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探究

2016-01-22 21:06李微焓王梅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41期
关键词:跨文化适应文化差异留学生

李微焓 王梅

摘要:通过对成都体育学院留学生群体的观察和访谈,探究了造成留学生来华后出现跨文化不适的原因。基于跨文化适应模型,作者针对留学生群体的跨文化适应,从高校管理者和留学生两个层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以帮助留学生更好适应来华的留学生活。

关键词: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1-0098-04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增强,其国际影响力也在日益提高,就教育领域而言,一个明显的趋势显示,来华留学生无论是学生人数还是留学生输出国家数都有了显著的增加。这是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肯定,同时也对高校工作提出了挑战。如何提高外国留学生在中国留学的整体满意度,如何帮助他们克服由于社会文化差异带来的留学生个体的心理不适,如何同时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水平,这无疑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关注和探究的话题。本文立足于成都体育学院(简称成体)实际,通过对成体各国留学生生活、学习和社交三方面的调查,进行了跨文化适应分析,旨在帮助留学生们减少跨文化交流障碍的同时为高校留学管理人员提供文化适应参考。

一、成体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现状

根据成都体育学院外事办公室2010-2014年间的留学生数据显示,近五年,我校共有来自法国、美国、英国、爱尔兰、希腊和亚洲等国的留学生百余名,其中攻读学位的留学生数量不足十位,绝大多数留学生属于来华中短期交换和交流,且集中在武术和中医这两个专业。因此成体留学生的适应状况主要呈现以下特色:(1)留学动机。留学生主要集中在武术和中医这两个专业,除了这是我校的两个强势特色专业外,也在于这两个专业所体现的中华传统文化特色。鉴于这个现状,前来我校的留学生无一例外全是抱着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动力前来留学的,留学动机强。并且八成以上的留学生在来中国之前有一定的文化准备,也就是事前对中国国情、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了解,文化准备较充分。(2)文化适应期。我校的留学生中,近九成的留学生属于短期或中短期交流交换,所以在文化适应过程中呈现出的新鲜感大于挫折感。而对于攻读学位的留学生,由于在校时间较长,无论国籍,都呈现出文化适应的曲折波动,新鲜—挫折—适应—调整—再适应几个环节明显有所体现。

二、影响跨文化适应的因素

留学生来到中国,其是否适应中国社会往往会从他们的言行举止和心理状态上表现出来。作者在成都体育学院外事办公室、外语系、武术系和医学系相关老师的帮助下对成都体育学院的留学生进行了访谈。了解了其文化差异的不适,并共同探讨了影响其跨文化适应的原因。在文化适应领域最著名的心理学家当属John Berry,他(2005)认为文化适应是伴随着不同文化间接触的文化的和心理的改变。基于文化适应和跨文化适应领域研究的深入,国内外学者分别对其组成部分进行了不同探究。新西兰心理学家Ward及其同事(1992)提出了跨文化适应的两个维度,即心理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也有国内学者将文化适应划分为物质、精神和制度三个维度(陈晓毅,2005)。笔者基于其在成都体育学院的定性研究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总结出三类影响跨文化适应的因素:(1)社会宏观因素:由于国与国之间先天的文化差异和文化距离导致的差异性不适。这类差异由于普适性的存在,使得所有留学生都会由于身处中国社会的大环境而受到影响。(2)个体微观因素:个体微观因素则更加体现出多样性。其主要体现在个体的性格(内向/外向)、文化敏感度、心态的开放程度、为人处世的灵活程度、受教育水平、是否有过海外经历、文化准备是否充分,以及人口学统计变量,如年龄、性别、婚姻状况、留学生来源国等诸多个体层面的因素。这些因素更大程度上展现了留学生个体的适应状况及其调整。(3)文化互动因素:互动类因素主要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留学生主动接触中国社会,和东道国学生、老师和居民接触程度;另一个层面是东道国提供的社会支持以及学校提供的可利用资源。在这三类因素中,最突出表现并且最具有跨文化特性的当属以下三点:

1.文化距离。文化距离的概念是由Babiker,Cox,& Miller(1980)所提出的,是指由于地理和空间的遥远,文化共同点较少所产生的距离和陌生感。交际双方即使来自同一个文化都会由于社会背景、受教育水平、年龄、性别、信仰等因素的差异不能达到百分之百的认同,更何况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根据Edward T. Hall的高低语境文化理论,文化间距离越大,交际人群要想维持和谐的难度就越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文化距离小并不绝对带来低难度的跨文化交际,因为文化距离小最容易给交际双方带来的问题就是双方容易产生跨文化准备不足而轻易走入思维定势。

2.民族中心主义。民族中心主义是一种主观臆断,认为自己的本国文化优于其他文化的自我优越性思想。这种心态一般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教育或者生活中逐渐产生的。这不仅仅是对自己本国文化的单纯民族自豪感,而是一种强调自我文化优越性的不正确思想。这很容易让交际者贬低他者文化,总是用自己的文化标准来衡量他人。一旦带有这样的有色眼镜,将十分不利于留学生融入新环境。

