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历帝在安龙

2016-01-11 10:55张祥光
贵州文史丛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南明

张祥光

摘 要:南明永历帝在贵州安龙四年。四年中发生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查阅史籍,不少史书记载中相互抵牾的地方不少。《安龙逸史》(下)记载较详细,但亦有疏漏。本文以《安龙逸史》作主要参考资料,参照其他史籍,对所发生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进行梳理考辨。

关键词:南明 永历帝 《安龙逸史》

中图分类号:K2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5)04-37-41

《安龙逸史》二卷,为屈大均撰。屈大均(1630——1691),字介子,号翁山,广东番禺(今广州市)人。

永历帝在安龙之几年,涉及的史籍有《安龙逸史》《永历实录》《永历纪年》《安龙纪事》《小腆纪年附考》《小腆纪传》等多种文献资料。翻检这些史籍,以《安龙逸史》(下卷)所记较为翔实,但与其他文献资料对照,又有不少差异,有的互有抵牾。本文以《安龙逸史》为主要参考史料,与其他文献互相参照,只疏理永历帝在安龙期间所发生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对这些事件予以叙述辨析,并兼评一些史籍记载的错误。

(先要说明,有关“十八先生”及被杀事件,作者已另写有专文,此文就未涉及)。

一、永历帝由广西到贵州安龙行程经过

《安龙逸史》载:“顺治九年二月,上幸安龙”。顺治九年,即为永历六年(1652)。《安龙逸史》此记载比较笼统。纪录永历帝到安龙行程最细的是黄宗羲《永历纪年》和徐鼒《小腆纪年附考》。《永历纪年》载:“永历六年壬辰癸酉朔,上野次,三日至皈朝,十一日发皈朝,十二日次富川,十三日次沙斗,十四日次西洋江,十五日次宝月美,十六日至广南(今云南广南)。孙可望遣总兵王爱秀迎驾,上言‘臣以行在孤处僻粤,再次迎请,未奉允行。然预虑圣驾必有移幸之日,所以先遣各营兵马肃清彝氛,道路无碍。广南虽云内地,界邻交趾,尚可彝情叵测,臣再四思维,惟安隆所,滇、黔、粤三省会区,城郭坚固,行宫修葺,一切粮储可以朝发夕至,莫此为宜。上是之。二十五日上发广南,次童卜,二十六日次晒利,二十七日次鼒贵。二十八日次加浦,二十九日次那羊,三十日次侄堂。二月癸卯朔,次呼马,二日次扁牙,三日次板屯,四日次板桥,五日次峒沙,六日至安隆所。”

对此行程,徐鼒《小腆纪年附考》只是开头有出入。《小腆纪年附考》载:“顺治九年壬辰春正月癸酉朔,上次龙英。”黄宗羲之书记载为“野次”,徐鼒之书为“龙英”。“野次”不知何处;而龙英在今广西龙茗县。

对于永历帝到安龙,作为临时的政治中心,王夫之《永历实录》并不称安龙或安隆,而是称“兴隆”。《永历实录》载:“永历六年,上在兴隆。”查阅《永历实录》,凡论述有关安龙地点的历史事件,王夫之均不书“安龙”或“安隆”,而一律书写为“兴隆”,连李定国到安龙迎永历帝到昆明,王夫之亦称:“永历九年,迎于兴隆。”安隆、兴隆这两个贵州地域名称,明代有“安隆所”有“兴隆卫”,从军事机构设置上,“卫”比“所”高一级,这王夫之不是不知道,并不是笔误,而是有意为之。王夫之一直反清,孙可望是农民军投降清朝的降将,他把永历帝迎到安隆所,改为安龙府,传说中所谓安龙即“安笼”也,把永历帝“囚”于此,王夫之当然内心十分反感。因此王夫之不承认是到“安隆所”,而是到“兴隆”。但王夫之又不是指迎到“兴隆卫”。王夫之有意把“安隆所”写为兴隆,“兴隆”有兴旺强盛之意。王夫之有强烈的反清复明思想,在他的《永历实录》中,从不用清朝纪年年号,而全部是用南明各政权的纪年年号。

