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 杰 周流溪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宝鸡721400;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
认知语言学视域下英汉爱情隐喻的哲学基础与文化映射
贺杰周流溪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宝鸡721400;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
摘要:传统的隐喻观认为隐喻是一种没有喻词的比喻(“甲就是乙”),是一种纯粹的语言现象和单纯的修辞格,对它的研究仅限于修辞和文学范畴。然而,认知语言学研究揭示了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和思维方式。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对比研究英汉语言中大量的爱情隐喻语料,将有助于阐释出现这种认知异同现象的哲学基础以及其所反映的文化映射之本质。
关键词:爱情隐喻,认知语言学,概念化,实体隐喻,文化映射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921-(2015)11-0030-06
[doi编码] 10.3969/j.issn.1674-8921.2015.11.007
作者简介:贺杰,宝鸡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语言教学与教学法研究。电子邮箱:jesson1227@126.com
1. 英汉爱情隐喻概念化体系的异质与同质
隐喻是人们认识和解释客观世界的一种方式,也是对文化的反映。隐喻概念无论是从经典意象还是从修辞角度,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代。从词源学角度讲,隐喻一词源自法语(metaphore)、拉丁语(metaphora),并且最终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语(metapherein),意为转换(严世清2000)。提到隐喻,我们自然会把它与修辞学、语风学联系起来。20世纪30年代,语言学家陈望道在他的《修辞学发凡》中介绍了隐喻,形式为“甲就是乙”,如“君子之德,风[也]”(陈望道1997:77);这使人们把隐喻与明喻、提喻、转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联系起来。因此在修辞学上,隐喻被看作是一种纯粹的修辞格,它在文学创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如Hawkes(1972)说的那样:“隐喻不仅是对事实的精妙的刺绣,而且也是一种体验事实的方式”。这就是说,看到一个隐喻不能光理解语言的字面意思,还要探究语言背后的真实意义。
然而,深深植根于西方传统文化的词汇语义学却把隐喻基本上看作词汇问题。亚里士多德在其《诗学》中谈隐喻,使用了“隐喻词”的概念;这无异于说隐喻就是对事物的另一种命名。他指出:善用隐喻有赖于天赋,因为若想编出好的隐喻必须先看出事物间可资借喻的相似之处(亚里士多德1996:158)。他在该书和《修辞学》中都提出一种类比式隐喻,例如称杯为狄俄尼索斯(酒神)之盾,而盾又可称为阿瑞斯(战神)之杯(亚里士多德1996:150;2006:174)。语用学被看作是一门与语言使用者直接相关的学科,它研究的是话语的意义,即一句话在具体语境中的含意。在Leech看来,语义学研究语言本身的意义,而语用学研究语言使用中的意义。美国哲学家格赖斯提出四个基本会话准则,即质量准则、数量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在格赖斯看来,语言使用中的讽刺、夸张和隐喻都是在合作原则指导下说话者有目的地违反这四个准则的结果。格赖斯把隐喻看作是会话含意的特例(Levinson 1983)。可以说这也仅是从语用学的层面对隐喻的一次尝试性解释。然而,这种对隐喻问题的解释过于简单化,而且没有揭示隐喻的本质属性,充其量只是部分地提供了识别隐喻的标准。对隐喻研究最重要的就是对这一现象本质的解释。认知语言学的奠基人Lakoff和Johnson(1980)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人们日常使用的一种认知工具和思维方式。他们把隐喻定义为“始源域到目标域之间的投射”。
周流溪,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普通语言学、语法学、英汉对比等。电子邮箱:zhouliuqi2013@163.com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是从语义学视角还是语用学视角,我们都不能全面地解释这一语言现象。对它的解释需要综合各个学科的知识;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尤其为我们解释隐喻的本质提供了更为深刻的观察。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入手,利用大量英汉隐喻语料,通过对比研究英汉爱情隐喻的异质和同质现象,试图揭示其产生的哲学基础以及所反映出的文化映射之本质。
2. 英汉爱情实体隐喻概念化体系的异质和同质分析
在Kövecses(1986)看来,在各种爱情隐喻概念化中,这一种意义的隐喻或许是最具典型性,最耳熟能详,但又几乎被人们忽略的。在这一爱情关系观察中,隐喻的一方被认为是爱人者(lover),另一方为被爱者(love)。这一隐喻的形成或许深受《圣经》中亚当和夏娃的传奇故事的影响。在英语中就有这样一个短语“better half”,意指配偶。从这一短语可以看出:我们把一对夫妇看作一个结合体,其中一方是这一结合体中的一半。例如:
(1) We were made for each other.
