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慧 杨鹤清 孙艳玲
摘要: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高校教育质量的评价应当以学生为本。对医学类高校毕业生抽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提取了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四大因子:课堂教学水平,师资力量与培养效果,校园硬件设施与生活关怀,就业服务质量,构建了四个维度、28项指标的高校教育质量评价模型。
关键词:高校教育质量;高校教育评价;以学生为本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6020703
1研究問题及文献回顾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国内开始兴起教育质量领域的研究,高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是近年来高校学术界和实践界共同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尤其在1999年高校大规模扩招以后,高等学校教育质量受到社会、学校和学生的普遍关注,如何评价高校教育质量逐渐成为新的研究方向与热点。
学者们在吸收西方经典评价经验后,针对我国高校教育质量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我国高校教育质量评价的方法策略,一些学者还提出了具体的评价指标。学者们普遍认为,高校教育质量评价的主体应该多元化,将高校教育的相关利益主体划分为学校、学生、教师、政府和社会,根据相关利益者理论,研究了当前高校教育质量评价的方法,也有学者从不同角度,探索了如何构建高校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如龙三平认为高等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服务,从高等教育的服务属性分析入手,结合高等教育服务质量评价的学生主体性分析,通过实证研究构建了以学生为本的高等教育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侯若冰从政府评价、社会评价、高校和自我评价三个角度设计了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胡子祥认为高等教育服务质量是指高等教育服务的固有特性满足顾客和利益相关者明确的或潜在的要求的程度,高等教育服务质量的评价模型包括,品牌形象质量、就业服务质量、课程内容质量、情感质量、教学过程质量、可靠性质量、人才培养质量、教学条件质量、生活服务质量等九个维度。金莉以调查得到的常用指标为基础,进行以指标的选择特点、选取差异为主的量化分析和以反思指标内涵为主的质化分析后认为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一级维度中对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关注度相当高,需要提高对社会服务维度的重视。侯若冰参考美国、法国和英国的高校教育质量评价方法,对评价主体进行了优化,认为一个科学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应该是由内部的高校自我评价,以及外部的政府评价、社会评价三个评价主体共同组成的多元评价主体的评价体系。章兢认为基于学生发展导向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与监控应当包括满意度、进步度、适应度和发展度四个维度,同时,评价与监控需要面向不同阶段的学生展开多方面的调查,面向在校生的教学满意度调查,面向在校生的教学满意度调查,面向应届毕业生的教学质量评价,面向往届毕业生的教学质量反馈评价,面向往届毕业生的教学质量反馈评价。刘易构建了应用型大学本科生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将本科生教育质量评价的目标层分解成学科建设状况、本科生职业素质、学校管理机制与政策、社会认知程度四大板块。
综上,广大学者探索建立的高校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中,基于学生角度的研究相对较多;虽然学者们认为政府、学校、教师等是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主体,但相关研究文献较少;社会作为评价主体的地位逐步得到广大学者的认可,但由于测量困难,尚未形成被广泛认可的指标体系。在评价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路逐步被广大学者所认可。我们构建以学生为本的高校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应该真正实现在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本,在目的上保证以学生为本。因此,本文从学生角度出发,用实证的方法构建高校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找出影响高校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
2数据来源及描述统计
2.1数据来源
本研究整合了高等教育服务质量评价相关研究中的一系列条目,设计出一份开放式问卷,以深度访谈的形式筛选出30个条目。然后,我们在云南某医学院校的昆明呈贡和本部两个校区按班组发放问卷370份,有效问卷360份。有效回收率为97%。问卷全部采用7等分Likert量表形式。数据均采用SPSS22.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录入、描述统计分析、信度效度分析和因子分析等。
2.2描述性统计
此次调查以云南省某医学院校本科在读高年级学生为主,女性占比57.8%,男性占比42.2%。
在关于接受高校教育的目的的调查中,70.6%的人认为其目的为学习真才实学,得一技之长,21.7%的人认为进入高校是为了得到毕业证、学位证,作为找工作的敲门砖,仅有5%的人选择了奉父母之命,别无选择或者不明确。