孙可望把永历迎到安隆所,改为安龙府后,任命心腹范应旭为知府,张应科为总理提塘官,管理控制永历帝。

二、孙可望迎永历帝到安龙,至死未相见

永历帝在安龙住下两个月,孙可望本有“觐见”永历帝的机会,但未实现。《安龙逸史》载:顺治九年“四月,秦王孙可望自滇下黔,欲入觐,伪兵部任僎讽止之。时,可望从滇还,道由普安,拟入安龙陛见,伪兵部任僎进曰:‘国主欲入安龙,恐二龙不便相见。可望遂止。”国主指孙可望,任僎一直有拥戴孙可望称帝的主张,任僎曾经在昆明“见可望启建宫殿成,曾具疏请进。”普安到安龙是近在咫尺之事,而任撰以“二龙”相斗来阻止。这说明孙可望并非真心想见永历帝,以他当时的权力,谁能阻止他的一切作为,他并没有把永历帝放在眼里,只是以永历帝之名,而行使“秦王”之权,挟天子以令诸侯而已,正如《逸史》所说:“可望假天子号令行中外。”

孙可望想见永历帝,只有《安龙逸史》提到,其他史籍未载。但两人至死都没有相见。

三、永历帝在安龙生活条件极差

永历帝到安龙后,孙可望派其心腹张应科为提塘官,本来是传达孙可望公文的官员,却成了管理永历帝事务之大员。《安龙逸史》载:惟谕令张应科奏报,每年进膳差银二千两,食米六百石,命应科于府库仓支给开销而已。于是伪知府范应旭直署其簿曰:‘皇帝一员,后妃几口,月支银米若干。”皆书又载:上在安龙,悉毁金银器皿,以济诸臣。上自入黔后,日居宫中,一筹莫展。臣工纷纷告退,备俸则悉搜所用器皿销毁济之。”

《小腆纪年附考》一书,有几处分别记载了永历帝在安龙的生活情况。

一条是:“可望岁以银八千两,米六百石上供,从官皆取给焉。”(此记载岁银比《逸史》多六千两)

一条是:“王在安龙,宫室卑陋,服御粗恶,将吏罕人臣礼,王已不堪其忧。”

一条是:“王在安龙府,涂苇薄以处,日食脱粟。……岁造开销银米册报可望,称‘皇帝一员,皇后一口,月支若干。王亦隐忍之,苟延喘息而已。”《附考》用“苟延喘息”来形容永历帝在安龙的生活情况。

道光时期张锳编纂的《兴义府志》,该志综合了若干资料,在“明永明王居安龙府本末”一节中说:“王在安龙,宫室卑陋,服御粗恶。所居文华殿,寝室窗壁頽坏,风雨侵御床,求一蒲席蔽之。可望所用安龙知府范应旭以未奉可望令,不敢与。可望岁给王及百官银八千两,应旭上其簿籍于可望,其籍有云:皇帝一名,后妃总若干口,皇子宗室总若干口,从官大学士以下若干口,每月支银若干两。其不敬如此。”endprint

以上记载可见,永历帝在安龙的生活条件相当差,要毁自己所带的金银器皿过日,并没有享受到哪怕是“流亡政府”一个最高统治者的待遇。

《安龙逸史》记载是给永历帝岁银“二千两”,而《小腆纪年附考》《兴义府志》记载是“八千两”,相差六千两,不知何书载准确?就以最高八千两计算,永历帝的生活条件,比他在广西南宁还差。在广西南宁时,由内侍庞天寿负责他的日常生活,当时“每日三宫同帝供膳,止限二十四金。”以此按一年365天计,则为8760金,超过了八千两数字。而且在南宁还有额外的赏赐未计算。当时永历帝听到有人向他“报捷面恩奏毕之后,必左顾曰:‘赏银十两与他。”可是永历帝在安龙的生活是王老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四、孙可望杀鸡儆猴,凶残暴虐杀李如月

《安龙逸史》载:顺治九年九月,孙可望擅杀御史李如月。李如月为山东道御史。在八月,孙可望杀了叛将陈邦傅父子。李如月认为陈邦傅虽为降清叛将,但他原是南明大臣,要杀,亦应上报永历帝。李如月即上奏孙可望之罪:“不用上旨。擅杀勋爵,无君之奸,罪同操、莽。请除国患。”陈邦傅曾经在永历朝为太子师,封思恩侯,所以李如月称为“勋爵”,后投清,被李定国所俘,送贵阳被杀。客观上说,在当时清与南明敌对的情况下,孙可望杀叛将陈邦傅无可非议。但是当孙可望得到报告:李如月说他“无君之奸,罪同操、莽”,把他当作王莽、曹操一类的奸臣,气愤至极,于是下令张应科“杀如月,剥皮示众”。杀李如月,采取剥皮杀人的方法,显露了孙可望凶暴残忍的面目。几种史料记载杀李如月的情景,以《安龙逸史》记载最详。

“俄,缚如月至朝门,有负石灰一筐,稻草一捆,置于其前。如月问:‘如何用此?”

