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艳 张玉杰 任 然 周逸兴 许汝福
·医学教育·
科研管理对提升医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作用
张艳1张玉杰1任然2周逸兴2许汝福2
科研管理;研究生;培养质量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国内高学历、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也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据2014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全国在校研究生数量已接近85万人。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保证研究生培养的质量,成为各级教育管理者关注的焦点。众所周知,研究生是单位科研工作的生力军,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与所在单位科研水平息息相关。以往我们在研究生管理上多注重行政管理和导师管理,对科研管理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少有关注,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科研管理工作如何在研究生培养中发挥作用做一探讨。
一、通过加强学术行为的规范管理,锻造研究生良好的科研道德素养
鉴于国内医学院校对研究生的培养普遍存在着重文章、成果,轻医德、医风和科研作风、学风的现象,致使很多研究生在学校的学习目的及课题研究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功利性[1]。一些学生的想法就是做几个实验,发表一篇SCI,保证能够达到基本的毕业要求就万事大吉。以至于为了出文章而在实验结果中弄虚作假,在实验过程中随意更改实验动物的数量,按照自己设想的方向有意识地更改原始数据,在统计分析数据时随意修正原始数据等等。这类现象的出现不仅严重损害了我国高等院校研究生培养的质量,而且也给我国的整体科学研究工作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更重要的是损害了我国高校未来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为了树立良好的科研作风和学风,我院科研管理部门在研究生的入院基础教育阶段开设了尊重科学,信守科学研究规律,树立良好科学学风的认知教育,并建立了对发表SCI论文的原始记录检查制度和对学术不端行为相关处罚规定。通过对实验数据核查、实验动物数量检验,检验试剂消耗、实验经费支出等项目的详细梳理审计等环节,尽可能地防止和杜绝了学术不端行为的出现[2]。并且,一旦发现学术不端行为,一票否决学位授予。通过相关措施的实施,有效地防范和遏制了不良风气,规范了研究生良好科学学风的养成。
二、通过加强研究生课题的过程管理,提升研究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研究生培养的过程基本上都离不开复试、录取、培养计划制定、基础课程培训、科研选题、中期考核以及论文答辩等等。但涉及到科研管理部门能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升做些什么和怎么做,又是值得科研管理者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们认为,把握好研究生课题的动态管理,抓好课题的选题、开题和中期检查等环节,是有效提高研究生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节点。选题既是科学研究工作的重点,也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起点。科研管理部门要提前介入到研究生选题中,要让学生了解导师及所在学科的研究方向,使研究生在文献检索、浏览和研读时,一方面全面回顾本学科前沿研究的重大基础理论和技术问题,另一方面结合导师和科室的研究基础,从中发现可能的突破口,搜寻和设计出验证这一设想的合理的技术路径,从而取得一定的程度的科技创新或理论创新[3]。科研管理人员还要参与到研究生的开题论证中,针对学生所选课题的技术路线可行性以及经费预算、使用的研究平台、有无团队的协作等等进行评估,以保证研究生能在有限时间完成相关研究。同时在每年的科研课题检查工作中将研究生课题纳入其中,组织专家及时发现课题进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漏洞,修正实验研究中不合理甚至不切实际的内容,既要保证课题进展的合理性,更要体现科学研究的科学性,使研究生从中学会合理规划,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切实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实施能力。
三、通过开展多样化的学术交流活动,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
课题研究是研究生在读期间的中心工作,广泛而多样化的学术活动是促进学生开阔视野,了解各学科前沿科技状态,激发学术灵感和创新意识的既便捷又效果卓著的一条途径[5]。科研管理部门通过必要的行政手段制定出年度学术交流计划,学术交流的内容包括名家讲坛、学者与研究生之间的深入座谈,实验技术方法的推介等等,并要求科室有计划性地组织文献调研等读书报告会,新技术微课堂演习会,形成一种交互式的开放环境,进而提高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萌发和完善其创新思想,同时鼓励并支持学生参加国内国际高水平的学术交流会等等。学术交流可促进学科间科研人员的思想交流,甚至学科间的融会与交叉,既活跃了学术氛围,又可使研究生吸纳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知识,关注各学科前沿动态和研究热点,拓宽视野[6]。此外,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学习,可使研究生视野更宽,站在更高的起点和平台上来规划、设计自己的科研思路,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
四、通过加强平台建设,保障研究生课题的顺利实施
科学研究的平台是所有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基石,同时也反映了一所学校在学科建设和科研管理方面的水平。高水平的科研平台建设能够为单位的科研项目,不同的学科专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不仅有助于遴选出好的研究方向,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还可以充分地支撑多个方向的学科建设,培育创新团队、创新人才,甚至能够促进众多科研成果的社会转化,服务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建设[7-8]。优秀的科研平台,不应该仅仅是大量经费的投入、各种高端实验仪器设备的购置。更重要的是,这个平台本身就应具备一批高素质的专家和技术人员,使这个平台既能够承载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又能在学科分化、学科交叉、学术思想融合、科技人才交流和创新意识挖掘等方面起到支撑作用[9]。我院专门建立了由专家团队管理的中心实验室,每年持续投入上千万资金,不断充实仪器设备,并在管理上完善修正了一系列实验室管理规定,不仅将科研平台建设与研究生培养需求结合起来,还科学的优化平台管理,实施全天候服务,实行大型仪器设备使用信息化预约,有效的提高了仪器使用率,并为研究生课题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技术保障。
五、结语
研究生作为高层次人才是国家跨越式持续发展的需要,但若不注重培养质量将会给国家带来巨大损失,科研管理可通过规范研究生的科学素养,提升创新能力和为研究生提供成才平台,进而有效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因此在研究生培养中要强化科研管理的作用,尤其是在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方面。创新是民族之魂,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科研管理工作者应肩负重任,发挥好科研管理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为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研究生而努力。
1杨庆贵, 陶莉, 卢建华. 浅谈医学院校科研现状及研究生培养管理[J]. 医学与教育(人文社会医学版), 2006, 27(8): 72-74.
2陈珍, 张红梅, 杜跃华. 规范研究生实验记录及过程管理[J]. 重庆医学, 2012, 41(26): 2728-2729.
3杨丰, 陈武凡. 建立过程优化与动态管理的研究生培养模式[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04, 27(2):77-79.
4黄春霞, 陈俊国, 邓学才. 军队医学科研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J]. 重庆医学, 2009, 38(5):612-615.
5李其生. 研究生培养之管理:(一)关于管理重心的位移[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1997, 3: 24-26.
6李其生. 研究生培养之管理:(二)关于科研环节控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7, 4: 52-54.
7易发平, 卜友泉, 刘革力, 等. 依托平台建设管理,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0: 176-178.
8林海, 周建云, 任然, 等. 创新科研人员的管理提升研究型医院水平[J/CD].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 电子版, 2014, 7(2): 227-229.
9Rajamohanan K Pillai, Sanjay Mehendale, Shally Awasthi G. et al. The siginificance of research in post-graduate education and ways to facilitate[J]. Clinical Epidemiology and Global Health, 2015, 3: 58-62.
(本文编辑:黄红稷)
张艳,张玉杰,任然,等. 科研管理对提升医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作用[J/CD].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 电子版, 2016, 9(2): 229-230.
10.3877/cma.j.issn.1674-6902.2016.02.033
110034 沈阳,武警辽宁总队医院1
400037110034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科研科2
张艳,Email:2507159779@.com
R197
B
2016-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