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以“船舶柴油机使用及维护”课程为例

2016-01-27 03:21罗红英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精品资源共享课一体化教学课程

罗红英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动力工程学院,湖北武汉 430050)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
——以“船舶柴油机使用及维护”课程为例

罗红英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动力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50)

摘要结合“船舶柴油机使用及维护”课程,按照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要求,对课程进行了重新的定位和设计,建立了一支专兼结合、配置适当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完善了教学资源与条件,创新和实施了一体化教学模式,对原国家精品课程信息化改造,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关键词“船舶柴油机使用及维护”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一体化教学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16号文件)明确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一体化教学就是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时间、地点、内容、教师一体化,高效率的教学方式,体现新的高职课程教学理念。通过一体化教学,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教中改,学生则学会学,学会做。

本文以“船舶柴油机使用及维护”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为例,在原有的国家精品课程基础上,对课程转型升级和信息化改造,按照专业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基于船舶柴油机拆装和使用的工作过程选择教学内容,实施了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以项目为载体、任务驱动,以学生为主体的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现由服务教师向服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的转变,体现了适用性与社会共享性。

1课程设置与重新定位

精品共享课程是高水平、有特色的优质课程,具有影响力和示范性的课程,所以是分层次、多样化的,高职精品共享课程应有自身的课程体系与特色。近年来,课程组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轮机工程技术专业中船舶内燃机制造、使用和维修职业岗位的需求,在原有的2004国家精品课程“船舶内燃机使用及维修”基础上,根据行业专家对船舶内燃机领域的工作任务和岗位能力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专业培养目标进行了更加准确的定位,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更名为“船舶柴油机使用及维护”。实际上将原来的课程拆分成“船舶柴油机使用及维护”和“柴油机故障诊断与排除”两门课程,体现专业技能培养层次性。

该课程总学时由原来的90学时(理论)+12学时(实验)+60学时(实训),改为总学时150学时(一体化)。针对船舶柴油机制造、装调、使用职业岗位群,培养学生船舶柴油机拆装、操作使用、维护保养能力,并根据岗位职业能力目标制定课程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

2一体化教学设计

通过对毕业生跟踪调查,能力强、素质高的优秀毕业生才能得到企业的青睐。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历年来十分重视实际操作动手能力的培养,但是职业能力不是“讲”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因此,“船舶柴油机使用及维护”共享课程建设的核心是围绕能力和素质培养,转变教学理念,创新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以项目为载体、任务驱动,以学生为主体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

教学设计的理念是以工学结合、校企深度合作为前提,选择典型船舶柴油机拆装、使用与维护为项目,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通过对课程研讨、工作任务来分析职业能力要求,设计学习情境,选择教学内容,将课程分解若干项目任务,以项目驱动,通过实境训练、一体化教学途径,综合训练学生的方法能力、专业能力、社会能力,以达到培养课程的岗位职业能力目标。

如图1所示,根据职业能力分析选择两个项目,即项目一:小型柴油机的拆装调试,按照柴油机拆装完整工作过程设计了4个学习任务;项目二:大型中、低速柴油机的使用及维护,按照柴油机使用完整工作过程设计了7个学习任务。项目一和项目二均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工作任务、难度、综合度递增,学生参与程度递增。学生在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基础上,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训练活动,具备对船舶柴油机进行拆装、使用调整、维护管理的能力,学以致用。

图1 课程教学设计

在有限的学时内,序化、整合教学内容。删除多余教学内容,增加工作任务训练,将不利于应用的教学内容转变为行动体系序化方式,通过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估六步法序化成典型的学习型工作任务。

3“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

“双师型”教师是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源泉。学院非常重视专业课程教师的培训工作,坚持从企业引进和本院培养相结合的方针,创造良好的环境,引进和造就了既有较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

(1)转变思想,更新职业教育理念。安排教师参加各种教学改革、教育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先后选派课程组中6名年青教师赴澳大利亚、新加坡、香港、加拿大等国家或地区交流培训,学习国外的先进职业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职业教育水平。

(2)制定优惠政策,安排教师到企业学习。每2~4年安排到企业生产一线或实训基地参加工程实践、职业培训,学习现代船舶柴油机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支持5名教师进行“机修钳工”(高级工)培训,经考试全部通过。

(3)坚持导师制,把好质量关。学院每年组织“老带新”活动,由老教师指导青年教师科学组织课堂教学,传授讲课艺术。还聘请1名楚天技能名师技术指导,提高年青教师实际动手能力。青年教师上课前始终坚持试讲,经全体教师评教通过后,方能登台上课。

