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晓敏
(浙江树人大学 基础部,浙江 杭州 310015)
民办本科高校应用型发展:基础、挑战与策略
尹晓敏
(浙江树人大学 基础部,浙江 杭州 310015)
民办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尽管具有国家政策和自身发展两个方面的客观基础,但在办学定位、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双师培育和校企合作等方面仍面临着诸多挑战。民办本科高校应直面既存的问题,明晰办学定位、实现错位发展,聚力打造应用型优势特色专业群,对接职业标准、强化课程应用型改造,创新双师培育机制、突破师资队伍建设瓶颈,恪守双赢理念、构建校企合作互动机制。
民办高等教育;民办本科高校;应用型;转型
世纪之交以来的高校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培育向大众化教育的历史性变迁,民办高等教育在此期间也获得了长足发展。据教育部网站相关信息显示,截至2015年5月,全国共有高校2 845所,其中普通高校2 553所(包括具有独立建制的民办普通高校447所、独立学院275所),成人高校292所。*《2015年全国高等学校名单》,2015-05-21,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229/201505/187754.html。2015年全国高校总数增长12%,增量部分本科率已达92%,超过八成的为民办本科高校。*《2015年新增342所正规高校 超8成是民办高校》,《法制晚报》2015年5月28日,第A20版。短短30余年,民办高等教育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及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随着经济体制与社会结构的全面转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加速推进以及高校生源争夺战的白热化,民办本科高校在与办学实力整体较强、办学历史悠久的老牌公办高校竞争时,往往由于自身定位不清、办学特色不明和同质化发展严重等原因,处于市场竞争的弱势并面临多重的发展困境。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由快速发展期进入深度的结构调整期,面对重点本科高校和同类本科高校的激烈竞争,民办本科高校应积极、有序地向应用型转型,以顺应教育组织体外部环境的裂变与整合。强优势、谋特色和实现错位发展,将是民办本科高校深化内涵建设、提升办学品质、激发创新活力及摆脱生存危机的根本路径。
民办本科高校应用型发展的客观基础,可从国家政策基础和自身发展基础两个方面进行解析。
(一)国家政策基础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2015年教育部等三部委印发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非常及时地抓住了当前高校应用型发展的核心矛盾与焦点问题,从四个方面提出了转型发展的14项战略性任务,为全面、深入、有序地推进改革进程提供了方向。向应用型转型的高校主要包括部分地方公办本科高校、全部民办本科高校和独立学院,共计约650所,其中地方公办本科高校234所,民办本科高校141所,独立学院275所。*《哪些地方本科高校会转型应用技术型高校》,2015-11-17,http://learning.sohu.com/20151117/n426757651.shtml。此名单所列转型高校只有少部分是地方公办本科高校,大多数是民办本科高校和独立学院。从地方层面看,各省也纷纷出台了关于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转型的政策文件,确保转型工作落到实处。以浙江省为例,2016年省教育厅以《关于积极促进更多本科高校加强应用型建设的指导意见》为指导,公布了10所试点应用型建设转型的示范高校,其中浙江树人大学、宁波大红鹰学院等民办本科高校占了7所。由此可见,当前国家政策文件关于普通本科高校尤其是民办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集结号”已经吹响,实际操作的“说明书”也已下发,这是民办本科高校应用型发展的政策基础与合法保障。
(二)自身发展基础
民办本科高校发展的历史缘起、当下的规模实力和灵活的办学机制等,都为其向应用型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历史缘起为转型奠定了观念基础。现行的民办本科高校主要包括新建民办本科高校、民办高职高专升格而成的民办本科高校、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建制的民办本科高校以及尚未与母体脱离的作为“校中校”的独立学院。通过对各类民办本科高校历史缘起的考察发现,很多民办本科高校发端于成人本科学历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及各种短期技能型培训等,这些学校的市场竞争意识和办学危机意识普遍较强,自建校之初即以对接社会需求作为其人才培养的重要理念,以提升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为其组织教学的基本观念,在此基础上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民办本科高校的发展渊源及由此确立的人才观、教育观和危机观等,为其向应用型转型奠定了不可或缺的观念基础。
2.当下的规模实力为转型积蓄了充足力量。民办本科高校经过30余年的发展,办学规模不断壮大,办学实力稳步提升,尤其是自本世纪初以来,一批具有企业家创新创业精神的办学者敏锐地洞察到高等教育市场的发展趋势与有利时机,以投资、合作和贷款等方式筹措办学经费,依法征用土地,新建扩建校舍,强化师资队伍,优化教学环境,扩大招生规模,逐渐成为国家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生力军,与公办本科高校同台竞技。
