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
【摘 要】好的班级管理模式和评价方法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实现教学效率和教育资源的最优化,本文根据笔者的亲身经验,探索在班级管理中运用捆绑式积分评价的班级管理策略的实效性。
【关键词】小组合作 班级管理 积分评价
一、引言
在班级管理中,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可以促进学习者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从而对知识产生新的洞察。教育也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能更多地沟通、交流和合作,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建构起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系统。而要保证小组合作模式的更有效地进行,亟需一个有效的评价方法,在众多的评价模式中,捆绑式积分评价的方式是比较有效的一种办法。捆绑式评价是一个形象化的说法,指的的以两个或两个人以上的小团体为评价单位和对象,进行一个小整体式的评价,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对个人进行评价。而积分评价,是根绝评价对象的表现优劣进行加分或者减分的奖惩。捆绑式积分评价,则是以小组整体表现为考察对象,并根据其表现进行加减分的奖惩。
二、意义
积分评价模式就像许许多多青少年沉迷其中的网游一样,具有以下几点吸引力:
(1)及时反馈
及时反馈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做的每一件小事,都可以立马视觉化、数据化地显示出来,就像网游游戏中砍怪物头上飚出的伤血的红字以及音效一样,可以给学生一个及时的行动回馈。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回馈可以使得学生对学习更加具有可控感。
(2)成就感
积分评价可以让学生对学习目标具有可控制感。完成一个小任务就可以加一分,使得学习活动变成了一种内在的激励,也就是自我能力的确认——这件事,我做了,我克服了困难,我完成了,我高兴了。而且这样的一些学习任务往往是恰到好处的困难程度,并且学生是完全有能力去破解它的,属于刚好跳一跳就能摘到苹果的困难程度,学生的心中会燃起征服的欲望。每一件小任务的达成可以为小组增加相应的贡献分,也会增加学生的荣誉感和自信感,也能培养孩子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3)增强团体的凝聚力
在网游世界里,一起组团打过怪兽的陌生人也能变成很好的朋友,因此,一起为自己的小组争取更多的积分和荣誉的同学,没有什么理由不能成为一个极强凝聚力的团队,大家都为着同一个目标而努力奋斗。除此之外,通过一些教师人为的小组成员的合理安排,可以使得各个方面有所擅长的学生进行互补和互相促进影响。当然,捆绑式的积分评价,也能做到避免负面习惯和性格的同化和感染。
(4)简化目标,路径清晰
在这一前提下,学习变成一件非常量化并且可控的活动,只要一点点的把分积累起来,就可以为自己的学习打造一个良好的成果,这两者之前是可以挂钩甚至等同的。学生的饥渴效应是教学活动中最好的传播知识的状态。而学习目标的简化,就能让学生对学习具有可控之感,从而形成饥渴效应,更愿意投入到学习中来。
除此之外,捆绑式的积分评价模式更能促进这种评价模式的进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表明了,人类有五种需求层次,程度从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种。捆绑式积分评价模式,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学生的社交需求从而使得学生个体减少孤独感,还能从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上实现更大的满足。“他们为了在小组内体现个人价值、不辜负同学的期望、给小组增光添彩而努力学习。学习小组的成立,激发了学生的自尊心,让他们更多地感到来自同学和老师的关注与期望,这激发起他们更强烈的进取心,意识到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得到大家认可。而班级其他同学在小组长的带动下,也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从而形成“群羊效应”,促进整个课堂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为构建高效课堂添彩。”1