(2) He is my better half.
(3) They are a perfect match.
(4) 他们是一对形影不离的鸳鸯。
(5) 双双蝴蝶翩翩飞,自由恋爱好夫妻。
(6) 龙凤呈祥(或鸾交凤友)。
(7)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从以上的实例我们可以看出,英语爱情隐喻的概念化深受《圣经》中上帝创造男女的神话故事的影响,爱情被认为是两个互补的结合体(A UNITY OF TWO COMPLEMENTARY PARTS)。而中国文化由于深受“阴阳理论”的影响,以女为阴,男为阳,阴阳不可分割;没有阴,就没有所谓的阳,反之亦然,阴阳结合方成和谐世界。因此,中国人把爱情看作一对不可分割的东西(TWO INSEPARABLE THINGS)。这一点上英汉两种语言有异曲同工之处,即爱情双方是一个结合体。但是二者的哲学基础却不同。同时,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对爱情更加趋向于对具体外表的关注,更加理想化。因为在传统的中国哲学中,大自然是由生存在地球上的包括人类在内的万物组成的一个和谐的大家庭。当我们在描述美好的“爱情”时,自然地会把它与大自然的和谐美相结合。上述例句也充分揭示了中国人的和谐世界观,而在英语中却没有这样的概念化过程。
神性化的爱情隐喻的特殊意义在于它能够揭示与爱情关联的几个诸如尊敬、敬仰、忠诚、牺牲和热情等情感概念。首先,神性化和尊敬之间有着明显的关联,这最大的可能性是因为尊敬的原型就是对神性的宗教崇拜。作为神性化的恋爱对象的概念化是通过尊敬对象的神性化来实现的。比如:
(8) I adore you very much.
(9) He worships the ground she walks on.
(10) He fell on his knees before her.
(11) She devoted herself to him deeply.
(12) 你是我的心肝。
(13) 我把我的心奉献给你。
从爱情对象概念体系层面看,英汉两种语言都把恋爱对象看作是神性的。通过对爱情隐喻的分析,我们发现在概念化抽象的爱情情感过程中存在一些普遍性。几乎每一个民族的信仰都与对神性的敬仰有关。由于过去科学技术的落后以及每个民族的祖先对宇宙变化的不解,他们认为宇宙间一定存在着某种超自然的力量,并控制着整个世界。当我们面对神的时候,从内心深处就流露出一种尊敬、敬仰、奉献、牺牲和热忱之情感。而当我们面对我们所爱之人时,同样会流露出像对待神一样的感情。这一观点或许可以从人类信仰的历史进化中找到解释。在汉语爱情隐喻神性化的概念化过程中,“心”实为一个典型的例子。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心”是生命之源,是命根子;心脏不能停止跳动!这样,把爱人直接视同自己的心(或心肝)就很自然了。此外,汉语中的“心”还有“奉献”之意,表示凡人对神灵们的敬畏和敬仰之情。
我们日常生活离不开食物,因此,英汉爱情隐喻中常常把恋爱双方比作食物或作开胃品就不足为奇了。比如:
(14) Hello,my sweetheart.
(15) She’s my sweet and sugar.
(16) She’s the cream in my coffee.
(17) 阿妹就是嫩白菜,一指头能弹出个水来。
(18) 哥是天上的白斑鸠,妹是后园的红石榴。
(19) 我俩的爱情比最好的甜瓜更甜。
由此可见,英汉两种爱情隐喻中把恋爱对象概念化为开胃食物不仅把爱和饮食需求联系起来,而且也和性需求关联起来。要正确理解这一爱情隐喻,首先要明白我们因为喜欢吃而吃。上述汉语例句中的“嫩白菜”、“红石榴”和“甜瓜”都是好吃的食物,用它们概念化爱情,表达人们渴望爱情就像想要品尝这些美味食物一样。
在英汉爱情隐喻中,与美相关的隐喻不胜枚举。恋爱对象总被认为是美的,因为恋爱的双方总是以美来定义对方。因此,在对爱的概念化过程中美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美之所以重要首先是因为它能帮助我们更多地理解“爱”这一概念的本质;其次是因为美似乎能形成整个隐喻的基础,而且证明这也是我们理解、经历和处理恋爱关系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比如:
(20) Let’s go beauty.
