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模式对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
任声策
(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上海201306)
摘要:本文将商业模式构成要素解剖为价值主张、价值创造、价值提供、价值获取四个方面的要素,经过理论推理分析可以发现,四个方面的具体要素对技术创新投入有明显的影响。这些推论说明,从创新政策角度而言,一方面应该结合创新政策的实施对象的商业模式考虑是否提供创新支持,另一方面,可以考虑支持企业建立创新投入倾向高的商业模式,或支持企业向这一商业模式转型,即商业模式创新应成为创新政策考虑的一个重要领域。
关键词:商业模式;技术创新;创新投入;影响
基金项目:2013年上海市科委“科技创新行动”软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商业模式对技术创新策略的影响:上海重点产业典型案例研究”(13692104500)。
收稿日期:2014-09-26.
作者简介:任声策(1975- ),男,安徽人,上海海事大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工商与旅游管理系主任;研究方向:战略与创新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2.3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impact of business model on technology innovation.With the integration of literature,business model is divided into four components,value proposition,value creation,value delivery and value capture,and each has five sub-components.Based on this deconstruction,we propose that most of the elements of business model have dramatic association with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vestment by deduction.The implication of these propositions is also discussed.It can provide new lens to strategy and policy for technology innovation.
The Impact of Business Model 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vestment
Ren Shengce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Shanghai 201306,China )
Key words:Business model;Technology innovation;Innovation investment;Impact
1引言
本文通过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分析商业模式和技术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技术创新是商业模式之中价值创造的重要途径。Lepak等[1]特别强调了发明和创新对价值创造的作用。创新不仅是价值创造的主要途径,也是很多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途径。然而,价值获取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可是,依然有不少企业未能从创新中获益[2]。 商业模式能够帮助企业从技术创新中获取价值[3]。商业模式之中的价值获取活动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也非常明显。首先,企业需要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两项基本活动中[4],在资源既定情况下,创新活动(价值创造的重要方式)必然受到价值获取活动影响。价值获取决策可以在价值创造之前做好规划[5],所以资源投入决策应该在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之间做好平衡[6-7]。其次,价值获取能力直接影响创新项目的收益预期,从而影响创新项目选择的决策。所以,需要两面性组织使得企业的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探索和开发活动得到最佳平衡[8]。
虽然如此,商业模式研究中仍然较少关注其对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技术创新研究考察了技术对商业模式的影响以及商业模式本身的创新,也未将商业模式作为技术创新的前置因素深入分析。因此,有必要考察商业模式对技术创新策略的影响。本文通过梳理商业模式概念和构成要素,剖析解构商业模式的系统要素,并演绎推理商业模式对技术创新投入策略的影响。
2商业模式及其构成
2.1商业模式的涵义
商业模式研究在近年兴起,但是商业模式的涵义存在多种描述。有的定义特别强调了价值主张,认为商业模式是说明企业如何运转的故事,好的商业模式回答德鲁克的问题:谁是顾客?顾客需要什么价值?怎么赚钱?如何在合适的成本下向顾客提供这一价值?[9]。Johnson等则认为商业模式通过四个连锁部分一起作用来创造和提供价值,即用户价值主张,利润公式,关键资源和关键流程[10]。有的概念则强调了交易特性,有的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的一套活动体系[11]。但是Teece不同意这种观点,他认为商业模式阐述了逻辑、数据和其他证据,用于支持针对顾客的价值主张以及企业提供价值的可行的收益和成本结构[12]。