三、应用
(1)课堂回答问题
首先,在教师的教学设计上,要更多地体现小组合作探究的精神,让学生更多地能自主学习。然后,在课堂活动中,教师才能抛出一个具有高度的小组合作探究的可行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来得出答案,答对的小组可以加一分。另一方面,对于一个难度不高的学习任务,也可以设置,先完成的小组可以给予更多的加分,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使他们把更多的激情投入到学习中来。对于一些难度中等但是体现所学习的内容的问题,可以设计成抢答的模式,抢答正确者可加一分,答错者不扣分。“这样就激发了学生课堂上动脑思考、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课堂的高效。”2笔者亲身试验,学生课堂上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一下提高了很多,许多性格比较活泼开朗的同学都是抢着回答问题。还常常会因为老师没有叫到自己回到问题从而没有给自己的小组加分而感到懊悔和遗憾。如果学生长期能有这样的一种上课的感觉,那么对教学内容的有效的教授,无疑是非常有利的。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方法刚开始实行的时候,许多教师能会发现,代表自己的小组发言加分的那些同学,来来去去都是那么几个。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进行了仔细的斟酌和研究,并最终制定了一条新的游戏规则来避免这一行为,就是要求全组总动员,对于同样的一个问题,整个小组的成员都要进行充分的讨论并且过程与方法要播撒到每个人的心中,这样每个人都能站起来都能正确地回答问题,就算不能正确地回答问题,也已经达到了教学的目的了。在这一前提下,要求各小组进行抢答的时候全组组员都要举手才有发言的权利,这时候,教师可以时不时选择那些内向或者不善言辞或者对知识点掌握得不是很好的同学起来回答问题,这样对这一类学生的能力就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2)作业表现
教师在批改作业的时候,给每个学生的作业表现给予相应的分数,以五分为满分,做得最好的可得五分,凭优劣据此递减,学生在拿到批改完的作业,可以根据其作业的得分给本小组加分,具体算法为,以小组内所有人的分数的平均数,四舍五入则为小组得分,在此基础上,如有缺交作业者减掉缺交个数分,则为小组的得分。另外,也可以对小组全五分的进行奖励,比如,假如该组所有成员都得五分,就可以给该小组加六分。在作业表现方面实行这种捆绑式评价方法可以使得每个小组组员都变成有力的监督者,教师在监督学生按时按量按质完成作业方面是十分的省心省力的。笔者按照这个办法实施下来,也有了很大的成效,
能一定程度上把教师从冗杂的催学生交作业和督促学生更优质地完成任务等琐碎事务中解放出来,以便更好地研究课堂教学与知识传授。而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也非常高,基本上每个学生都会尽量地全力以赴,争取为自己的小组贡献更多的分数,写作业不再是老师要我写,不再是家长要我写,而是自己有个非常迫切的需求地去写作业。很多时候,在作业发下去的时候课堂上都会出现这样的声音:“都怨你,这道题写错了,害我们小组少加了一分,你赶紧改正过来,争取下次不要写错,你不会写我来教你怎么写……”应该来说,许多教师如果能听到这样的声音,都会很欣慰。另外,学生也能从这如火如荼的忙碌中享受到劳作收获的喜悦,对学生的人文主义教育,又是一大贡献。
(3)自习课
在校的教师免不了要上看学生上晚自习,学生自控能力非常差,所以免不了要违反课堂纪律,讲话,出位等现象层出不穷。教师管起来也是十分的费心费力的。在这一种背景之下实行捆绑式积分评价,也是十分有效的一种办法,具体做法是:以小组为单位,每节自习课按自习表现加分,最高为三分(满分上限可由教师自己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其次按表现优劣情况据此递减。除此之外,如有发生违纪行为,可给予一次提醒,提醒后依然故技重施的话则给予相应的扣分。扣分加上所加的分,则为该组得分。笔者的亲身经历证明了这一方法也是十分有效的。这对于刚入职不久的年轻教师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年轻教师不像老教师那样有威望,哪怕站在讲台上一声不吭,也很有威慑力,学生自然而然不敢违规,但是年轻教师在掌控课堂大局上有一定的的欠缺,这样的一个办法可以给年轻教师带来福音。学生在这样的一个制度下上自习课,会尽可能地克制自己想要说话和多动的欲望,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专一沉稳的良好学习习惯。而在传统的教学管理体制之下,学生在自习课上的表现往往是:可说可不说——说,可动可不动——动。这样的一个办法实行之后,都能尽量做到:可说也不说,可动也不动,这样的一个转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也是十分有益的。
