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英
【摘要】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知识,培养自身的学习技能,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所以,教室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时要努力让学生融入到数学学习中来,探索数学科学的奥妙,提高学习效率,主动学习数学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重视学习过程的有效性
(一)激发兴趣,产生参与动机
俄国教育家乌中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对于小学生或者幼儿园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时间有限,专注力不强,所以学习效率也难以提高,因此,对于这些学生,教室就要想办法让他们对书本产生兴趣,从而了解知识。
(二)适时点拨,指导参与方法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倡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学会自主学习,但是现实中很多小学生尚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效果不是很好。而且他们的思维还处于不成熟阶段,对一些问题的理解和掌握难以到位。所以,在提倡学生主动学习的理念指导下,我们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工作,随时了解学生学习动向。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要进行详细的解答,帮助他们总结一些学习方法,提炼学习经验,对一些重点难点要进行有效指导和释疑,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者作用,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自己思考的过程中摸索更简单便捷的方法,教师要做好演示工作,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让学生在数学活动的参与中体会到数学的乐趣,让课堂教学更有意义。
(三)创造空间,保证参与机会
周玉仁教授曾说过:“要为学生多创造一点思考的情境,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会成功的愉快。”这句话透露的意思是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做学习主体的时间和平台,保证学生能够参与进来,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重视学习方式的有效性
在长期的数学教学中,学生都是作为知识的接受者,接收者老师的知识灌输,导致他们计算能力和思考能力较差,在一些难题上没有自己的创新思维,不敢去尝试新的解题思路,所以,他们在数学的学习上整体表现僵硬。为此,《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动手实践、自主探求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要从实际出发,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产生多种思维解题的意识,从而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一)不排斥接受学习
数学是传统学科中的基础性学科,它的内容中有一部分是知识体系所固有的,学生只能通过课本内容学习来掌握,不能在实践活动中得到答案。所以,对于这些内容来说,学生还是应该接受教师的授课,没有自己去探讨的必要。比如:面积和体积的计量单位,运算公式,以及加减乘除的由来等等。基于这些定理而提出的一些有创新空间的问题应该是学生主动去探索的,这样才会施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
(二)重视探究学习
探究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通过探究,学生能够体会到其中的乐趣,锻炼自身的思考能力和解题技巧,而且非常适合教师开展新课程教学。比如,在教授学生测量长度时,可以让学生自己拿尺子去量,去探究,这样会让他们产生更直接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三)加强小组合作学习
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离不开合作,通过合作学习有利于彰显学生学习个性,展现不同的思维方式,共同提高。因此,教师要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合作学习平台。在进行合作学习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要明确自己的定位,发挥自己的组织和指导作用。教师在开展教学之前,就要考虑教学目标,提出一些符合目标的问题,给学生设定一个简单的学习框架,既不影响学生发挥自己的思维,也不会让学生理解跑偏。还要针对问题中的一些难点进行必要的解读和指导。其次,要安排好学生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合作学习是为了让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让他们学会互相帮助,所以教师要充分考虑他们的学习特点,按照优势互补的原则进行分组学习,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
三、重视学习情感的有效性
学生的学习心态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堂上的和谐和活泼,以及师生之间的友好交流,对于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习兴趣有很重要的作用。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需要得到教师的尊重,在课堂上,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肯定和鼓励,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认真聆听他们的想法,并给予足够的帮助和指导。而且,师生之间要建立情感沟通的平台,给予师生合作交流的机会,增进师生之间的信任与情感。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重要时刻以积极的态度融入对学生的指导和鼓励中,想办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个性,充分展现他们与生俱来的思维能力,诱发他们的创新能力,在学生合作学习中让他们体会到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