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开采技术专业生产实习的现状与思考

2016-01-21 10:37:59焦国盈裴苹汀吴国云庞进李俊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40期
关键词:生产实习人才培养质量

焦国盈 裴苹汀 吴国云 庞进 李俊

摘要:针对油气开采技术专业生产实习时学生生源复杂、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高、指导教师年轻化和指导经验不足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教育环境退化等问题,本文从生产实习的重要性、实习内容、实习方式、考核方式、质量保障等方面进行思考,就就业和发展两个方面阐述了生产实习的重要性。结合毕业后的就业单位和就业岗位,确定生产实习的内容;依托校内和校外两个实习基地,确定实习方式;按照“选拔优秀、合理分级、兼顾就业”的原则,确定以现场口试为中心的考核体系;将健全的制度、切实可行的实习方案、稳定的实习基地、强干的指导队伍、合理的实习质量评价指标、完善的实习质量评价方法以及完善的校企合作机制,作为生产实习质量的保证。通过实施上述想法,保证油气开采技术专业的生产实习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生产实习;人才培养质量;油气开采技术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0-0227-02

生产实习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石油工程系油气开采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实践课,是最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本文从实习的重要性、实习内容、实习方式、考核方式和质量保证等方面对油气开采专业的生产实习进行积极的思考。

一、实习的重要性

油气开采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油气开采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石油与天然气开采生产、管理和应用技术研究工作,获得工程师初步训练的高级技术应用型的专门人才。只有通过油田现场的生产实习,才能不断强化学生对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了解现场先进的油气生产设施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为工作后尽快上手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通过生产实习,了解油气生产现场存在的技术问题,在毕业设计中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理论与实践、学校与现场脱节的问题。

二、实习内容

油气开采技术专业的实习内容包括油气田开发知识、采油采气技术、油气集输技术及生产组织管理知识。油气田开发知识主要包括油气田概况、油气藏驱动类型、油气层物性、油气田开发动态等。采油采气技术主要包括机械采油工艺、油气处理技术、注水工艺、储层改造技术、气井采气工艺、排水采气技术、稠油热采技术等。油气集输技术涉及集气站、脱硫厂的工艺流程等。生产组织管理知识主要包括基层生产管理、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职责与工作方法等。油气开采技术专业的主要就业单位为采油气公司、试油公司、井下作业公司等基层作业单位,还有极少数毕业生到采油工艺研究所、地质所等研究单位,因此,实习内容应依据实际情况提高采油采气技术部分的比重。同时,结合油田生产实际,适当增加采气工艺、储层改造以及井下作业部分的实习时间。

三、实习方式

生产实习的方式有三种:顶岗实习、听报告和参观。

对于采油采气技术中的机械采油工艺、油气地面处理技术、注水工艺、储层改造技术以及油气集输技术中油气水分离、原油处理和污水处理等内容,利用采油队和联合站的便利条件,采用收获最大的“顶岗”方式,让学生以助理技术员的身份和现场工人、技术员一起劳动,现场熟悉采油采气技术以及集输技术的原理、主要设备的工艺原理以及井场工艺等。对简单的日常工作,如取油气水样等学生可在获许的情况下直接操作。同时,也可随作业队参与储层改造、油井低压测试等施工以及后期的资料解释工作。通过顶岗实习,学生不但可以进一步熟悉理论知识在现场的应用情况,还会了解现场面临的问题和技术瓶颈,可为结合现场进行科技创新和毕业设计选题。同时,在采油队和联合站“顶岗”实习期间,学生需要学习课堂中并不涉及的基层生产组织管理知识。

对于实习场所开发的油气藏概况、油气藏驱动类型、油气层物性、油气田开发动态、整个采油厂的采油工程技术现状和技术工艺现状,则采用“听报告”的形式来学习。依托采油一厂的培训中心,邀请河南油田专家、首席技师和一线专家面向实习生举行学术讲座,主题侧重于油气藏开发特别是稠油油藏开发理论、采油工程技术研发及应用和专有集输工艺等。

由于时间和条件所限,对于稠油油藏开发井场工艺部分,则采用现场参观的实习方式。组织学生到河南油田采油二厂井场、蒸汽站参观,了解稠油热采井场流程、蒸汽站流程和设备以及稠油井采出液处理工艺等。作为油气开采技术专业的学生,应全面了解石油工程的各个环节。对于开发方向的学生,实习时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组织学生到钻井现场进行认知实习,重点了解钻机等井场设备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常规钻井工艺流程等。

