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园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思考

2016-01-22 05:09张淑玲翟晶成文竞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41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

张淑玲 翟晶 成文竞

摘要:高等教育人才质量评价的八个指标,即办学理念、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方案、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资源、教学手段、管理手段、学生能力;对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重要指导和推动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园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1-0226-02

高职院校快速发展过程中,园艺技术专业在培养园艺技术人才、促进就业、服务社会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园艺专业毕业生一半以上在中小微企业就业,成为促进区域产业向中高端发展和集聚发展的一支生力军。高职教育为地区培养了一批实用人才,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支持。当然园艺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在社会上的认可度不高也是不争的事实,有些因素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需要认真思考和加以研究,以期在人才培养中不断克服。

一、园艺专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开设和培养园艺技术专业课程的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百余所,招生数量突破了十万人,可谓壮观,但毕业生有相当一部分并不在涉及“三农”岗位就业。主要原因就是人才培养质量不高(难以适应企业对复合型技术人才的需求)和学生园艺方向择业动力缺乏。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度园艺技术专业调研报告对上海园艺业发展现状和趋势、从业人员基本情况进行了概述。其中,对上海园艺专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做出了五个方面的标题描述:一是“园艺业是上海新农村建设和上海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园艺业不仅是上海农业(种植业)出口创汇的主渠道,也承担了保障上海‘菜篮子产品有效供给的历史使命”。三是“上海园艺业已成多样性的发展形态,是上海市发展的后花园”。四是“上海园艺业正由传统园艺业向现代园艺、粗放园艺向高效集约园艺转变,农业组织化程度和园艺业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五是“上海园艺业在由单一的生产型园艺向现代都市型园艺方向发展过程中,充分展现开放性和示范性的特征”。报告对上海园艺业从业人员的基本情况做出了“劳动者的年龄老化,文化素质低,外来务工者成为部分园艺企业和合作社的骨干壮劳力。园艺产业人员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懂技术、会经营的复合型人才”的调研结论。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一方面企业急需人才,另一方面毕业生大量流失,主要原因是园艺企业经济效益低,各级政府缺乏相应的政策引导,园艺工作环境艰苦,待遇偏低等。这是符合上海的客观实际的。但从全国来看,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问题更为突出,主要表现在:

1.办学理念方面。全国开展园艺技术专业培训的高职院校,其办学理念千校一面,缺乏个性与创新。培养的学生也是千人一面。这源于几十年沿袭下来的旧的教育体制下的惯性思维,源于教育体制改革的滞缓。计划时期的烙印很深,条条框框繁杂,束缚了办学机构办学理念的个性发挥,挤压了办学理念的创新空间。同时也源于院校自身经费筹集困难,求新求变动力不足。

2.办学模式方面。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办学体制机制尚不健全,没有真正做到联合办学。主要原因是企业对校企联合办学兴趣不大。一方面自身付出和产出比没有达到企业预期,另一方面政府补贴不高,对企业吸引力有限。

3.教学手段方面。专业方向项目化课程体系尚不清晰,精品课程和适用教材不足,主要原因是与国内外园艺产业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新教材的编写严重滞后,紧靠院校一方努力很难取得实质性效果。

4.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双师”师资队伍的数量、质量与结构不能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要求,实验实训管理人员及实训指导教师严重不足。这与人员编制的过度限制有关,院校没有自主管理和使用人才的权利,靠院校自身解决“双师”及指导教师不足的问题是不现实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在行业中的影响力不大,既有与发达国家先进院校交流不够,教师接受先进经验理念和学术前沿知识渠道窄的因素影响,也有教师自身提高教学水平积极性不高的因素影响。

5.毕业生去向方面。毕业生从事“三农”工作稳定性不强,集聚度不高,主要原因是教学内容与工作实际严重脱节,加之企业效益不高,薪酬偏低,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有关。

6.教学资源方面。校内培训基地设备不完备,科技含量低,主要原因是学校经费不足,完善和更新设备不在培训基地优先选项范围内。校外培训基地少,原因一是校、企联系不紧密,企业与院校的办学理念认知度不同。二是一些院校所在地区园艺产业欠发达,有些地区园艺产业“独苗一棵”,当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大型社区等有景观改造美化环境需要时,才算是有米下锅了,但也仅是勉强糊口,可谓度日艰难,更谈不上打造校企合作的“升级版”了。

