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体制发生巨大的变化,财务分析在高校管理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在新的形势下,建立一个高效、合理、科学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尤为必要。本文在A高校为例,分别在资金筹集、预算执行、资金的有效使用、风险防范等方面进行财务分析指标设计和应用,对反映高校财务状况,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并促进高校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校 财务分析 指标设计
基金项目:2013年湖南省教育厅一般项目(13C700)“高校财务分析体系的构建和运用研究”
近几年,随着我国高校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高校在行为决策中对财务分析依赖逐步加大,财务管理逐步由核算管理向分析管理转变,财务分析在高校管理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应用中,高校的财务分析在指标建立、分析质量等方面还存大较多问题,需要不断完善解决。因此,通过财务分析来发现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掌握经济运行规律并科学地判断风险程度,对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并促进其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新形势下高校财务分析指标设计和应用进行探析,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分析体系并加以实例运用,以期对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并促进高校长久快速发展有所裨益。
一、当前高校财务分析指标的应用现状
当前,受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影响,财务分析在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中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财务分析管理理念不强。高校在财务管理中还普遍存在着偏重于核管监督过程,而缺少事后分析和预测。即使做季度或年度的分析,也只是“马后炮”式的事后分析。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存在不健全、不完善,多数高校没有将财务分析指标向设计过程延伸,更没有建立起高效的分析模型,运用专门分析工具进行分析,因而无法为高校行为决策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更无法适应高校快速发展的需要。目前高校在财分指标应用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只做简单的数据罗列,缺乏系统的分析和科学的方法;二是分析指标体系不全面,相关数据缺失可比性差;三是分析体系设计不科学缺乏准确性,不能量化分析,预测性不强。
因此,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入,我国已将高等教育作为一个产业进行发展。在新的形势下,进行科学的财务分析指标设计并合理应用显得尤为必要。
二、高校财务分析指标设计及应用原则及内容
(一)财务分析指标设计原则
1、科学性
在设计财务分析指标时要充分考虑管理对象的特点、性质及其运动规律。各个指标准确和完整,既不重复又不遗漏,既相互独立又互为补充。
2、效益性
财务管理目的是通过加强管理让资金发挥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财务分析是为财务管理服务的,故财务分析指标设计要以提高效益为中心。
3、实用性
高校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内容多、关系复杂。在设计分析指标时要根据评价目标和任务,各有侧重,使这些指标评价结果具有实用性。
4、可比性
建立的财务指标要注重互相的联系,全面、发展看问题,注重可比性,避免片面性,从而得出正确的分析结论。
5、动态性
会计核算和教育管理是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在不断变化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设计也应具有可更新性。如果不从动态性去考虑,就无法剔除偶然
因素的影响,失去了分析评价的意义。
(二)财务分析指标设计前提
1、合理确定各个财务分析指标的权重及其比率
高校根据部门有关要求并结合实际或根据自身管理及发展的需要,制定出各指标的权重及比率。可参考其它事业单位来确定本校指标的具体权重比例或采用算术平均等方式计算出近年来高校财务指标标准比率。
2、合理确定每个单项指标评分的上限和下限
相关主管部门或由高校在制定分析指标时,要根据自身情况,参考高校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中权重及标准比率方式制定上限区间和下限区间,高校进行财务评价时候不得低于下限或高于上限。
3、合理确定高校财务分析标准
通过标准制定后进行合理分析,分析后得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等,将其代入相关得分区间即可得到高校财务评价结果,具有清晰性和可操作性。
(三)财务分析指标设计构成
1、财务状况分析指标设计
高校的财务状况是在某个时点高校的资产、负债及其权益表现状况。主要指标有:
(1)净资产增长率=本年净资产增长额/上年净资产额*100%。反映高校支出效益和资产保值增值能力。
(2)当年支出中固定资产形成比率=当年资本性支出总额/当年固定基金贷方发生额*100%。反映固定资产的能力和固定资产的保值能力。
(3)固定资产增长率=本年固定基金增长额/上年固定基金余额*100%。反映固定资产的增长情况。
2、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指标设计
