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阅读指导之我见

2016-01-12 06:52李彩霞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6年1期
关键词:指导阅读学生

李彩霞

内容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学生 阅读 指导

吕淑湘先生说:“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这说明,局限在小课堂里的语文学习是封闭的。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呢?

一、激发兴趣

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往往会有一种积极的态度。读书也是如此。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才会将“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

上《认识图书馆》这一课时,我带领全班同学去图书馆参观。蓦然发现学生们的眼睛竟齐刷刷地盯着那一长摞摆放得整整齐齐的书刊:有的吐着舌头惊叹,有的情不自禁伸出小手,轻轻地抚摸着书卷。那眼神宛如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充满欢喜。我心里猛地豁然开朗,经常埋怨学生不爱读书,但却没有想过为他创造一片蔚蓝的天空,让他们更多地受到阳光雨露滋润。于是我索性和图书馆老师协商每周三利用中午时间带学生们到图书馆看书。渐渐地中午一个来小时时间太短暂了,孩子们觉得不解渴。于是,我又和图书馆老师商量,让他们把自己喜欢的图书借回家去看……这样,崇尚书、热爱书的“火苗”逐渐在孩子们心田中燃起熊熊大火。

二、选择读物

美国著名学者诺.波特指出:“谈到读书,首先应该明确目的。对读书的目的认识得越清楚,读书的信心就越坚定持久。”因此,指导学生选择书籍也很重要,如今的出版物是多如牛毛,良莠不齐,而学生又涉事不深,经历不广,缺乏一定的识别和分析能力,对于选择书目比较盲目。因此,教师要帮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刊物。一般地,低年级的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应选取图文并茂的课外读物;中高年级的学生的思维已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因此,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逻辑性、说理性较强的读物给学生阅读。我们在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时,选择的内容应较广泛,可涉及儿童生活、历史故事、科学常识等;体裁应多样,可以是诗歌、散文,也可以是小说、童话、寓言,不拘一格,只要是思想内容健康,有教育性,对儿童的思想、品德、智力、情感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影响的文学作品,都可以推荐给学生,这样学生才能博览群书。

三、传授方法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也很重要,只有掌握了读书的方法,学生才能愉悦地读,并从中感悟作者的的思想感情,与作者心灵交汇,产生共鸣。

1、品味性的精读。对名篇名著和其他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需要静心细读 ,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好词佳句,像人吃东西那样,经过细嚼慢咽,才能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有的好文章需要反复地读几遍,甚至熟读成诵。

2、吸收性的略读。以获取读物中的知识为目的的阅读称为吸收性阅读。主要针对知识性读物,如《昆虫记》。因为对待此类读物既不能追求快速,不能观其大略,也不是语言优美的篇章,适合背诵积累,而是要理解每个知识点,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

3、随意性的浏览。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可采取浏览法,即“随便翻翻”,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或通过看标题、目录、内容提要、前言等,以求在有限时间内获取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

4、扫描性的速读。方法有二:一是“遮盖速读法”。准备好一张白纸和书页差不多大小,放在书的上端,读完一行就把纸往下拉,盖住读过的一行,使眼睛不能来回重复,同时减少眼睛的左右移动,增强眼的视觉广度。随着训练,把遮盖挡用的纸往下拉的速度加快,即可逐渐提高速度;二是“限量速读法”,在阅读前确定阅读的数量,限定时间读完。

阅读是一项长期的、日积月累的、潜移默化的精神活动。它影响着孩子们个人素质中最基本的、最核心的部分——价值观、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一个人终生的宝贵财富,也是他终身学习的坚实基础。在此,作为教师,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快乐的阅读中享受生活,在生活中享受阅读。

[注:本文系甘肃省“十二五”规划课题《小学生有效课外阅读培养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GS[2015]GHB0038)子课题]

(作者单位:甘肃省会宁县东关小学)

猜你喜欢
指导阅读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