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让物理教学回归生活

2016-01-13 17:28石元明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体验合作案例

石元明

摘 要:物理课堂采用体验式教学可拉近物理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在探究体验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兴趣,提高动手合作能力,感受物理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案例;体验;探究;合作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270-02

初二学生由于刚刚进入物理学科的学习,会感到物理与自己的生活有很大距离。因此教师应采用体验式教学拉近物理与生活的关系,重视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在探究体验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兴趣,提高动手合作能力,感受物理学习的乐趣。下面是我进行体验式教学的一个课例:

案例描述:

课题: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通过体验式学习活动,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探究合作能力。

过程:本节课主要采用体验式教学,分体验式预习---体验式导入---新知体验1---新知体验2--新知体验3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体验式预习,要求学生课前体验各种声音(皮筋、尺子、鼓面等)观察发音体并做出记录,上课时将发音体带到学校演示。第二环节---体验式导入。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许多美妙的声音,有汹涌海浪声、美的歌声、琴声、锣鼓声等。体验后请学生回答:描绘声音的语言有哪些吗?请同学踊跃发言,看谁说得多。生1:树叶沙沙,鸟鸣啾啾;生2:流水潺潺、琴声悠扬;接着提问:对于“声音”你想知道什么?生1:我想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怎样传播的?生2:我想知道声音能不能在固体、液体中传播?快慢一样吗?教师在学生的疑问中导入新课--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二环节:体验新知1----声音的产生。

分组体验。利用多媒体播放制作的配有声音的动画,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初步体验物体发声时共同特征--振动。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体验验证。每组选一位同学做各种活动,使物体发声,其他同学仔细观察。生1:把一根橡皮筋张紧,拨动橡皮筋,橡皮筋振动发出声音;生2:同学们把手放在喉结处,让我们发出啊的声音,手指会感觉到声带振动;生;3:把一塑料尺压在桌边,一半伸出桌外,用手拨动尺的伸出端尺振动发出声音;生4:用鼓棰打击鼓面,鼓面振动发出宏亮的击鼓声;生5:用手敲击桌面,桌面振动发出声音。体验后学生发言:生1、2、3说:发声体都在振动。生4和5却说:没有看到桌面发声时在振动,也没有发现发声时鼓面的振动。集体体验,验证疑问。教师引导学生,想办法验证桌面、鼓面的振动。生6突然提出:可以在桌面、鼓面放一些纸屑,敲击桌面,鼓面发声时,会看到桌面、鼓面上的纸屑在跳动,说明发声的桌面、鼓面在振动。生7接着说:可以在桌面上放一盆水,桌面发声时,水面会出现波纹。最后教师总结声音产生于物体振动。延伸到实际生活。请学生列举一些生活中一些发声现象,比比看,哪一组说得最多。生1:吹口哨声是口腔内空气振动产生的。生2:吹笛子发声是笛管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生3:气球爆炸声是气球膜的振动引起周围空气振动产生的。生4:吹口琴的声音,是由于气流的冲击,琴内的弹簧片发出振动产生的……学生发言的积极很高。

第三环节:体验新知2---声音传播的介质。

分组试验,集体体验。学生按前期设计的实验有序进行,4人一组,分组进行。一组: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时,一同学轻敲课桌一端,另一同学把耳朵贴近课桌的另一端,听声音的情况。(结论:听到的声音大,课桌分开时,听到的声音很小,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说明固体可以传播声音)二组:一学生把一只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装有抽气机的玻璃罩内,另一学生用抽气机抽出其中空气,随着罩内空气抽出,同学们注意声音变化。随着罩内空气的抽出,铃声逐渐变小。最后罩内接近于真空,听不到声音。后又让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声音又发生变化。(结论:说明空气可以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三组:一生把正在响铃的闹钟用塑料袋包好放入水中,仍然听到声音。(结论:说明水可以传播声音)师生总结: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传播声音需要介质。

第四环节:体验新知3---声音传播的速度。

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要求学生阅读课本最后一段及小数据,了解15℃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声速与介质的温度有关。合作讨论:要求学生每组设计出一个测声速的方法,比比看哪一组的方法最好。学生通过热烈的讨论后,设计出一些方法。一组:站在楼上大喊一声,记下喊话到听到回声的时间,测出人与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即可算出空气中的声速。二组:可以在操场上测量,利用看到发令枪发令时产生的烟雾和听到枪声之间的时间差,来测量声速。学生的设计有一定的科学性,有的虽然可行性还不够,但是他们对这个知识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创造性思维。

案例反思:

1、物理课应以生活体验为出发点,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教学情景的创设不能脱离生活体验,只有将物理知识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体验相结合,学生的思维才能够随着提问的深入而逐渐的被调动起来,才能很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本课例从课前预习、导入、到新知的学习,都是从学生体验生活入手,引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探究。如在体验新知1的教学中,首先学生以四人为一组进行生活实验,学生轮流做,轮流观察,每个组做不同的生活实验,学生在体验中很有兴趣的体会知识。其次,对于有疑问的实验,学生集体体验验证知识。最后,延伸生活,学生谈生活中发声现象。整个过程因为有生活体验贯穿其中,学生乐于合作、乐于动手、乐于自主思考、乐于探究,知识在不觉中得到渗透和领悟,学生在快乐中掌握新知。从这一层面而言,物理研究的基础就是生活,通过联系生活体验,设置适当的情景才能够激励学生对物理现象进行深入的研究。

2、注意把握课堂时间,科学的安排生活体验案例。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带入生活体验的教学模式有更多的优点,能够为学生提供创新的平台,增强学生自信心,活跃课堂气氛,也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也有一个缺点,就在整个课堂中都开展生活体验教学是不现实的,为此,教师必须要把握好教学时间,科学的安排教学内容。如在本课中有很多处要求学生亲自操作体验,如果课前不能熟练的进行体验预习,课中的实验体验就会浪费很多不必要的时间,影响学习进度。另外,小组合作体验时,教师要提前做好分工,保障合作体验时,各负其责、各司其职,提高体验效率。

总而言之,生活体验教学模式是一种符合时代发展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将其适当应用在初中物理课堂中可以有效的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体验合作案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