其人曰:‘是楦你的草,如月叱曰:‘瞎奴!此株株是文章,节节是忠肠也。既而应科立右角门阶,捧可望令旨,喝如月跪。如月叱曰:‘我是朝廷命官,岂跪贼令。乃步至中门,向阙再拜。大哭曰:‘太祖高皇帝,我皇明从此无谏臣矣!奸贼孙可望,汝死期不远,我死立千古之芳名,汝死遗万年之贼号,孰得孰失?应科促令仆地,割脊及臂,如月大呼曰:‘死得快活,浑身清凉。又呼可望名,大骂不绝。及断至手足,转前胸,犹微声恨骂,至颈绝而死。随以灰渍之,纫以线,后乃入草,移北城门通衢阁上悬之。”

李如月被孙可望派人用“剥皮示众”的方式残暴杀死了,李如月冤魂不散。“遇夜,辄冤号不已。后可望遣官赍令过之,尸忽自堕,直压人骑之上,马惊而奔,一时皆仆毙。”

李如月死前预言:孙可望将“遗万年之贼号”,果如其言。

五、张应科与宫人通奸,孙可望不了了之

《安龙逸史》记载此事,有几点值得论述。一是当时永历帝在到处逃亡的过程中,将宫人与太监采取一对一的办法相互关照,用今天流行的话说,即“派对”的办法,奔走各地。二是《安龙逸史》记载,其宫人姓夏,叫夏良璞。此记载有误,宫人不姓夏。三是孙可望对其心腹张应科与宫人通奸,本应处与重刑,但他只对张应科打了几十大板,而“任用如故。”

永历帝在广东肇庆即位时,下诏“不选宫人,惟在藩府宫人,轮流左右。”后来在逃亡过程中,对这些宫人的行为无法“检测”,永历“患宫规不整,因特命每一宫人,即令一内监看视。遇缓急行李得自为偶,饮食坐卧,率相偕如夫妇。”将宫人与太监采取派对办法,解决路途中不要逾矩的问题。

到了安龙后,由于“宫室湫隘”,“皇宫”住处有困难,就将“内监、宫人非轮流入值者,皆居朝外。”原先在逃亡行程中,与太监夏国祥所派对的宫人夏良璞,聪敏姝丽,长得十分美貌,又工诗书,“驰马试剑,皆绝技也。”住在安龙城西。一天,张应科朝罢过其宅,看见美丽动人的夏良璞伏案写字,“心动,令人密访之,知为坤宁宫人夏良璞。时国祥已死,应科即命本地妇女出入通殷勤。”同时又在巴东王及王妃的帮助下,两个得以通奸。

夏良璞,不姓夏,乃郭姓。《安龙逸史》载姓夏,可能因“派对”的行程中,宫人良璞随太监夏国祥同行,故尔误为夏姓。《小腆纪年附考》载:“安龙行在庳隘,奄寺宫人寓居于外,分班入卫。郭氏名良璞,故奄夏国祥之对食也。年十九,妍丽捷敏,能击剑走马。巴东王妃某氏与之善。有张应科者,孙可望私人也。窥见良璞,心好之,移居近巴东王第,晨夕致殷勤,巴东王亦暱就之。呼王妃为嫂,因得通于良璞。事觉,王命杖杀良璞并内监李安国,赐巴东王与妃自裁。”此事,永历帝知道后,下令杖杀郭良璞和太监李安国,并令巴东王与妃“自裁。”一个直接当事人、三个间接者均被处死。而另一个直接犯法的张应科因系孙可望心腹,永历帝则无能处置。永历帝只好派参将张隆密报孙可望,希能处置张应科。而孙可望“已先得应科密报,谓隆曰:‘朝廷何苦一宫人杀多命。孤当遣人去处应科,尔可同回。”怎样处理呢?孙可望即下令:“杖应科于朝门外,革其官,押解至黔。未几,任用如故。”打了几十大板后,仍受到重用。

