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新型城镇化率测度与分析
操瑞章,武云亮
(安徽财经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安徽 蚌埠 233030)
摘要:基于2003—2013年安徽省各市统计数据对安徽省各市的新型城镇化率进行测度,测度结果表明安徽省各市新型城镇化率稳中有升,具有一定的波动性,且呈现出一定的特征:阶梯性与区域性;稳定性与渐近性;同步性和平滑性,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人口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测度;特征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743(2015)01-0039-04
Abstract:Based on 2003-2013 statistics of cities in Anhui Province,new urbanization rate of Anhui Province was measured.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new urbanization rates are going up steadily with some volatility,also showing some characteristics:ladder and regional;stability and asymptote;synchronization and smoothness.
收稿日期:2014-11-29
基金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研究”(AHSKY2014D40);安徽财经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安徽物流产业集聚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研究”(CXJJ2014027)。
作者简介:操瑞章,1990年生,男,安徽潜山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of New Urbanization Rate in Anhui
CAO Rui-zhang,WU Yun-liang
(SchoolofInternationalEconomyandTrade,Anhui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Bangbu,Anhui233030)
Key words:urbanization of population;new urbanization;measure;characteristic
武云亮,1964年生,男,安徽萧县人,教授,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
一、问题提出
2014年3月,国务院出台《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要求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城镇化是一个人口集聚的过程,其发生方式有两种:集聚点的不断增加和单个集聚点范围的不断扩大。城镇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意味着从集聚性较弱的状态向集聚性较强的状态转移[1]。传统的城镇化主要关注的是人口的城镇化和城镇数量和规模的扩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演变,传统城镇化带来的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住房紧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以及空城等问题逐渐阻碍了经济和城市的发展。随着传统城镇化的弊端逐渐显现,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新型城镇化化概念成为政府和学者关注的焦点[2]。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完成农民到市民的转变,而不仅仅是城镇建设[3]。
安徽省地处中部经济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相对落后。本文通过多指标综合测度安徽省新型城镇化率和人口城镇化率,通过比较分析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特征,提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建议。
二、安徽省新型城镇化率测度与分析
2013年,以常住城市人口计算的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3.73%,远低于发达国家80%左右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与中国发展阶段相近的发展中国家60%左右的平均水平[3]。我国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4],发展空间巨大[5]。同年,安徽省城镇化率47.9%,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远低于我国城镇化水平。其中铜陵、合肥、淮南位居三甲。16地级市中只有合肥(67.8%)、淮北市(58.5%)、淮南(66.65%)、马鞍山(63.05%)、芜湖(59.75%)和铜陵(77.73%)六市城镇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其余10市均低于50%,而亳州、宿州和阜阳等皖北城市城镇化率低于40%,远远落后于我省平均水平。所以总体来说,安徽省城镇化水平偏低,但不可否认的是各市城镇化都在不断提高(见表1)。