(4)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学术活动和科学研究。通过教科研促进教学,提高他们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与宜昌船舶柴油机有限公司、广州昇慧动力设备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聘请该企业技术骨干作为课程兼职教师,定期交流、研讨。

4教学资源与条件

4.1编写工学结合、行业特色教材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施与积累,2010年与宜昌船舶柴油机有限公司合作,共同编写了《船舶柴油机使用及维护》教材。使用过程中,结合近几年最新技术的发展和教改成果,从应用的角度出发更新了教材内容,增加了最先进船用电控柴油机的新技术、新装备,如电控单元ECU、VIT机构、电子调速器,实现理论与实际、传统技术与高新技术的结合。2014年作为“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正式出版。教材在组织编写过程中,形成了以下特色:

(1)在对全国相关行业企业调研的基础上,根据用人单位对本专业学生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为出发点,适当精简了教学内容,代表性强,适用性广,充分体现了工学结合原则。

(2)教材内容力求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将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典型的工作任务,遵循循序渐进和少而精的原则,并能反映出国内外船舶柴油机发展水平和最新的动向,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3)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工作任务为驱动,在每章前都列出了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每章结尾处归纳了思考与练习题,便于组织教学和学生学习。

此外,为了配合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熟练掌握柴油机的性能、操作规程、日常维护,自行制作了4105柴油机拆装一体化教学实训录像片,编写了《轮机工程技术实验实训指导》。多样化、系列化高职教材反映最新的科技动态和教学科研成果,充分体现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形成以纸质教材为主体,配以音像、电子和网络形式的立体化教材。

4.2完善轮机中心实训基地,为一体化教学提供了硬件保障

以船舶内燃机国家示范建设的重点专业为依托,开发模拟职业岗位的校内实训基地——轮机中心,扩建轮机维修实训室、改建内燃机性能实训室、新建船舶仿真实训机舱和轮机装调实训室,为一体化教学提供了硬件保障。经过多年的建设,轮机中心评为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1)一体化学习室:除投影设备、计算机、实物展台为一体的多媒体操作台以外,还配有标准化的陈列室。根据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要求,各种型号的柴油机按零部件→系统→整机有序布置,还增加了教学模型、示教板、灯光演示板。除上课使用的课桌椅以外,还有供师生讨论、交流的会议桌,便于组织师生互动、研讨,主要用于柴油机基本认识,典型零部件拆装与识别。

(2)轮机维修实训室:为了满足课程一体化教学,在原有内燃机拆装实训室的基础上,增加了实训场地和面积,新购了拆装用柴油机和专用工具、量具15台套,还添加了7台增压器,学生由原来每组6-10人减少为5-8人,主要用于柴油机结构与系统认识,柴油机拆装与使用项目,完成柴油机拆卸、测量、装配、调整与运转等实训任务。

(3)内燃机性能实训室:因原有的内燃机性能实训室设备老化,采用招投标的方式进行了升级改造,保留了柴油机基座和台架,新购了2台柴油机、1台水力测功机、1台电涡流测功机,3台标准试验台架,一套操纵控制台可以操纵控制两个柴油机台架,还添置了电子示功器、油耗仪、排放分析仪和振动噪音等测试设备。改建后,不仅满足了本课程的实验“船舶柴油机典型特性”试验,还可以进行科研项目的试验。

(4)船舶仿真实训机舱:以第六代集装箱船为母型船,参照国际最先进的轮机系统的功能及教学的特殊要求,具有与真实船舶机舱系统相同或相似的各种功能及仿真器所特有的一系列附加功能。主要用于船舶主机工作过程模拟仿真,柴油机操纵控制。

(5)轮机装调实训室:按实船机舱布置了大型中速船舶主机和动力装置1套,含启动装置、分油机、轴系和螺旋桨等,另配1台大型中速船舶柴油机,还陈列了大型二冲程十字头式柴油机主要机件。主要用于船舶主机结构识别、系统调试,柴油机操纵控制。

5一体化教学组织与实施

通过项目驱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展实境训练,加强学生的岗位角色意识;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提高学生操作能力;采用多元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一体化教学考核评价重在过程考核,综合考查态度、知识应用、技能、素养,重点考查成果:检验整机调整指标是否达到要求,技术报告完成情况。

一体化教学实施生产性实境训练。采用前教学区后车间,营造企业装配车间实境。教室→实训室,上课→上班,通过着装要求,让学生扮演不同的岗位员工,加强学生角色意识和岗位责任感。针对不同教学环节,采取了项目教学、案例分析、实操训练、启发引导、小组活动、技能竞赛等不同的教学活动,但始终以学生为主体。

