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巨水
摘要: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中小企业经常会因经营管理不善而导致无法生存。会计监督是企业规避企业经营风险的重要措施,中小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会计监督制度体系的建设。鉴于此,本文分析了中小企业会计监督的现状,从企业内、外部会计监督层面提出了解决方案,希望能为今后中小企业会计监督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中小企业 会计监督 实施策略
一、中小企业会计监督的现状
(一)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内部会计监督包括会计相关工作监督和企业经济合同合法性监督。现阶段,在外来企业的冲击下,我国中小型企业的经营效益逐渐下降,会计监督缺失也随之显露。为获取更高额利润,会计工作经常出现违纪、混乱的现象,造成信息失真,对各方利益产生负面影响。再加之中小企业规模小,财务部门人员分配不合理,不能按照岗位分离的原则开展工作,导致工作效率下降,内部监督工作存在极大的漏洞。
(二)会计内部监督职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中小型企业人员职能分工不明,经常采用“家长式”管理模式,企业负责人随意干涉会计工作,未充分认识内部监督制度的重要性。中小型企业管理层通常会听从领导指示,将生产和销售作为发展重心,为使利润达到最大化,有时甚至会虚报利润,无视会计法规。以上状况造成会计内部监督工作难以正常开展,使企业财务管理失去秩序,会计工作失去严肃性。
(三)内部审计制度缺失
中小型企业大多数都面临着内部审计制度不完善的问题,而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企业规模人员有限,经常一人身兼数职。企业人员在个人任务量过多的情况下,会依据“利益至上”的原则,优先完成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工作,内部会计监督工作却很少有人关注。所以,中小企业基本不会设置会计监督部门,即使建立监督部门,其审计制度的更新速度也会较为迟缓,起不到审计监督作用。
二、中小企业会计监督的完善策略
(一)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层面
1、健全会计监督法规体系
健全中小型企业会计监督法规体系应做到,将原有会计相关法律全面落实,并在应用过程中进一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完善法规。我国中小企业内部监督体系与国企之间还具有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就是中小企业监督法规未落到实处,致使企业存在会计监督问题得不到良好的处理。不仅如此,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会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针对中小企业的运营特点与方向,调整企业会计监督制度,完善以《会计法》为主线的法律法规体系。
2、健全会计制度
在健全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过程中,监督机制内容必须考虑周全,做到程序合理,切实可行。内部会计管理监督机制作为内部监督工作的关键,需结合中小企业自身制定,涉及人事、组织机构、财务、行政等部门相关内容。同时,在会计制度实施中,如果发现有关制度不符合企业发展实际情况,应及早改进。
3、健全成本核算与财务分析制度
内部监督应与会计结算相结合,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内部监督可以保证核算结果的准确性,而会计核算能够增加内部监督的有效性。企业经营者与财会人员要定期就财务资金状况相互交流,经营者应通过财务人员提供的成本费用报表进行成本控制,增加企业效益。中小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财务分析制度,分析财会各项内容,编写成财务会计分析报告,使企业全面了解财务状况,针对国家财政制度进行合理资金流通与管理。
(二)外部会计监督制度层面
1、加强信用建设
我国中小型企业所占比例高,所以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为加快中小企业信用制度的建设,国家经贸委联合国家工商局等部门下发了有关信用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主要强调中小企业不仅要遵循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原则开展企业经营活动,而且在生产过程中要依法接受国家管理部门的监督,依法建账,保证财会资料真实完整。如果中小企业缺乏信用,政府就要及时曝光,严格控制不守信行为。
2、建立代理内部审计
企业内部审计是降低企业经营活动风险的关键,企业中如果缺少审计部门对风险的评估与建议措施,经营活动的风险就会增加。我国中小企业经营成本低,不可能让每个公司都设有审计部,很多企业通过招标的方式将内部审计业务外包给专业的会计师事务所,这不仅能减少建立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成本,而且可以利用事务所的公正性保证企业内部审计的权威。
3、强化社会审计监督
会计内部审计监督主要是企业内部财务人员对企业资金的审计监督。为确保监督工作更加准确、全面、公正,要引入第三方注册会计师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评价,其中注册会计师是提高审计工作有效性的基础,这种经济审计活动被称为社会审计监督。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群众监督,将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结合,创造良好的会计工作监督环境。
三、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中小型企业比例大,必须加快中小企业制度建设的步伐,加强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管理,减少经济发展风险,增加企业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静.对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建设的几点思考[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3(11):64-66,67
[2]郭鲁林.对加强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控制工作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22):113-113,114
[3]曹海芳.关于我国中小企业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的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20):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