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管理对急诊科及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
董西莲,冯变英
Influence of flexible management on job burnout of nurses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and intensive care unit
Dong Xilian,Feng Bianying(Yuncheng Central Hospital of Shanxi Province,Shanxi 044000 China)
摘要:[目的]了解急诊科及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现状,观察柔性管理对急诊科及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及重症监护室工作2年以上的护士114人作为研究对象,实施柔性管理1年,采用护士职业倦怠量表评估柔性管理前后护士职业倦怠状况。[结果]实施柔性管理前急诊科及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检出率为80.70%,其中轻度倦怠占32.46%,中度倦怠占37.71%,重度倦怠占10.53%。情感耗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评分分别为(35.44±4.74)分、(13.46±2.74)分、(18.76±3.01)分。实施柔性管理后,急诊科及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检出率下降为65.79%,其中轻度倦怠占28.07%,中度倦怠占33.33%,重度倦怠占4.39%。情感耗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评分分别为(29.60±7.86)分、(7.95±4.83)分、(31.94±6.65)分。[结论]柔性管理可降低急诊科及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发生率。
关键词:急诊科;重症监护室;柔性管理;职业倦怠
中图分类号:R197.323
作者简介董西莲,副主任护师,本科,单位:044000,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冯变英单位:044000,运城学院。
收稿日期:(2015-04-02;修回日期:2015-10-16)
柔性管理是一种面对市场竞争环境不断变化,难以预测的情景下,管理者快速反应、及时调整人力和技术资源、获得竞争优势的管理模式,是一种强调“以人为本”,根据企业或单位的共同价值观和精神、文化氛围进行的一种人性化管理[1]。管理方式由强制性转化为非强制性,使制度成为一种潜在的说服力,把组织意志转换为个体的自觉行为的管理模式。由于急诊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患者病情危重,加之人力资源不足往往容易使护士产生职业倦怠。我院于2013年9月开始将柔性管理应用于急诊科和重症监护室的病房管理中,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取我院急诊科及重症监护室工作2年以上的护士120人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14份,有效回收率95%。年龄(28.34±2.22)岁;工作年限(6.22±2.75)年;专科 18人,本科96人;护士26人,护师80人,主管护师 8人;未婚10人,已婚103人,离异1人;急诊科护士55人,重症监护室护士59人。
1.2方法
1.2.1柔性管理方法采用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了解急诊科及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情况,根据调查情况实施针对性柔性管理,具体措施如下。①护理人力配置倾斜:在目前人力资源紧缺的状况下,护理部严格按三级甲等医院评审标准配置急诊科、重症监护室人力资源,并保证护理人员应享有的假期。②激励政策:院方对新进护理人员定科管理进行改革,将考试成绩优良,自愿到急诊科、重症监护室工作的护理人员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在评优、晋级、选拔护士长时优先考虑。急诊科及重症监护室护士夜班补助、绩效工资在全院处于较高水平。护理部定期组织急诊科、重症监护室工作15年以上护士座谈会,了解存在的困难和需求,帮助高年资护士做好职业规划,激发大家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工作激情。③重视护士能力及素质的培养:定期选派急诊科、重症监护室护士参加国家级、省级专科护士的认证培训,举办院内重症专科护士认证培训班,给每位护士提供研修提升的平台。定期举办医院文化大讲堂、业务学习、素质教育等课程,营造比学习、比技术的良好氛围。④实施弹性工作制:护士长根据每天病人数量、病情危重程度以及护理人员的自身情况,弹性调整班次;排班时考虑护理人员的意愿,注意能力强弱、年龄老中青搭配,做到人岗匹配,科学排班,缓解护士的工作压力。⑤管理温和:急诊科、重症监护室危重病人集中,不良事件多,工作中护士长以引导、帮助、汲取教训为主,摒弃责罚优先,让护理人员轻松工作。⑥个性化、人性化管理:国家规定怀孕7个月的护士可以不上夜班,我院允许急诊科及重症监护室护士从孕早期开始不上夜班,如因身体原因申请暂时到普通临床科室工作的,护理部经调查后给予及时调整。在急诊科,护士长不安排孕期护士在抢救室工作,不负责酗酒、吸毒、农药中毒等病人的管理,以减少紧急、嘈杂、有毒等不良环境对孕妇的不良刺激,使其愉快、顺利地度过孕产期。
1.2.2评价工具采用国内学者陈素坤[2]根据Maslach等1986年编制的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人类服务行业版修订而成的护士职业倦怠问卷,该问卷在国内广泛使用,余华[3]对其进行了验证性评价,证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问卷包含 22 个条目,从情感耗竭(emotional exhaustion,EE)、去人格化(depersonalization,DP)和个人成就感(personal accomplishmen,PA)3个维度进行评价,采用 Likert 7 级计分法,0分~6分分别表示各种状态出现的频率,0 分表示从来没有,6分表示每天都有。情感耗竭及去人格化维度得分越高、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越低,表示倦怠程度越高。本研究以国内护士职业倦怠常模的诊断标准为参照[4],即以情感耗竭≥27分,去人格化≥8分,个人成就感≤24分为临界值标准。参照李永鑫[5]的方法,将职业倦怠3个维度中任何1个维度得分高于临界值的调查对象界定为轻度倦怠,有两个维度得分高于临界值的为中度倦怠,3个维度得分都高于临界值的则界定为高度倦怠。
1.2.3资料收集方法在实施柔性管理前1周和柔性管理12个月后,由研究者发放评价量表,该量表由护士根据自己对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看法填写,填写时间20 min~25 min。
1.2.4统计学方法将数据输入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方差不齐时采用近似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施柔性管理前后急诊科及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检出率比较(见表1、表2)
表1 实施柔性管理前后急诊科及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检出率比较 人(%)
表2 柔性管理前后急诊科及重症监护室护士发生职业倦怠情况 人(%)
