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微创血肿抽吸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2016-01-25 08:50李勤朴张民吉林省通化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吉林通化134000
中外医疗 2015年29期
关键词:临床研究脑出血

李勤朴,张民吉林省通化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吉林通化134000

改良微创血肿抽吸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李勤朴,张民
吉林省通化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吉林通化134000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微创血肿抽吸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该研究整群选取了2011年1月—2015年2月该院收治的202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1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微创血肿抽吸术,治疗组采用该院改良的微创血肿抽吸术进行治疗,对比各自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组首次抽吸量为14.3 mL,barthel评分为89.4分;对照疗组首次抽吸量为26.7 mL,barthel评分为65.2分。比较发现治疗组在预后结果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再次出血例数为12例,死亡例数为5例;对照组再次出血例数为31例,死亡例数为19例。比较发现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微创血肿抽吸术是一种有效治疗脑出血的手术方案。该方法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和深入研究。

[关键词]改良微创血肿抽吸术;脑出血;临床研究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各类临床疾病的发生率显著增加,其中以脑出血尤为常见且严重。该疾病为神经内科常见病症,发病后程度重、病程及、变化快且致死率高。因此如和有效和快速的治疗和缓解脑出血病情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1-2]。临床多采用微创技术对患者脑部血肿情况进行处理和治疗。该研究在上述内容基础上,对微创血肿抽吸技术进行改良,以2011年1月—2015年2月该院收治的脑出血病例为对象进行临床研究,探讨其治疗效果,对比其优势和可行性,为相关病症的治疗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该研究整群选取了2011年1月—2015年2月该院收治的202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13例,女性患者89例,年龄范围为54~81岁,平均年龄为(62.9±7.0)岁;患者发病时间为1~47 h,平均病程为(11.4±3.9)h。根据随机数表法将上述患者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1例:对照组男性患者57例,女性患者44例,年龄范围54~80岁,平均年龄(62.3± 7.1)岁,采用临床常规微创血肿抽吸术;治疗组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45例,年龄范围55~81岁,平均年龄(63.0±6.8)岁,采用我院改良的微创血肿抽吸术进行治疗;对比各自疗效情况。本次研究选取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受教育程度、遗传病史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病例排除标准

(1)本次研究选取病例均符合我国对于脑出血病情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所有患者经CT以及MRI检查等确诊为脑出血病例[3];(2)所有患者发病时间小于48 h,经检查发现血肿体积不大于30 cm2;(3)排除患有心脏、肝、肾脏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患者;(4)排除凝血功能障碍以及神经功能障碍患者;(5)排除患有精神类疾病病例,所有选取病例均有自我意识,有自主能力;(6)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表示对研究内容充分知情并自愿参与,同意坚持并完成治疗过程。

1.3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临床常规内科治疗,包括抗感染药物治疗、水及电解质输液以维持稳定,对患者血液、心率进行实时监测等。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微创血肿抽吸术治疗方案:采用CT对血肿位置进行确定并检测大小,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穿刺点进行锥颅穿刺,采用硅胶管作为针体连接管进行血肿抽吸,结束后根据患者情况采用2×104 U尿激酶注射并置入引流管进行持续血肿溶解清除。待血肿完全消除后拔除引流管。

治疗组患者采用我院改良的微创血肿抽吸术进行治疗,具体如下:①根据患者自身发病情况确定首次血肿抽吸量:发病小于6 h的患者,首次血肿抽吸量应不超过血肿量的30%;发病超过6 h的患者,首次抽吸量应不超过血肿量的60%;②抽吸操作时动作轻柔、缓慢,所用的负压不超过10.0×104 Pa;严禁冲洗或捣碎血肿;③持续引流及溶栓:溶栓过程采用注射含有20 000 U尿激酶的2 mL的生理盐水,置入引流管;溶栓治疗直至血肿消除。

1.4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对患者首次抽吸量进行统计并记录,同时采用Barthel评价方法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评价,内容包括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活动能力等,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预后效果越好[4]。对两组患者再次出血情况进行统计,并记录治疗后死亡情况。

1.5统计方法

该研究所有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进行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抽吸量及预后情况统计

完成治疗内容后,医护人员对患者治疗情况进行评价并统计,结果如表1中所示。治疗组首次抽吸量为14.3 mL,barthel评分为89.4分;对照疗组首次抽吸量为26.7 mL,barthel评分为65.2分。比较发现治疗组在预后结果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1 两组患者血肿抽吸量及预后情况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血肿抽吸量及预后情况对比(±s)

治疗组(n=101)对照组(n=101)t值P值组别14.3±5.1 26.7±7.8 13.372 <0.01 89.4±11.5 65.2±12.0 14.633 <0.01首次血肿抽吸量(mL)预后Barthel评分(分)

