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皮瓣在修复头面部皮肤肿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2016-01-15 11:00
中国医疗美容 2016年4期
关键词:面部皮肤满意率皮瓣

陆 扬

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江苏 扬州 225000

局部皮瓣在修复头面部皮肤肿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陆 扬

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江苏 扬州 225000

目的探究在头面部皮肤肿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局部皮瓣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8月在我院进行局部皮瓣修复的头面部皮肤肿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30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修复后的皮肤有无瘢痕、畸形、神经损伤等表现,并通过随访和调查问卷的形式获得患者对修复的满意度。结果 30例患者的皮瓣修复切口完全愈合、皮瓣均已成活,且患处未见明显的痕迹。随访时,皮瓣的色泽、弹性均于周围皮肤相近,未见并发症。术后1年,患者对皮瓣修复效果非常满意9例(30%)、比较满意12例(40%)、可以接受6例(20%)、不满意2例(6.67%)、极不满意1例(3.33%),总满意率为90%。结论皮肤肿瘤软组织缺损患者应用局部皮瓣修复的效果显著,降低了瘢痕的发生率,且患者对修复效果的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皮肤肿瘤;软组织缺损;局部皮瓣;皮肤修复

皮肤肿瘤是多种致病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皮内或皮下组织增生异常而形成,分为良性皮肤肿瘤和恶性皮肤肿瘤,最简单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后直接拉拢缝合,但术后多会留有瘢痕、凹陷或局部组织移位,影响患者的美观和生活质量[1]。皮肤的恶性肿瘤在头面部等机体的暴露部位多见,包括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Bowen病、恶性黑色素瘤和Paget病,以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较为多见[2]。这一类皮肤恶性肿瘤一般需要扩大切除手术治疗,切除术后皮肤软组织缺损临床上的修复方法有局部皮瓣转移、游离皮片移植和软组织扩张,在对缺损的软组织进行修复时,不仅要完全覆盖创面,还要恢复面部功能[3]。为了探究在皮肤肿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应用局部皮瓣的价值,笔者进行了本次研究,报道如下:

1 资 料 和 方 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8月在我院进行局部皮瓣修复的头面部皮肤肿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30例,并排除原发病灶持续扩大、糖尿病及有相关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其中男性9例,女性21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63岁,平均年龄(39.62±3.27)岁;肿瘤类型:1皮肤恶性肿瘤:恶性黑色素瘤3例、鳞状细胞癌4例、基底细胞癌5例;2 皮肤良性肿瘤:表皮囊肿8例、皮脂腺囊肿5 例老年疣5例;缺损部位:脸颊7例、鼻翼部9例、上额8例、颞部6例;缺损面积最小2.1cm×3.3cm,最大4.2cm×5.3cm。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局部皮瓣修复的面积应以标准的皮肤肿瘤(扩大)切除术后形成的缺损面积为准,疾病确诊的患者须采用蒸馏水对缺损部位进行冲洗,并须更换手术设备及用具,以避免肿瘤细胞的转移;若患者的疾病尚未得到准确的诊断,须立即将切除的病灶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

1.3 局部皮瓣修复术

1.3.1 术前准备 术前嘱患者禁食、禁饮6小时,告知患者术后需要逐渐恢复理想面容,并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

1.3.2 术中操作 嘱患者取患侧卧位,常规铺单、消毒后,采用1%的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对患者进行术区局部浸润麻醉。对皮肤肿瘤予以标准的(扩大)切除,之后用生理盐水和碘伏对缺损部位进行清洗。根据患者软组织缺损的情况进行皮瓣修复:⑴易位皮瓣:根据患者缺损软组织的松弛程度、皮纹走行和附近皮肤状态将皮瓣设计成三角形,且需保证皮瓣蒂部底端的长高比例为1:3,切开筋膜层,覆盖并缝合皮瓣。⑵旋转皮瓣:在缺损软组织的周围做一弧形切口,取一与缺损软组织形状相似的皮瓣组织,从头部切开筋膜组织,直到腱膜下,游离和旋转皮瓣组织后进行缝

合。⑶双叶皮瓣:在缺损软组织周围选择2块共蒂、而面积不同的皮瓣,其中一块皮瓣的面积应为另一块的2倍,且两块皮瓣的夹角须为90°,先旋转和覆盖面积较大的皮瓣,然后再旋转面积较小的皮瓣,并用较小的皮瓣覆盖较大的皮瓣,最后进行缝合。⑷侧颌颈皮瓣:在侧颌颈下切取四周范围超出缺损软组织面积的蒂岛状皮瓣,分离筋膜和组织,提起并切开皮瓣,在皮瓣血运正常的状态下将其覆盖在缺损面上,拉拢并缝合皮瓣。⑸鼻唇沟皮下蒂岛状皮瓣:于鼻唇沟处切取面积稍大于软组织缺损面的皮瓣,该皮瓣不仅要连接少量的肌肉组织,还要保证其深度至筋膜深面,通过皮下隧道覆盖并缝合皮瓣。⑹眼轮皮瓣:当软组织缺损形态与眼轮部相似时,可于上眼睑区的眼轮匝肌处切取皮瓣,通过皮下隧道覆盖并缝合皮瓣。术后对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