Morris,Shirokova,Shatalov[13]认为商业模式的概念经历了四个阶段,主要出现了三种商业模式的概念:第一种是商业模式的经济观点,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如何赚钱、维持利润流的陈述,其重点是强调企业的收益获取方法或收入产生方法;第二种观点主要围绕企业运营,强调商业模式是帮助企业创造价值的内部流程和架构;第三种观点侧重企业总体战略,强调商业模式包括企业如何定义市场定位、选择用户、差异化供给、进入市场、增长观等。因此,对商业模式的解释需要综合这些观点。最近的研究者开始综合使用之前的概念,例如Desyllas和Mari[14]综合Amit、Zott和Teece等文献,将商业模式定义为关于企业价值创造、价值提供和价值获取的逻辑描述。
2.2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
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是理解商业模式涵义、解剖商业模式特征的基础,因为商业模式由相互依赖的各组成部分的[9]。Chesbrough和Rosenbloom[3]曾将商业模式的关键要素概括为:目标细分市场、价值主张、价值链要素、成本和利润、价值网定位、竞争战略。Morris,Schindehutte和Allen[15]在综合文献基础上,将商业模式构成要素分成6个部分,即价值提供要素(企业如何创造价值),市场要素(企业为谁创造价值),内部能力要素(企业内部优势来源是什么),竞争战略要素(企业在市场上如何定位),经济要素(企业如何赚钱),个人或投资者要素(企业的时间、范围、规模目标是什么)。后来他们把商业模式的构成元素根据涉及的层次分为三个层次:经济、运营、战略。将这些要素具体化为商业模式的18要素。
Shafer,Smith和Linder[16]在概括1998—2002的关于商业模式的12个定义后,发现其中提到42个商业模式的要素。他们将其中被提及2次以上的要素共20个进行分类,总结出四类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Ostenwalder,Pigneur和Tucci[17]综合文献中提及两次以上的商业模式要素,概括为9个方面的要素(见表1)。
Al-Debei和Avison[18]根据文献归纳,提出了商业模式的四个维度,均与价值有关,因此他们称之为商业模式的4维结构(见表2)。
Morris,Shirokova和 Shatalov[13]根据对商业模式概念的综合,认为商业模式的构成包括三个关键部分,首先是决定为谁和如何创造价值的运营决策,其次是关于如何获取收益和赚得利润的经济决策,第三是如何实现增长的战略决策。这三个部分相互影响,如图1所示。
表1 商业模式9要素 [17]
表2 商业模式4维结构 [18]
图1 商业模式的三个部分 [13]
2.3本文的商业模式内涵及其构成要素
根据前述对商业模式概念及其组成要素的文献综述,本文为了能够更细致考察多个行业(特别是制造企业)的实例,我们对商业模式明确定义如下:商业模式说明了企业为实现战略目标,利用企业内、外部资源能力,根据自己所倡导的价值主张,组织信息、资金和物流,布局体系化的活动,为目标客户创造价值、交付价值,并从中获取价值的交易系统基本逻辑。鉴于上述定义,我们将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分解价值主张、价值创造、价值交付和价值获取四类,每类要素又分为五个细分要素,共有20要素(见表3)。
表3 商业模式20要素
续表3
3技术创新投入决策影响因素
由于创新决定因素的研究既有使用创新投入也有使用创新产出衡量创新的,所以Ahuja等[19]区分创新为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表示为:
创新投入=f(.)
(1)
创新产出=f(.)
(2)
式(1)为研究生产函数,函数的结果是创新(研究)投入;式(2)为创新生产函数,函数的结果是创新。Ahuja等[19]分别考查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决定因素,他们将这两个创新的决定因素分为四组,即产业结构、企业特征、组织内属性和制度影响。更具体的,产业结构方面,包括产业集中度、合作网络、买方/用户、供方和互补者;企业特征方面包括规模、范围、联盟和网络定位、绩效;组织内部属性方面包括结构和流程、治理和激励、管理者背景、搜索过程;制度的影响包括了科学、专有条件两个方面。
由于本文研究企业的技术创新策略,并侧重于企业创新的投入决策和创新模式的选择,因此我们主要侧重Ahuja等[19]所区分的创新投入部分。当然,创新生产率也会影响企业创新决策和创新模式选择,所以,我们也会适当考虑创新生产率相关因素对创新策略的影响。
4商业模式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4.1价值主张与创新投入
技术创新的本质是现有知识元素的重新组合或“混合与匹配”[20],如果扩大企业能够使用的知识元素集合(知识基础)或重新组合集,那么企业的创新产出会提高。因此许多研究认为创新是组织搜索和学习的过程的结果[21]。
我们认为,由于技术创新投入除了公司战略方面的决定因素之外,一方面来自于对技术创新需求的掌握,另一方面源于对技术创新成果的预期。而创新依赖的知识再组合的搜索应超越技术维度,是技术和市场能力的组合才能产生最大成功[22]。
从上述角度看,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企业能够与市场产生更深入的接触,所以对技术创新方向会有更直接准确的判断,同时这个过程中接触的知识元素相较单一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企业要更加多元,提高了创新成功的预期。所以,我们有如下命题。
命题1:同等条件下,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比只提供产品(服务)的企业更可能投入创新。