3.灵活的办学机制为转型创设了广阔的空间。民办本科高校普遍以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核心管理体制,以实现学校所有权与校长办学权的必要分离。当前民办本科高校的成长模式不一,包括以学养学滚动发展、以产养学注入式发展、国有(公有)民办改制运作和一校两制附属再生等。由于办学资金来源具有非政府性,民办本科高校较公办本科高校拥有更为灵活、自主的办学机制,重大办学事项的决策过程也更简洁、务实和高效,有利于捕捉到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市场需求及变化,这为其向应用型转型创设了广阔的空间。顾德库等(2014)认为:“民办本科高校由于其经费是通过社会筹资,利用闲置教育资源,其自主办学的优势,可以更好地顺应市场需要,及时变革创新,对市场需求作出积极回应,提供更加灵活而多样化的教育服务。民办本科高校这些灵活的办学机制为其转型提供空间。”*顾德库、孙建三:《民办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战略思考》,《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第11页。
(一)办学定位时有摇摆,漂移现象屡有发生
民办本科高校能否成功转型,关键在于其对人才培养应用性、学术研究实践性和社会服务区域性的深刻认知与精准把握,并在差异化办学上有所作为。然而,有些民办本科高校的发展目标指向并不清晰,办学定位时有摇摆,惯性式地沿循着体量扩张的外延发展之路,不顾办学历史、综合实力和文化积淀等短板,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办学目标,追求学科专业设置的“大而全”,注重师资学历、职称的“高大上”,推行教师绩效考核的科研中心主义,积极申报博士、硕士和专业学位授权点资格,以精英教育教学模式为标杆,屡屡表现出向综合性大学甚至一流大学“漂移”的冲动,在判定“学”与“术”两颗砝码孰轻孰重的过程中举棋不定,毕业生“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理论不够、实践不足”的问题较为突出。
(二)专业设置随波逐流,趋同现象较多
专业设置的实质是遴选若干领域的学科知识、建构一定的知识体系,以实现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专业建设是民办本科高校培育应用技术人才的基本载体与核心依托,直接关系到转型的成败。当前,不少民办本科高校在专业设置过程中缺乏深入系统的市场调研、精细到位的需求预测和规范缜密的专家论证,从专业设置的提出到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专业教学计划的制订等,较少体现“走出去、请进来、沉下去”的实证精神与行动逻辑,未能在专业定位的“独特、优特、新特”三个“特”字上下功夫,以强化办学“底色”、突显办学“亮色”,并直接导致专业设置的随波逐流,趋同化现象较多。
(三)课程体系改革滞后,职业对接不畅
课程是学校教学活动组织实施的轴心与枢纽。课程体系建设既是民办本科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基本单元,也是以专业建设为核心的教学内涵建设的细胞工程。民办本科高校在向应用型转型的过程中,其专业结构的调整、专业特色的凝练和专业校际竞争力的提升等,最终都反映到课程体系之中。然而,当前民办本科高校的课程体系改革较为滞后,主要问题有:一是课程设置原则、课程框架搭建、课时总量安排和课程实施策略等深受公办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的影响,与传统的“学术型”课程体系区分不大,未能准确把握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课程体系建设的核心指向——以服务地方需求、匹配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体现所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产业技术进步和企业岗位能力等要求的课程体系;有的民办本科高校甚至直接套用公办高校的课程设置模式,“同一专业的课程设置如出一辙、基本雷同、并无二致”*潘琦:《民办高校课程体系改革思考》,《统计与管理》2014年第7期,第191页。的现象绝非个案,事实上,这种现象在当前民办本科高校的课程设置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二是课程结构失衡,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内轻课外和重必修轻选修”的现象较明显,与应用型大学着力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紧缺的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定位不相契合。三是课程内容失当。受学科型教学模式的束缚,民办本科高校课程内容体系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尚未真正实现课程内容从以学科知识体系为基础向以岗位能力为基础的转变。当前民办本科高校课程内容的凝练、精选与重组工作不尽到位,课程内容整合不力,并由此导致相关学科知识衔接不畅、关联课程内容呼应不足和学生专业知识体系断层等问题。
(四)“双师”培育成效不足,师资瓶颈凸显
“‘双师型’是职业教育对教师队伍提出的基本要求,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是民办高校向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但同时,恰恰也是民办高校目前最薄弱的一环。”*贾利宁、李桂萍、刘小航:《试论民办高校向职业教育深入转型》,《榆林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第119页。民办本科高校“双师”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双师”内涵界定与认定标准不统一。教育界对“双师型”教师内涵的理解见仁见智、分歧较大,教育主管部门也尚未确立明确的界定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办本科高校教师个人发展方向的明晰化,也在客观上制约了“双师”队伍建设的整体推进步伐。