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肿瘤所致病理性脊椎骨折的临床观察

2016-01-24 06:43韩中伟朱贤友尚志恒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6年4期
关键词:椎旁成形术经皮

韩中伟,朱贤友,尚志恒

(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河南 开封 475002)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肿瘤所致病理性脊椎骨折的临床观察

韩中伟,朱贤友,尚志恒

(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河南 开封 475002)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在肿瘤所致病理性脊椎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入组肿瘤所致病理性脊椎骨折患者85例,共170个椎体,均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具体术式:采用单纯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及分次经皮穿刺椎体灌注骨水泥技术。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分别采用VAS评分法进行疼痛评分。出院后定期随访,评估生存情况。结果术中无一例出现肺栓塞、截瘫或围手术期死亡等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3 d内疼痛缓解,平均VAS评分降至2.8分。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的平均注入量为4.5 mL。术中64(37.65%)个椎体出现骨水泥渗漏,其中椎间隙20个,椎旁或椎旁静脉36个,椎管内8个,但均无临床症状。中位随访时间20个月,其中42例死于原发肿瘤,余43例则带瘤存活。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是目前治疗胸腰椎椎体转移瘤的安全有效方法,选择合适的术式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脊椎;肿瘤转移;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椎体是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好发部位,通常其性质以椎体的溶骨性破坏为主。椎体转移瘤由于其破坏了椎体的正常结构,从而导致患者可能出现无法缓解的椎体相关部位的疼痛,严重者可导致神经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直接导致患者死亡[1]。目前,椎体转移瘤的治疗以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阻止椎体的进一步破坏为目的。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因其在缓解疼痛、维持椎体功能、控制肿瘤进展等方面的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且具体术式也在不断改进中[2]。本文将我科2004年1月至2015年6月采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的85例肿瘤所致病理性脊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入组2004年1月至2015年6月我科采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的肿瘤所致病理性脊椎骨折患者85例,共170个椎体(其中颈椎1个、胸椎49个、腰椎120个),男33例,女55例;年龄36~87岁,中位年龄71岁。具体术式:采用单纯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55例,分次经皮穿刺椎体灌注骨水泥技术30例。1.1.1单纯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患者资料55例患者,共130个椎体,男25例,女30例;年龄42~87岁,中位年龄67岁。均为单发或多发椎体转移肿瘤,但无脊髓压迫。原发肿瘤:肺癌19例,乳腺癌9例,肝癌5例,肾癌4例,甲状腺癌6例,结直肠癌4例,前列腺癌8例。完全溶骨破坏者32例,混合性骨转移23例。8例为单发椎体病变,47例为2个椎体及以上的多发病变,合并不同程度的压缩性骨折,但无椎旁软组织包块,仅1例肺转移瘤为2个椎体部位脊髓压迫,患者拒绝行开放手术而采用经皮单纯2个椎体穿刺椎体成形术。130个椎体中,颈椎1个、胸椎90个、腰椎39个。单一椎体成形20例20个椎体,双椎体成形25例50个椎体,多个椎体成形10例60个椎体。术前VAS评分5~9(7.5±2.6)分。

1.1.2分次经皮穿刺椎体灌注骨水泥技术患者资料30例患者,共40个椎体,男17例,女13例;38~86岁,中位年龄76岁。原发肿瘤:肺癌10例,乳腺癌8例,肝癌3例,肾癌4例,结直肠癌5例。9例患者合并不同程度的其他部位椎体、肋骨、髂骨和肩胛骨转移,但无重要内脏器官转移。单一椎体成形27例,双椎体成形2例,3个椎体3例,共40个椎体进行了椎体成形术。术前VAS评分6~10(8.3±3.4)分。

1.2手术方法

1.2.1单纯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全麻,俯卧位,单侧经皮穿刺椎弓根进针路径,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穿刺至椎体前1/3部位,注射骨水泥,注意注射速度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待骨水泥凝固后拔出穿刺针,然后局部压迫5 min,并加压包扎。

1.2.2分次经皮穿刺椎体灌注骨水泥技术全麻,俯卧位,单侧经皮穿刺椎弓根进针路径,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穿刺至椎体前1/3部位,第1次调制骨水泥致拉丝后期及面团早期时注射,第2次调制骨水泥致拉丝早期及中期时注射,注射时均应注意注射速度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待骨水泥凝固后拔出穿刺针,然后局部压迫5 min,并加压包扎。