六、孙可望到昆“僭号”未成,气愤地回贵阳

《安龙逸史》载:顺治十二年六月,“可望自黔还滇,急谋僭号。及期,冕小不可冠,自辰及午,大雨倾盆,雷电交作,可望不悦而止,遂归贵州。”这里说他“僭号”当天,因两个原因未成,一是要戴的“皇帝”帽子太小;二是从辰及午,即上午七点到中午一点,昆明都是大雨倾盆,雷电交作。《明末滇南纪略》亦载:“(是日)大雨倾盆不住,站队兵士衣甲尽湿,街上水深尺许,丹墀内水及膝,各官侍立,朝服尽湿,及晴,已过午时矣。自是可望不能出殿,不得受朝。”“天老爷”反对他当“皇帝”,他气急败坏回到贵阳。

孙可望早有异志,各书都有记载。《鹿樵纪闻》载:“可望初得云南,既于五华山大建宫殿,制拟京师。方落成,而震电击其西楹,故不敢居,至是以为行宫。”《小腆纪传》载:孙可望心腹任僎、方于宣“尊可望为国主也。”而孙可望在贵阳“设六部翰林官,而虑人议其僭,乃以范鑛、马兆义、任僎、万年策为吏、户、礼、兵尚书,并加行营之号。”“于宣又为之立太庙,享太祖高皇帝主于中,张献忠主于左,而右则可望祖父也。拟国号曰后明。”江之春《安龙纪事》亦载,永历到安龙后,孙可望“自设内阁六部科道等官,一切文武皆署伪衔,复私铸八叠伪印,尽易本朝旧印。而贼臣方于宣谄可望尤甚,为之定仪立制。太庙庙享三王:太祖高皇帝主于中,张献忠主于左,而右则可望祖父主也。拟改国号曰‘后明,日夜谋禅。”真是人在做,“天”在看,结果“禅位”并未成功。endprint

七、李定国第一次觐见永历帝是在安龙

孙可望把永历帝安顿在安龙四年,从未觐见,而李定国见永历帝,是农民军在广西、湖南等地节节败退,孙、李农民军内讧及相攻战,形势对农民军抗清很不利,拟将永历帝“移跸”的时刻。

《安龙逸史》载:顺治十三年正月二十二日“安西李定国入谒上于安龙。二十一日夜半,白文选与刘镇国等率先骑至城下大呼曰:‘城内守门军人,速报朝内,不得轻自开门出去,安西兵马即至矣。城中切须谨慎。言毕,奔马而去。城中闻者皆喜。登城而望,比天明,大雾四塞,咫尺不辨。忽闻有叫门者曰:‘我西府长随夏太监也。随令人入朝,面奏曰:‘定国即至矣,遣臣先驰奏闻。因冰冻难行,秦兵又倒树塞路,马不能前,所以稍迟耳。于是君臣皆额手称庆。俄而周城炮起,马嘶声震数里,结寨遍九山头。安西率骑入朝陛见,君臣相抱持痛哭。上谕曰:‘久知卿忠义,恨相见之晚。定国泣奏曰:‘臣蒙陛下知遇之恩,欲取两粤以迎銮舆,乃不惟不副臣愿,且重贻陛下忧,臣万死不能自赎。上温旨慰谕,赐座,茶毕,出。时雾敛日辉,已午刻矣。”

屈大均《安龙逸史》记载君臣第一次相见事,叙述简明生动,如临其境,君臣抱头痛哭,勾起人们对永历流亡政权一丝同情。李定国到安龙晋见永历帝这一大事,王夫之《永历实录》、黄宗羲《永历纪年》、江之春《安龙纪事》、徐鼒《小腆纪传》及《小腆纪年附考》等书,均未有明确记载。

