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晓鹏
摘要:《中学体育课程标准》强调学校体育不仅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而且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育教师要转变观念,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中学体育 实效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1.177
新的体育教材体现了体育课程的科学性、实践性、综合性,融入了弹性机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自我控制、自我评价能力。针对新教材的这些特点,体育教师应转变教育理念,提高育人思想认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一、研究教材,精心备课
认真学习和研究教材,明确教材的目的、意义、任务、内容、特点、要求,了解教材的系统性和教材的连贯性是上好课的前提。只有教师潜心研究教材,精心设计教法,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备课时教师要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还要备场地与器材;既重知识教学,又重能力培养。对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合理安排,把能力培养的内容、方法和手段细致地体现在教学中,把现代体育理念融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创造性精神这个教学过程中去,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能力,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自己学会创造性地学习,获得体育知识和体育技巧本领。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从教材中找出技术、技能重点和难点,选择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教师讲解示范动作,学生模仿练习,教师指导学生练习。教师要给学生较多时间练习,坚持反复练习,形成和发展学生能力,让每位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积极引导,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某一门课程产生强烈的兴趣,主动投入,热心求知,才能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在体育教学中寓教于趣,让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激发学生锻炼身体的动机,教师就要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年龄特征、生理特征、个性特征、心理特征,适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组织学生观看各种体育比赛实况,观看各种体育表演;组织学生参加课外兴趣活动,参加体育运动训练队;体育知识竞答、轮流领操带队、担任裁判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到体育知识的实践意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与此同时,利用游戏活动和教学比赛,也能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如S形跑、接力跑、障碍跑、拉网捕鱼等比赛。还可以组织一些有竞争性的游戏,如教学篮球时,可比赛运球的速度,控球的能力,传球的标准性,投篮的命中率等。在教学结束时,可利用轻松愉悦的舞步来放松活动,也可以在轻快悦耳的音乐中做放松操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除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外,还可采用激励性语言引导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如向学生介绍国内外优秀运动员平时刻苦训练的事迹,在国内外比赛中勇于拼搏为国争光的事迹,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还可采用表扬性语言、勉励性语言、幽默性语言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可以在其他学科知识教学中,利用学科特点对学生渗透体育思想,使学生认识到体育教育以其他科学为基础,体育课的学习有助于其他学科知识的掌握,有利于自身智力的发展。
除上述方法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和网络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体育的兴趣。如在篮球的传球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把传球的技术动作,传球的线路制作成Flash动画,进行演示教学,在教学中配上NBA比赛中花式篮球的各种精彩动作,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课件特别是Flash课件的特点,把教学内容中的技术动作进行合理的分合,使教学更加直观形象,学生通过课件的演示,对技术动作,特别是教师无法进行连贯演示的动作能够深入理解。在篮球的“三步上篮”这一连贯动作的教学中,利用课件进行连贯动作的演示,然后分成五部分:运球、跨步、上篮、空中幽手和落地缓冲进行演示,通过演示学生在脑海里对教师无法示范的空中动作有了一个清晰的印象。教师也可以给学生布置有关的活动内容,让学生自主合作,在多媒体上自主设计活动的形式,自主分组进行练习,让学生利用自己的设计,完成学习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把学生的练习过程进行实录,然后播放给学生观看自己的技术视频,自己从中找出存在的问题,教师适时进行点拨,提出改进方法,这样有效地提高了教学的时效性。
三、注重能力,发展个性
体育教学有比较广阔自由的活动空间,在这个广阔自由的活动空间里,学生可以进行游戏、运动、练习、竞赛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是积极的、动态的,学生的智慧和力量,精神和体质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在这种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个性特征就会充分地展现出来,并能在活动中得到展现和发展,学生自我能力也会得到培养。由于大多的体育活动是以团队、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是相互配合、相互团队合作的,这对学生个性心理的形成起着重要的积极的促进和发展作用。同时,体育这个广阔自由的活动能给学生提供很多自主选择的机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长、年龄、性别等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位置,选择自己的合作伙伴,选择自己扮演的“角色”,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挖掘和发挥。在体育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是一种特殊的交往,他们的交往不仅影响着教学效果,而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特点、特征和差异,既要面对全体学生,又要照顾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全面发展。例如,在教学徒手操动作时,教师要耐心辅导,精心组织,最大可能地让全体学生“动”起来,根据学生年龄、性别等特点的个性,区别对待。对“学困生”多帮助,采取特殊的教法和特别的辅助练习;对“优等生”,把他们树立为其他学生的榜样,让他们自主完成动作,发挥他们的才智和能力,让他们自主掌握体育知识,运动技术技能,为将来参加体育专业考做基础。
四、因材施教,凸显主体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活动,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是认识和实践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做到因材施教,精讲多练,是体育教学的主要方法之一。灵活多变的方法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练习课中,教师参与进来,师生共同活动,教师既是练习者,又是示范者,便于学生观察动作技术,掌握动作要领,这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决定因素。在练习中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能力,有利于带动全体学生积极认真地练习,树立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信心,容易建立融洽、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学生的主体地位正是在教师这样指导下发挥和不断增长的。因而,既要重主体,又要重主导,只有主体和主导有机地结合,才会使体育教育教学活动卓有成效。
(责编 张亚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