(21) Hi,cute.
(22) Shall we go angle-face?
(23) 情人眼里出西施。
(24) 闭月羞花、沉鱼落雁、倾国倾城。
从上述例句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在英语还是在汉语中,不管别人怎么认为,恋爱双方始终认为自己的至爱是最美的。另外,在中国文化中,女性常常被比作花;而男性常被比作围绕鲜花采蜜的蜜蜂或蝴蝶。要是哪位女孩很漂亮迷人,就会有很多男孩追求;人们就会用“招蜂引蝶”来描述这种情景;意思就是这个女孩吸引了很多男孩的追求的目光。因此,在汉语中有许多描写女性美的成语典故。
美也是一种力量的象征,在英汉爱情隐喻中,力量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它被描述为一种吸引力(charm)、机械力(knock off、bowl over)、强光力(glamour、dazzling)和魔力(hypnotizing)。不管怎么描述,爱情的力量总是被看作能产生自身效力的力量。在这一点上英汉如出一辙。比如:
(25) She bowled me over.
(26) Who’s that charming woman over there?
(27) She’s a dazzling beauty.
(28) Her beauty hypnotized me.
(29) 他对她有磁石般的吸引力。
(30) 我被她彻底的迷倒了。
(31) 我为他而着迷。
爱情的强大力量常常是通过大量存储在容器中的物质来表达。如果容器中物质多,那么爱情强度就高,就牢固;如果容器中的物质少,爱情强度就低,就容易破碎。强度和数量之间的关系很明显由容器隐喻来映射。比如:
(32) She is filled with love.
(33) Warm feelings welled up inside him.
(34) He poured out his love on her.
(35) He overflowed with love.
(36) 恩爱好比江河深。
(37) 他们俩深陷爱情的漩涡。
(38) 他坠入爱河(爱情的深渊)。
从上述例句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种爱情隐喻是建立在更加普遍的“身体是情感的容器”的概念之上的,它使我们能够用数量来概念化其强度。在爱情中,这意味着在容器中有更多的液体;而且液体越多,爱情强度就越高。与英语相比,汉语中大量的爱情隐喻是由容器隐喻的子概念系统来表述的,即“爱情是容器中的水”。在古代中国,爱情尤其与河流紧密关联。比如在《诗经》全书中收录了从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共305首。这其中包括民间歌谣《国风》160首,描绘贵族飨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雅》105篇(“大雅”31篇,“小雅”74篇),再加上40首祭祀乐歌“颂”。在这些诗歌中有很多像《关雎》、《桃夭》、《蒹葭》等表现男女之间隔河表达爱意之情的诗句。另外,在中国古代神话爱情故事和民歌中也蕴含了大量的表达爱情的词句。从两种语言的例句看出爱情的转喻表达也是极为相似的。然而,英汉两种语言最根本性的区别在于汉语更趋向于详细说明具体的焦点。比如在汉语中,我们用河或湖中水的深浅隐喻爱情深度。而且,在汉语中我们不仅能用水表示爱的量,还能用水的一些特征象征爱情的状态。比如当我们说爱情清如泉水,这象征爱情的纯洁;而当我们说爱情是奔腾的流水,我们强调爱情的易于流逝。这些说法表现出隐喻中始源域与目标域的一致性特征。
另外,爱情的强度也与热量关联。在“爱情是火“这一实体隐喻中,爱情就像火一样可以燃烧、熄灭和存储;它映射出爱情有开始、发展、存在和结束。比如:
(39) My heart is on fire.
(40) She was burning with love.
(41) The old-time fire is gone.
(42) I don’t want to get burned again.