1.3VAS评分评估疼痛程度术前及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分别采用VAS评分法进行疼痛评分。

1.4术后处理所有患者术后接受放疗、化疗或靶向治疗,每月接受1次二膦酸盐制剂静脉注射。术后每3个月复查1次。采用X线片或结合MRI检查,观察治疗前后经治椎体影像学变化,包括脊髓压迫,病理性骨折,局部或椎旁复发及肿瘤进展等。

2 结果

2.1治疗情况术中无一例出现肺栓塞、截瘫或围手术期死亡等严重并发症,也无气胸、穿侧部位出血、伤口感染等并发症。8例单纯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过程中出现短暂的血压及血氧饱和度下降,暂停骨水泥注射并给予地塞米松静滴后缓解。术中骨水泥注入量3~7(4.5±1.2)mL。术中64(37.65%)个椎体出现骨水泥渗漏,其中椎间隙20个,椎旁或椎旁静脉36个,椎管内8个,但均无临床症状。

2.2疼痛缓解情况所有患者术后3 d内疼痛缓解,平均VAS评分降至2.8分。术前VAS评分为(7.8±2.8)分,术后降为(2.8±0.9)分,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2.3随访情况全组患者随访3~3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0个月。3~<6个月内死亡患者7例,6~<12个月内死亡患者12例,12~<18个月内死亡患者7例,18~<24个月内死亡12例,24~36个月内死亡4例,至末次随访时存活43例。

3 讨论

椎体是恶性肿瘤骨转移发生率最高的部位之一,其中胸椎最为常见,腰椎次之,然后是颈椎。椎体转移瘤的性质多为溶骨性破坏,且大多伴有椎体的压缩性骨折或脊髓受压症状,这可导致患者的难以忍受的疼痛,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出现神经功能受损者大多需行手术治疗[1,3]。开放性手术因其较大的创伤、过长的手术时间、过多的手术出血量等使其临床应用受到严重限制,特别是多发性椎体转移瘤者以及全身状况较差的患者[4]。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因其在创伤轻微、缓解疼痛、维持椎体功能、控制肿瘤进展等方面的优势而被广泛应用[2]。大量临床研究[5-6]证实,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在椎体转移瘤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疗效,较高的安全性。本文结果显示,术中无一例出现肺栓塞、截瘫或围手术期死亡等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3 d内疼痛缓解,平均VAS评分降至 2.8分。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的平均注入量为 4.5 mL。术中64(37.65%)个椎体出现骨水泥渗漏,其中椎间隙20个,椎旁或椎旁静脉36个,椎管内8个,但均无临床症状。中位随访时间20个月,其中42例死于原发肿瘤,余43例则带瘤存活。总之,经皮椎体成形术是目前治疗胸腰椎椎体转移瘤的安全有效方法,选择合适的术式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具体术式的选择以及骨水泥的注射时间、方式等尚需进一步探讨。

[1]燕太强,郭卫,杨荣利,等. 骨水泥椎体成形在治疗脊柱转移瘤中的临床应用[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2,22(4):318-323.

[2]罗永森,孙勇,荣卫华,等.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椎转移瘤的近期疗效[J]. 肿瘤基础与临床,2012,25(6):508-510.

[3]张亚辉,刘鸣.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脊柱转移瘤[J]. 肿瘤基础与临床,2015,28(3):218-220.

[4]王冰,米川,施学东.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开放性手术治疗脊柱转移瘤[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2,22(3):246-251.

[5]王纯,陈健,王修, 等.3D-CT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转移瘤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1):49-51.

[6]刘一强,杜丽娟.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转移瘤的临床价值[J]. 中国实用医药,2012,7(6):122.

韩中伟(1982-),男,主治医师,主要从事骨科临床工作。E-mail:458677160@qq.com

10.3969/j.issn.1673-5412.2016.04.023

R738.1;R730.56

B

1673-5412(2016)04-0348-02

2015-12-23)

猜你喜欢
椎旁成形术经皮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肌骨超声评估支具干预对Rigo E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椎旁软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穴位电刺激联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观察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基于IDEAL-IQ序列MR纹理分析评价慢性腰痛患者椎旁脂肪浸润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MTA和Vitapex用于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的短期临床疗效比较
椎旁肌间隙入路与后正中入路在胸腰椎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