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慢阻肺患者进行系统化护理的效果观察

2016-01-11 02:58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24期
关键词:呼气阻塞性病情

徐 艳

(泗阳县中医院 江苏 泗阳 2237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是临床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此病具有病程长、病情易反复发作的特点,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相关的临床研究表明,在COPD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对其进行系统化护理可有效地提高其治疗效果。为此,我院选取了近年来收治的49例COPD患者,分别对其进行基础护理和系统化护理,以对比分析采用不同护理方案进行护理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4年10月~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9例COPD患者。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COPD的临床诊断标准。这些患者均伴有咳嗽、痰多、胸部憋闷、气促等临床症状,且对其进行X线检查、肺功能检查后其病情均被确诊为COPD。我院将所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与分析组(25例)。在对照组的24例患者中,有男性13例、女性11例。他们中年龄最小的57岁,年龄最大的86岁,平均年龄(61±9.04)岁。他们的病程在5年~19年之间,平均病程为(12±5.73)年。在分析组的25例患者中,有男性15例,女性10例。他们中年龄最小的58岁,年龄最大的88岁,平均年龄(62±10.02)岁。他们的病程在6年~21年之间,平均病程为(13±4.91)年。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1.2 研究方法 我院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其治疗期间,分别对其使用不同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

1.2.1 我院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基础护理。具体的护理方法是:①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吸氧、平喘、止咳、防感染方面的护理。②遵医嘱为患者使用药物。③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及时报告主治医生。

1.2.2 我院对分析组患者在进行基础护理的同时,实施系统化护理。具体的护理方法是:

1.2.2.1 进行心理护理 COPD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受到其病情的影响,易出现焦虑、抑郁、不安等不良的情绪。护理人员应积极地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感受,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安慰与疏导。同时,护理人员可邀请治疗效果好的患者为其介绍治疗成功的经验,以缓解患者不良的情绪,增强其对治疗的信心。

1.2.2.2 进行健康宣教 部分COPD患者对疾病的相关知识及自身的病情不够了解,导致其治疗的依从性较低。因此,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主动、详细地向患者介绍COPD的病因、特点、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及治疗期间应注意的事项等,告知其进行治疗的必要性与安全性,提高其对治疗的依从性。

1.2.2.3 进行呼吸训练 指导患者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呼吸训练。①指导其进行腹式呼吸。告知其吸入气体时,应用鼻子深长而缓慢地吸气,嘴巴要闭紧。患者的腹部应处于放松状态,让腹部缓缓鼓起。呼出气体时,应让气流从嘴巴里长长地呼出来。患者应慢慢缩紧腹部的肌肉,并用双手轻轻按压腹壁,让腹部逐步恢复平坦。吸气的时间应在4秒~6秒之间,呼气的时间应在2秒~4秒之间。②指导其进行缩唇呼吸。告知其用鼻子慢慢吸气,用嘴呼气,呼气时将嘴唇卷缩为“鱼嘴”样,缓慢而轻轻地呼出气体,腹部应始终保持缩紧状态。呼气的时间应是吸气时间的2倍,每次练习10分钟左右,每日练习4次。③指导其进行膈肌缩唇呼吸。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取45°仰卧位,将双手放于患者胸骨下缘双肋交界部位。让患者全身放松,进行缩唇呼吸。在患者呼气时,护理人员轻压患者的胸廓,在患者吸气时,让其有意鼓起胸廓用腹部的力量对抗护理人员的手部力量。呼气的时间应是吸气时间的2倍。

1.2.2.4 进行氧疗护理 COPD患者常伴有低氧血症、膈肌疲劳等症状,为其进行持续性、低流量吸氧治疗,可显著提高其体内的血氧饱和度、改善其临床症状。因此,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坚持进行家庭氧疗。在患者进行吸氧治疗时,氧浓度应在29%~34%之间,氧流量应以2~3 L/min为宜,每月吸氧的时间应不少于15 h[2]。同时,对氧气正确地进行湿化和温化可增加氧分子的弥散能力、提高氧疗的效果,因此要求氧气的湿度应为50%,湿化液的温度应保持在37℃,以提高进行氧疗的效果,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1.2.2.5 进行饮食指导 COPD患者常合并高碳酸血症、肠道菌群失调等病症,进而可出现营养不良的状况。因此,护理人员要指导COPD患者科学、合理地安排饮食。嘱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少食多餐、细嚼慢咽,鼓励患者多饮水,多食用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忌食辛辣、油腻等刺激性的食物。患者每日进食的碳水化合物不宜超过总食量的50%,以防止其氧气过量消耗。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应在进食前对其进行吸氧治疗,以缓解其病情。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①治护结束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进行6分钟步行试验(6MWT)的结果及肺功能的各项指标。本次研究所观察的肺功能指标包括VC(肺活量)、FEV1(一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FVC(一秒钟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②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我院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分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总满意率=(满意例数+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我们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当P<0.05时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及肺功能指标的比较 经治护,分析组患者的6分钟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患者,其肺功能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及肺功能指标的比较( n/±s)

表1 两组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及肺功能指标的比较( n/±s)

组别 n 6MWT(m) VC(L) FEV1(L) FEV1/FVC( %)分析组 25 332.01±24.02 2.61±0.28 1.90±0.27 69.04±6.39对照组 24 284.03±19.15 2.07±0.16 1.48±0.29 50.04±7.83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比较 分析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比较[n(%)]

3 讨论

COPD患者可出现咳嗽、咳痰、喘息等临床症状,病情严重者可合并呼吸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3]。为了更好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治疗效果,我院对分析组患者进行了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呼吸训练、氧疗护理和饮食指导等系统化护理,最终显著地改善了患者的肺功能,提高了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实现了理想的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对慢阻肺患者进行系统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改善其肺功能,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1] 刘晓青,黎毅敏,何为群等.改良的自主呼吸实验在机械通气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撤机过程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13):2130-2133.

[2] 王虹,张少卿,毛锐等.诱导痰细胞因子水平对鉴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哮喘的价值[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3,48(8):953-955.

[3] 刘军,承解静,杨洁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问卷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估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2013,20(5):648-649.

猜你喜欢
呼气阻塞性病情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智能口罩可直接检测呼气中的病毒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如何掌握歌唱训练中吸气与呼气之技巧
13碳-呼气试验质控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不寐的病情观察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