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核心能力之自我学习能力培养的探讨

2016-01-15 09:33钱春华程红雪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4期
关键词: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钱春华 程红雪

摘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作为当前中职学生培养目标的重要内涵,越来越受到中等职业教育界的重视。职业方法和社会适应能力,是职业核心能力的主要方面,本文针对职业方法能力中的“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及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关键词:职业核心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4-0248-02

一、引言

作为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目前,世界职业和岗位结构,均包含了职业核心能力。岗位职能的不断变化始终伴随人的能力结构,成为生命个体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在世界各国有不同的概念和内涵界定,从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的“关键能力”,我国台湾和大陆地区的“关键能力”,美国的“基本能力”到我国香港命名的“基本技能”、“共同能力”等,均在职业核心能力的基本范畴之下。职业核心能力对良好的就业和职业从业者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受到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和区域的重视。1998年,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把职业核心能力分为八项,称之为“八项核心能力”,包括:与人交流的能力、數字应用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学习的能力、创新创造的能力、外语交流能力。

20世纪末,新技术革命的出现,对传统产业机构产生巨大的影响的同时,也极大地刺激了人民新的消费需求,导致了人民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这两种因素,互为因果,互相影响,最终导致了市场需求结构产生了巨大变化。各国纷纷以此为契机,自觉自愿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为世界经济即将形成的新格局和新局面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这一进程中,人们的职业和岗位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很多人从传统的工作方式进入到新的工作方式和岗位履职方式,个体生命在其职业生涯中的职业岗位变换明显加强,那种一生只从事一种职业岗位的职业群体在数量上逐渐萎缩。在职业岗位上,职业技术能力、职业革新技术对人们的工作能力产生了极大的控制力,在此情况下,个体生命在职业岗位上的自我学习、自我提升的要求大大提升,个体学习能力将会对职业产生巨大作用。

二、什么是自我学习能力

自我学习能力,即职业者个体在履行岗位职责的过程中,出于个人职业发展的需要,为提升完成职业岗位职责能力而制定的个人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灵活运用各种学习技巧,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自主调整计划和目标,不断提升个体的综合素质和综合技能,是各级各类职业和岗位所必须具备的能力。自我学习的主要特征是一种具备自我激发性的终身学习,以提升素质和技能为目标,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三、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知识总量的爆炸式增加,知识更新的速度日新月异地提升,新的岗位和职业层出不穷。一个学生在校所学到的知识仅占一生所需知识的很小一部分,而大部分的知识需要学生在工作中通过自学获取。可见,学会学习已成为现代社会职业生涯中一种生存的必备能力。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在现代知识经济社会,技术革命加快,谁要在今天的竞争中取胜,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吸取新的知识和技术,不断发展自己的能力,在诸多的能力中,自我学习的能力是第一能力,是制胜的法宝,是未来社会发展中最具有价值的能力。有人曾说21世纪是学习的社会,谁不会学习,谁就会被淘汰。如果自我学习能力缺乏,就不可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变化和岗位对职业能力的新要求,就会被社会所淘汰。

古人云,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有句名言:“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联合国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指出“教育应该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备知识,而应该更努力地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即学会怎样学习”。可见,加强对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就成为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四、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1.转变“教与学”的观念和习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教学活动中的一对主要矛盾。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居于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和被传授者,学生在课堂中往往居于被动的地位。但新的职业岗位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更多地实现传统教学到现代教学方式的革命性变革,要求现代课堂中,“教师从台上走到台下,学生从台下走到台上”,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体。笔者认为没有十全十美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根据课程和内容,结合实际,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包括探究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反思性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等。教师要积极研究各种教学方法,同时选择运用合适课程及内容的教学方法,不能只拘泥于同一种教学法。比如,对于数学之类的基础课程,教师可以在“问题引领式教学”的理论指导下,把反思教学和行动导向式教学融为一体,融合反思性教学法和行动导向教学法,把教学反思这一活动贯彻在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和交流中,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分析问题、提出策略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相应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之一同提升。

如果教学中能实现四个转变:教师角色的转变——由权威型变为伙伴型,学生地位的转变——由被动听讲转变为主动参与,教学媒体作用的转变——由演示工具转变为认识工具,教学过程的转变——由传授型转变为引导型,那么课堂一定是充满生命力的。

2.开设自我学习的指导选修课。我们每个人从小就开始不断地学习,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学习,有的态度积极,认真正确,但方法不佳,事倍功半;有的是态度不端正,方法也缺乏,收效甚微。所以我们可以开设一门课程——《自我学习》。该课程可以分成三单元: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明确动机确定目标、计划时间需求指导);实施学习计划(遵守时间落实任务、选择方式自主学习、掌握方法学会学习、利用网络高效学习);评估学习效果(自我评估提高效率、分析原因改进学习)。这样既提高认识,强调态度的端正和积极,增加学习动力,也传授“学法”,诚如古人所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提供系统的学习方法指导,学会运用现代先进手段来学习,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的能力。

3.改革培养目标和评价机制。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在传统教育理念和教育体制之下,我们对影响职业能力的因素的评价往往是文明和学历的高低,传统思维之下,人们也往往认为一个毕业生毕业之后,就已经形成了可以应付岗位要求的职业能力,而没有考虑到职业核心能力的持续性,并随之而来的自我学习能力。其中的自我学习能力又是核心能力中的第一能力。所以,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应再局限于某些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应该把掌握知识与发展技能、发展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和“可迁移”的能力。

长期以来,我国受高考和学历文凭证书等扭曲的教育评价指标影响,学生的成绩基本上都是以分數论高低,结果是我们培养出大批“高分低能”的“人才”。在一篇新闻报道中记者采访到,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学院鲁曙明教授说:从GRE成绩指标看,中国学生无疑是很不错的,但就是这些成绩很好的学生,却在后续的学习中呈现出来在语言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方面的严重不足。这也就警醒我们是时候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机制了,不能一张试卷一次考试定结果了。现在应该采用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评价模式,这种评价模式应该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其评价要素应该涉及到学习的效果、学习的目标、学习过程的表现、归因分析、提出的改进和补救措施、考试的成绩等。

五、结语

如何加强以提升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为中心的自我学习能力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中必然重视的内容,也成为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高校提高学生市场竞争力,企业提升团队发展能力的重要渠道。这就要求职业技术学校把提升职业核心能力,提升自我学习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考虑因素,使得学生不仅能够适应未来岗位的能力要求,还要具备适应未来岗位持续发展的自我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童山东.自我学习能力训练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美]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黄明坚,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3]韦钰.学会生存[M].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4]李翠红.职业核心能力在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3,(04).

[5]邵艾群.英国职业核心能力开发研究述评[J].教育学术月刊,2010,(02).

[6]丁辉,姚庆文.浅议职业核心能力训练[J].职业教育研究,2010,(04).

[7]张涛.高职人才的职业核心能力构建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05).

[8]张淑华,孙宗魁.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07).

[9]丰培洁,张鹏.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教学模式研究[J].新西部,2010,(06).

[10]孙勇兵.职业核心能力中自我学习能力的教学实践研究[J].职业,2010,(23).

[11]原宪瑞,刘敏.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教学设计与实施[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09,(02).

[12]倪兴军,王金明,许军.高职教育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10).

猜你喜欢
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高职物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及探讨
高职院校应用英语专业学生就业现状调查与分析
基于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校企合作社团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浅议中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基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管理学实务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核心能力发展探析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