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津
[摘要]中外合作办学已经成为培养急需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回顾几十年的合作办学历程,本文从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分析,聚焦现实问题,找准可行对策对推动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对策
一、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特殊性分析
1、生源构成的多样性。随着学科门类和专业不断拓展,招生过程中涉及不同的二级学院和若干专业,由专业划分造成了生源的多样性;合作办学因其特殊的办学模式,具有“取中西之所长”的办学特点,学生们的学习意愿、外语水平、独立生活和承压能力等,造成了生源自身结构的多样性。
2、教学空间的延展性。当下,各个学校采取了诸如“3+1”“2+2”“4+1”等不同形式的办学模式,在具体操作层面而言,产生了网络远程授课、国外教师到中国授课和学生在考核合格的前提下赴国外求学等不同形式,多种教学形式的融合交叉,使得教与学在时域和空域上实现了拓展延伸,教学空间的延展为“知识流”提供了可能。
3、教育引导的复杂性。对于联合培养学生而言,最显著的特征是中西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碰撞,思想政治教育既承担着对学生进行以爱国报国为目的的使命,突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铸魂育人工作,又要进行中西方意识形态和文化的比较教育,在对比中强化学生对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的认同感,同时更好了解西方的文化历史,帮助同学更好适应异域学习生活。
4、教育理念的差异性。教育注重集体的同时过分强调共性的存在,往往忽略了学生个性的特征,例如学校规定了教学进度和授课范式,学生得到几乎是“填喂”式教育,他们逐步丧失了个体思维的创新意识。但国外教育强调在一定共性的前提下重点突出个性的存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创新,注重思维严谨和独立意识的培养。
二、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
1、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地位弱化。从实践情况看,各院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两课部、系)承担了几乎绝大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同时,由辅导员和班主任做好日常的教育和引导。但合作办学模式下学生压力较大,学生将有限精力投入到专业课程和外语的学习上,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此外,出国培养的学生居住相对分散、组织缺乏以及异域文化影响使思想政治教育被边缘化。
2、育人方式方法缺乏现实针对性。就当前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以课堂上的理论灌输为主,过分强调理论上的一脉相承和重要意义。忽视了人文软环境、学生心理状态以及和谐师生关系对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重课堂轻日常、重理论轻实践。对合作办学学生而言,内容宽泛缺乏针对性;他们学习和身心压力较大,但相关老师人文关怀滞后或缺失;在国外学习期是西方文化思潮渗透的敏感期,但在外师资力量的不足,造成教育引导的不及时。
3、借力互联网开展工作缺乏统筹。自1994年国家接入国际互联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迎来了自己的春天。E-mail、QQ、MSN、校内和微信等网络软件顺畅了与学生沟通的渠道,在掌握学生思想和学习情况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对学生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却存在各自为阵、单打独斗的倾向,诸多院校未能形成教育资源共享和教育渠道互通的开放模式,造成了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
4、开展工作缺乏制度保障和支撑。高校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只有配套的制度作为支撑,才能实现教学规范化、工作程序化。从实际情况看,对在外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几乎没有成体系的合作办学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培训计划、人员思想心理方面的评价体系以及相对较为完善的经费支持制度。主要依靠学生的自律自省教育,定期的网络情况征询和个人思想汇报等方式。宏观层面上的制度缺乏(不完善)导致实际操作中的标准不一、良莠不齐。
三、改进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
1、要摆正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位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着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启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要进一步厘清思路,突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扎实掌握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观点,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将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党和国家的兴衰联系起来,将自我价值实现与中国梦统一起来。
2、要着眼实际情况细化优化育人方式。习主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在一个‘真字,要用真理说服人、用真情感染人、用真实打动人。”对合作办学学生而言,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更要在“真”上下功夫,要学会带着感情去开展工作,不断探索和优化育人方式,将才能学识与人格魅力统一起来、将组织和集体的力量与个人的力量统一起来、将思想心理引导与解决实际问题统一起来,将师生感情、朋友情谊融合在育人全过程。
3、要用好互联网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在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相关院校要努力用好互联网这个大平台,将“互联网+”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促进推送渠道的不断拓展,手段的不断创新,真正让依托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亲民”“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