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莲 林华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一项极为重要的系统工程,其涉及面广、操作复杂,要使其得到正确的加强与实施,需要在理论与实践上进行多方面的探讨,才能够有效地提高其实效性。本文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应处理好的几对关系及实践教学的机制建设出发,对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思想政治 实践教学 策略研究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研究,课题编号:2014Y542;云南省高职高专教育研究会基金项目,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机制研究,课题编号:2015YGZ59。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6-0023-02
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在育人方面具有理论教学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但是这种优势的发挥还需要通过合理的教学组织和安排来加以实现,因而,如何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发挥实践教学的实效性是摆在各高校面前的现实课题。
一、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应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一般而言,实践教学既具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般特征,又具有其独特特征。因此,实践教学在遵循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规律的基础上,需要理顺以下各方面的关系,以增强教学实效。
(一)处理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和其他相关部门的权责关系
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和教学效果的提高,首先有赖于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和领导机制的健全、完善程度。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专门部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无疑需要在实践教学方面承担积极组织、具体部署等责任,但是,实践教学必须有其他各部门的协调和配合才能顺利开展和保证实效。
实践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实践育人,不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的任务,也是其他各部门的共同职责,因而应纳入到学校的整体工作中予以统筹安排,成立学生实践教学领导小组,统筹全校各方面实践教学,并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明确不同实践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规范实践教学的内容、形式和要求,规范实践教学活动的申报、审批、监督与考核,规范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行为。
实行各部门分工负责,各有关部门统筹协调、共同参与、各负其责,使实践活动能持续、有序、有效地开展,形成实践教学的合力,从而增强实践育人综合效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需要学校有关部门加强协调,应成立由校领导、社科部(系)、教务处、教研处、团委、宣传部等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总体规划、科学指导和监督,及时解决实践教学活动中的重大问题,出台相關政策,促进实践教学各个环节、各项内容的协调发展,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健康有序地进行。
按照学校教学计划和各部门的工作安排,团委、学生处、教务处、实验室、图书馆、班级、社团每年都有固定的实践活动安排,诸如军事训练、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参观考察、文体比赛等。思想政治课教学部门也必须开展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教学,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实践活动。但是,由于学校各实践活动组织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与沟通,各部门实践活动的分散实施既导致实践教学的简单重复,耗费了宝贵的时间精力以及原本不多的活动经费。同时,也使部分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最终影响到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二)处理好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都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有效途径,两者在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提升方面起着相互配合、共同促进的作用。学生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崇高的道德品质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既离不开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也离不开有效的实践教学的开展。
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坚持用系统的理论教育来占领大学生的思想阵地,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不断研究、丰富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学生,占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主阵地;另一方面,我们要认真贯彻理论与实际、教育与生产劳动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可以使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强才干、奉献社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应当紧密结合起来,在开展理论教学的时候需要引导大学生参加实践教学,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在开展实践教学时也需要用正确的理论来加以指导,增强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处理好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的关系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的形成,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共同努力的结果。学校教育不是封闭的,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又时刻与外界进行着广泛的交流。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课程的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教学管理的规范等时刻受社会的影响。因此,社会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同样不可替代。一方面,社会教育可以对学校教育的成效进行检验;另一方面,社会教育作为开放的系统,又可以为学校教育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反馈,使学校教育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不同规格人才的需求。
实践教学是连接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桥梁,它既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又是社会教育的一种形式。这种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既是培养教育学生的过程,又是检验学校教育成效提供反馈信息的过程。通过实践教学,可以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目前比较普遍的做法主要有:读(原著)、听(专题报告)、讲(系统讲授)、谈(讨论交流)、看(录像)、走(实践教学)、写(调查报告、读书心得、学术论文)等。这些做法一些以校内为主,一些以校外为主,一些既可以在校内,也可以在校外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充分重视校内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大力开展与思想道德有关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德育功能,充分利用学校的精神文化传统感召学生,发挥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等。校外主要是发挥各种实践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组织各种参观考察、调查活动等。通过这些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思想理论素养,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解决理论问题与实际问题的能力。一是对“参观考察”活动形式的统筹。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校园,深入到革命圣地、企事业单位、城乡社区、博物馆等地进行参观、考察、访问,使学生加深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并逐步形成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对“社会调查”活动形式的统筹。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围绕某一主题开展调查,并形成调研报告。三是对“志愿服务”活动形式的统筹。志愿服务作为学生重要的校外实践活动形式,对于培养他们的志愿精神、提高道德素养、促进身心健康和提升综合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志愿服务完全可以成为思政课校外实践教学的载体之一。
