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回引与阅读促进

2016-01-25 02:23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新媒体

刘 颖

(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辽宁 沈阳 110034)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回引与阅读促进

刘 颖

(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辽宁 沈阳 110034)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图书馆;读者回引;阅读促进

摘 要:文章通过对新媒体之于图书馆的利与弊的辩证思考,提出了顺应新媒体潮流,积极利用新媒体开展读者保持和回引的策略,同时提出有效开展阅读促进、设计多种互动形式、打造图书馆“第三空间”等措施,吸引读者回归图书馆。

新媒体是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在高校图书馆,新媒体带来的影响和冲击不容忽视,新媒体的导向作用使读者的阅读行为和阅读习惯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图书馆不再是人们获取文献信息的唯一渠道。新媒体传播的快捷性,数字化信息的自由性、丰富性,接收终端的多样性等,使读者日渐疏离图书馆,传统图书馆的读者群正在逐渐流失。

在危机和挑战面前,高校图书馆要因时而动,积极应对,密切关注时代和读者行为的变化,努力打破困境,重新发挥在高校中信息中心的作用,重拾昔日图书馆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将读者回引到图书馆。

1 新媒体之于图书馆的利与弊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信息呈现形式日益多样化,信息传播方式越来越扁平化。大学生读者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多,获取信息的范围不断扩大,获取信息方式更加开放自由,因此,其阅读行为和阅读习惯发生了改变。一方面,快餐式“浅阅读”以及阅读愿望弱化造成读者入馆率和借阅率的锐减;另一方面,图书馆没有跟上新技术的发展步伐,没有及时更新工作方法和服务手段,不能够契合新时期读者的数字化阅读需要,必然会“门前冷落鞍马稀”。新媒体对于图书馆的冲击和影响,导致图书馆文献信息传播的主体地位岌岌可危,甚至在业界曾经一度出现了“图书馆消亡论”。

与此同时,新媒体也给图书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激发了高校图书馆的危机意识和发展意识,促使图书馆顺应潮流,顺势而为,借新媒体之力,在更广阔的平台上拓展服务范围,创新服务模式,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和价值,重展图书馆的魅力,以吸引读者回归图书馆。

挑战与机遇并存,危机中蕴含着生机,这正是处于新媒体浪潮中的高校图书馆的现实处境。化危机为良机,积极适应新技术,实现调整和转型,是当前高校图书馆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唯一选择。

2 高校图书馆的读者保持与回引策略

2.1 迅速建立新媒体思维,将适用的新媒体技术引入阅读服务环节

高校图书馆要认识当前形势下应用新媒体的迫切性和必要性,积极学习和应用新技术,保持对新技术的高度敏感性,努力跟上新技术发展的步伐,及时更新服务手段,构建新媒体服务体系,不断拓展图书馆服务空间。①利用新媒体开展全方位读者服务,如活动宣传、馆藏展示、在线展览、移动服务、数字阅读、参考咨询、24小时自助图书馆等。②利用新媒体技术在传播视频、音频、图片及文字方面的巨大优势,效仿电影院应用新技术重新赢得观众的成功营销模式,增强读者利用图书馆的粘性,让新媒体成为图书馆新的服务增长点。

2.2 打造数字化传播平台和新媒体服务网络环境

新媒体的发展使人们快速进入读屏时代,数字化阅读渐成趋势,利用数字化终端和移动终端获取信息大行其道。调查显示,人们手机阅读接触率呈阶梯式增长,其中18~29岁群体的手机阅读接触率最高,这部分群体恰恰与高校图书馆读者群高度重合。因此,高校图书馆亟须建立数字化的内容和渠道,由传统的依托固定基础设施的馆藏服务,转向提供远程访问的在线学术资源服务,探究如何组织与利用虚拟资源,通过在线公众开放目录、整合搜索、学术门户网站、网络级资源发现系统来共享数字化资源,通过优化在线内容和服务方式来适应新媒体用户。

2.2.1 重视进行本地化的系统建设和平台服务,搭建读者电子阅读平台,逐步融入以数字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存储格局和新媒体用户环境。如:南京大学图书馆的智慧图书馆创新服务Mobi+、Pad+满足了读者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快速查询和浏览图书馆资源的需求。Mobi+移动图书馆依托成熟的无线移动网络、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通过各种便携移动设备如手机、PDA、手持阅读器、平板电脑、MP4等进行图书馆信息查询、浏览,一站式查找并获取图书馆纸本图书及电子资源,帮助读者享受图书馆提供的一系列个性化服务。Pad+数字图书馆互动服务终端是一款基于安卓系统平台开发的大屏幕触控互动服务终端,它提供数千种专业电子书、数万种电子期刊以及图书馆的一系列优质服务,是目前国内唯一支持与手机终端互动的数字图书馆服务平台。Pad+可以部署在教学楼、图书馆、学院大楼、宿舍楼等场所,用户不必到图书馆就能便捷、高效地查阅到图书馆的相关资源和信息,并利用Pad+体验图书馆交互服务。