二是受传统高校师资培养模式的深刻影响,多数民办本科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依然以学历、职称、科研能力与成果等为核心评价指标,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双师”队伍的管理体制与评价机制,包括任职资格、人事管理、考核标准、职称晋升、培养培训和工资待遇等,导致民办高校“双师型”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并对其他教师向“双师”转型带来负面影响。三是民办高校教师来源渠道单一,大多是高校毕业后直接任教,“从校门到校门”的理论型教师占比过大,持有“双证书”而非具备“双能力”、追求“双证”而忽视“双能”的“双师”占比亦不小,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双能型”教师平均占比不到20%,且老龄化严重*刘昌:《胡卫委员:加强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队伍建设》,2015-03-03,http://edu.china.com.cn/2015-03/03/content_34934439.htm。,难以满足向应用型转型的师资需求。
(五)校企合作呈“单相思”,深度融合不足
校企合作是民办本科高校在向应用型转型过程中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无缝对接”的基本路径,也是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根本途径。由于校企双方在利益诉求、关注焦点和组织运行等方面存有较大差异,民办高校与企业之间签订的合作框架协议尽管不少,但实质性合作不多,不少合作还停留在“走过场”的层面上。纵观近年来民办本科高校校企合作发展之路,普遍存在“一头热、一头冷”的状况,一头是学校的主动对接、积极争取,另一头却是部分企业的消极对待、被动应付。很多借助于学校及教师人脉、企业临时需求达成的合作很难持久,深度融合不足已影响到民办本科高校毕业生的“出口”和企业新用工的“入口”。
民办本科高校应全面推进“需求传导式”的改革,根据自身资源优势,面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进一步革新办学理念、明确办学定位,在契合地方产业行业需求的专业设置与建设、对接职业标准的课程体系与内容改革、“双师双能型”师资的培育和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等核心环节上有所创新。
(一)明晰办学定位,实现错位发展
办学定位是否精准,对民办本科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民办本科高校必须谨记“应用型不是办学层次的高低,而是类型的不同”*潘懋元、车如山:《略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第5期,第35页。,时刻警惕并遏制向传统大学“漂移”的冲动,坚持走与研究型大学、高职院校的错位发展之路,既不可将学校办成研究型大学的“缩小版”,也不可将学校办成高职院校的“放大版”。通过准确定位和高质量办学,输出实践动手能力强于研究型大学、理论与技术探究能力高于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民办本科高校应当牢牢盯住“应用”、锁定“地方”和突出“特色”,以“产业链、创新链和人才培养链”三链融合为指向,通过专业设置对接产业需求、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毕业证书对接职业资格证书以及师资队伍对接“双师”标准等五大对接,持续优化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上可探天、下可着地,理论够用、实践为重”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提高办学活动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增强民办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激发转型的内生动力与活力。
(二)聚力打造应用型优势特色专业群
2016年3月10日,时任教育部部长的袁贵仁在出席全国“两会”新闻中心记者会时明确指出:“高校转型发展的关键是调整专业设置,核心是人才培养模式。”*尚阳:《袁贵仁:高校转型首先是调整专业设置》,2016-03-11,http://edu.china.com.cn/2016-03/11/content_37995426.htm。民办本科高校要创新专业建设的理念,按照教育部“强化专业、弱化学科”的要求,把专业设置、布局与调整优化作为转型发展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根据学校的服务面向,以优势特色专业为核心,按照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和教学资源共享的原则,构建与区域产业发展高度契合的专业群,发挥专业群的聚集效应,并以此为基础带动学校资源的优化配置。民办本科高校应基于系统性的市场调研、前瞻性的需求预测和规范化的专家论证,不断调整与优化专业群建设方案,围绕传统办学特色凝练专业、根据市场需求创设专业及整合陈旧过时专业,聚力打造紧密对接地方产业链、创新链要求的应用型优势特色专业群。
1.围绕传统办学特色凝练专业。民办本科高校必须抓住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较高办学水准、鲜明办学特色和良好办学效益的优势专业,进一步挖掘此类专业所蕴含的发展潜力和增长空间,悉心洞察其与就业市场需求变化的契合度,找准其与本科职业教育的交汇点,在此基础上,依据应用型高校的内涵、特征对这类专业进行改造与升级,使其成为民办本科高校转型过程中专业建设的先行者、引领者和示范者。