3.思维定势。思维定势,也被称为刻板印象,是指按照积累的思维活动经验教训和已有的思维规律,在反复使用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定型化了的思维路线、方式、程序、模式。思维定势并不完全是坏事。我们通过学习文化知识了解到法国人的浪漫情怀,德国人的严谨较真,美国人的热情外露,这些积累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在与相关国家的朋友打交道的时候更好地适应他们的不同风格。但是过分的依赖思维定势容易产生偏见和歧视。这种偏见心理一旦形成思维定势将会左右人的判断,影响跨文化交际。这类差异总结下来多属于价值观与思维方式的差异。因为一定的道德标准、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形成都是一定的社会环境和历史传统的产物,是在一定社会发展时期与之相匹配与适应的。中国有句古语叫做“入乡随俗”。对于初到中国的留学生而言,这应该成为他们留学生涯的第一课。

三、跨文化适应理论依据

既然已经了解到跨文化差异对留学生融入中国社会所带来的表象影响和基本原因,那么在实际的适应过程中,留学生们一般会采取怎样的融入过程呢?跨文化适应理论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依据。跨文化适应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美国,最初旨在关注移民在美国的心理及精神状态是否异常。但初期的研究十分缺乏理论基础。自80年代中期以后,跨文化适应的研究随着跨文化学科的发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和发展。首先,出现了动态角度的研究;其次,出现了理论视角的分化探讨;同时,研究方法也得到更好应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并用,使得跨文化适应理论的建立更加有说服力。在进几十年的探索研究中,主要产生了四种被学术界普遍认同的文化适应模型,即U曲线模型、转化学习模式、压力适应成长模式以及跨文化适应的六阶段论。

1.U-曲线模式。U曲线模式被认为是跨文化适应研究的经典,最早由Lysgaard于1955年提出。期初只分为初始期、寂寞期和复原期三个阶段。后经过Deutsch & Won(1963),Morris(1960),Obeg(1960)以及Smalley(1963)的改良,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U-曲线跨文化适应模型,包括四个阶段:蜜月期、危机期、恢复期与双文化适应期。但该模型的弊端在于由于个体差异,不是所有人都会在危机过后恢复过来,并最终进入适应期。

2.转化学习模型。相较U-曲线跨文化适应模型,转化学习模型则更加的动态化。它的提出是在Mezirow(1978,1981,1991)的转化学习理论与Ruben(1988)的跨文化转化理论的基础上,由Taylor发展起来的。Taylor相信,每一位身处别国的旅居者都会主动适应,并逐渐学习,以实现自我转化这个过程,因此在Taylor的转化学习理论中涵盖了转化的前提、过程与结果三个步骤。转化的前提是旅居者遭遇的文化震荡或者文化冲击。为试图矫正内心的失衡,从而经过自我的学习和努力这个过程达到最终适应的结果。这个观点强调了西方观点的自主和自导的世界观,并给与旅居者以信心,认为只要努力就会有转化。但这种普世的观点还是过于乐观。这也是其理论的局限性和缺陷之所在。

3.压力适应成长模型。韩国籍美国心理学家金荣渊经过大量跨文化调整研究,从宏观角度描绘了跨文化适应与调整的立体图。金荣渊认为,跨文化调整不是某个具体、可分析的单元或变量,而是交际个体在新的文化语境中的全部变化。在她看来,任何人面对生存环境中的变动时都会自然地作自我调整。调整是连续、多维的进程,不仅涉及交际者内部的因素和外部的环境因素,而且还牵涉到两者之间的互动以及两类因素所包括的方方面面。在这个复杂的调整过程中,个体可以达到逐渐完善,成长并最终能力增强。基于此理念,金荣渊提出了其压力-调整-成长动态模型:

4.跨文化适应的六阶段论。Lewis & Jungman(1986)的跨文化适应六阶段理论被认为是最为完整的跨文化适应模式理论。之所以最完整是在于其延生了旅居者异文化之前,与适应地主国文化之后,以及回到母国文化适应的三大过程。其理论中的六阶段包括:预备期、旁观期、参与期、震荡期、适应期与返乡期。其中,旁观期类似U-曲线模式的蜜月期;参与期与震荡期合起来就是U-曲线模式的危机期;适应期则是双文化适应期。Lewis & Jungman模式中新添的返乡期非常有特色。因为在另一个文化适应以后回到故土会需要有一个适应自己本土文化的过程。这与Gullahorn & Gullahorn(1963,1966)在U曲线模型上延伸后提出的W-曲线模型有类似之处。

四、结论及建议

基于我们对跨文化适应过程的了解以及针对本校留学生的访谈,可以获悉,对于留学生而言,大多数留学生的感受可以用经典的U-曲线模型或者跨文化适应的六阶段论解释。初来乍到的新鲜基本不会持续太长时间,随之而来的语言障碍和生活方式这两个最显而易见的差异容易给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不适,严重的会出现挫折感,慌乱和情绪低落。只有经过了危机期考验的调整才能重新进入到双赢的文化适应。高校相关机构如何帮助留学生度过危机期,留学生自我如何通过转化学习自我调整,这两个问题为我们解决本议题提出了两个角度。

