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大顺
(广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汉魏古诗的生成方式与古诗交叉传播
吴大顺
(广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摘要:汉魏古诗是中国文人诗歌创作的早期阶段,当时“歌”与“诗”在观念上尚未明确区分,文人对“用诗”与“作诗”也无明确的意识,因此出现了歌辞徒诗化与文人拼凑歌辞作诗等多元的古诗生成方式,以及音乐、文本两种传播方式并存、交叉与相互转化情形。后世文献是在“歌”“诗”观念逐渐明晰,文体意识日益增强的观念下进行的,面对汉魏古诗这种多元的生成方式和多种传播方式交叉并存情形,学界产生了对其性质认识上的矛盾,后世文献著录对其或“乐府”或“古诗”的认定,也形成了“古诗十九首”是“乐府”还是文人“古诗”的跨越漫长历史的学术争论。
关键词:汉魏古诗;生成方式;交叉传播;双重性质
从现存文献对汉魏古诗的著录情况来看,现有30多首作品存世,“古诗十九首”是其中代表。汉魏古诗的多数作品当是多人多度创作的结果,经历了较长的时间才最后定型。从时间上说,少数生成于西汉,多数生成于东汉[1]245,也不排除部分作品生成于建安时期的可能。本文拟对汉魏古诗的生成方式及其音乐与文本交叉传播现象进行探讨。
1汉魏古诗的生成方式
汉魏古诗的生成方式十分复杂,有的是文人对民歌的加工,有的是乐府诗失去音乐而成,有的是文人拼凑乐府古辞的创作,有的是纯为文人创作。概言之,可以分为两大类,即:①歌辞音乐失传的徒诗化;②文人的徒诗创作。
1.1歌辞的徒诗化
这是早期古诗生成的基本方式之一。范文澜《文心雕龙·情采》注云:“汉之乐府,后世之谣谚,皆里闾小子之作,而情文真切,有非翰墨之士所敢比拟者,即如“古诗十九首”,在汉代当亦谣谚之类。”[2]541部分古诗就是这样生成的。如“古诗十九首”之《驱车上东门》,《文选》称其为古诗,《艺文类聚》称其为“古驱车上东门行”,《乐府诗集》将其收入“杂曲歌辞”,称“古辞”:
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万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3]889
从《艺文类聚》《乐府诗集》来看,此诗可能是民间歌辞,后来进入乐府配乐演唱,成为乐府歌辞,在长期的流传变迁中,音乐与歌辞渐渐分离,到梁代萧统编纂《文选》时,已不能辨认其是否为乐府歌辞,所以将之归为古诗类。类似的还有“古诗十九首”之《冉冉狐生竹》,《文选》《玉台新咏》称其为“古诗”,《乐府诗集》称其为“古辞”:
冉冉狐生竹,结根泰山阿。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兔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3]1044
从本质上看,古诗的这种生成方式其实是诗歌在传播与接受行为中形成的,其始本是以音乐形态传播的歌辞,音乐失传后,才开始其文本传播。当这类诗歌由音乐传播转化为文本传播后,其音乐属性逐渐丢失,诗性价值逐渐凸显。后人不能辨识其歌辞身份,将之作为古诗接受。
1.2文人的徒诗创作
西汉已经出现了少量文人的徒诗作品,汉末建安时期,文人徒诗创作开始兴盛。如现存古诗中“行行重行行”“西北有高楼”“今日良宴会”“回车驾言迈”“兰若生春阳”等作品,没有一种文献著录为“乐府”,这些诗歌可能是文人创作的徒诗,也不曾入乐歌唱。
汉魏古诗是我国文人自主创作早期阶段的产物,文人的创作意识尚未完全独立,往往借用世面流行的名言警句表情达意,于是拼凑乐府古辞或他人诗句,成为其普遍使用的方法。
从乐府古辞《饮马长城窟行》与《青青河畔草》《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三首古诗的关系中,可以看出汉代文人创作的某些细节。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瑟调曲”收录了《饮马长城窟行》古辞,郭茂倩征引郦道元《水经注》、杨泉《物理论》及《乐府解题》《乐府广题》等有关此曲的记载,并标明“古辞”,可见此曲当产生很早。其辞曰: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3]556
“古诗十九首”之一《青青河畔草》不仅拼凑《饮马长城窟行》古辞原句,内容也多言离别相思,应是文人以古辞为参照而创作的作品。古诗《孟冬寒气至》有“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别离”四句,不仅拼凑古辞的原句,其结构也来自于古辞。古诗《客从远方来》也拼凑了《饮马长城窟行》古辞原句。