八、永历帝离开安龙,移跸昆明

李定国到安龙觐见永历帝,惟一的任务就是要将永历帝“移跸”到昆明。

顺治十三年正月二十二日李定国见到永历帝后,回到兵营中,又约白文选再入朝见永历帝,“密计幸滇”,最后君臣商量决定在同月二十六日动身。

在清兵南下,农民军内部矛盾加深,“移跸”永历帝离开安龙,以“假天子为号令”的孙可望亦早有打算。在杀十八先生前后,永历帝曾先后密诏李定园入卫安龙保护他。孙可望亦得报告,并于顺治十二年十月派白文选带兵到安龙,拟将永历“移跸”贵阳,白文选以徒舆役夫不好找为借口,拖延执行。顺治十二年十一月,又发生田州战败事件(田州战败,《附考》记于顺治十三年正月。十三年正月李定国已经到安龙了,显然《附考》有误)。计六奇《明季南略》卷十四载:顺治十二年十一月,(孙可望)遣总兵张明志、关有才等征广西,暗袭定国。时定国在广东为东兵所攻,败于新会,收集残兵万余,驻扎南宁府,势甚单弱。闻张明志等将近,计无所出,召中书金维新、总兵曹延生计之。二人曰:‘明志等兵虽多,皆帅主旧部下,安敢相敌!今明志从大路来,我辈从小路迳截其后,彼出不意,定然惊溃,我辈乘胜率兵至安龙,迎皇上驾径至云南,美名、厚实,兼收之矣。定国然之,与靳统武、高文贵等集兵万人,拔寨而起,从归朝土司小路行,五日,抄出明志营后,猝然冲之。明志等不知兵从何来,前后大乱。定国乘势急追,要截残兵,得三千人,遂连夜赴安龙府”。

这就是孙可望派兵袭击李定国,在广西田州被李定国击败的事件。

孙可望得知兵败,李定国带兵向安龙进发的报告后,顺治十二年十二月又急派遣百户叶应祯到安龙要“移跸”永历帝。据《安龙逸史》载:顺治十三年正月十六日,即李定国到安龙前六天,应祯“贯甲入宫门,请上同三宫乘马幸滇。请君愿从者,听。逼勒再三,凶恶之状,目无君父,宫中哭声彻内外。白文选入,见应祯肆无忌惮,因以手招之,谓应祯曰:‘国主恐安西归清,所以迎驾者,恐陷不测也。事须缓宽,若迫促至此,朝廷玉叶金枝,不同尔我性命,万一变生意外,若能任其责乎!今我往探,若安西果通清兵,彼乃一家人,我等何得过为逼迫,自取最戾。言已,即率百余骑出城去。应祯以文选语,亦暂缓行。”孙可望派百户叶应祯“移跸”永历帝,因白文选的劝戒,亦未完成任务。(又《附考》记载“移跸”事,又说:顺治十三年“三月,孙可望遣部将白文选犯明安龙。”三月,永历帝已经到昆明了,显然《附考》误记)。

顺治十三年正月二十六日,李定国、白文选将永历“移跸”前往昆明。当天自安龙启程到普安。二月十一日,永历帝到了云南曲靖。在护送永历到云南昆明的行程中,他本人居中扈从,由新城(今兴仁)、普安、直抵曲靖。三月,永历帝到昆明,以定北府改为行宫。

永历帝从顺治九年二月六日到安龙,于顺治十三年正月二十六日离开安龙,前后在安龙整整四年。

(《安龙逸史》是否屈大均撰,近年来有学者提出该书不是屈大均所作,而作者是溪上渔隐。特附记。)

Yongli Emperor in Anlong

——Reading Qu Dajuns Interesting Things in An long ZhangXiangguang

Abstract: Nanming Yongli Emperor had been staying in Anlong for four years. During the four years, it happened a lot of important historic things. To look up in the historic books, in which there are a lot of places contradicted towards each other. Interesting Things in An long (Xia)explained them more clearly, still there are some shortcomings. The thesis uses Interesting things in Anlong a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book, to look at other historic books, in order to have a wholly surveying on the historic things.

Key words:Nanming ; Yongli Emperor ; Interesting things in Anlong

责任编辑:林建曾endprint

猜你喜欢
南明
家乡桃花美
COLLECTED PAPERS OF HISTORY STUDIES
清至民国“南明”史概念发生与传播探论
从《岭海焚余》看南明时期金堡的军事主张
从传奇剧《桃花扇》看南明弘光王朝政治特点
乾嘉戏曲中的南明忠臣再现:瞿式耜与《鹤归来》
赵之龙弘光朝政治活动考述
两个遗民典范:释大错与王船山
试探南明速亡的原因
南明委离退局召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启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