2.2实施柔性管理前后急诊、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得分与杭州常模[4]比较(见表3)
表3 实施柔性管理前后急诊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得分与杭州常模比较 ±s) 分
2.3实施柔性管理前后急诊科及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评分比较(见表4)
表4 实施柔性管理前后急诊及重症监护室护士
3讨论
3.1实施柔性管理前后急诊科及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发生率高从结果可以看出,实施柔性管理前急诊及重症监护室护士存在职业倦怠92人,职业倦怠检出率为80.70%,其中轻度倦怠37人(32.46%),中度倦怠43人(37.71%),重度倦怠12人(10.53%)。实施柔性管理后,急诊及重症监护室护士存在职业倦怠75人,职业倦怠检出率为65.79%,其中轻度倦怠32人(28.07%),中度倦怠38人(33.33%);重度倦怠5人(4.39%)。实施柔性管理前后倦怠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实施柔性管理前后急诊科及重症监护室护士倦怠检出率均高于常模(62.8%)。由此可见,实施柔性管理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改善我院急诊及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状况,但我院急诊及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状况还是比较严重,应进一步加强干预。结果显示,柔性管理前急诊科护士处于职业倦怠状态的有48人(87.27%),轻度、中度和重度职业倦怠检出率分别为32.73%、45.45%、9.09%;重症监护室护士处于职业倦怠状态的有44人(74.58%),轻度、中度和重度职业倦怠检出率分别为32.20%、30.51%、11.86%。柔性管理后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检出率为72.73%,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检出率为59.32%。实施柔性管理前后急诊、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急诊、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发生率均较高。实施柔性管理前,急诊科及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3个维度得分分别为(35.44±4.74)分、(13.46±2.74)分、(20.76±3.01)分,与叶志弘等[4]建立的杭州地区护士职业倦怠常模比较,急诊科及重症监护室护士的情感耗竭和去人格化得分高于常模,而个人成就感得分低于常模。实施柔性管理后,急诊科及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3个维度得分分别为(29.60±7.86)分、(7.95±4.83)分、(31.94±6.65)分,均高于杭州常模;与柔性管理前相比,情感耗竭和去人格化得分降低,个人成就感得分提高。证明实施柔性管理可有效改善我院急诊科及重症监护室护士的职业倦怠状况。
3.2柔性管理对急诊科及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
3.2.1柔性管理的内涵柔性管理是相对于刚性管理而言的一种管理方式,其本质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是人本管理在实践中的具体表现,以人性取代制度,讲求管理软化。其最大特点是依赖员工的心理过程,依赖每个员工内心深处激发的主动性、内在潜力和创造精神,即员工具有明显的内在驱动性[6,7]。
3.2.2实施柔性管理能降低护士的情感耗竭水平,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护士的个人成就感针对急诊及重症监护室的工作特点,我院从增加急诊及重症监护室护士编制,合理配置人力,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从提高护理人员的经济地位使护士感受到院方、社会各界的充分尊重、理解和支持;从改善医院软硬件设施,为护理人员设立休息室,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从职工晋升优待政策感受到院方对重症监护室工作的肯定;从护士职业规划方面为高年资护士提供一些学习、转行的机会,使其从中感受到自我价值,产生工作热情和凝聚力,从而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发生失误时不过分追究个人的责任,主要查究造成失误的原因,吸取教训,使全体人员从中深受教益等,来减轻护士的职业压力,使护士在工作中精神饱满,积极主动,能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为自身发展、为医院发展提供创造性服务。结果显示,实施柔性管理后,急诊及重症监护室护士在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得分有所降低,个人成就感得分有所提高。
4小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作的精细化,职业倦怠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护士作为人类健康的维护者也不例外。职业倦怠不但对护士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而且对护理队伍的稳定及医院的社会效益有不可忽略的影响。开展“柔性管理”是从管理层上作出决策缓解当前护理工作与专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等方面做出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在注重维护、促进病人健康的同时,关注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降低护士职业倦怠,提高护理质量,达到护理管理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葛利越.柔性管理在护士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0,8(10A):2589-2590.
[2]陈素坤.临床心理护理指导[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207-218.
[3]余华.工作疲溃感问卷在我国护理人员中的测试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7,22(24):50-52.
[4]叶志弘,骆宏,姜安丽.杭州地区护士群体职业倦怠常模与诊断标准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3):207-209.
[5]李永鑫.三种人群工作倦怠的比较研究:基于整合的视角[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5:74-76.
[6]Aijilei.柔性管理法[EB/OL].(2014-12-16)[2015-03-04].http://tech.ce.cn/news/201412/16/t20141216_4133198.shtml.
[7]孙忠芳,谷春红,罗威.论柔性管理与馆员职业倦怠的抑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20(3):189
(本文编辑范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