7.学生能力方面。人才自身条件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源于全国高校近十几年的快速扩张导致高职院校生源严重不足,不得不靠压低分数线招录学生,以维持办学。招录的学生自身素质不高,给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加了困难。

二、对策与思考

从上述制约园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问题中可以看出,政府、高职院校、园艺产业各方都有责任和义务改进工作思路和做法,共同为提高园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而努力。这也是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2010-2020)》中“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的指导原则的。

1.政府层面。《纲要》明确指出,“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政府及其部门要树立服务意识,改进管理方式”,“完善投入机制,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职责,完善各级教育经费投入机制,保障学校办学经费的稳定来源和增长”。原则确立了,各级政府及部门成为了落实主体。①要将诸多行政审批权利适当适时适机下放,去除不符合现代教育发展规律的条条框框的束缚,为学校松绑。充分发挥院校自我管理、自担责任、创新发展的能动性,按照院校自身发展规律寻求个性发展。学校可以公开招聘急需的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到校任教,解决“双师”不足的问题。②要深入院校,了解院校在教育体制改革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了解院校对政府及部门的需求,帮助及时解决问题。③要完善投入制度的设计和建设,使之更加符合实际。可以对开展园艺技术专业教学的高职弱校施行倾斜政策和扶持政策,更新校内培训基地老旧落后设备,增加科技含量。对欠发达地区与院校合作的校外培训基地加大补贴力度,使企业愿意与院校合作培养人才。

2.院校层面。有的学者提出因生源质量下降,以及很多毕业生在非“三农”就业,招生规模要适当控制和缩小。笔者不敢苟同,园艺技术专业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其中之一就是要符合“三农”需求。目前,我国农村,农业的发展与美欧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农民缺乏现代农业知识和现代农业技术,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人才紧缺是客观存在的。尽管全国在校生逾十万人,但因为存在“三农”需求与毕业生回避“三农”产业岗位就业矛盾,因此,从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角度看,园艺技术专业的招生规模在教育质量较高的院校不仅不能缩小,而应适当扩大,以便为新农村建设和农业跨越式发展积蓄足够的技术人才。没有好的老师,何谈好的教育。高职院校中教师的学历参差不齐,有的院校教学一线教师多为本科学历,因此通过研修、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成为当务之急。为调动教师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积极性,应考虑设立教师自修专业学位的鼓励机制,提升教师的自我认同感和社会认同感,这也是符合《纲要》中“提高教师地位、改善教师待遇,使教师成为受人尊敬的职业”的精神的。问题的存在不是一朝一夕的,解决问题也不会是一朝一夕。相信在政府相关部门,职业院校及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实现提高高职院校园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是值得期待的。

3.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质量的总体评价是指用人单位从工作需要的角度对毕业生工作表现的总体印象,是毕业生工作的总的反映。毕业生的工作质量及其在工作中展现出的各方面能力和才华是反映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反映学校教学和学生管理质量的综合指标。培养满足用人单位需要的合格人才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根本目标。一些企业反映大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精神,认真负责、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缺乏质量意识,学生的动手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也有待提高,因此,高职教育需重视学生的素质培养。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需建立一个适合高职学生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有利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选拔。通过引入第三方评价,完善质量评估体系,用人单位的多方参与,构建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开放式综合性的质量评价体系,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和内部管理从一元走向多元,从封闭走向开放。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关注行业、企业、岗位需求,着力推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教材内容与职业标准的深度对接,不断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经济结构调整、服务产业建设、服务城乡统筹、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窦生刚.建立指标管理考核体系的意义及要求[J].航天工业管理,1998,(8).

[2]乔秀柏.新形势下高校人才培养标准问题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1998,(4).

[3]胡方茜.建立教师考核体系的最佳途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2).

[4]田官贵.略谈21世纪高校人才培养质量[J].江汉论坛,1999,(6).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
高校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机制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职业技术院校教学改革创新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