被调查者认为衡量高校教育质量的各项指标中,选择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教学水平(84.2%),师资力量(75.0%),资源配置(67.2%),人才培养质量(603%),就业服务质量(50.3%),人文关怀(547%),专业学科建设(51.7%),学校的社会影响力(467%),生活服务质量(30.9%),情感质量(253%)。
被调查者通过高校学习后,最希望在专业技能(625%),人际交往能力(19.4%),人文素养(17.2%)等方面提高。
3信度效度分析
本研究的高校教育质量评价问卷的各问项均有相关文献的理论基础,正式发放问卷前,问卷初稿经由高校教学管理方面的4位专家提出了修改意见,同时,本项目研究小组对50名学生进行了访谈与问卷预测试,依据各方意见对修订了问卷内容,形成了正式发放问卷。因此本研究的高校教育质量评价问卷在内容效度上具有一定水准,且能符合内容效度的要求。
本研究主要以Cronbachα系数来检验调查问卷的整体信度以及各维度因子的信度。应用SPSS 22.0 的Reliability进行分析,得到问卷的整体信度为0.961,远远大于0.7,由此可见问卷表现出较高的信度和内部一致性。
4探索性因子分析
我们对测试数据进行了KMO和Bartlett球体检验,KMO的值为0.958,Bartlett球体检验的显著性水平小于0.001,说明做因子分析是合适的。对问卷中的30个条目采用主成份分析和正交因子最大旋转法进行处理,经过6次迭代后收敛,限定特征根大于1,共抽取出4个主因子。
研究结果表明,4个因子解释了总方差的62351%,除问项19和问项21外,四个层次条目指标的Cronbachα系数均在0.5以上,其内在一致性程度较好。各个公共因子的因子载荷均大于0.50,这些指标所组成的共同信息就构成该因子的隐含特征。通过对各个指标项进行考证,根据各因子中指标的原始含义,我们把四个因子依次分别命名为:课堂教学水平,师资力量与培养效果,校园硬件设施与生活关怀,就业服务质量。现将各个因子的内涵简要概括如下:
课堂教学水平,是指高校课堂教学满足大学生求学需求的程度。包括课堂教育具有启发性,学生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科前沿和科研最新进展,教学准备与组织情况,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的培养,师生沟通顺畅程度,课堂气氛活跃度,理论联系实际程度。
师资力量与培养效果,是指高校所提供的教师在教学、科研方面的能力,以及在这些资源作用下,学生获得的能力提升。包括:学校安排的科任教师的教学能力、学术水平,学校的老师可信赖度,教学设施与学习环境,课程体系设置合理性,学校的教育服务对学生专业基础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表1旋转成份矩阵
因子项目因子载荷F1F2F3F4F1课堂学校图书馆能够满足学生对专业学习与知识拓展的需求0.626 0.118 0.283 0.111 教学水平教学设施0.635 0.255 0.229 0.317 学校教师的学术水平0.778 0.070 0.209 0.122 学校的学习环境0.783 0.138 0.118 0.088 课程体系设置合理性0.549 0.204 0.266 0.395 学校的老师值得信赖0.580 0.306 0.189 0.258 学生的安全有保障0.634 0.305 0.065 0.099 学校的教育服务提高了我的专业基础0.593 0.458 0.203 0.166 学校的教育服务提高了我的学习能力0.639 0.391 0.273 0.101 学校安排的科任教师的教学能力、学术水平令人满意0.540 0.436 0.182 0.171 F2师资学校与用人单位沟通交流紧密0.339 0.655 0.209 0.132 力量与培
养效果学校能提供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帮助0.377 0.664 0.232 0.078 毕业生容易找到工作0.199 0.703 0.201 0.339 学校提供的就业信息非常充分0.207 0.755 0.219 0.307 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0.144 0.734 0.238 0.343 用人单位对本校的评价很高0.284 0.671 0.331 0.261 教师经常提供课外学习资源,拓宽学生知识面0.302 0.513 0.319 0.288 F3校园
硬件設施课堂教育具有启发性,能引导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0.181 0.297 0.721 0.043 与生活关关注学科前沿和科研最新进展0.171 0.253 0.696 0.236 怀教学准备与组织良好0.410 0.234 0.543 0.147 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课堂气氛活跃0.170 0.169 0.736 0.292 师生之间的互动与沟通顺畅0.275 0.171 0.687 0.176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课程中能获得职业指导0.406 0.332 0.506 0.291 F4就业食堂服务0.149 0.286 0.163 0.757 服务质量宿舍服务0.132 0.201 0.116 0.798 运动休闲服务0.168 0.165 0.219 0.744 学校教职员工了解学生的需要0.266 0.367 0.387 0.560 我有问题时 , 学校能及时解决0.374 0.379 0.247 0.532 校园硬件设施与生活关怀,是指高等学校所提供的生活设施设备及其运行情况以及高校工作人员对学生生活方面的关怀程度,包括:食堂、宿舍、运动休闲服务,对于学生需求的了解和解决情况。
就业服务质量,是指高校对于毕业生就业或创业给予的政策、技能方面的指导,包括:课外学习社会实践情况,学校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与交流,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帮助,学校提供就业信息情况,毕业生找工作情况,用人单位对学生和毕业学校的评价等。
根据上述分析,高校教育质量的评价包括课堂教学水平,师资力量与培养效果,校园硬件设施与生活关怀,就业服务质量等4个维度。
5结论