2.根据市场需求创设专业。“民办高校最大的优势在于其以市场为导向,办学机制灵活,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设置专业。”*贾利宁、李桂萍、刘小航:《试论民办高校向职业教育深入转型》,《榆林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第119页。为提升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民办本科高校要善于把握市场动向,增强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敏感度,在与用人单位充分沟通、深度调研及论证、客观评估新专业综合实力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增设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和民生改善等所急需的专业,满足社会对新型人才的殷切期待,并以主动变革的姿态赢得新专业成长的先发优势。当然,民办本科高校新专业的创设绝非罔顾学校办学能力,急功近利地在专业设置上赶潮流、追热点,否则将被市场打回原形。
3.整合陈旧过时尤其是被亮牌的专业。民办本科高校要充分重视和利用教育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与监测系统”、麦可思研究院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等动态跟踪调查及预警意见,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健全本校的专业预警制度,准确研判各专业的就业形势,明确提出预警专业尤其是被官方或权威研究机构亮出红牌、黄牌专业的整改要求。通过就业及专业预警,突出问题导向,不断完善“专业—招生—就业”的联动机制,将就业状况与专业设置、招生计划适度挂钩。对于专业陈旧老化、口径过宽过窄、社会需求量少和学生报考率低的专业,民办本科高校应果断地通过“减、停、并、转、联”等方式加以调整,确保将有限的办学资源集中到学校的优势特色专业上。
(三)对接职业标准,强化课程应用型改造
民办本科高校课程体系的应用型改造应着力抓住以下四个方面。
1.重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课程设置强调‘职业元素’。不能完全按照专业知识为标准,而必须要面向整个行业的内在结构和需求,突出其所面向的职业,体现出依托专业、面向行业的特征。”*何金平、邹平、杨丽宏:《试点探索建设应用技术大学》,《中国高等教育》2014年第10期,第48页。以课程体系与产业需求、职业标准的对接融合为根本指向,民办本科高校课程结构优化的重点应以专业教育为主导,协调处理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比例关系,在此基础上实现基础课程平台化,构筑起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有序衔接且逐级递进的平台化课程体系。此外,民办本科高校还要在合理设定必修课与选修课比例关系的基础上,实现选修课程模块化;在大幅调整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关系的基础上,实现实践课程的一体化;在有效改善课内外课程比例关系的基础上,实现课外课程的多元化。
2.重点建设应用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作为课程体系中居于核心位置、具有丰富生成力的课程,是民办本科高校建构应用型课程体系的灵魂所在。民办本科高校应以“优质、核心和基础”为原则,基于对课程现状的深入调研与综合分析,遴选出一批应用型导向的专业核心课程进行专项扶持建设。每个专业可考虑设置6—8门核心课程,由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以1∶3的比例组成为宜。同时,“在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中,遵循基础性、必教性、高频性和可拓展性的标准。大力精简、浓缩专业核心知识,努力解决好‘教学内容过于陈旧繁杂’问题。”*王小云、匡才远:《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金陵科技学院为例》,《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第59页。
3.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环节。民办本科高校应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通过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和创新实践教学方式等,实现实践教学的持续优化。为切实提升实践教学品质,民办本科高校应着力统筹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努力打造功能趋于集约化、资源实现共享化、教学模式开放化和运作精细高效化的专业类或跨专业类的综合性实践教学平台。为凸显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主题”,民办本科高校应当“按照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要求,根据生产、服务的真实技术和流程构建知识教育体系、技术技能训练体系和实验实训实习环境。按照所服务行业的先进技术水平,采取企业投资或捐赠、政府购买、学校自筹和融资租赁等方式,加快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
(四)创新“双师”培育机制,突破师资建设瓶颈
根据《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双师双能型”教师是对传统“双师”的科学化、规范性表述。“双师双能型”教师培育是民办本科高校应用型发展过程中师资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
1.对“双师双能型”教师作出准确的内涵界定。“双师双能型”教师是指既有高校教师资格证又有工程师、工艺师等专业技术资格证,既能胜任专业理论教学、又可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和技能训练的新型教师。明确地界定内涵,可以明晰“双师”的认定标准和教师个人的发展方向。