预算执行分析指标主要包括决算收入支出与预算收入支出差异及收支结构分析指标等。
(1)收入预算完成率=学校决算收入总额/预算收入总额*100%。该指标反映决算收入与预算收入的差异,通过分析便于高校全面科学的预算管理。
(2)支出预算完成率=学校决算支出总额/预算收入总额*100%。该指标反映高校决算支出与预算支出的差异。
3、财务风险情况分析指标设计
设计财务风险方面的指标主要是为了规避风险。主要有:
(1)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该指标反映高校偿还债务的能力。高校资金来源主要为财政拨款,资产负债率应控制在较小的比例。
(2)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该指标反映高校流动资产偿还到期流动负债的能力。该比例保持200%较合适。
(3)现金比率=货币资金/流动负债*100%。该指标表明现金偿还流动负债保障 能力。
(4)其他应收款占流动资产比率=其他应收款/流动资产期末余额*100%。三年以上尚未收回的其他应收款会加大高校的财务风险。
(5)其他应付款占流动资产比率=其他应付款/流动资产期末余额*100%。用负债经营时注意避免财务风险。
(6)贷款风险系数=未偿还贷款余额/(非限定性净收入*50%+一般基金*25%)。0.8-1.0高风险;0.8-0.6较高风险;0.6-0.4中风险;0.4-0.2低风险;0.2-0无风险。
4、资金运用分析指标设计
(1)生均事业支出增减率=本年生均事业支出增长额/上年生均事业支出*100%。该指标主要体现高校生均支出成本情况。
(2)经费自给率=(教育收入+经营收入+其他收入)/(教育支出+经营支出)*100%。该指标反映高校收入能力及经常性支出程度。
(3)科研经费增长率=本年科研经费增长额/上年科研经费*100%。该指标反映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
图1高校财务分析指标图
三、A高校财务指标设计及应用实例分析
(一)对A高校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变化分析
从A高校三年来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变化情况分析,该校整体呈上升趋势,,但该公司负债有所增加、事业收入有所降低,结构比较稳健,在合理范围内。
(二)对A高校财务比率变化分析
1、财务状况分析
2、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收入预算完成率和支出预算完成率均达到95%以上,反映该高校决算支出与预算支出的差异不大,预算管理较完善。
3、财务风险情况分析
从A高校近三年财务分险分析,高校的资产负债率虽增长,但具有较强的还款能力,状况良好,风险较低。
4、资金运用分析
从A高校近三年资金运用分析,高校资金投入稳定增长,但也呈现出不稳定状态,应注重收入管理。
(三)对A高校绩效评价分析
本例采用权系数的计算过程,对国内A高校和B重点高校、C普通高校三个典型的高校的的财务数据进行整理计算,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绩效评价。通过对比分析,发现A高校财务绩效管理的动态变化,提出改进建议。
以A高校的数据为例。这所高校虽然没有一项指标水平是最高的,但指标也是排前的,除B校外,该校财务状况、资金动用、预算执行基本高于其他各高校,但是财务风险和筹资力绩效水平非常一般,表明该校的财务部门在这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这将是今后学校工作的重点。该校人员基数大、人员经费占年度预算比例高,包袱沉重,教学科研支出在收支稳定的情况下基本保证项目经费投入。因此高校可以通过对同类本科院校的财务数据的比较分析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更好地发挥优势改进不足不断提高学校财务管理水平。
四、结束语
在新的形势下我国高校管理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财务分析在财务管理中作用日益突出。本文通过对高校财务指标分析体系建立并加以实践应用对大学管理具有实用性和价值性,而且对其他高校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但是,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是一个动态过程,它随着高校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因此,对高校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研究也需要不断调整,以适应高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小玲.加强高校财务分析的思考:以泉州师范学院为例[N].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7
[2]曾琪.高等院校二级学院财务管理与分析系统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9
[3]翟志华.提高高校财务分析水平的途径[J].商业会计.2013.12
[4]王艳.基于企业价值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10
[5]罗伟峰.高校财务分析指标体系问题探究[J].财会通讯.2014.10
[6]杨顺利等人.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财会通讯.2014.11
[7]李瑞.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财会通讯.2014.12
[8]王小玉等人.高校绩效评价指标系统构建述评[J].财会通讯.2014.12
[9]乔春华.论高校会计与财务的复杂性[J].会计之友.2014.12
[10]姜佳美.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J].经济研究导刊.2014.12
[11]王辉等人.加强高校财务分析工作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