(4)早晚读
在早晚读的时间也可以实行此捆绑式积分评价方式。理同上一使用方式。具体做法为:选举一位监督员(课代表或者值日班干)在同学中间随意行走,边走边参与读书,与此同时对各个同学进行监督,如有不读书的同学,可以对其进行一次温馨提醒,一次提醒不奏效而固态重生者可以给予小组扣除一分处理,并以此类推。在中小学阶段,学生的自控能力比较弱,很多时候都无法及时控制自己的作为,也会有懒惰的惯性,而早晚读是十分重要的,即是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又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除此之外还可以深化所学的知识,但是许多学生无法真正体会到这些,惰性又常常作祟,所以非常需要一个外在的管理体制迫使其能更多地投入到读书活动中来。只要他真正地投入到读书活动中来,他才会意识到读书的好处,也才会收获其中的益处。
(5)班级卫生
卫生管理基本上是班级管理的重中之重的事情,卫生做不好,表面上来说影响整个班级的集体荣誉,从深层含义上说也不利于学生良好习惯和品行的养成,但是卫生方面的工作教师要抓起来的话是繁琐异常的,因此,利用捆绑式积分评价对卫生值日小组也比较能调动学生的积极能动性。具体的实施情况入戏:事先按照一定的规则划分值日小组以及卫生值日区域,轮流值日,这个值日小组最好可以跟课堂值日小组相吻合,最后对整个卫生值日小组进行整体打分,并且规定,如果分数不合格,就要再值日一次,直到值日合格为止。给卫生小组打分的这份工作可以交给一个专职人员(比如说劳动委员)进行,并且并且这位专职人员
必须保持公平公正的原则,还需每天把评分结果以及原因上报给班主任老师,除此之外,被评分的小组如果对评分结果不服,也可以提起上诉并提供有效的证据。同时也要细化一些细则,比如,地板没有扫干净,扣多少分,黑板没有擦,又扣多少分,诸如此类,并且在这份细则实行过程中还应不断完善。
四、奖励机制
捆绑式积分评价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说,最至关重要的是奖励机制,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奖励机制,那么全面所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徒劳无功的,只有有一个合理科学的奖励机制作为保障,学生才能始终保持高昂的积分热情。这样的一个捆绑式积分评价模式会最终比较出高低来,会有小组脱颖而出,成为得分最高的小组,这就要求教师按照一定的频率(比如一个月一次)对得分最高的小组进行奖励,奖励的内容最好不要物质化,而要偏向精神性的奖励。比如:教师给学生家长打表扬电话——与家长分享进步和成就的快乐;排队的时候站在最前面——享受因个人努力而获得的荣耀;挑选休闲时间播放音乐或电影,让学生从家里带来磁带或CD——享受自主选择的快乐;把班里的录音机或小动物或小盆栽带回家一晚——享受因个人努力而获得的特权;给老师选择一本书,让老师读给大家听——体验权威感和自主选择;按自己的意愿换座位——享受因个人努力而获得自主选择和更多自由的权利;跟老师共进午餐——体验权威感和荣耀感;在游戏中做主持人——体验权威感。
五、结语
在实行捆绑式积分评价模式的时候,同时也要注意不要忽略对学生个人的评价,天性以及个性还是存留在每个学生身上的,当学生个体的亮点十分突出的时候,也要对学生个体进行及时的表扬与肯定。除此之外,还需注意,组员一旦固定下来,一般没有特殊情况下,都不要随意调动,否则就会破坏组员之间凝聚力和默契。
捆绑式积分评价模式也不是万能,经笔者实施起来才发现,这个方法对于一些对学习有抗拒性或者上学态度恶劣的学生的还是有些心有余而力不从。而有些学习懒惰的学生,却依靠着小组的荣耀而沾光,既会造成这类学生侥幸的心理也会造成积极组员的积极性的受挫后果。
【参考文献】
【1】王炎洁.优化学习小组激励机制为高效课堂添彩.素质教育大参考 1A/2014
【2】葛廷印.合作学习小组的建设及评价.成才之路 2014.9
【3】何广茹等.小组捆绑式评价,可行.中国教师报/2009 年/6 月/24 日/第 C03 版 班级在线
1 王炎洁.优化学习小组激励机制为高效课堂添彩.素质教育大参考 1A/2014
2 王炎洁.优化学习小组激励机制为高效课堂添彩.素质教育大参考 1A/2014
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5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