(43) 爱情的烈火胸中燃。
(44) 我的情火竟成为灾难。
(45) 我被幸福陶醉,被爱的烈火吞没。
由此可见,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用“火”来描写爱情强烈程度的隐喻概念化表达;它们共享主要的隐喻概念体系,都使用“火”作为隐喻概念。同样,从爱情是火的实体隐喻中,我们也能看出“火”是一个很恰当的爱情隐喻词,这是因为火传播速度快而且潜在破坏性强。从以上英汉例句中可以看出,不同强度的爱情表述在两种语言中极为相似。
人的生理反应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概念化抽象情感的手段,因为人类在面对同样的情感时,他们的表现具有同样的生理基础。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找出人类语言使用的普遍性特征。但是,我们能看到:基于中医基本理论基础之上的潜在认知模式导致一种在内部器官情感生理反应的文化情调的敏感性;反过来,这又影响中国人谈论情感的方式。在我们把爱情概念化时,身体的生理反应在爱情生理模式中也发挥着基础性的体验作用。具体表现在身体温度的上升,心跳频率的加快,脸红和对事物认识的偏误等。比如:
(46) I felt hot all over when I saw her.
(47) His heart was throbbing with love.
(48) His heart began to pound when he saw her.
(49) He was blinded by love.
(50) 看见自己的心上人,她觉得浑身发烫。
(51) 牵着情人的手,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52) 想你想你心花乱,煮饺子下了一锅山药蛋。
(53) 见了你恍恍惚惚难招架,不见你时时刻刻心坎挂。
从上述例句中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是在英语还是在汉语中,生理反应能给我们提供一种概念化抽象情感的手段。因为当我们有同样的情感时,我们会表现出同样的生理反应。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这一手段找到人类的一些共同点。但是,在汉语中,“心,心脏”有两个含义:首先“心”是思考的器官;其次“心”是一切的中心,是最重要的器官。因此,概念化抽象爱情时,我们可以看到“心”这两个意思的巨大影响力。很明显,在汉语中描写两个人相爱时,我们常用“心、肝和肠”表示一对恋人的爱情关系。英语在描写时只用“心”这个词,但是汉语可以使用心、肠、肝、肉等隐喻来达到同样的映射目的(这一点在习语互译时应该注意)。根据中医内脏理论,心脏控制着所有其他人体脏器,同时也指挥着包括所有情感的心智或生理活动。因此,“心”在汉语中构想爱情时占据更重要的位置。
爱情被隐喻概念化为旅行,这一隐喻是从现实世界始源域“旅行”到物质世界目标域“爱情”之间的意义映射。在这一隐喻概念中,爱人被隐喻为旅行者,爱情是旅行的行李之类,爱情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即为旅途中的荆棘之类,而恋爱双方的共同目标便是旅行的目的地。比如:
(54) We might have to go our separate ways.
(55) It’s been a long and bumpy road.
(56) 我们的爱情处在十字路口。
(57) 我们永远回不到过去了。
从以上例句我们可以看出,爱情是目标域,旅行是始源域,爱情是现实世界的概念化,旅行是物质世界的具体化,两者之间是映射与被映射的关系。爱情中两个人的关系是他们旅行的行李和工具,他们携带行李,搭乘这一工具前往爱情的目的地。而爱情旅行中会遇到种种艰难险阻和十字路口。它们都表示爱情的概念隐喻化。
3. 英汉爱情实体隐喻概念化体系的哲学论纲
英语爱情隐喻的概念化构建离不开希腊罗马神话故事的影响。在欧洲文明发展史中,古希腊文化可能是对欧洲文明最具影响力的,甚至欧洲以外的地区对古希腊文化也有着持久的兴趣。务实的古罗马人是希腊文明的忠实追随者,他们沿袭了许多古希腊神话故事,后来也用罗马神话取代希腊神话(比如用“朱庇特”取代“宙斯”,“维纳斯”取代“阿佛洛狄特”以及“丘比特”取代“埃洛斯”)。作为从孟加拉湾到冰岛的印欧语系的重要成员,各语言在使用上也颇具相似点。而神话是用一种想象和象征的手法来叙述文化赖以生存的整体性和基本性结构。如果要强调什么是文化意义和文化价值的基础时,神话故事或许具有吸引力和特殊性,因为神话故事不可能用普通的文化规约来解释。实际上,普通的文化规约也是来源于神话故事,因为许多早期文明正是从尊崇神开始。古希腊人认为这个世界是由神来控制的,而这些神的长相和行为举止都是来源于希腊人原型;这些神灵拥有超脱凡人的力量,并创造了世界。这些神话故事首先经过歌曲和诗歌的形式代代相传,并以戏剧的形式传播,最终被记录了下来。纵观西方文明,爱情很自然地在古希腊神话故事中成为热门话题,并反映到希腊哲学中。因此,英语中的爱情隐喻也就离不开这一哲学思想的影响。
