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月,国家一级评茶师,山东省茶文化交流协会常务理事,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山东区域联络人,“上茶”艺术空间总经理,洄龙山畔藏茶人。登山至她的“上茶”去饮茶,端起一盏茶汤,清香四溢,明澈见底,可又有谁知道,这一杯茶的甘甜,需要人耐心等待茶叶二次生长,着实来之不易……
徐展:为什么您会想做普洱茶仓呢?
杨明月:因为自己买来的茶太多了,而且放的太过分散,就想拢到一起,这样茶叶安全,我也心安。也因为考虑到同样年份的茶,在相同的仓储条件下的口感大概是一致的,便于日后交流销售。之前有把同样的茶放在三个不同的地方,泡出来的口感截然不同。现在选择在洄龙山的西北边,再往西南是浆水泉。在这样一个相对的制高点,安全存茶有了基础。因为藏茶的环境是有要求的:要有湿度,但湿度不能高,要有温度,温度又不能过高。济南可以说是一个四季分明的城市,有山有水环境好,可是,空间大又适宜放茶的地方在市区里也并不好找。这里也是有山有泉水的,空间又是纵深的地上一楼,温湿度一年的变化分明,比较适合储存普洱茶。秋天,这里的湿度就比较小,大概在30左右,夏天湿度就比较高,大概在80-90左右,就需要适当的稍微通通风,所以调控也非常重要。我以前的茶叶都放在千佛山的西麓,一直都是邻山储存,陈放出来的口感确实特别好。济南南高北低,东高西低,典型的小盆地,越到中心的位置,风越难散出去,只有山边空气流动性大,而且有特殊的小环境,可能阳光更充足,雨水也会多一些,因为这里的植被特别好,空气质量也相对好。总之,舒服是最重要的,不只是对茶来说,对人也是。每个来这里的朋友,都愿意多坐一会儿,闻着茶香,品味着茶汤,聊聊家常。
徐展:原来人讲究风水,茶也讲究风水。
杨明月:所以要给茶一个这样相对安静、干净的环境,让它自己慢慢的、一天一天的、自己在成长,我们不要过多的去参与它的后发酵,不要人为的去控制,让它自然而然的,二次生长。
徐展:这样的二次生长挺好的,安全又放心,也不用浇水了。
杨明月:只要控制一下湿度。到冬天的时候,有暖气了,就关掉一楼的地暖,有二楼的就足够了。我们会在盆里放一点水,让它慢慢蒸发,稍微增加一点湿度。
徐展:藏茶的人肯定是很愿意来这里的,我想即使不藏茶的人也会喜欢来。
杨明月:其实还是喜欢茶的朋友来,因为喜欢茶,我们一起交流茶、分享茶。喜欢茶不见得一定要收藏,视个体需求而定。这里是储存的空间,也是体验的空间,
徐展:那么,“上茶”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
杨明月:2001年的时候,我曾经有一个朋友们聚会喝茶聊天的地方,没有名字,我就给它起了个名字叫“絮语轩”,很贴切,因为大家和现在一样,总是来来往往,喝茶聊天。那时在屋里正对着我的位置,有一个小牌匾,一抬眼就能看到朋友赠与的书法,写的就是“上茶”。后来搬家,我就不想再用之前的名字了,反倒是“上茶”的画框一直在身边,随缘就定店名“上茶”。所谓上茶,就是在有客人来的时候,要上茶,而且要上好茶。来这里就有好茶相待,按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因此大家都心照不宣。
徐展:我知道您同时也兼着一些社团组织的职务,比如山东省茶文化交流协会的、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的。
杨明月:其实我一直也没有什么经营的思路,还是一个茶的爱好者,因此想给自己找一些可以交流的社团组织。在这样的协会中你会找到一些和你很相似的、对茶有强烈的爱的同类,随着茶汤的流转,你能收获到一些信息,也能收获到友情,同时也会舍弃一些东西。
以前我的公司是做设计,就只是因为自己喜欢喝茶,也就会经常买茶,自己喝,有时候送朋友,后来就越买越多,从2003年到现在,几乎每个年份的茶都不缺。我个人最喜欢云南易武地区的茶,所以也存储的最多。
我喜欢的东西我会坚持。
徐展:那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喜欢茶的呢?
杨明月:1996年我就迷上了茶,每个月的薪水基本都拿去买茶了。那时候我因为喝到了天福茶庄的冻顶乌龙,也由此喜欢上了茶。后来会经营茶,就确实是因为买的太多了,也是因为想交流,想以茶养茶。爱一个东西到了极致,也不能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困顿,虽然一度是这样的。北方人对茶的印象应该大多是从茉莉花茶开始的,不了解其他的茶。当我成年以后,喝到第一杯打动我的乌龙茶后,我就想了解它,就不停地去买书去查资料,当自己到了似懂非懂的境地的时候,才会发现自己不满足于以前的体味,还需要了解,因此想了解更多。
徐展:那您在转型向茶的时候,家里支持吗?
杨明月:并没有,一点都不受支持(笑)。说是不受支持,其实也不是,我是觉得,得到对方全身心、无条件的支持,不太容易。
徐展:只要不反对就好了?