2.2.2 利用第三方平台开展新媒体服务,也是图书馆主动寻找用户、聚拢用户的重要手段。运用官方微博、微信公共服务平台开展远程网络服务和移动服务,利用其聚集用户的能力,打造全新互动式交流平台,能提升读者的参与度,丰富读者服务的内涵。虽然当前国内很多图书馆开通了微博、微信服务,但大部分尚处于发展初期和起步阶段,服务内容单一,互动性不足。图书馆利用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要重视充分发挥其互动性特点,不断丰富信息发布的形式和内容,以保持读者的关注度。

2.3 重视对资源和内容的挖掘、扩展和深化,增强图书馆资源整合及知识服务能力

所有的图书馆和信息机构都应该不断适应用户的各种需求,并提供给他们相应的创新、增值的服务。高校图书馆要发展多样化信息资源结构,形成纸质文献与数字型文献并重、数字化内容和信息增值服务并重的发展格局;找到传统服务与新媒体服务的契合点,实现跨媒体的信息整合;为用户提供智能检索、无缝链接、相互关联的融合信息服务以及个性化信息定制服务,从一般性的文献借阅服务向深层次、知识化、个性化服务推进,不断提高高校图书馆资源整合能力和咨询研究能力。如:图书馆利用RSS聚合软件,对新书报道、阅读活动、电子文献、参考咨询等信息进行分类整合,编辑信息知识条目,制作便于阅读的友好页面,将读者感兴趣的内容聚合到客户端中的RSS阅读器中,为读者提供多途径来源的一站式服务,满足他们精细化、个性的化文献需求。

2.4 树立新技术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权威性、公信力和影响力

现在很多网站、社交工具软件、移动客户端上提供的内容错漏百出,并且呈现出碎片化、娱乐化的倾向,真正增长知识、提升素养、引人思考的内容越来越少。而图书馆凭借自身海量的资源优势,以及专业人才优势,对文献资源进行组织和甄别,提取优质、精准的阅读资源,为读者提供专业化、深层次的信息服务,从而在信息准确率和信息质量上赢得读者的信赖。同时,图书馆还可以打造积极健康、充满正能量的信息传播环境,以主流文化示范读者,引导读者修养身心、陶冶情操,学习文化知识,给予读者精神与文化的力量,从而不断扩大图书馆的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树立起图书馆的服务品牌效应,奠定图书馆信息传播主流平台的地位。

2.5 提升读者信息素养和媒介素养,使读者与图书馆同步成长

图书馆引入新媒体技术的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大学生主动应用新技术,熟悉新媒体设施,培养他们有效利用新媒体获取信息的能力。国内多所高校图书馆推出了新技术体验服务,如3D打印、3D电影、高保真音乐欣赏、最新平板电脑及电纸书设备等,在日常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中,渗透媒介素养教育,消除他们信息获取的不对称和技术鸿沟,提高大学生媒介使用和甄别媒介信息的能力,使他们快速融入新媒体信息传播环境,成为图书馆新媒体服务的忠实追随者。

3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阅读促进

在倡导全戾阅读的当下,高校图书馆应积极探索,利用新媒体开展阅读促进,引导学生深化阅读,抵制和拒绝“浅阅读”,回引流失的读者,挖掘潜在用户,这也是高校图书馆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使命。

3.1 设计有吸引力的互动形式,开展阅读推广

3.1.1 利用新媒体与读者互动,提升读者参与度。图书馆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互动性特点,利用QQ群、移动手机图书馆、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发布资源信息,介绍馆藏资源和网络资源,进行新书推荐、新书导读,开展读者阅读讨论、书评分享等,以吸引习惯于在网络阅读中获取信息的读者利用图书馆,将阅读信息推送到读者的指尖、桌面,让读者随时随处贴近阅读,提高读者参与阅读的兴趣。

3.1.2 定期开展读者活动,以活动促阅读。目前,各高校图书馆纷纷设计推出自己的“读书文化节”“读书周”“读者活动月”等阅读品牌推广活动,并取得了良好的推广效果。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如图书漂流、真人图书馆、微电影大赛、检索大赛、读者沙龙、专家讲坛等。这些活动不但为高校图书馆员提供了体现职业智慧和创新能力的机会,还加强了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同时,图书馆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如“开学季”“毕业季”等时机,来设计契合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的阅读推广活动,不断创新,使阅读活动常规化、长效化、品牌化,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内乃至社会上形成广泛的影响力。

