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建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2016-01-13 02:15金香菊石婷萍
科教导刊 2015年36期
关键词:能源结构节能减排

金香菊+石婷萍

摘 要 文章介绍了在国家发展新形势和应用型、创业型人才发展的需求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新培养模式对课程和实践环节进行了调整,强化了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和实践教学,体现了专业知识的宽口径和实用性。

关键词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节能减排 能源结构 创业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12.024

The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Pattern of the Specialty of Building Environment and Energy Application Engineering in the New Situation

JIN Xiangju, SHI Tingping

(Urb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Department, Wenhua College, Wuhan, Hubei 430074)

Abstract In new situation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the need of applied talents and embark personnel,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new program adjusted the theoretical courses and the experimental session, strengthened the systematicness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and the practical education, embody the broad scope and the practicability of the specialized knowledge.

Key words Building environment and equipment engineering; energy-saving and emission-reduction; energy structure; Imbark personnel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以下简称“建环”)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等文件中,由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学科代码080716S)、建筑设施智能技术(部分,学科代码080710S)、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学科代码080704)三部分合并而成。

新的专业是应国家发展和综合性人才发展需要新的形势下而生——使专业范围从原来的建筑设备、建筑环境、燃气工程的基础上扩展到建筑节能、建筑智能化的内容,建筑环境科学成为学科基础,专业核心转变为建筑节能、建筑智能化、新能源的利用和开发,并逐步应用到建筑设备、建筑节能、建筑智能化三个方面。

新专业的外延和内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必将引发本专业培养计划,即理论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等方面做出适当调整和变化。

1 建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三个方面需求

1.1 我国节能减排需求

节能减排就是节约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即首先必须加强节能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其中普遍认为建筑节能是各种节能途径中最大潜力、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之一。

在这方面,建环专业及时进行了调整和定位——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新的培养计划增设了“建筑节能导论”、“建筑材料”、“冷热源工程”等课程,让建环专业学生能够掌握建筑投标初期就从数据库和模型系统优化设计建筑整体造型和建筑结构,以绿色材料建设绿色建筑,最后在建筑使用期间内,优化使用建筑能源达到节能的整体目的。

1.2 我国能源发展现状需求

中国能源工业发展迅速,但结构很不合理,发展清洁能源、调整能源结构已迫在眉睫——天然气成为绿色环保能源的首选。

为此,本专业从课程的设置上,在新的培养计划中增设了“燃料与燃烧”、“燃气气源”、“管道腐蚀与防护”、“城市燃气安全技术”、“液化石油气供应技术”、“燃气应用技术”等课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清洁能源方面的理论知识,培养创客型人才。

与此同时,为优化国内能源利用结构,在国家相关政策引导扶持下,新能源——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等领域逐渐成为投资热点。

为此,本专业从课程的设置上,增设了“生物质气化原理”,让有能力的学生根据需要选修这方面课程;在“冷热源工程”课程中加强了太阳能、土壤源热泵、水源热泵、污水源热泵、冰蓄冷、水环热泵等能源利用的理论知识,拓宽知识层面。

1.3 创业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根据国办发〔2015〕36 号的文件精神,为了培养更多创业型人才,本校加强各专业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并且逐渐建立创业实验室和训练中心建设,同时促进实验教学平台共享。建环专业必须广泛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即教师可带领和指导学生进行科研,可使学生和教师共同进步,教学相长。

人才的培养应以原有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的核心技术为基础支撑,融会贯通建筑节能、楼宇自动化等各类技术措施和工程方法,经过一定工程实践锻炼,在夯实的理论基础下,能取得国家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资格,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即可为自己获得建立设计公司、施工单位的人才基底,成为高端“创客”。

为此,建环专业在新的培养方案中,加大相关实践性课程的课时量,如:工程制图(56学时)、工程测量(24学时)、计算机绘图基础(24学时)、暖通CAD(24学时)分别增加了8学时,增强学生的自我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在总学分上,为了鼓励学生自我创新能力,增设了几个环节来置换C类个性课程学分,如:创新实验:视创新情况,可置换1~3学分;科研,视参与科研项目时间与科研能力,每项可置换1~3学分。