1.3.3 术后处理 患者在修复术后进行3天的抗生素和镇痛治疗,预防术后感染。每天检查皮瓣的修复情况,并对手术区域进行换药。之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拆线。

1.4 观察指标

观察修复后的皮肤有无瘢痕、畸形、神经损伤等表现。并通过随访和调查问卷的形式获得患者对修复的满意度,包括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可以接受、不满意和极不满意,其中非常满意率、比较满意率和可以接受率之和为总满意率。

2 结 果

30例患者的皮瓣修复切口完全愈合、皮瓣均已成活,且患处未见明显的痕迹。随访时,皮瓣的色泽、弹性均于周围皮肤相近,未见并发症。术后1年,患者对皮瓣修复效果非常满意9例(30%)、比较满意12例(40%)、可以接受6例(20%)、不满意2例(6.67%)、极不满意1例(3.33%),总满意率为90%。

3 讨 论

容貌美是人体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皮肤的外伤、溃疡、色素痣和肿瘤等因素均会影响人的容貌,一定的治疗方法和皮肤修复手段不仅能恢复皮肤的外形,还能增强患者的自信心[4]。手术切除是临床上治疗皮肤肿瘤常用的方法,而Mohs显微描记术是皮肤肿瘤,尤其是头面颈部皮肤肿瘤处理时的金标准,不仅能提高肿瘤的切除率,降低肿瘤的复发率,而且还能尽可能保留正常组织,为后期的皮肤修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5]。

局部皮瓣修复是切取松弛部位的皮肤修补缺损的肿瘤软组织,待皮瓣愈合后,其质地、颜色接近于周围皮肤,不仅对深达骨面的创面具有修复作用,还可以避免修复组织后期的收缩,但在切取局部皮瓣时,要明确皮肤组织的层次,避免对皮肤深部的重要血管和神经造成损伤,最大可能地降低局部功能障碍发生的几率[6]。

在皮肤肿瘤软组织切除和缺损软组织修复过程中,须根据肿瘤的性质、种类、浸润范围、其与深部结缔组织的固定程度等情况确定切除和修复的范围,尽可能保留功能健康的组织和结构[7]。皮瓣带有全层皮肤,其中表皮层是皮肤的屏障,对外来的病原体和内外部的刺激具有阻止作用;角质层可维持外周组织的免疫耐受力;皮下组织的血供丰富,因此,修复术后皮肤柔软、具有较强的弹性、耐磨性和抗感染力[8]。

本次研究中,30例患者皮瓣修复切口完全愈合、皮瓣均已成活,且患处未见明显的痕迹。随访时,皮瓣的色泽、弹性均与周围皮肤相近,未见并发症。术后1年,患者对皮瓣修复效果非常满意9例(30%)、比较满意12例(40%)、可以接受6例(20%)、不满意2例(6.67%)、极不满意1例(3.33%),总满意率为90%。

综上所述,皮肤肿瘤(扩大)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患者应用局部皮瓣修复的效果显著,降低了瘢痕的发生率,且患者对修复效果的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1]范启江,钱明元,钱李科,等.局部皮瓣修复面部皮肤肿瘤软组织缺损疗效观察[J].中国医疗美容,2014,4(5):56-56,59.

[2]张丽.高龄面部皮肤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2):186-187,190.

[3]赵一锦,郝平,张辉,等.局部皮瓣修复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医疗美容,2015,5(1):8-9.

[4]王华,关志广,方建勇,等.颜面部筋膜蒂皮瓣修复颜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4):16-16,17.

[5]朱华锋,柏正群,李曼,等.改良鼻唇沟皮瓣修复鼻部皮肤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总结[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5,26(2):95-97.

[6]童璐,刘悦,王珺,等.局部皮瓣修复面部皮肤恶性肿瘤软组织缺损疗效观察[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4,28(1):61-62.

[7]Hafiji J,Hussain W,Salmon P.Mohs surgery sparesorbicularis oris muscle,optimizing cosmetic and functional outcomes for tumours in the perioral location:a series of 407 cases and reconstructions by dermatologic surgeons[J].Br J Dermatol,2015,172(1):294-296.

[8]郑云燕,陈陆俊,徐斌,等.皮肤恶性肿瘤组织中B7-H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4,19(3):221-225.

陆扬,(1981-),男,汉族,江苏泰州,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烧伤创面修复及美容整形。

猜你喜欢
面部皮肤满意率皮瓣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皮瓣选择
三种皮瓣移植修复足跟区损伤或足跟部肿瘤切除术后皮肤缺损的疗效对比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关于人体面部皮肤菌群的研究进展
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肉毒素治疗面部皮肤老化临床研究
大学生面部黑色素的测量和分析
比较不同部位皮瓣移植对于颜面部不同类型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疗效
探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米诺环素治疗急性逆行性牙髓炎的疗效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