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懿茜
【摘 要】 通过两年跟踪研究,试图探究初中新生心理适应性与家庭环境的关系。结果:1、家庭收入上的差异对考试焦虑情境适应有显著影响,对家庭的亲密性和组织性有显著影响;2、非独生家庭的矛盾性得分显著高于独生家庭;3、适应不良学生与适应良好学生在亲密性上有极其显著差异,它可能是影响新初一学生对于新环境适应的重要原因之一;4、家庭环境中的亲密性因素可以预测学生第二年的心理适应情况。
【关键词】 心理适应 家庭环境 初中新生
1 引言
从小学跨入初中的大门是人生的一次转折,考核和升学方式的转变可能是初中学生需要面临的最大转变,它为个体发展提供新契机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生命发展观的兴起促使社会日渐重视转折期个体变化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转折期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因此越来越受到重视。马斯洛认为心理健康意味着“能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并将“适应良好”作为心理健康的重要参照因素之一,而适应情况则是综合反映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1]
更多的学科,更难的教材,更快的教学速度……往往容易使新生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并在身体健康、学习环境、群体活动等方面产生新的分化,从而产生表现多样的各种适应不良。而作为中小学生生活的重要微系统的家庭,对初一新生的心理影响也仍会持续,不良的家庭环境往往会对个体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研究发现家庭环境是决定孩子学校适应能力的首要因素[2]。为了进一步探究初中新生心理适应性与家庭环境间的可能影响,此次研究对初一新生的心理适应性状况和其家庭环境进行了调查,并对他们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跟踪研究,以期能为新生美化家庭环境,提高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提供一定依据。
2 方法
2.1 被试
全部被试为杭州市春蕾中学初一年级新生共34人和其中32位学生的家长。有效调查结果31人,其中男生16人,女生15人。
2.2 研究方法
2.2.1观察法
对学生在校学习生活进行长期观察,了解其学业水平波动情况、观察同伴关系建立变化、课堂表现、学习兴趣、学校活动参与情况等等,综合判断其适应情况是否良好。
2.2.2访谈法
定期与其家长进行电话沟通或校访、家访沟通,了解其在家表现、与父母关系变化、家庭环境变化等,将访谈内容和其家庭环境量表的调查情况互为补充,长期跟踪了解,综合判断其适应情况与家庭环境之间的联系。
2.2.3问卷调查法
通过向初一新生及其家长发放问卷的方式,结合家访内容来收集信息。进行两年的跟踪研究,收集、整理个案,并在第二年进行第二次问卷调查。调查工具包括:陈会昌编制的青少年心理适应性量表(Adolescence Psychological Adaptability Scale, APAS)[3]和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4]并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3 结果
3.1青少年心理适应性量表分析
根据表1所示,两次测验比较中,考试焦虑情境适应得分均值第一次略高于第二次,其余四项均为第二次高于第一次。两次测验的得分均值没有显著差异(p>0.05),学生在两年中的心理适应水平有部分提升,但仍较为平稳。
根据表2所示,新初一学生的心理适应性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和管理人上都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在家庭收入上的差异对其考试焦虑情境适应有显著影响。
3.2家庭环境量表分析
根据表3所示,新初一学生的家庭环境在性别和管理人上都没有显著差异。但是,是否独生对家庭环境的矛盾性有显著影响,非独生家庭得分显著高于独生家庭。另外,家庭收入上的差异会对其家庭环境的亲密性和组织性产生显著影响。
3.3适应不良学生与适应良好学生在家庭环境方面差异
根据表4发现适应不良学生与适应良好学生在亲密性因子上有极其显著的差异。以青少年心理适应性量表总分为因变量Y ,以家庭环境量表中的各个因子得分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向后法)。结果显示,亲密性是影响青少年心理适应性总分的主要因素(F=216.58,p<0.01),方程的调整系数R2=0.88。对方程的回归系数检验发现,亲密性的线性相关关系极其显著(t=4.72,p<0.01)。家庭环境中的亲密性程度可以预测学生第二年的心理适应情况。
4 讨论和建议
4.1非独生子女家庭需要关注分配上的矛盾
根据表3所示,是否独生对家庭的矛盾性有显著影响,表现为非独生家庭的矛盾性得分显著高于独生家庭。非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相较于独生子女家庭孩子来说,有较多的机会面对包括在经济上、情感上的资源分配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均”,这样的情况更有可能爆发家庭矛盾。并且,处于初中阶段的青少年越来越关注自己内心的声音,对于自尊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而非独生子女家庭相较于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有更多的机会被比较,这种“邻居家小孩”的效应对于优秀的一方来说可能是一种鼓励,但是对于相对较弱的一方来说则更容易使其产生厌烦、叛逆、自弃等负面情绪,随着学业难度的增加,造成家庭矛盾性的升级。