阴阳的概念源自古代中国人民的自然观。古人观察到自然界中各种对立又相联的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上下等,以哲学的思想方式归纳出“阴阳”的概念。早至春秋时代的易传以及老子的《道德经》都提到阴阳。阴阳理论已经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包括宗教和占卜、哲学、历法、中医、书法、建筑等。阴阳是“对立统一或矛盾关系”的一种划分。从先秦时期到汉朝,“气”的理论、“五行”和“阴阳”开始互相渗透并最终形成宇宙的整体功能理论(夏乃儒1998)。在后来中国各个历史时期,这一理论慢慢在哲学领域和民间信仰中变得重要起来。因此,男女关系这一世界上最重要的关系也深受这一哲学思想的影响。而且,在中国文化中,我们常常用“阳”表示“男性”,“阴”表示“女性”;“男”和“女”既互相排斥,又彼此依赖。这样,在中国的爱情隐喻概念体系中,爱情被描述为一对不可分割的东西。受到这一概念体系的影响,我们中国人也常用两个总在一起的事物指一对情人或一对深爱的夫妇,如:一对鸳鸯、比翼鸟、连理枝、针与线、翡翠鸟或蝴蝶等。
佛教的传入可以看作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自佛教传入中国以来,它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因素,并对中国的宗教、哲学、文学和艺术产生了特殊而深远的影响。传统观点认为,佛教是在两汉之际传人中国。从那时起,佛教的传播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佛教传人中国的初期其势力还不够强大,它必须依附于中国的主流民族文化而发展。起初佛教依附于道教法术来传播自己,而道教在东汉时期非常流行。到魏晋时期,曾较多依附“玄学”(易、老、庄)的佛教得到大范围的传播,并随后进入学术文化的主流。南北朝和隋唐时期佛教已独立发展,并随之取代了“玄学”并站稳了自己的脚跟;而佛教与中国文化真正意义上的融合则发生在隋唐到宋明时期。随着两种文化的更深层的接触,冲突也不可避免的出现;其结果要么是两种文化的融合,要么是一种更加强势的文化取代弱势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相当稳定的系统,并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因此,经过历代修行僧侣们的艰苦努力,佛教最终适应了中国文化环境,并渗透到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从东晋开始,佛教已经对诗歌、小说、音乐、绘画、建筑和雕刻等中国文化艺术产生了极大影响。然而,学术思想是文化的主要部分,作为高度理论化的外国文化,佛教不得不与主流的中国文化—儒家文化协调发展,而宋明时期儒家“理学”的兴起就是这种协调发展的象征。理学是哲学化了的儒学,也称为“新儒学”——儒士们从佛教思想中吸收了大量有用的东西并加以改变;同时发展完善了早期的儒家思想,并使儒家思想获得新的内涵和精神。宋明时期理学思想的出现使得佛教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因此,从那时起佛教文化成为中国文化整体中之一部分(夏乃儒1998)。佛教强调轮回,即人的灵魂的转世和因果报应,并把因果看作是佛教徒的基本信仰之一。而且,佛教认为世界万物相依,而它们只能在特定条件下才能存在和变化,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改变是由缘分决定的,而一对恋人的婚姻更是如此。因此,在汉语爱情隐喻中有很多深受佛教思想影响的爱情隐喻,比如:“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的说法。
4. 英汉爱情实体隐喻概念化体系的文化映射
在人类的宗教信仰中,基督教对西方的影响最大,并成为西方文化的一部分。人们生活的每个阶段都深受它的影响。由《旧约》和《新约》组成的《圣经》把有关上帝、宇宙和人类的概念带进了所有的西方主要语言中,并进入西方人的智力领域。希腊人对《旧约》的翻译为希腊时代之后《圣经》的广泛传播开辟了道路。16世纪路德对《圣经》的翻译标志着现代德语的诞生。17世纪初《圣经》的英语官方版本以及以前的版本使得英语逐渐走向成熟。英文版的《圣经》和莎士比亚作品被视为现代英语的两大宝库,比如:在英语中蕴含着诸如“因小失大”、“肉中刺”、“脚踩两只船”等圣经式的丰富措辞、典故和引证。几乎所有伟大的英语作家都熟知《圣经》。在西方,《圣经》主题成为文学创作的传统,从密尔顿的《失乐园》、班扬的《远大前程》、拜伦的《该隐》一直到现当代海明威的《太阳照样升起》和斯坦贝克的《伊甸之东》,全都验证了宗教背景也是形成英语爱情隐喻的重要因素。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耕社会,它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中华文明如神话中描述的一样,始于宇宙的创造者,传说中的盘古以及伏羲神农之类开天辟地者或神圣首领,教会古人如何交流和寻找食物、制作衣服和开辟栖身之处。