本文采用以常住人口测算的非农产业人口比率作为人口城镇化率的指标。而新型城镇化指标的选择标准尚未统一,参考已有研究的指标构建框架体系[6]和数据的可得性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安徽省各市人均GDP、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以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口城镇化率和非农产业比重。其中,人均GDP反应了城镇化过程中经济的发展和居民创造价值的能力,是经济质量代表;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反应了城镇化过程中居民生活水平和购买力的高低,是生活质量的代表;城镇人口比率反应了城镇化过程中人口城镇化的进程,是城镇化的核心部分;非农产业反应了城镇化过程中产业的升级,而产业支撑是城镇化可持续的后盾,是产业质量的代表。根据指标的影响程度赋予不同的权重,综合测度新型城镇化率。
本文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安徽省统计年鉴2004—2013,其中2013年数据来源于安徽省以及各市2013年统计公告,部分缺省数据采用数据分析方法进行补充。
安徽省各市2003—2013年人口城镇化率如表1所示。安徽省人口城镇化率近10年来增长了12.59%,其中淮北、合肥和蚌埠三市城镇化人口增长了20%以上,而安庆却停滞不前,近几年才有所发展。在近10年里,安徽省各市城镇化率都有所波动,尤其是2010年之前波动幅度较大。这部分与抽样数据的准确性有关,由于缺乏人口普查的数据,各年份数据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浮动性。2010年之后,安徽省各市城镇化人口总体趋于上升趋势,城镇化发展势头良好。这与安徽省出台的相关促进城镇化发展的政策有关,农民进城阻力减弱,在城里发展有了一定的生活保障,城市常住人口逐年上升,人口城镇化率稳步上升。然而大别山山区城市六安、安庆,皖北地区宿州、阜阳、亳州人口城镇化率较低。这主要原因在于这些城市产业支撑不足,经济发展缺乏动力,人均GDP都处在安徽省靠后位置。2012年,人口城镇化率较低的地区人均GDP均在3万元以下,皖北三市更是低于2万元,远远落后于安徽省平均水平。
表1 安徽省各市2003—2013年人口城镇化率
图1 安徽省各市2003—2013年人口城镇化率
安徽省各市2003—2013年新型城镇化率如表2所示。相比较与人口城镇化率的大幅度提升,新型城镇化率却是缓慢上升。其中六安、阜阳、宿州三市增长幅度最大。而对于人口城镇化率较高的马鞍山、芜湖在较高位上有一定的回落,这与2011年巢湖市行政规划的改变有关。在2011年后,各市新型城镇化率都稳步提高。新型城镇化率与人口城镇化率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协同性,但是具体到各市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新型城镇化尽管还是以人口的城镇化为核心,但综合考虑到了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以及产业的支撑,更能全面的反映一个地区的真实城镇化水平以及发展的潜力。安徽省新型城镇化率呈现出一定的特征(见图2):
图2 安徽省各市2003—2013年新型城镇化率
1.阶梯性与区域性
利用spss对安徽省各市新型城镇化率进行聚类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安徽省新型城镇化率具有一定的阶梯性和区域性。其中,合肥、马鞍山、芜湖、铜陵四市处在第一阶梯,蚌埠、淮北、淮南、六安、宣城、池州、安庆、黄山处在第二阶梯,而亳州、宿州、阜阳、滁州处在第三阶梯。第一阶梯主要是产业和政策依赖型城市,得益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提升,2013年各市人均GDP均在5万元以上。合肥作为省会城市,经济实力雄厚,政策优势明显,随着地铁的发展,将加速新型城镇化进程。马鞍山、铜陵和芜湖都有自己的城市支柱性产业,带动关联企业的快速发展,经济发展迅速。第二阶梯主要是资源依赖型城市,蚌埠作为全国的交通枢纽,有一定的产业积淀,在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发展中经济开始复苏。淮南、淮北属于矿产资源型城市,在近几年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经济逐渐走上良性发展道路。而六安、宣城、池州、安庆、黄山均属于旅游资源型城市,天堂寨、龙川、九华山、天柱山和黄山等五A级旅游城市吸引了全世界游客,盘活和拉动了当地经济,服务业初露端倪。而处在第三阶梯的四市,城市发展缓慢,新型城镇化率与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差距很大。安徽省新型城镇化率呈现区域性,皖中、皖东处在高水平城镇化率,皖南、皖西处在中间水平,但想获得突破性进展难度很大,皖北则长期处在落后水平,严重阻碍了安徽全省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2.稳定性与渐近性
安徽省新型城镇化率发展相对稳定,各市具有一定的同步性。处在城镇化高水平的城市尽管存在一定程度的波动,但基本处在一个稳定的高水平。处在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城市波动性较弱,稳步提升,除在个别年份出现小幅度回落,基本是逐年提高。在研究的初始年份,各市新型城镇化率差异性较大,几乎没有规律可循。随着各市城镇化率的发展,出现了一定的阶梯性,各阶梯内城市城镇化率逐渐靠近,差异性减弱,阶梯性愈加明显。安徽省各市新型城镇化率从最初的杂乱无章到目前的稳定格局,三阶梯同步发展,差距有望进一步缩小。第二、第三阶梯的城市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向第一阶梯靠近,全省新型城镇化率将达到一个更高层次。
3.同步性和平滑性