班婕妤《怨歌行》《古长歌行》、古诗《客从远方来》三者关系也十分密切。郭氏在《乐府诗集》中对《长歌行》解题曰:“魏改奏文帝所赋曲西山一何高。”《长歌行》古辞曰: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3]442
《乐府解题》曰:“古辞云:‘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言芳华不久,当努力为乐,无至老大乃伤悲也。魏改奏文帝所赋曲‘西山一何高’。” 据《长歌行》歌辞文本可知,《乐府解题》引的两句古辞就是《长歌行》的前两句。又据“魏改奏文帝辞”可知,《长歌行》古辞在曹魏之前就已经存在。
班氏《怨歌行》辞曰: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3]616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当是化用《长歌行》“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而成的。“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两句又与古诗《客从远方来》“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相关。李善《文选》注云:“《歌录》曰:《怨歌行》,古辞。然言古者有此曲,而班婕妤拟之。”[4]1280在李善看来,《长歌行》古辞在班婕妤时代已经流行,班诗是拼凑了《长歌行》等歌辞而成的。那么古诗《客从远方来》则是拼凑了《饮马长城窟行》古辞和班婕妤《怨歌行》辞句而成的。
古诗《生年不满百》也是拼凑汉大曲《西门行》古辞而成的一首作品。《乐府诗集》引《古今乐录》曰:“王僧虔《技录》:《西门行》歌古西门一篇,今不传。”并录其辞曰:
出西门,步念之。今日不作乐,当待何时?夫为乐,为乐当及时。何能坐愁怫郁,当复待来兹。饮醇酒,炙肥牛,请呼心所欢,可用解愁忧。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而夜长,何不秉烛游。自非仙人王子乔,计会寿命难与期。自非仙人王子乔,计会寿命难与期。人寿非金石,年命安可期。贪财爱惜费,但为后世嗤。(右一曲,晋乐所奏。)
出西门,步念之,今日不作乐,当待何时?逮为乐,逮为乐,当及时。何能愁怫郁,当复待来兹。酿美酒,炙肥牛,请呼心所欢,可用解忧愁。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游行去去如云除,弊车羸马为自储。(右一曲,本辞。)[3]549
沈约《宋书·乐志》载《西门行》古辞与《乐府诗集》乐奏辞同。并注曰:“一本‘烛游’后‘行去之,如云除,弊车羸马为自推’,无‘自非’以下四十八字。”此注文本与《乐府诗集》本辞基本相同。可见,沈约所见也有乐奏辞和本辞两种版本。
《文选》中《生年不满百》诗曰: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仙人王子乔,唯可与等期。[4]1349
《满歌行》本辞有“贪财惜费,此一何愚。凿石见火,居代几时?为当欢乐,心得所喜。安神养性,得保遐期”等句。古诗《生年不满百》“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当与此相关。从古诗《生年不满百》与《西门行》《满歌行》歌辞的对比中可知,《生年不满百》基本上是《西门行》歌辞中原句的翻版,只是对《西门行》歌辞作了简化与调整。*古诗“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仙人王子乔,唯可与等期”四句与晋乐奏辞同,一般认为乐奏辞是西晋荀勗改作的。荀制乐奏辞的后八句与本辞用韵不同,当是荀勗据“生年不满百”古诗补充而成的。
以下数例大致也是文人拼凑乐府古辞的结果:
例1古诗《青青陵中草》曰:
青青陵中草,倾叶晞朝日。阳春被惠泽,枝叶可揽结。草木为恩感,况人含血气。[5]5003
《太平御览》卷九百九十四收录,称古诗,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在汉诗卷。该诗前四句与《长歌行》古辞前四句“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的结构基本相同。《长歌行》古辞在班婕妤时代就已经广为流传。从创作机制言,古诗《青青陵中草》先模仿《长歌行》古辞起兴,后两句“草木为恩感,况人含血气”则是在《长歌行》古辞基础上的自创,用来感物抒怀。
例2古诗《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第一句“行行重行行”,李善《文选》注曹子建《赠徐干》诗曰:“古《步出厦门行》曰:行行复行行,白日薄西山。”[4]1117“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出自《古歌》:
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令我白头。胡地多飚风,树木何修修。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6]289
《行行重行行》古诗中有三句与《步出厦门行》 《古歌》中的歌辞大致相同。因古乐府的亡佚情况比较严重,《行行重行行》是否还有源于乐府古辞者,不得而知,但《行行重行行》摘取乐府古辞进行创作的事实是可以肯定的。
例3《古诗为焦仲卿作》诗曰: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太平御览》卷八二六载《古艳歌》曰:
孔雀东飞,苦寒无衣。为君作妾,中心恻悲。夜夜织作,不得下机。三日载匹,尚言吾迟。[5]3681
逯钦立曰:“古诗为焦仲卿作即继承此歌。”[6]292可见,文人拼凑乐府古辞而成新诗的现象,在汉末建安时期的文人创作中十分普遍,是文人创作初期的基本做法,曹丕《明津诗》、孔融《临终诗》都是如此。
曹丕《明津诗》(魏文帝集题为《于孟津作》)曰:
岧岧山上亭,皎皎云间星。远望使心思,游子恋所生。驱车出北门,遥观洛阳城。
平调曲《长歌行》古辞第三首曰:
岧岧山上亭,皎皎云间星。远望使心思,游子恋所生。驱车出北门,遥观洛阳城。凯风吹长棘,夭夭枝叶倾。黄鸟飞相追,咬咬弄音声。伫立望西河,泣下沾罗缨。
逯钦立先生认为,《长歌行》后六句亦当为魏文帝作。[6]402洪顺隆在《魏文帝曹丕年谱暨作品系年》中认为,此诗作于建安二十年曹操西征张鲁期间,“此诗与古辞《长歌行》或雷同,盖丕借他人之杯浇自己块垒”[7]。洪氏之论颇有见地。
汉末孔融《临终诗》(《古文苑》卷八)曰:
言多令事败,器漏苦不密。河溃蚁孔端,山坏由猿穴。涓涓江汉流,天窗通冥室。谗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靡辞无忠诚,华繁竟不实。人有两三心,安能合为一。三人成市虎,浸渍解胶漆。生存多所虑,长寝万事毕。[6]197
该诗当作于建安十三年,孔融被曹操杀害之际。《北堂书钞》载孔融《折杨柳行》曰:“言多令事败,器漏苦不密。河溃蚁孔端,山坏由猿穴。”[8]192李善注《文选》“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曰:“《古杨柳行》曰:‘谗邪害公正,浮云蔽白日’,义与此同也。”[4]1343今存《折杨柳行》古辞曰:
默默施行违,厥罚随事来。末喜杀龙逄,桀放於鸣条。(一解)祖伊言不用,纣头悬白旄。指鹿用为马,胡亥以丧躯。(二解)夫差临命绝,乃云负子胥。戎王纳女乐,以亡其由余。璧马祸及虢,二国俱为墟。(三解)三夫成市虎,慈母投杼趋。卞和之刖足,接舆归草庐。(四解)
《乐府诗集》《折杨柳行》解题引《古今乐录》曰:“王僧虔《技录》云:‘《折杨柳行》歌文帝《西山》、古《默默》二篇。今不歌。’“并有”右二曲魏晋乐所奏”的注解。[3]547今存《折杨柳行》古辞不见“谗邪害公正,浮云蔽白日”诗句。“默默”古辞以“默默施行违,厥罚随事来”开头,认为“违礼施行,必遭惩罚”,然后列举夏桀、商纣、胡亥、夫差等国君听信谗言、残害忠良而终受惩罚的事实进行说明,后部分以“三夫成市虎,慈母投杼趋”进一步说明谗言的危害。孔融《临终诗》是其在临终之际对自己遭受杀身之祸的反思,既感慨自己因言多而遭祸,又感慨奸佞谗言的可畏。两诗在内容上存在一定联系。孔诗“三人成市虎”当来自“默默”古辞。而“浮云翳白日”应是摘取“行行重行行”诗句而成,比喻谗邪对忠良的残害。综合以上文献可知,孔融《临终诗》是模仿《折杨柳行》古辞而创作的一首临终感命诗,诗人借《折杨柳行》古辞的内容以浇自己心中的块垒。因孔融《临终诗》与《折杨柳行》的这种关系,后人也有称孔融《临终诗》为《折杨柳行》的,虞世南《北堂书钞》大概因此而称该诗为孔融《折杨柳行》。李善所言《古杨柳行》应该就是孔融《临终诗》。据《乐府诗集》载,《折杨柳行》在魏晋歌曹丕“西山一何高”和古辞“默默施行违”两篇,文人拟作有陆机1首,谢灵运2首,没有收录孔融《临终诗》。说明该诗是孔融所作的文人徒诗,与拟乐府的创作机制不尽相同。
文人拼凑乐府古辞而成的新诗,其外在形式上保留了一些歌辞原句,与拟乐府有些相似。就其实质而言,二者却存在很大区别:拟乐府除对始辞、主题和题材模拟外,还要遵循原曲调的音乐风格,尽管建安时期的拟乐府大多以“古题写实事”,但多数拟乐府所写的实事与古题内容总是存在一定的关联,其音乐属性居于首位。如《蒿里》《薤露》,本为送葬挽歌,汉武帝时以《薤露》送王公贵人,以《蒿里》送士大夫庶人。曹操以《薤露》“唯汉二十二世”闵汉世之乱,实为对汉室的挽歌,以《蒿里》“关东有义士”中“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的诗句,直言伤乱之惨,“以所咏丧亡之哀,足当挽歌”[8]118。文人的徒诗创作更注重古辞的字面意义与当下情境的联系,其创作动机是自由抒写作者的今情,不像拟乐府那样受原曲调的音乐风格和原歌辞主题、内容的制约,其诗性意义居于主导。