2.单设“双师双能型”教师类别。为实施“双师”培育计划、突破师资瓶颈,民办本科高校可考虑设置“双师双能型”教师类别,并制定与之相应的晋升、聘任、考核和奖励等办法,建立健全科学管理机制,以推动“双师”队伍的快速成长。民办本科高校应建立实践教学与职业资格晋升的关联机制,创新“双师双能型”教师职称与职业资格证书相互认证机制等,以打通民办本科高校与行业企业的人才流通渠道。*刘昌:《胡卫委员:加强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队伍建设》,2015-03-03,http://edu.china.com.cn/2015-03/03/content_34934439.htm。
3.积极尝试开辟绿色通道。民办本科高校应按照技术优先、学历为辅的原则,主动吸纳行业专家、企业骨干加入教学团队,建立适合企业兼职教师特点的薪酬激励体系,加大绩效导向和激励性薪酬实施的力度,吸引兼职教师领衔或参与民办本科高校实训基地、实训项目的建设,甚至共同成立准市场化的经营实体。
4.建立政府统筹、企业与高校携手合作的“双师”培养机制,提升师资队伍中的“双师”比例。政府可通过如下举措在“双师”培育中积极作为:一是对支持应用型高校教师入企参与生产实践、顶岗实习和挂职锻炼的企业,给予特定的税收优惠和专项补助;二是出台激励性政策,推动企业经营管理、技术人员与高校骨干教师之间的相互流动,以加速专兼结合“双师”队伍的发展;三是遴选优秀企业和高校共建一批“双师双能型”教师培训基地,在此基础上实施高校专业课教师的轮训制度;四是建立应用型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海外研修项目的政府专项补贴机制,并将此类项目纳入各地指令性培训项目体系。
(五)恪守双赢理念,构建校企合作互动机制
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双赢式合作,是民办本科高校应用型转型发展中校企深度融合的必由之路。“在多大程度上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校企联动,是评判校企合作成功与否的重要考核标准,而能否做到‘双赢’,则是校企合作取得成功的关键。舍此,校企合作只会是一句空话。”*王寿斌:《互惠双赢与校企融合的辩证关系》,《中国教育报》2014年12月8日,第7版。鉴于此,民办本科高校要恪守“双赢共进”的校企合作理念,既要为企业输送素质高、口碑佳和声誉好的应用型人才,又要依托自身专业技术优势,在区域产业升级过程中主动对接企业,以高质量的科技开发服务帮助企业解决产品研发、技术攻关难题,真正为企业排忧解难,为校企合作互动平台的搭建作好铺垫。在此基础上,民办本科高校应通过制度设计和组织运行两个层面实现校企合作的双向互动。在制度设计层面上,由校企双方共同制订对彼此皆具约束性的校企合作章程和系列管理制度等,为深入推进校企合作提供制度保障、构建长效机制。在组织运行层面上,积极组建“校企合作(虚拟)班”“企业订单班”和行业学院等彰显“共建、共管、共享”精神的校企利益共同体与人才培养联合体,建立并实施“双向引进、双向互聘、双向培训和双向服务”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持续有力地推动校企合作从“单相思”到“两相悦”的实质性转变。
(责任编辑 毛红霞)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of Non-governmental Regular Universities: Foundation, Challenges and Strategies
YIN Xiaomin
(BasicCoursesDepartmentofZhejiangShuren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 310015,China)
Transformation of non-governmental regular universities into applied technical universities has the two objective basis of national policy and own development. However, the transformation of non-governmental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is faced with many challenges such as running orientation, setting of subject specialty, curriculum system, double-quality teacher cultivation,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etc. Non-governmental regular universities should face the existing problems, clear orientation to realize heterogeneous dislocation development, create applied characteristic specialties, align with professional standard to strengthen curriculum transformation, innovate the double-quality teacher training mechanism to break through the bottleneck, abide by the win-win idea, and construct the mechanism of two-way interaction between university and enterprise.
non-governmental higher education; non-governmental regular universities; application type; transformation
2016-05-09
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项目(AFA150012)
尹晓敏,女,浙江桐庐人,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教育法学、高等教育管理。
10.3969/j.issn.1671-2714.2016.0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