通过这些实际性措施推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同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科研创新,也提高了学校整体科研实力,将学生的创新实践迅速转换为经济实力,也提高了学生个人将理论转换为科研实践能力。

2 加强建环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以培养应用型人才

在高校教育阶段,要培养出具有较强应用型人才,必须提高实践性课程所占比例,即必须提升教学中的实验环节(包括上机)、课程设计环节的课时数;在提高课时数的同时,必须对内容也做出与时俱进的改革。

通过实验环节,加强对相关理论知识理解的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通过课程设计,提高学生工程制图、计算机制图、暖通空调CAD的动手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

2.1 从实验教学环节入手

在实验环节中,应减少验证性实验比例, 增加综合性、创新性和设计性实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独立进行科研所需要的创新思维、操作设备和动手能力。

在实验教学环节的构建中,以空调工程方向为例,在减少验证性实验基础上,多增加热工自动化实验、建筑节能方案可行性实验、楼宇自动化系统的模拟仿真与调试、虚拟仿真实验等具有设计性质的实验;经过这样一系列实验后,让学生在暖通空调的节能方案设计、楼宇自动化运行调试、维护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得到综合提高。

2.2 从课程设计环节入手

针对原有课程设计体系存在的问题、实际教学中已有的弊端,在修订新的培养计划时,对本专业6大课程设计进行了一些调整和改革:

(1)细化课程设计题目。如根据空调工程课程设计的特点,增加课程设计素材库,以资每四年更换一套建筑图;同样的一套建筑图,只需调整建筑所在地点、建筑用途、建筑层高,就可以达到每届学生每人独立的课程设计题目,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动手的能力。

(2)课程设计与理论教学同步:即课程理论教学一开始,按照细化后的课程设计题目,布置设计任务,分发建筑图纸,安排设计进度。

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首先抛出问题——与课程设计相对应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回答问题——在教学过程逐步寻找答案并解决此问题;以此往复,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主动性的同时,让学生对理论知识到实践知识的飞跃有深刻的体会,即提高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积极性。

理论课程教学紧扣设计,同时将课程设计分解为若干作业,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理论学习。该方案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综合应用,为今后更快融入到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继而加快成为“创客”型人才的步伐。

3 结语

从本专业的不断革新中,我们可以看出,只有了解了国家的新形势和发展需求,才能更全面地去探讨新的培养模式内部因素,才能更加彻底地执行建环专业新的培养模式。

建环专业新的培养模式,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两个方面入手,除增加相应理论课程外,对实验环节、课程设计进行了调整和整合,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灵活运用所学技术原理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为重要目标;对实践环节的改革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为目的,培养学生较强实践学习能力和技术应用的能力。

基金项目:文华学院优质课程项目

参考文献

[1] 付祥钊,邓晓梅,孙婵娟.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效果调查与分析[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l):16-21.

[2] 苏华.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10.27(1):88-90.

[3] 黄炜,张东海,张红英.暖通空调教学体系建设与教学改革研究[J].北京:暖通空调,2005.35(11):47-50.

[4] 董春桥,杨家宽.建环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6):49-52.

[5] 王海涛,沈恒根,程海峰.注册工程师制度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J].制冷与空调,2012.26(5):521-525.

[6] 张登春,邹声华,于梅春.制冷技术实践性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1):200-201.

[7] 高寿云,俞锋,蒋金平.建筑环境设备工程专业实验课程设置改革[J].实验室研究探索,2005.24(5).

猜你喜欢
能源结构节能减排
基于社会碳成本理论视角下的
低碳能源技术与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特色建设探索
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十二五”回顾与“十三五”建议
欧美航空业节能减排创新管理研究
生态文明视角下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研究
火电厂节能减排的必要性与对策分析
电力行业的节能减排与低碳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