2汉魏古诗的文本与音乐交叉传播及其双重身份
2.1汉魏古诗的文本与音乐交叉传播现象
在传播形态上,汉代的诗歌主要以歌唱、吟诵等口头形态传播,也存在简帛书写传播,刘向、刘歆父子“总群书”编纂《七略》,就是依据文本进行的。三国曹丕“以素书所著《典论》及诗赋饷孙权,又以纸写一通与张昭”[9]89是诗歌以绢帛传播的典型事例。汉末魏晋时期,诗歌的抄写传播一直是主要的文本传播方式,东晋南北朝,因纸张书写的流行和普及进一步奠定了抄写传播的地位。诗歌的结集传播在汉末魏晋逐渐兴起,晋宋开始盛行。当时分为别集、总集两类,别集起于东汉,两晋开始兴盛;总集起于三国,两晋兴盛。就汉魏古诗的文本传播看,可能主要在总集中传播。因为古诗是不知作者和诗题的,别集所收均是有明确作者的诗歌。《隋书·经籍志》著录总集共107部,2 213卷,通计亡书,合249部,5 224卷,在《文选》之前的总集有:挚虞《文章流别集》四十一卷,谢混《文章流别本》十二卷,孔甯白《续文章流别》三卷、《集苑》四十五卷,刘义庆《集林》一百三十一卷,《集林钞》十一卷,沈约《集钞》十卷,《集略》二十卷,《撰遗》六卷,孔逭《文苑》一百卷,《文苑钞》三十卷等十一种。这些应是诗文的合集;此外,还有谢灵运《诗集》五十卷,《诗集钞》十卷、《古诗集》九卷、《六代诗集钞》四卷、《诗英》九卷、《今诗英》八卷等六种,排在昭明太子《古今诗苑英华》十九卷前面,其中有《古诗集》九卷和《六代诗集钞》四卷,可见《文选》以前,古诗已经存在文本传播了。[10]1081-1084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文本传播之外,汉魏古诗还存在文本与音乐交替、并行传播及互相转化的情形:其一,歌辞音乐失传而形成的徒诗,其实本是以音乐形态传播的歌辞,因音乐失传,开始文本传播,后人不能辨识其歌辞身份而视之为古诗。从历时性看,这类诗歌存在由音乐传播到文本传播的转化过程。其二,文人直接创作的徒诗,本来是以文本传播为主,但因某些作品被乐工选入乐府配乐而成为歌辞,开始了其音乐传播的历史,于是这类诗歌也具有了某些音乐的属性,便形成了一首诗歌的文本、音乐两种方式并行、交叉传播的格局。其三,拼合乐府歌辞或他人诗句而成的徒诗,主要以文本传播为主,相对简单。但因其生成方式和字面内容与乐府歌辞的密切联系,客观上造成了乐府歌辞的部分诗句和段落在诗歌中进行文本传播的事实,致使汉魏诗歌呈现出更为复杂的样态。
2.2配乐传播与汉魏古诗的双重身份
如上所述,汉魏时期,有的古诗因配乐歌唱,使其在文本传播外又形成了音乐传播的新形式。如“古诗十九首”之《迢迢牵牛星》,北周杜台卿《玉烛宝典》载:“古乐府‘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盖止陈离隔,都无会期。”[11]297杜台卿《玉烛宝典》所引“古乐府”,其实就是“古诗十九首”的《迢迢牵牛星》。还有如古诗《十五从军征》配梁鼓角横吹曲、曹植《七哀诗》被配楚调曲《怨歌行》、左思《招隐诗》配吴歌等。因古诗的配乐传播,使古诗与音乐形成了共生关系,这些古诗也具备了双重身份,即:当这些诗歌作为徒诗存在时,所承载的是诗歌的文学功能,凸显的是文学的诗性意义;当它配乐传播时,便进入了音乐文化系统,承载了音乐文化功能,凸显出音乐的歌辞意义。
3结语
综上可知,汉魏古诗是中国文人诗歌创作的早期阶段,早期文人创作是在文人用诗活动中逐渐兴起的。当时“歌”与“诗”在观念上尚未明确区分,早期文人对“用诗”与“作诗”也没有明确的意识,所以出现了歌辞徒诗化与文人拼凑歌辞作诗等古诗生成的多元方式,其实,很多作品就是在使用实践中的“再度”创作。由于生成方式的多元性和再度创作的历时性,导致其传播方式的音乐、文本两种方式并存、交叉与相互转化。后世文集编撰是在“歌”“诗”观念逐渐明晰,文体意识日益增强的观念下进行的,面对汉魏古诗这种多元的生成方式和多种传播方式交叉并存情形,产生了对其性质认识上的矛盾,后世文献著录对其或“乐府”或“古诗”的认定,以及对“古诗十九首”是“乐府”还是文人“古诗”的争论就是这样产生的。
参考文献
[1]赵敏俐.汉代诗歌史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
[2]范文澜.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3][宋]郭茂倩.乐府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4][唐]李善.文选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5][宋]李昉等.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60.