早在四五千年前,起源于黄河流域中游的新石器文化中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就反映出中华民族始祖从捕鱼狩猎到农耕生活的历史传承。另外,长江流域的“屈家岭文化”和钱塘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也映证了我们祖先的勤劳和智慧。公元前21世纪到17世纪的史前夏朝社会中,我们很难把神话和现实分清。1928年在河南省安阳发掘的早期青铜器时期遗址就属于黄河流域地区。在20世纪60、70年代,根据历史文献记载,考古人员在同一遗址又发掘出能证明华夏文明存在的城镇遗址、青铜器和墓穴。这至少标志着新石器文化末期(夏朝)与商朝中国文明的演变。从黄河流域的数千项考古发现也为商周的历史发展提供了证据。纵览四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农业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并被看作是社会的根基。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全国,并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可以说,古代中国总体上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农业国家,而汉语爱情隐喻的概念化也深受这一中央集权的农业社会的影响,诸如描写一对夫妻为莲花、莲梗或莲藕,而且认为爱情就像丝与网。
著名作家闻一多指出,中华民族的象征“龙”源于“蛇”的原型,而“龙”拥有动物的四腿,马的须,土狼的尾,鹿的角,狗的爪和鱼的鳞。这意味着古代华夏部落最早用“蛇”的图腾不断征战和融合其他部落;也就是说,对“蛇”图腾的崇拜逐渐演化成对“龙”图腾的崇拜。另一方面,凤凰逐渐变成东方部落的图腾。虽然人们对凤凰外形准确的描写观点各异,但是东方部落对鸟的崇拜是确定无疑的。这两大深受尊重的龙凤图腾的部族的联姻贯穿于漫长而残酷的战争并最终彼此融合。各种历史文献、地下考古发掘和后人们的研究表明很可能是华夏部落最终赢得了这场部落融合战。然而,凤凰图腾没有发生太大变化,这或许是因为以凤凰为图腾的部落实力强大,并拥有众多人口;这样以龙为图腾的部落就不能彻底征服他们,结果这两个部落保持彼此的相对独立地位,最终使凤凰图腾得以独立保留下来并传承下去(李泽厚2001a)。受此影响,“龙”和“凤”就变成了男性和女性的转喻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望子成龙”和“望女成凤”的说法,意思就是说孩子的父母都希望他们的儿子或女儿长大成人后能够在各自的领域内有突出的建树。描写爱情时也常会使用龙凤的字眼,比如可以用“龙凤呈祥”的成语来比喻对新婚夫妻幸福生活的美好祝愿。
在中华四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宗族礼仪和音乐闻名遐迩。一般认为中华民族礼仪和音乐系统地形成于殷周时代。周公定礼仪和编制音乐的传统观点一定程度上有其根据,孔子和他的追随者对周公的尊重以及后朝把孔子和周公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正是因为周公是礼乐的主要创立者,而孔子是其坚定的维护者(李泽厚2001b)。根据最新的文献研究,“乐”最初的意思可能指谷物结穗并成熟,因此它与庄稼和节日收获有关。后来,它的意思延伸到表示快乐和兴奋的心智状态(修海林1986)。但是,在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书《说文》中,“乐”字被解释为普通音乐。在以后的年代里,这个词被解释为乐器也相当普遍。另外,从发掘的文化遗迹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乐器已经相当完美了。在1978年,湖北省发掘出汉墓,出土的“编钟”已有2400年的历史,并且能演奏出相当复杂的音乐。儒家有关古代政治和礼仪体系的经典著作之一的《周礼》中的许多记载表明,音乐和礼仪在当时已经处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因为音乐不仅能带来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关系,也能反映天地和谐。音乐来源于各种生活实践,同时可用来处理人际关系,因此,音乐不仅摹拟天地之和谐,也创造天人合一。宋代著名哲学家张载指出,中华文化的价值趋向是强调天人合一,他还把天人合一看作是人类追求的最终目标。音乐成为中国人追求天人合一的工具,这一传统自然会影响人们的爱情观念。因此,在汉语的爱情隐喻中,我们常常描写一对和睦的夫妻像琴瑟齐奏那样和谐。比如《诗经》里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妻子和合,如鼓瑟琴”。在这里“琴”和“瑟”都是乐器名称,它们隐喻相爱的一对男女或夫妇。