四、考核方式

生产实习一般放在学生学完主干专业课后进行,因此考核的重点为理论知识与现场的结合。考核方式包括口试、笔试、实习报告、实习笔记以及实习纪律。口试一般安排两次,一次在实习中期,另一次在实习末期。口试主要考查学生对现场工艺的掌握情况。笔试在实习末或返回学校后安排,重点考核学生对采油采气基础理论的掌握程度和井场工艺的熟悉程度。实习报告和实习笔记一般检查2~3次,重点关注学生实习内容的完整性并对理论与现场的结合情况进行考查。实习纪律主要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主要手段为考勤和岗位抽查。最终成绩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实习报告占20%,笔试占20%,口试占40%,实习笔记10%,实习纪律占10%,以五级记分制给出。考核时,指导教师可根据生源的变化灵活调整各部分的比例,但笔试和口试均实行否决制,即两者有一项不及格则总成绩不及格。

五、质量保障

为保证油气开采技术专业生产实习的质量,应建立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整个体系包括健全的制度、切实可行的实习方案、稳定的实习基地、强干的指导队伍、合理的实习质量评价指标、完备的实习质量评价方法以及完善的校企合作机制。保障生产实习的质量,首先应建立健全相关的实习工作规范和管理办法,包括实习教学与管理工作规范、实习教学工作流程、实习教学质量评估办法以及实习教学学生评教办法等。在健全实习工作规范和管理办法的基础上,依照教学规范的具体要求,制订可行的实习方案。方案主要包括指导教师队伍、实习地点、实习内容、实习方式、时间安排、考核方法以及后勤保障等。结合校内外现有的实习场所,制订操作性较强的实习方案是保证实习质量的前提。在有限的时间内,合理安排实习内容和实习方式,保证关键工艺技术的实习时间。如果实习时每次去的地方不一样,指导教师对实习场所的工艺流程以及现场技术与管理人员并不熟悉,这会影响到实习质量。因此,学校应利用多方资源,建立与现场生产环境相同的校内石油工程实践教学基地。

同时,为了使生产实习的场所保持稳定,学校与中石油西南油气分公司重庆气矿、中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合作,分别建立了国家级的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作为主要的实习场所,利用实习基地的油气生产现场、训练场所保证实习教学的质量。实习场所一般建在远离都市、交通不便、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和偏远乡镇,生活条件差,承担的风险较大,这就导致指导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不太愿意担任指导教师,使得大部分指导教师是年轻教师,特别是刚来校的具有硕博学位的年轻教师博,其自身没有现场工作经历,教学经验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习教学的质量。

为了保证生产实习质量,学校和学院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实践教师队伍建设,开展现场锻炼、出国留学、国内进修等多种形式提高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通过讲课比赛和实验技能比武丰富青年教师的实践教学经验,同时在评职和晋升等方面向生产实习等实践教学一线的教师倾斜,调动生产实习指导教师的积极性。

为了切实评估生产实习教学质量,学校应建立比较合理的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实习基地情况、教学文件、指导教师情况、实施情况、实习效果、教学改革和实习管理,这些指导体系能较为客观地反映实习教学的质量。评价方式主要有两种:资料检查和问卷调查。资料检查主要是指检查指导教师的实习大纲、实习计划和实习指导书以及学生的成果资料(实习笔记、实习报告);问卷调查主要是通过问卷的形式反映学生对实习的满意程度。随着社会的发展,行业高校与企业逐渐分离,再加上石油企业生产任务重、安全风险大,它们不太愿意接受学生开展生产实习,因此,学校要依托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和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项目,与河南油田和重庆气矿建立“国家主导、企业为主、学校参与”的实习基地,形成校企协同的新型合作机制,保证生产实习的顺利进行。

六、结语

生产实习是油气开采技术专业最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需要学校、学院、石油工程系、指导教师、实习学生和实习基地的有机衔接和相互配合,需要学校和学院更多地去协调与企业的关系,为学生创造和谐的实习环境。

目前石油行业的严峻形势导致就业环境艰难,这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导致学生不愿学、不想学,因此,需要各方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形成优良的教风、学风,从而提高生产实习质量。

生产实习是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和人才培养质量一样,良好的生产实习效果需要专业教师前仆后继地努力。

参考文献:

[1]陈旺生,任大军,刘红.大学工科生产实习的现状与思考[J].吉林教育,2009,(18):28-29.

[2]李颖峰.提高生产实习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8,(2):85-86.

猜你喜欢
生产实习人才培养质量
提升航空装备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浅析
研究性教学在口腔医学专科生生产实习中的应用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方向生产实习的探索与实践
中职学校如何加强教学研究分析工作
职业·下旬(2016年10期)2016-12-02 21:48:20
生产实习管理与质量控制系统研究与实践
中国市场(2016年41期)2016-11-28 05:49:46
信管专业生产实习过程自我管理的实现
高校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机制研究
大学教育(2016年11期)2016-11-16 19:31:01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科教导刊(2016年26期)2016-11-15 19:27:31
职业技术院校教学改革创新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探讨
求知导刊(2016年23期)2016-09-29 19:48:23
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生产实习教学改革探索
科技视界(2016年1期)2016-03-30 13: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