以柴油机拆装、使用完整工作过程为切入点,以典型柴油机拆装、使用、维护为载体,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将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相结合,采取教、学、做一体化,便于实施。以配气系统单元教学为例,传统的教学是讲解知识1、知识2、实验、实训。实施教学做一体化就是要完成配气系统检查与调整工作任务,如图2所示,按照六步法:案例分析K4100、YC6105型柴油机配气系统检查与调整任务;启发引导识别配气机构相关零件,确定气门间隙、配气正时检查调整方法;小组活动制定检查调整程序,按要求选择必备的工具;按程序进行气门间隙、配气正时检查与调整,并记录;通过自评、互评、老师评价检查分析,评估改进。

图2 一体化教学实施过程

此外,针对船舶柴油机大型化、系统结构复杂化的特点,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模拟仿真船舶柴油机拆装过程、工作原理、各系统和缸内工作过程等,实现了模拟仿真与实操结合,多媒体与现场教学结合,课程与网络教学结合。

6转型升级为资源共享课程

2012年按照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要求,完成了课程基本资源: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学日历、考评方式与标准、学习指南、教学团队、课程结构、知识点与技能点、教材及参考资料、授课教案、电子课件、教学录像、实践教学资源等等;开发了课程的拓展资源:教学案例、素材资源库、模拟仿真、专题讲座、试题库、作业系统、在线自测、在线答疑,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为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广阔平台。

经过一年的建设、整改、自查三个阶段,2013年5月经教育部专家评审,建议“船舶柴油机使用及维护”入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项目。根据教育部《关于对建议入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项目的课程进一步修改完善的通知》精神,结合评审专家的建议,对课程基本资源进行查遗补漏,保证基本资源的系统完整,对课程内容 (文字和影像等)逐字逐句、逐帧审核,做了必要的剪辑和删改,确保上网课程质量,真正体现学校先进教育理念、鲜明学科特色。

2013年10月12日在中国大学精品开放课程——“爱课程”(http://www.icourses.cn/,见附件)正式上线,对外开放。为真正实现课程教学资源共享,可以通过注册、激活、加入课堂互动,还可以成为网上课堂的一员,参与网上学习、讨论,在线学习人数不断上升。

7一体化教学特色及思考

经过四年教学改革和建设,围绕一体化教学模式,该课程形成以下特色: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宗旨,校企联合设计了课程;建立了一支专兼结合、配置适当的“双师”型教学团队;转变教学理念,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指导;运用现代化手段,开发了模拟仿真教学资源库,实现多媒体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模拟仿真与实操结合,课堂与网络教学相结合。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高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形成更有一个不断完善、与时俱进、精益求精的过程,促进精品课程建设持续不断健康发展。

(1)需进一步加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资源建设及拓展资源的开发。进一步完善、充实和优化课程的共享资源,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还需合理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教学资源利用效果的最优化。

(2)一体化教学模式要求任课老师的全方位发展。教学不再是理论、实践相分离,而是二者紧密结合在一起。任课教师的压力增大,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课前准备,使一体化课程教学的信息量大,效率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Z].(教高[2012]2号)

2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7]16号)

3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关于对建议入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项目的课程进一步修改完善的通知(教高[2013]26号)[Z]

5罗红英等.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施[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85~86

(责任编辑:张辉)

Designing and Practicing of Integrated-teaching Mode

——With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Marine

Diesel Engine” Course as the example

LUO Hong-ying

(Wuhan Institute of Shipbuilding Technology,Wuhan 430050,China)

Abstract:With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Marine Diesel Engine” course as the example, the course is repositioned and re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of state top resource-sharing curriculum. A teaching team with double quality is built and the teaching resource and conditions are perfected. Integrated-teaching mode is initiated and practiced. The original state top-curriculum is transformed throug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upgraded to be the top resource-sharing curriculum.

Key words:“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Marine Diesel Engine” course;top resource-sharing curriculum;Integrated-teaching

作者简介:罗红英,女,硕士,教授,主要从事船舶内燃机制造与维修方面教学与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2014-12-03

基金项目:湖北省职业教育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G2013B006)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8100(2015)02-0074-05

猜你喜欢
精品资源共享课一体化教学课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高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初步探索与实践
发电厂水处理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现状与思考
机修钳工专业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探索
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渗透与实践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
基于制作流程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内容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