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松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胃肠道外科 江苏 徐州 221002)
阑尾炎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此病是指盲肠末端的阑尾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发生的炎症性改变。近年来,此病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右下腹疼痛、恶心、呕吐及腹胀等。以前,开腹手术疗法是治疗该病的首选方法。采用开腹手术治疗阑尾炎的操作较为简单,其手术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医生能否迅速找到阑尾。切口感染是阑尾炎患者进行开腹手术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1]。近年来,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因具有创伤性小、患者在术后恢复快的特点,在治疗阑尾炎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为了对比分析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与慢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我院将209例阑尾炎患者根据病情的不同分为研究组(急性阑尾炎患者)和对照组(慢性阑尾炎患者),为两组患者均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然后对比分析其术后康复及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的209例患者均为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阑尾炎患者。将这些患者根据病情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120例研究组患者均为急性阑尾炎患者,90例对照组患者均为慢性阑尾炎患者。研究组中有男性58例、女性62例,其年龄为18~42岁,平均年龄为(33.54±2.55)岁。对照组中有男性52例、女性38例,其年龄为21~45岁,平均年龄为(31.23±2.84)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本研究中患者的纳入标准是:1)患者的病情符合慢性阑尾炎或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标准,均有右下腹及阑尾点压痛、反跳痛、恶心、呕吐及腹胀等症状及体征,其白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的计数显著增高,经超声检查显示,其均有腹腔积液、阑尾充血、水肿及阑尾区包块形成等表现。2)患者及其家属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了对本研究的知情同意书。本研究中患者的排除标准是:1)患者在2年内有腹部手术史。2)患者患有化脓性阑尾炎或穿孔性阑尾炎。3)患者患有其他可能导致腹腔炎症及粘连的疾病。4)患者为妊娠时间超过6个月的女性。5)患者无法耐受全身麻醉。6)患者发生严重的全身感染。7)患者的临床资料不完整。
1.3 方法 为两组患者采用三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手术方法是: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使其取仰卧头低脚高位,脚部抬高20°,右侧抬高15°,在其脐部上侧缘做一个1cm的弧形切口作为观察孔,在置入气腹针后建立CO2气腹,将气腹的压力控制在12~14 mmHg之间。在左下腹、脐与耻骨联合连线的中点分别做5mm、10mm的切口,置入腹腔镜器械。使患者取左侧卧位,在腹腔镜下识别阑尾,并用抓钳夹住阑尾的尖端,用钛夹将阑尾夹闭并将其切断,取出阑尾,解除气腹,关闭各切口。
1.4 观察指标 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对比观察其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毕至首次排气的时间、术毕至首次进食的时间、术毕至首次下床活动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采用数字疼痛评分表评估其术后的疼痛评分。根据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改善情况将其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治疗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分析 在研究组中,治疗效果为显效的患者有40例,为有效的有49例,为无效的有14例,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4.76%。在对照组中,治疗效果为显效的患者有51例,为有效的有49例,为无效的有4例,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28%。与研究组患者相比,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手术的时间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分析(±s)
表1 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分析(±s)
组别 手术的时间(min)术中的出血量(ml)研究组(n=120)80±33 15.46±0.3对照组(n=90) 56±28 14.23±0.6 t值 9.523 8.957 P值 0.000 0.152
2.2 对两组患者术后情况的分析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术毕至首次排气的时间、术毕至首次进食的时间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毕至首次下床活动的时间、术后的疼痛评分及平均住院的时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对两组患者术后情况的分析(±s)
表2 对两组患者术后情况的分析(±s)
组别 术毕至首次排气的时间(d)术毕至首次进食的时间(d)术毕至首次下床活动的时间(d)术后的疼痛评分 住院的时间(d)研究组(n=120)2.2±1.5 2.5±1.7 1.4±0.3 3.37±0.42 4.6±1.4对照组(n=90)1.5±0.9 1.6±0.8 1.2±0.4 3.41±0.39 4.5±1.6 t值 0.235 5.541 0.298 2.138 0.267 P值 0.000 0.002 0.178 0.206 0.329
2.3 对两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情况的分析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后其发热、肠梗阻的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进行手术后其切口感染、腹腔脓肿的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3。
表3 对两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情况的分析 例(%)
阑尾炎可分为急性阑尾炎和慢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患者的病情进展迅速,可发生剧烈的腹痛等临床症状。慢性阑尾炎主要是因急性阑尾炎患者的病情未得到及时的治疗,其局部炎症反复发作所致。以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临床实践证实,该疗法具有手术的切口大、手术的时间长、术中的失血量大、术后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率高等弊端。目前,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因具有手术的切口小、患者在术后恢复的时间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等优点,已经逐渐取代开腹阑尾切除术,成为治疗阑尾炎的首选疗法[3]。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手术的时间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是因为,急性阑尾炎患者往往存在阑尾穿孔、肠粘连等合并症[4],其阑尾可发生明显的水肿,因此对其进行手术操作的难度较高、时间较长。在本次研究中,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术毕至首次排气的时间及术毕至首次进食的时间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是因为,对急性阑尾炎患者施行手术治疗的时间及为其建立气腹的时间均较长,其胃肠道功能受到的不利影响更为明显,在术后需较长的时间才能恢复正常。
研究发现[5],在对阑尾炎患者施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其康复的速度较快,其住院的时间较短。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与慢性阑尾炎患者相比,急性阑尾炎患者在接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其住院的时间较长。这可能是因为,急性阑尾炎患者在接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其发热、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因此需对其进行更长时间的住院治疗及病情观察。
总之,与慢性阑尾炎患者相比,急性阑尾炎患者施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其康复的速度较慢,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临床医师在对急性阑尾炎患者施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应密切观察其病情,并为其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1] 厉英超, 米琛, 李伟之, 等.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治疗急性非复杂性阑尾炎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估[J].中国内镜杂志, 2016, 22(3): 11-17.
[2] 梁承友, 罗毅, 刘顺顺, 等.复杂阑尾炎的腹腔镜手术及术后处理[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3, 16(3): 281-282.
[3] 江四平. 急性阑尾炎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疗效的对比[J].浙江创伤外科, 2016, 21(1): 109-110.
[4] 卢小可, 陈龙宇, 李鹜, 等.新三孔法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的疗效及评价[J].中国内镜杂志, 2013, 19(2): 217-218.
[5] 汪洋.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对比分析[J]. 中外医疗, 2016, 35(1): 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