5. 小结
总之,英汉爱情隐喻的形成在相当大程度上有其固有的哲学和文化基础,同时也基于两个民族认知方式的运作。因此,在对英汉爱情隐喻的认识和理解中,从比较的眼光考虑其哲学文化基础和两个民族的认知异同就成为自然的事情。由此而入,可以加深对隐喻的理解和把握。
前文说过:西方传统上把隐喻看作词汇手段。但是亚里士多德曾指出:隐喻可以“使我们有所领悟,有所认识”(亚里士多德2006:192)。你不能说他一点都不知道隐喻的认知价值。当代认知语言学的发展明确肯定并深刻揭示了隐喻的认知作用,使人对语言机制和认知机制(尤其是语言的认知功能)获得更全面更透彻的了解。我们应该循此以进,不断开拓语言研究的新园地。
Hawkes, T. 1972.Metaphor[M]. London: Methuen.
Kövecses, Z. 1986.MetaphorsofAnger,Pride,andLove:ALexicalApproachtotheStructureofConcepts[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Lakoff, G. & Johnson. 1980.MetaphorsWeLiveBy[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evinson, S. 1983.Pragmatic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陈望道.1997.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李泽厚.2001a美的历程[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李泽厚.2001b.华夏美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夏乃儒.1998.中国哲学三百题[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修海林.1986.乐之初义及其历史沿革[J].人民音乐(3):50-52.
亚里士多德.1996.诗学(陈中梅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
亚里士多德.2006.修辞学(罗念生译)[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严世清.2000.隐喻论[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责任编辑甄凤超)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十二次全国学术研讨会
暨英汉对比与翻译国际学术研讨会征稿通知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十二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英汉对比与翻译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2016年10月21日至23日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本届研讨会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本次研讨会的主题确定为“本土化与走出去”。一方面探讨西方的理论如何在中国落地生根,如何兼顾中国的研究传统和民族语言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在全球化的视野下,如何响应政府主导的文化“走出去”战略,针对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的历史和现状、方法和路径、障碍和对策展开讨论。会议在英汉语言对比、翻译研究及中西文化对比三大板块之下,设若干议题:
1. 当代语言学理论与英汉语对比研究
2. 英汉对比研究的新方法、新视角
3. 语料库翻译学
4. 翻译对汉语影响的研究
5. 典籍外译及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研究
6. 文化强国战略与国际汉语教育研究
7. 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差异与文本误读研究
会议语言为中文和英文,要求参会者在2016年4月30日以前将提交会议的论文全文(A4纸,汉字5号字,行距1.5)用Word文档发至大会组委会邮箱:sjtu2016@126.com。
大会联络人:朱一凡、李晓倩,联系电话:021-34204704,18801969492。
欢迎国内外学界同仁积极参与,踊跃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