1.高校管理角度。首先,对留学生管理人员进行跨文化知识的培训。专业的跨文化知识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和了解留学生及其母国文化,避免高校管理方出现由于缺乏跨文化知识而导致的隐性文化冲突,从我方做起,减少冲突的发生几率。另针对留学生的留学动机,在平时的教学和管理中,实时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提高留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减轻跨文化不适感。其次,组成一支“学生导师团队”。学生导师团队由老留学生或者是具有留学生母语交流能力的我校学生组成。老生们由于较早适应了在中国的学习、生活,所以在学习、生活等方面都可以给新生以指导,以帮助新留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新环境下的学习和生活。例如,带新生熟悉校园、教学楼、图书馆、各类体育场馆、食堂和宿舍,介绍学校周边的银行、医院、超市和饭店,帮助他们熟悉城市交通等等,这些看似琐碎的生活小事可以为新留学生提供生活上的便捷,通过尽快适应新环境减少不适。虽然老师们的入学指导必不可少,但是学生们的向导式作用通常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次,强化留学生和中国学生的交流。由于文化的一致性,会导致留学生们出现抱团倾向。这点一方面不利于留学生融入中国的环境,另一方面也违背了留学生来中国留学的初衷。所以,高校管理人员应该多组织文化沙龙等类似的活动,促进留学生和中国学生交流,同时也可以更大程度上弘扬中国优秀文化。最后,建立留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机制。差异的存在是必然的,在文化适应的过程中新留学生或多或少会出现思乡、焦虑等情绪。这些情绪如果得不到舒缓将会影响到留学生在中国的学习和生活。考虑到留学生心理咨询服务的专业性和特殊性,高校可以整合外语、心理学和社会学等领域的专家成立专门的留学生心理咨询机构,以帮助留学生在心理层面更好地度过危机期。

2.留学生角度。正如跨文化适应的六阶段论阐释的,经过了预备期的留学生会比没有预备的留学生适应新环境的状况好。所以,从留学生角度,建议来中国之前需要对中国的文化、价值观,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饮食,以及留学高校的基本校情有个相对全面的了解。做的准备越多,来到中国后遭遇文化冲击的概率就会越小,遇到文化冲击后就能够相对自如地处理,这是非常必需和必要的过程。其次,心态准备。留学生们需要做好这样的心理准备,那就是文化差异是一个客观存在,文化冲突也是在所难免的,因此,避免民族中心主义和文化定势,用融合而非排他的心态来看待新的人和事,这样会更好地处理文化冲突对留学新生的影响。最后,善于沟通。有差异就更加需要沟通,通过沟通,取长补短,才能全面发展自我。这也是转化学习模型建立的基本点。永远一成不变的个体或者文化都会被淘汰,只有懂得吸收精华,去掉糟粕,才可以循序渐进地推动自我和大文化的进步。进步才是适应新环境的法宝。

参考文献:

[1]陈晓毅.城市外来少数民族文化适应的三层面分析模式[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05).

[2]Babiker,I. E.,Cox,J. L.,& Miller,P. The measurement of cultural distance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medical consultations,symptomatology,and examination performance of overseas students at Edinburgh University[J]. Social psychiatry,1980,(15):109-116.

[3]Berry,J. W. Acculturation:Living successfully in two cultures[J].Intercultur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2005,(29):697.

[4]Gullahorn,J. T.,& Gullahorn,J. E. An extension of the U-curve hypothesis[J].Journal of Social Issues,1963,(19):33-47.

[5]Hall,E. T. Beyond culture (2nd ed.)[Z].Garden City,NY:Anchor/Doubleday,1981.

[6]Kim,Y. Y. Becoming Intercultural:An Integrative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and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Z].Thousand Oaks:Sage Publications,2001.

[7]Lewis,T.,& Jungman,R. (Eds.). On being foreign:Culture shock in short fiction[Z]. Yarmouth,ME:Intercultural Press. 1986.

[8]Lysgaard,S. Adjustment in a foreign society Norwegian Fulbright grantees visiting the United States[J].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Bulletin,1995,(7):45-51.

[9]Mezirow,J. Education for perspective transformation[J]. New York:Center for Adult Education,Columbia University,1978.

[10]Mezirow,J. A critical theory of adult learning and education[Z]..Adult Education Quarterly,1981,(32):3-24.

[11]Mezirow,J. Transformative dimensions of adult learning[J].San Francisco,CA:Jossey-Bass,1991.

[12]Oberg,K.Culture shock Adjustment to new cultural environments[J].Practical Anthropology,1960,(7):177-182.

[13]uben,B.D.Human communication and cross-cultural effectiveness[Z]. In L. A. Samovar & R. E. Porter (Eds.),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 reader. CA:Wadsworth,1988.

[14]Taylor,E. W. A learning model for becoming interculturally compet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1994,(18):389-408.

[15]Ward,C.,& Kennedy,A. Locus of Controol[J]. Mood Disturbance and Social Difficulty during Cross-cultural Transi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1992,16(3):175-194.

猜你喜欢
跨文化适应文化差异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对Colleen Ward双维度模型中影响因素的研究
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