根据Ahuja,Lampert和Tandon[19]的总结,认为具有宽产品线的企业具有更大的激励投入基础研究,但是多元化假设更多适用于基础研究而不是应用研究[23]。Link[23]发现多元化能够解释基础研究投入而不能解释应用研究投入。多元化促进创新的另一个机制认为企业积极进行多元化的探索战略使得企业对新机会更敏感,所以这种企业具有探索精神,会有更多的研发活动。Hoskisson等[24]认为多元化和风险承受之间是倒U关系,中等多元化比太多多元化要好。综上,可以认为,适度加大产品线宽度(深度)会促进创新投入,但是产品线宽度过大时,可能会对创新投入产生负面影响。所以有下述命题,
命题2:同等条件下,产品线宽度(深度)与创新投入之间是倒U型关系。
当企业产品和(或)服务的标准化程度比较低时,企业会具有主动创新的意识,并具有较好的创新生产率,能够对创新投入有较好的预期。因此,这类企业的创新投入可能更多。所以,有以下命题。
命题3:同等条件下,定制化程度高企业比标准化程度高企业更可能投入创新。
当企业产品和(或)服务的细分市场定位主要是高端客户时,企业会具有主动创新意识使产品(服务)差异化,这就需要企业投入更多的创新进行研发活动。因此,这类企业的创新投入可能更多。所以,有以下命题。
命题4:同等条件下,定位高端客户的企业更可能投入创新。
4.2价值创造与创新投入
企业在研发设计和生产一体化情况下,通常会投入一定比例的资金进行研究开发活动,而那些以生产制造为主的公司主要精力集中于制造过程,关注质量和效率,在研发上的投入倾向于提高质量和效率。比较研发设计和生产一体化企业,从事生产制造为主的企业一般不会投入相对较多的资源进行研发活动。因此有以下命题。
命题5:同等条件下,研发设计和生产一体的企业比生产为主的企业更可能投入创新。
企业以差异化为竞争优势,常常借助研发、产品创新来实现,而以低成本为竞争优势的企业则常常关注成本、质量和效率。类似以上论述,有以下命题:
命题6:同等条件下,以差异化为竞争优势的企业的比以低成本/高效率为竞争优势的企业更可能投入创新。
根据Ahuja等[19]的总结,企业间网络直接提供信息、技术诀窍以及促进联合解决问题来提高创新生产率,假如一个技术环境需要多个技术领域的知识和能力,即使大企业也难以了解所有相关领域的知识,网络为此提供了灵活低成本的途径。因此,一些技术的创新发生在企业网络之中,而非个别企业。
因此,我们认为,网络资源杠杆强的企业提高了企业对研发投入的成果预期,所以会促进企业加大创新投入。
命题7:同等条件下,网络资源杠杆强的企业更可能投入创新。
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以技术工人和生产人员为主,从事的活动主要是生产制造或服务提供,资本密集型的企业主要是大规模的生产设备投入或大规模的原材料投入需要大量资金,其创新投入可能更侧重于生产流程,而技术密集型企业往往注重技术发展,只有如此才可能跟上技术发展乃至在技术上领先,自然需要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研发。
命题8:同等条件下,技术密集型企业比劳动密集型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更可能投入创新。
4.3价值交付与创新投入
根据从创新中获利的理论[1-2]和价值交付中的学习理论,创新产品或服务均需要通过销售渠道进入市场,如果企业对销售渠道有很强的掌控能力,那么企业从技术创新投入中的获益预期会提高,所以相对更可能会投入资源进行研发。
命题9:同等条件下,对销售渠道掌控更主动的企业更可能投入创新。
有些企业直接负责售后服务,而有些企业则选择服务外包。我们认为,直接参与售后服务能够使得企业更直接的了解市场需求和产品问题,与命题1原因相似,企业会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创新方向,也有创新信息来源,提高创新成功机会,因此,直接参与售后服务的企业相对更可能会投入资源进行研发。
命题10:同等条件下,直接参与售后服务更多的企业更可能投入创新。
与命题7和命题9原因类似,我们有命题11。
命题11:同等条件下,对价值交付网络有影响力的企业更可能投入创新。
4.4价值获取与创新投入
Mizik和Jacobson[16]认为,价值获取和价值创造的平衡对企业绩效有直接影响。由于创新投入属于价值创造。对价值获取与创新投入的关系可以通过价值获取与价值创造的关系进行考察。
首先,企业自主品牌价值越大,品牌溢价空间越高,企业获利空间更大,因此,企业能够有一定的收益投入到研发之中。另外,研发投入和创新对企业品牌的价值有积极作用。所以,我们有以下命题。
命题12:同等条件下,自主品牌价值越大的企业更可能投入创新。
企业市场范围越大,从创新获利的市场空间也大,创新的动机会增强,其次,企业市场范围扩大使得企业对产品创新机会的搜索和发现更多,所以也会促进创新投入。所以,我们有以下命题。
命题13:同等条件下,市场范围越大的企业更可能投入创新。
利润率高的企业因为一般有更多的资金资源投入研究,并且这样的企业也需要通过投入研发和创新来维持利润率的较高水平。所以,我们有以下命题。
命题14:同等条件下,利润率高的企业更可能投入创新。
越是考虑企业长期发展,企业越会加强创新投入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所以,我们不难得到以下命题。
命题15:同等条件下,增长目标更加长远的企业更可能投入创新。
5总结
本文通过理论演绎的方式得到商业模式对技术创新投入决策影响的一系列推论,从理论上较为全面地剖析了商业模式对技术创新投入决策的影响,从实践上为创新策略制定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的局限性在于这些结论的正确性和普适性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验证。因此,未来的研究可以选择案例研究和调查研究方法开展更多验证。
参考文献:
[1]Lepak D P,Smith K G ,Taylor M S.Value Creation and Value Capture:a Multilevel Perspectiv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7,32(1):180-94.