因此,非独生子女家庭的家长需要更加注意在经济上和情感上的平等分配。特别是有一些孩子刚从家乡来杭就读,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在父母身边成长,对于他们来说不仅要适应新的学校,新的学习难度,连最温暖放松的家庭也在一个适应过程当中。对于他们来说,少比较,多关注、多鼓励可能是营造一个和谐家庭氛围和帮助他们度过新生适应阶段的较好方法。
4.2积极关注、平等尊重缓解适应中的焦虑
根据表2所示,在家庭收入上的差异会对其考试焦虑情境适应有显著影响。从总体上来看,心理适应性量表中考试焦虑情境适应与家庭经济条件呈现同方向的变化趋势。另外,家庭收入上的差异会对其家庭环境的亲密性和组织性产生显著影响。亲密性得分为递增趋势;组织性得分为6~10万最高,小于6万最低。
一方面,学习、生活有一些必要开支需要一定的家庭经济条件基础作为支持;另一方面,不同家庭的经济收入与父、母亲的职业和受教育程度有关系[5]。对于教养方式的研究表明,父母各自的教养方式与其所受教育程度或社会地位有很大关系,表现为随受教育程度或社会地位的升高,越来越倾向于采取较多情感温暖、理解,较少拒绝、否定等的积极教养方式。[6]相对来说,成长于被积极关注、被平等尊重的家庭环境中的学生,往往能对学习有更积极的态度,对考试和成绩有更平和的心态,也更可能与家长和老师有积极的互动,能更有效缓解其对考试的焦虑。
4.3亲密关系是初中生心理适应的助推器
根据表4发现适应不良学生与适应良好学生在亲密性这个因子上有极其显著的差异。而表5说明家庭成员间的亲密性可能是影响新初一学生对于新环境适应情况的重要原因之一,并且家庭环境亲密性得分越高,学生的心理适应性水平越高。家庭成员间的亲密感越好,表明亲子关系越融洽,家庭成员间的理解、包容和互动更多。而家庭是重要的社会支持系统之一,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无间,能够使得成员在遇到问题时更愿意互相倾诉、倾听、理解和彼此获得支持。而当面对新环境所带来的更大学习压力、陌生人际关系时,拥有更加亲密的家庭的初一新生在同等情况下,无疑将更加快地投入到新生活中,找到新的乐趣。这样的结果提示,增加家庭成员的亲密感可能是帮助初一新生更好更快的适应新学校、新身份和新阶段的有效方法。
5 结语
结合调查法获得的数据分析结果和观察、访谈法获得的实际个案发展状况比较发现,家庭环境中的亲密性是帮助初中新生快速适应初中生活的重要因素,并且两者呈现出正性的相关,即亲密性越高适应情况越好。这提示我们良好的家庭关系将成为初中新生适应新学习环境的助推器。营造一个亲密和谐的家庭环境,家长可以注意以下方面:
父母关系的和谐稳定。初中生仍处于思想品德素质的塑造形成时期,父母的言行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同时父母的相处模式是他们学习模仿与异性相处的重要对象,其影响甚至会延续到孩子成年之后自己建立亲密关系。所以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必须从父母自身做起。
重视亲子之间的交流互动。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同伴影响将逐渐取代师长教育,但逐渐步入青春期的中学生仍然需要父母的引导和关爱。常常可以听到有些家长说:“他要什么东西我都满足他了,为什么他却这么不自觉,太令我失望了!”然而,物质上的满足并不能替代心灵上的充实。如果父母因工作繁忙而疏于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最终造成的结果会是两代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无法缩短,没有共同语言。孩子会觉得父母根本不关心不了解自己,父母觉得孩子越来越难以管教。因此,父母可以选择安排有目的地沟通交流或者和孩子共同参与活动来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比如:吃晚饭时聊聊学校发生的事情,共同完成家务劳动,举办短小的读书会,亲子共同出游等等。通过情感交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是家庭成员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并且逐步学会乐意与父母沟通。
参考文献
[1]廉串德, 郑日昌. 高一学生学校适应与教师领导行为关系之初探[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2, 4, 61—64.
[2]Serdeva S. Family and social determinants of school maladjustment in student with emotional disurbances and behavioral distorders from recovery schools in Bulgaria[J]. Cent Eur J Publ Heal , 1998, 6, 280—283.
[3]陈会昌, 胆增寿, 陈建绩. 青少年心理适应性量表(APAS)的编制及其初步常模[J].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5, 3, 28—32.
[4]汪向东, 王希林, 马弘.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 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1999.
[5]宋爱芬, 张向葵, 高丽. 青少年学校适应的调查研究[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 29(4), 17—21.
[6]王秋英. 家庭教育方式与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相关研究[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8, 5, 276—277.
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5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