本文通过理论回顾和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高校开展一切教育与管理活动都应当以学生发展为导向,高校教育质量评价应该建立以学生为本,包含学生、政府、社会等多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与监督机制。
学生评价,本研究在对学生进行访谈、问卷发放后发现,50%以上的学生认为教学水平,师资力量,资源配置,人才培养质量,就业服务质量,人文关怀,专业学科建设等,能够反映高校教育质量。
政府评价,政府是教育宏观管理与决策的统筹者,当前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和审核评估代表了我国政府层面对高校教育质量的主要评价形式,但这还远远不够。
社会评价,在当前高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中没有具体的评价形式,但本研究认为却是不可或缺的部分,本文构建的高校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设计了多项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学校满意度方面指标,而这一方面仅靠高等学校自身是很难完成的,难以获取大量的、系统的有效数据,需要政府来统筹进行。
(2)高校教育质量评价包含课堂教学水平,师资力量与培养效果,校园硬件设施与生活关怀,就业服务质量四个维度,28个指标。
(3)高校实施教育质量评估应该实施“分类评估机制”。即应根据高校类型特点分类实施评估,具体体现在对评价指标权重的设计上。通过数据分析发现,由于医学类院校职业应用性强,七成以上的学生认为进入高校学习的目的为学习真才实学,得一技之长。因此,考指标中对于专业技能、学习能力提升在考核中需要提高权重比例。
(4)高校教育质量监督与评估应该形成持续性的评价、反馈、跟踪、改进机制,使评价成为提升高校教育质量的依据,而不是流于形式。这就要求质量建立评价数据库,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数据挖掘、科学分析,为评估提供长期的、连续的基础信息。
参考文献
[1]张志远.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问题探究[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0,(4):107110.
[2]金莉.对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几点思考[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00102,106.
[3]邱均平.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大学教育科学,2012,(5):4041.
[4]王冀生.和谐评估[J].高教发展与评,2006,(2):48.
[5]孔祥沛.全国教育评估机构座谈会纪要[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5):8182.
[6]孙艳丽.对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方案“单一性”的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10):7577.
[7]Parasuraman A.,Zeithaml V.A.and Berry L.L.Reassessment of expectations as a comparison standard in measuring service quality[J].Journal of Marketing,1994,58(1):111124.
[8]Cronin J.J.and Taylor S.A.Servperf versus Servqual:reconciling performancebased and perceptionsminusexpectations measurement of service quality[J].Journal of Marketing,1994,58(1):125131.
[9]Parasuraman A., Zeithaml V.A.and Berry L.L.Servqual:a multipleitem scale for measuring consumer perceptions of service quality[J].Journal of Retailing,1988,64(1):1240.
[10]孟凡.以学生为本的高校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及其构建[J].大学(研究与评價),2009,(2):8489.
[11]龙三平.以学生为本的高等教育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1,(1):0104.
[12]侯若冰.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1.
[13]岳昌君.毕业生对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实证研究[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3):5882.
[14]张倩.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与学生满意度[J].中国高教研究,2009,(11):4043.
[15]胡子祥.高等教育服务质量评价模型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6,(2):6167.
[16]侯玉桃,彭爱辉.高校教师高等教育质量评价调查[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2):104109,125.
[17]金莉.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18]章兢.以学生发展为导向建立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4,(01):3240.
[19]刘易.应用型大学本科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2009,(06):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