[2]Teece D J.Profiting from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Implications for Integration,Collaboration,Licensing and Public Policy[J].Research Policy,1986,15(6):285-305.
[3]Chesbrough H,Rosenbloom R S.The Role of the Business Model in Capturing Value from Innovation:Evidence from Xerox Corporation’s Technology Spin-off Companies[J].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2002,11(3):529-555.
[4]King D R,Slotegraaf R J.Industry Implications of Value Creation and Appropriation Investment Decisions[J].Decision Sciences,2011,42(2):511-529.
[5]Coff R W.The Coevolution of Rent Appropriation and Capability Development[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0,31:711-33.
[6]Mizik N,Jacobson R.Trading-off Between Value Creation and Value Appropriation:the Financial Implications of Shifts in Strategic Emphasis[J].Journal of Marketing,2010,67:63-76.
[7]Lavie D.Alliance Portfolios and Firm Performance:a Study of Value Creation and Appropriation in the U.S.Software Industr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7,28:1187-1212.
[8]Smith W K,Tushman M L.Managing Strategic Contradictions:a Top Management Model for Managing Innovation Streams[J].Organization Science,2005,16(5),522-536.
[9]Magretta J.Why Business Models Matter[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2,80(5):86-92.
[10]Johnson M W,Christensen C C,Kagermann H.Reinventing Your Business Model[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2,86(12):50-59.
[11]Zott C,Amit R.Business Model Design:an Activity System Perspective[J].Long Range Planning,2010,43(2-3):216-226.
[12]Teece David.On Business Models,Business Strategy,and Innovation[J].Long Range Planning,2010,43/2-3:172-194.
[13]Morris Michael H,Galina Shirokova,Alexander Shatalov.The Business Model and Firm Performance:the Case of Russian Food Service Ventures[J].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2013,51(1):46-65.
[14]Desyllas Panos,Sako Mari.Profiting from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Evidence from Pay-As-You-Drive Auto Insurance[J],Research Policy,Elsevier,2013,42(1):101-116.
[15]Morris M,Minet Schindehutte,Jeffrey Allen.The Entrepreneur’s Business Model:toward a Unified Perspective[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5,58:726- 735.
[16]Shafer S,H J Smith,J Linder.The Power of Business Models[J].Business Horizons,2005,48(3):199-207.
[17]Ostenwalder A,Y Pigneur,C L Tucci.Clarifying Business Models:Origins,Present,and Future of the Concept[J].Communications of AIS,2005,16(1):1-25.
[18]Al-Debei MM,Avison D.Developing a Unified Framework of the Business Model Concept[J].Europea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2010,19(3):359-376.
[19]Ahuja G,Curba Morris Lampert,Vivek Tandon.Moving Beyond Schumpeter:Management Research on the Determinant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Annals,2008,2:1,1-98.
[20]Grant R M.Toward a Knowledge-based Theory of the Firm.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6,17:109-122.
[21]Levinthal D A,March J G.The Myopia of Learning[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3,14:95-112.
[22]Mitchell W,Singh K.Survival of Businesses Using Collaborative Relationships to Commercialize Complex Good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6,17(3):169-195.
[23]Link A N.An Analysis of the Composition of R-and-D Spending[J].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1982,49(2):342-349.
[24]Hoskisson R E,Hitt M A,Hill C W L.Managerial Risk Taking in Diversified Firms: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J].Organization Science,1991,2(3):296-314.
(责任编辑谭果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