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输穴”别名命名规律浅析

2016-01-27 06:56:51
中医文献杂志 2016年5期
关键词:病位腧穴命名

·文献文摘·

“五输穴”别名命名规律浅析

经络腧穴经历几千年的传承,名称多有变化。而每个名称的由来必有一定的依据。腧穴之“别名”并非为腧穴之“绰号”,而是在流传过程中的某一个时期中出现或公认的穴位名称,这种现象是由于时代原因导致的。据前人总结,穴位命名(主要指正名)方法包括写实法、比拟法、象形法、会意法等。相比之下,别名命名除包含以上规律外,具有更通俗易懂、更口语化,利于传播且与穴位主治关系更加紧密,更能够反映穴位的功能等特点。本文主要就“五输穴”别名的研究进行论述。总结《针灸大成》、《备急千金要方》、《针灸甲乙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外台秘要》等对腧穴别名的记载,归纳整理出77个“五输穴”的别名。然而这些别名中也存在错写、误传、互用等问题,由以上原因得来不能看作腧穴的“别名”,而应该作为错误对待。五输穴别名命名规律有:根据穴位位置命名。中医学擅长用取象比类的方法来为腧穴命名,用自然界的山、川、湖、海等位置来类比腧穴在人体的位置,这种命名方法便于人们理解记忆。根据气血深浅多少命名。每一个穴位都有自己固定的气血特性,“五输穴”即是以经气浅深多少总结出的穴位,因此穴名也有很多直接反映腧穴的气血特性。根据穴位五行属性命名。五行理论是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之一,在腧穴命名中与五行属性相关的命名很多。与临床主治相关。在腧穴正名中,很多穴位直接提示临床疗效。这种命名方法同样适用于别名。以病位命名:腧穴别名中有很多直接提示病位;以病性命名:腧穴的别名还可能直接提示疾病性质。

常江梦,曲金好,辛文宇,等.中医药导报,2016,22(19):10.

猜你喜欢
病位腧穴命名
蓄血证病机病位探析
针刀松解颈周腧穴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命名——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中医对痛风的认识
有一种男人以“暖”命名
东方女性(2018年3期)2018-04-16 15:30:02
消渴病合并抑郁症之病位探析
为一条河命名——在白河源
散文诗(2017年17期)2018-01-31 02:34:08
中医针灸腧穴与泰医按摩穴的比较初探
天津中医药(2016年6期)2016-08-11 08:57:11
现代针灸教材关于肩周炎的“同功穴”分析
吉林中医药(2015年9期)2015-07-10 03:30:12
李顺保教授奇经八脉腧穴考证研究
西部中医药(2014年6期)2014-03-11 16:0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