能陶冶学生的情操
教材中安排了许多“美文”,比如一些写景、抒情的文章,教学中教师可配合现代化教学手段播放配乐课文范读录音,同时再现文中描写的画面,让学生在文章的描写中尽快进入作者设计的意境中,感受文章的美。在教学《观潮》一文时,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然后让学生在范读录音中和自己的朗读中切切实实地感到“潮来了”的确是“天下奇观”,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把自己对文章的独特理解融入朗读中,让学生在听读中理解感悟,在互读中互相感染,唤起美的共鸣。
朗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填字,做到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在反复的朗读练习中,既牢固地掌握了字的读音,也记住了字的形,促进了识字教学的开展。同时,语文教材上的每篇文章都是名家名篇,读起来朗朗上口,字句隽永,是我们写作的最好素材。学生能体会到中国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自然而然地训练了学生的语感。例如,每每学习一篇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时,我都要让学生反复地读,在读中自己感悟所描写的景物之美,文中的重点词句我都会引导学生进行细致分析,了解其表达效果,体会作者这样写的用意,这为学生今后的写作做好了准备工作。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语言、体味语言,在朗读后充分理解语言、运用语言,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叶圣陶先生说过:“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十分必要。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