[6]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7]洪顺隆.魏文帝曹丕年谱暨作品系年[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9.
[8]黄节.汉魏乐府风笺[M].北京:中华书局,2008.
[9][晋]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2.
[10][唐]魏征.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11][隋]杜台卿.玉烛宝典[G]∥丛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8.
Producing Ways of the Poetry in Han and Wei Dynasty and Their Intersection and Communication
WU Dashun
(School of Liberal Arts,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Guilin 541004,China)
Abstract:In the poetry of Han and Wei dynasty,the early stage of China’s poetry,there were no clear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oncepts of “Poetry” and “Poem”,and the scholars of that period also were not aware of these differences,which resulted into the polybasic producing ways of poetry,such as the “poetic poetry” and the patchwork of poem made by some writers,and the coexistence,intersection and transition of two ways of communication:music and text.In the literatures after the Han and Wei dynasty,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concepts of “Poetry” and “Poem” was gradually made clear,and the awareness of the literary form was increased as well.In regards to the complicated producing and communication ways of poetry in the Han and Wei dynasty,the later scholars gradually were aware of the contradictions of their natures.Academic debates over a long history in the literature description (the Music-bureau Folk Songs or the Ancient Poetry) and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Nineteen Ancient Poems (the Music-bureau Folk Songs or the Ancient Poems of Scholars) took place in later literatures.
Key words:the poetry in Han and Wei Dynasty;the ways of producing;intersection and communication;double-characters
文章编号:1673-1646(2016)04-0001-05
* 收稿日期:2016-02-2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诗词曲源流史(11&ZD105)
作者简介:吴大顺(1968-),男,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从事专业:中国古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3-1646.2016.0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