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首语

2016-11-24 07:12:21
中医文献杂志 2016年5期
关键词:医药学显性中医药大学

刊首语

返璞归真,创新思维,

促进中医药隐性知识显性化传播

人类将知识本质分为可编码的显性知识和只可意会但难以言说的隐性知识,后者占知识主体的90%。中医药学包含了符合逻辑思维特点的显性知识,但占主体的却为非逻辑思维、蕴含经验特性的隐性知识。这种显性和隐性的融合基于对人体、社会和自然界的感知与判断。正是中医学的隐性特性使它有了“可以意会,难于言传”的神韵。

中医药学传承的关键是将其隐性知识显性化,通过学术专著、临床路径、诊疗常规等方式,使中医药知识从个体性、垄断性转化为群体性和全球性。当代人需要从创新知识产权服务、知识教育共享、人才培育以及有效的激励机制等,开拓思维,协调好个体与社会的利益关系,最大程度激发师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中医药学术传承与发展。

陈跃来,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兼任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研究生教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从事针灸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作为技术发明人创立了3项国家级诊疗技术,作为第一负责人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科技奖励5项。

猜你喜欢
医药学显性中医药大学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江中中医药大学学报》简介
江西中医药(2021年5期)2021-05-24 06:57:54
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对管理绩效的影响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9:31
社会权显性入宪之思考
中国民族传统医药学现代传承与高等教育
论蒙医药学的挖掘与展望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中医药学术语系统研究概述
湖北中医药大学
学习月刊(2015年9期)2015-07-09 05:33:38
显性的写作,隐性的积累——浅谈学生写作动力的激发和培养
中学语文(2015年27期)2015-03-01 03:5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