(四)处理好教师教学主导性和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关系
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学主导性和学生学习主体性关系的恰当处理。
首先,教师的有效指导是实践教学取得实效的前提和保证。没有教师的指导,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就会带有盲目性、随意性,达不到实践锻炼的效果。教师的指导主要包括把握活动的方向、启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兴趣、保护和尊重他们的创新精神、提供专业方面的技术指导和知识咨询等。教师的指导分为活动前的指导、活动中的指导以及活动后的指导。活动前的指导主要是帮助学生明确活动的目的和有关注意事项以及需要解决哪些问题;活动中的指导主要是帮助学生解决实践活动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并把握活动的方向,增强学生的鉴别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动后的指导主要是帮助学生认真总结、分析实践教学活动的收获、经验与教训,指导学生写出调查报告或活动总结,巩固实践活动的成果。要保证学生实践活动取得预期目的,很有必要建立一支实践经验丰富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有关学生工作部门负责人的教师队伍,要明确指导教师的任务与职责,给予指导教师相应的工作量,评选优秀指导教师,以充分调动教师和干部的积极性,使更多教師、干部加入到指导教师的队伍。
其次,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发挥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实践教学取得实效的关键。实践教育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 每个受教育者只有在行动中才能确证自己的存在。面向全体受教育者,尊重他们接受教育的权利,不仅是“以学生为本”的应有之义,而且是教育义不容辞的职责。通过实践教学,为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和展示,提供着平台和中介。使其在实践、认识关系中的自我选择、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的能力得到体现。通过实践教学,学生个体内在地把各种德性的形成、道德人格的发展作为自身的一种需要,以达到实践教学活动中德育的本体价值。
二、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长效机制
实践教学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方面具有突出的特点和优势。在新形势下,适应时代环境的变化与学生思想特点的变化,创新实践教学形式,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长效机制,是摆在高校面前的重要课题。为了构建实践教学的长效机制,需要切实加强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制度化、常规化
实践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新形势下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2005年,中宣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实践教学的意见》提出:“大学生参加实践教学,对于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加深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和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坚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信念,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能力、培养品格、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了顺利地开展教学活动,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长效机制,需要注重建立健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领导及组织管理机制。
首先,需要在课程设置上确保实践教学必修课的教学地位。“05方案”已经明确要求各高校将实践教学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在各高校的教学实践当中,一般有两种落实的方式:一是将实践教学具体分解到“原理”、“概论”以及“基础”等各门理论课中去,由各门课程的教研室具体负责各自的实践教学;二是将实践教学单列出来,由专门的教研室来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后一种方式更能够加强对实践教学的有效管理,提高教学的组织效率,有利于保障实践教学的常规化、制度化。其次,需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单列,纳入高校教学总体规划和课程管理体系。为了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需要按照必修课的要求制定教学课时、教学大纲、实施办法等具体的管理制度。
(二)大胆试验,创新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内容与形式
当前,各高校实践教学分为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军政训练、暑期实践教学、青年志愿者活动和公益活动、科技学术活动、大学生社会工作、勤工俭学、校园文化活动等九大类型。这些实践形式与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有相通的地方,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不同于以上实践教学形式,它的主要目的是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教学的需要。为了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良好效果,需要在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方面进行创新。
在确立实践教学内容时,需要坚持学生自主性与教师指导性相统一的原则,一方面需要鼓励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让他们从自己的生活中去发现实践的具体内容,开展相应的研究与调查,另一方面也需要教师进行相关的指导,帮助学生确立价值大、有创意的调查研究内容与实践内容。为了保障实践教学的实效,应该在社会形式方面有比较规范的安排:
第一,指导教师拟定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教育教学内容相关的考察方向或调查报告的选题指南,由学生利用暑(寒)假进行研究,完成调查论文,调研报告,由指导老师进行批改、评价、组织经验交流,并给予学生相应的实践课成绩。
第二,组织优秀大学生团队进行重点社会调研、考察,并在全校大学生中进行宣讲,营造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良好氛围。
第三,与学生处、团委和各二级学院配合协调,利用社会调查、专业实习、“三下乡”、“四进社区”、“志愿服务”义务劳动和勤工助学等活动进行实践教学,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
第四,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定点考察和调研,并将建成若干个相对固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使实践教学规范化、制度。
参考文献:
[1]李德敏.关于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探讨.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6).
[2]顾晓静,黄方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规范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1).
[3]鲁志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0(6).
作者简介:
李雪莲(1972年12-)女,硕士,云南楚雄人,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