安徽省新型城镇化率和人口城镇化率发展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同步性,深层次原因是新型城镇化仍旧是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人口的城镇化波动对于新型城镇化影响较大。然而,新型城镇化率波动性相对比较平滑,这在于新型城镇化考虑到其他因素,这些因素缓和了人口城镇化的波动。在发展城镇化过程中,不再是追求单一的人口城镇化,更多的应该关注居民的居住条件、出行交通、子女教育和医疗保障等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方方面面。尤其是人口城镇化率较高的城市,其面临的城市承载力问题更为严重,迫切需要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产业改革升级,发展服务业,加强服务业的就业效应、产业外溢效应、生活品质效应等。而对于人口城镇化率较低的城市,在提升人口城镇化率的同时,配套城镇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育以及生活保障。安徽省新型城镇化所呈现的平滑性要求城市综合发展,使农民市民化,稳定常住人口,带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表2 安徽省各市2003—2013年新型城镇化率
人口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部分,与其他影响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因素共同构成新型城镇化率测度的指标体系,但以常住人口测算的人口城镇化率却难以反映实际的市民化进程,大多数城市务工人员难以得到城市户籍人口的福利待遇,与新型城镇化所追求的人口城镇化差距较远。如上文所言,安徽省新型城镇化率和人口城镇化率发展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同步性,但是前者变化更加平滑,波动性较小。人口城镇化率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如金融危机带来的失业促使外来务工人员减少,常住人口的减少带来人口城镇化率的降低。新型城镇化率由于是多指标综合指数,更能全面反映安徽省城镇化进程,作为城镇化质量的参考指标。
三、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基于上文分析并参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针对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产业是一个城镇经济发展和城镇深化的必备条件。一个良好的城市发展必有与之相融合的产业。一方面促进就业,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提高城市的消费能力;另一方面,产业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吸引力,带动更多的产业投资,进一步促进城镇化发展。城市产业发展要不断扎实第二产业同时提高服务业水平。安徽省各市新型城镇化率差异较大,城镇化发展较快的城市都已基本形成特色的主导型产业集群,合肥的电子、汽车产业集群,芜湖的汽车、文化产业集群,马鞍山的钢铁产业集群,铜陵的有色金属产业集群等。安徽省其他城市要加强产业调研,出台产业发展政策,引导相关产业转型升级,形成具有一定地域性特征的产业集群。产业带动就业,就业带动农民进城,进一步吸引农民定居。
公共服务水平涉及交通、住房、医疗、教育和保障等方面,新型城镇化要加强基础设施的改造完善、合理化房价、医疗服务的完善、教育资源的均等和社会保障的同质。合肥作为省会城市吸引了大部分务工人员的集聚,也是大部分省内应届毕业生首选的就业区域,城市病问题随之显现。要不断完善以地铁为轴、公共汽车为点,辅之以出租车,构成全面、高效、有序的公共交通体系。控制房价,制定符合农民工、毕业生购房需求的优惠政策。加强医疗机构和教育机构改革,制定普及外地务工人员的保障政策。各地级市根据城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政策和实施区别化落户政策,促进城市健康发展。
优化安徽省城镇化布局,建设级别鲜明的城市布局。根据目前的城市规模、经济发展现状、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潜力等合理规划各城市级别,建设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城市群。以蚌埠市为中心的皖北城市群工业发展较为落后,可以突出发展特色的现代农业;以合肥为中心的皖中城市群借助于合肥的经济溢出效应,发展与合肥紧密联系的工业制造业;以长江为轴的沿江城市群在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基础上提升产业结构,加快城市工业化进程。皖南山区是安徽旅游的集聚地,要加强合作和外部宣传,打造作为城市品牌的旅游胜地。
注释:
①以上数据来源于安徽省各市2013年统计公告。
参考文献:
[1]贝利.比较城镇化[M].顾朝林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31-32.
[2]田静.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四川建筑,2012(8):47-49.
[3]中国金融40人论坛课题组.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对若干重大体制改革问题的认识与政策建议[J].中国社会科学,2013(7):59-76.
[4]Ebanks G Edward,Cheng C.China:A unique urbanization mod-el[J].Asia-Pacific Popul.J,1990,5:29-50.
[5]Friedmann J.Four theses in the study of China’s urbaniz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2006,30(2):440-451.
[6]李凤桃,等.中国286个地级以上城市城镇化质量大排名[J].中国经济周刊,2013(3):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