2.2两组患者出血复发以及死亡情况统计

完成治疗内容后,医护人员对患者复发以及死亡情况进行评价并统计,结果如表2中所示。治疗组再次出血例数为12例,死亡例数为5例;对照组再次出血例数为31例,死亡例数为19例。比较发现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复发以及死亡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脑出血属于临床常见神经内科疾病,多采用内科保守治疗药物治疗方案,若效果不佳可采用外科手术进行[5]。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外科手术中,微创血肿抽吸术作为一种以外科手术为基础的微创技术,能有效并快速的清楚患者颅腔内的血肿,快速缓解患者颅腔内压力情况,减少血肿对周围组织的损伤,改善患者预后情况[6]。然而,有临床研究表明[7],手术过程中若抽吸血肿的体积较多,极易导致颅腔压力快速下降,导致周围血管发生病变而再次出血,引发二次损伤,增大患者死亡可能性。我院在上述内容基础上,对该手术方案进行优化和修改,与CT等技术联合,确定患者血肿位置和大小,同时减少首次抽吸的血肿体积,避免不反应的发生,进一步提高患者预后情况[8]。

该研究对首次血肿抽吸情况与预后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如表1中所示。治疗组根据患者情况减少首次抽吸量(首次抽吸量为14.3 mL),降低患者颅内压力变化程度,对其病情预后有显著影响;采用预后Barthel评分发现,治疗组患者(barthel评分为89.4分)显著优于对照组,这与唐学杰等[6]研究成果一致;同时也印证临床相关调查,说明颅内压力突然改变有可能加重患者病情,不利于治疗和恢复。医护人员对患者治疗后再次出血以及死亡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发现对照组再次出血情况较为严重,有近三成患者(31/101)出现复发症状,这可能与颅内血肿大量抽吸后,导致局部血管压力过大,而引起的损伤和出血。对比发现治疗组死亡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综上所述,该院改良微创血肿抽吸术治疗后,患者预后效果较常规方案治疗后患者更好,发生再次出血情况更少并且死亡率更低。说明改良后微创血肿抽吸术能有效提高脑出血的治疗效果。同时如何精确调正患者血肿抽吸情况,尚未得到研究和证实,值得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张艳军,孙海波,薛维华,等.改良两点定位骨孔导向软通道微创介入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研究[J].河北医学,2013,19 (6):834-837.

[2]张磊,刘金峰.穿刺方向对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4):71-72.

[3]董玉贵,赵立斌,周学伟,等.脑出血患者血肿抽吸术后行亚低温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评估[J].西部医学,2014,26(12): 1607-1609.

[4]唐捷.改良微创血肿抽吸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研究[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3(2):154,156.

[5]唐捷.康复开始的时间对接受微创血肿抽吸术治疗脑出血患者的影响[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3(4):310-311.

[6]唐学杰,王成旭,杨琳,等.微创血肿抽吸术对出血性脑损害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z2):1.

[7]张大川,王良池,赵继军,等.微创颅内血肿抽吸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3,42(1):59-60.

[8]乔军堂,张鹏,魏学峰,等.改良微创血肿抽吸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4(25):102-103.

Clinical Study of Improved Minimally Invasive Hematoma Aspir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erebral Hemorrhage

LI Qin-pu, ZHANG Min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Center Hospital of Tonghua City, Tonghua, Jilin Province, 134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improved minimally invasive hematoma aspir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erebral hemorrhage. Methods 202 case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1 to February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and equally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101 cases in each.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the clinical conventional minimally invasive hematoma aspiration, and thos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by minimally invasive hematoma aspiration improved by our hospital. And the efficacy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first aspiration volume was 14.3mL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26.7mL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Barthel score was 89.4 poi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at was 65.2 poi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prognosis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much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1. In the treatment group, 12 cases had rebleeding, 5 cases died, in the control group, 31 cases had rebleeding, 19 cases die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1). Conclusion Improved minimally invasive hematoma aspiration is an effective surgical treatment for cerebral hemorrhage with significant effect, so it is worthy of extensive promotion and in-depth study.

[Key words]Improved minimally invasive hematoma aspiration; Cerebral hemorrhage; Clinical study

收稿日期:(2015-07-06)

[作者简介]李勤朴(1974-),男,本科,吉林人,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颅脑损伤,血管病。

[文章编号]1674-0742(2015)10(b)-0039-03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R651.1

猜你喜欢
临床研究脑出血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老年人摔倒 警惕迟发性脑出血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黄芝通脑络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脑出血微创置管吸引术对老年脑出血患者血清IL-6、TNF-α和hs-CRP的影响分析
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