3.1.3 创建大学生阅读社团组织,以学生社团助推阅读活动。图书馆引导和帮助一部分图书馆的忠实粉丝建立大学生自己的阅读社团组织,诸如读者协会、读书会、图书馆志愿者协会、阅读学会、读者俱乐部等。由图书馆老师作指导,这些社团日常可以组织一些常规性读书活动和交流活动,让一部分人先阅读起来,使他们成为大学生中的阅读先锋。同时,充分借助学生社团的力量,让他们适时加入到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中来,加强大学生读者与图书馆的沟通与联系。学生与学生的交流更具直接性和亲和性,学生社团能够设计出更加符合大学生兴趣和需要的社团活动,帮能助图书馆及时把握大学生的阅读倾向,营造积极向上的阅读氛围。

3.2 再造图书馆现实物理空间环境,打造以人为本的“第三空间”

打造图书馆“第三空间”,是近年来图情界的热门话题。所谓“第三空间”是指家庭空间、工作空间以外的社会空间。“第三空间”的特征是自由、宽松、便利,在这里人们可以自由地释放自我,摆脱各种社会角色的束缚,身心得以充分放松。“第三空间”还具有积聚资源和人气的功能。

国内多家高校图书馆积极进行馆舍改造,在内部装饰上,注重艺术化、休闲化;在布局设计上,强调开放化、合理化。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说:“过去图书馆只是强调阅读服务,所以整个图书馆的设置都是按照书的流程来设置的。现在更加强调知识交流活动,因此需要按照知识流重新设计布局图书馆。”因此,要将图书馆划分为学习、交流、休闲等多个功能区间,既有适合大学生学习的安静阅读空间,如自习室、阅览室等;又有读者进行研讨交流的信息共享空间,如读者讨论室、研究间等;还有读者休息小憩的休闲空间,如影院、咖啡吧等。把图书馆的物理空间建设成为集学习、休闲、社交为一体,舒适、优雅、充满艺术气息、极具人文内涵的“第三空间”,并配备各种配套设施,如舒适又具备艺术化设计的家具桌椅、休闲沙发、各种先进的自助阅读设备、智能化导引系统等。

4 结语

《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4图书馆版)》显示,新兴信息技术将会在近期(1年内)、中期(2~3 年)和远期(3~5年)三个阶段逐渐成为主流应用趋势,并对于图书馆的服务与管理等方面产生影响。因此,高校图书馆要积极适应新媒体环境,着手软硬件设施及平台建设,拓展服务覆盖范围,抢占发展空间,运用新媒体技术平台,有效开展阅读促进,尽快形成高校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完成自身的转型与超越。同时,回引流失的读者,开发潜在的用户,让读者回“家”,以阅读促进读者的终身学习,是高校图书馆当前肩负的任务和使命。未来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将会大大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也将使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无限延伸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新媒体时代[EB/OL].[2015-05-28].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XbvXRoRI SDq3iFGSFrPCHeY9TA1Kr62jYJYR2xlaICl70UTF VXTXHn08uvTzOQYLXR2hUApl-nWNk1LK_B7Qnq.

[2] 张铁道,吴亚婕,王俊颖.图书馆服务就在你指尖:新媒体联盟2014图书馆版地平线报告[J].北京教育,2015(3):16-18.

[3] 南京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智慧图书馆创新服务之三Mobi+[EB/OL].[2015-07-09].http:// lib.nju.edu.cn/html/article.htm?id=86&f id=49.

[4] 南京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智慧图书馆创新服务之四 Pad+[EB/OL].[2015-07-09].http://lib. nju.edu.cn/html/article.htm?id=87&fid=49.

[5] 书图同归.移动图书馆服务到“微服务”转变的思考[EB/OL].[2015-05-28].http://blog. sina.com.cn/s/blog_764f517b0102uzml.html.

[6] 吴建中.转型与超越:无所不在的图书馆[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2:13.

[7] 裴劲松.新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的阅读促进[N].人民日报,2014-03-26(007).

[8] 北京大学用户服务小站.北京大学用户服务[EB/OL].[2015-07-09].http://site.douban. com/186697/room/2252736/.

[9] 屈菡.从“书本位”到“人本位”[N].中国文化报,2012-07-23(002).

[10] 徐静.网络阅读环境下图书馆读者流失的回引力[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8):17-19.

(编校:马怀云)

作者简介:刘 颖(1971— ),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收稿日期:2015 - 12 - 04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 - 1588 ( 2016 ) 01 - 0041- 03

猜你喜欢
高校图书馆新媒体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