杨明月:他只要不强烈反对就好了,因为他现在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摸茶壶、泡茶,已经改变非常大了。
徐展:您能一心放在存茶上,真好。
杨明月:是。我有时候也会问自己为什么存茶?要想明白自己的目也是纠结。我看过一些其他存茶人的现状,比如广东东莞,全国百分之七八十的黑茶仓储几乎都在那里,当地人一直都有存茶的习惯。存茶获利是任何存茶人都不能避免谈到的问题。茶最终都是要推向市场去销售、消化的。那么在大量、大面积的存茶风潮下,我很好奇存下来的茶又都是什么茶呢?我能存什么样的茶?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存茶的基础是什么?存茶的品类有哪些?存放的环境怎么样?可喜的是现在有很多企业已经有意识去做标准化仓储,干湿度都可以调控,里面的环境卫生也相当棒,但是我还是依然不能够去认同,为什么?因为它就像我们手工做的老面馒头和工厂的机器馒头,其实还是不一样的。个人存茶,会有一种个人的情感在里面,也会有一种个人的风格跟风味在里面,这似乎是个人存茶的一种魅力。同一款茶,不同的仓储,拿出你个人的藏茶,在与茶友分享比对之下,它的香气和滋味里,有了你自己心怡的味道,你会觉得这种成就感是不能用金钱去替代和衡量的。存茶就像培养孩子,保有一个好的底子,不要过度的去干预,让它自己慢慢的生长,好的营养会伴随着它,占据主导地位。好的营养当然指的是优势的有益菌群。泡茶也是一样的,你要看茶泡茶,选择合适的器具,对于每一款茶要有一个自己泡茶的心得,也可以说是理解和经验。冲泡一杯体现你心意的茶,在于对茶性的了解,在于对茶叶冲泡技巧上的把握,都不是科普类、标准化、程式化的。因为茶水是软的有温度的,人情也是软的有温度的。一定是柔软的东西会让人觉得温暖。我觉得茶也是这样的。给它一个很标准的方式去做,也许会出来很适口的滋味,但这不是我想喜欢的茶的风味。就像电窑和柴窑烧出来的东西,用起来的功能一样,但人们还是会追求柴烧器的那种不可控、那种异象,其实就是因为不满足于眼前的完美,太完美了就有了缺憾,没有了惊喜。
徐展:就像葡萄酒,有时候酒庄酿造和批量生产是不一样的。
杨明月:葡萄酒的单宁和普洱茶的单宁,对人体有相同有益的作用。它们都是发酵的,普洱茶是固态发酵,葡萄酒是液态发酵。我之前看过一些法国的知名酒庄,在他们独立的窖藏酒窖里,有在这个区域特有的有益菌群,对葡萄酒的后发酵的滋味,能够产生很强的影响,使风味变得特别起来。普洱茶也是这样的。普洱茶也是一样,在合适的湿度跟温度的条件之下,它会生成非常多的菌群,菌群又分为两大类,一种叫厌氧菌,一种叫有氧菌。厌氧菌一般是在茶叶的里层,紧压的环境下。在茶叶表面的就是有氧菌,因为在我们空气当中,随处都有益生菌,即使你看不到,它们也都存在着。所以普洱茶的后发酵,是在清洁环境中、合理温度和湿度之下,有益菌群参与的后发酵,跟葡萄酒的发酵还是有一些相通的地方。事物的发展是动态的,人体的阴阳是动态的,茶也是动态的有生命的,因此不能用固有的眼光去看它的今天、明天、将来。
徐展:是,茶的口味是如此,想让茶好喝应该是藏茶人最单纯的愿望,而不是升值,毕竟人不是市场。
杨明月:升值是相对的,再有就是价值观的影响。有些人觉得钱必须放到银行去,或者必须买成金条,或者必须把现金放在家里,或者是放到股市上去流通,中间可能都获利,也可能有损失,但不论如何,物质丰厚会人觉得心理上有安全感的。我认为茶是我唯一能选择、能掌控的东西。茶可以自己喝,也可以流通变现。像极了农耕社会的自给自足,有多余放到市集买卖。存储好的茶可以消化的,只是有快慢的差别,但早晚有变现的一天,我相信它增值的系数还是能让我认可的。最重要的是,你选择茶的时候有一个条件,就是你要选择哪一个区域的茶。一方面要看口感,一方面更要看生态,它的生态跟健康都是与我、与周围的人息息相关的。这是我们饮茶的一个根本点。我们是为了什么去饮茶?仅仅是为了满足口感的需求吗?还是健康的需求?似乎是口感的需求为先,但健康是一个不容被忽略的前提。保存不当或者说是茶基础有问题,我自己不会喝,我也不会去卖,周围人我也不会去推荐。市场上很多茶叶的品种,不论是绿茶、白茶、黄茶、红茶、黑茶,大概理清它们的生态环境,我还是很坚持的认为西南茶区的生态条件更优于其他地方,那么就用排除法去精心挑选。这是很重要的经营茶避险原则。中国的茶叶,其实很多都可以存放,比如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云南普洱茶,安徽、湖南、湖北、四川的黑茶,都是不错的茶品。但是你确实要理清楚现在茶叶种植和加工的环境,每一个个体,每一个工序,都对将来成品茶的口感产生影响的。就我目前看到的,依然相信影响最小的就是云南茶。然后还要看茶的总量,包括它的产量、种植面积以及大树跟古树茶的保有量。现实和数据摆在那里,做不了假。周边的朋友都了解我对云南易武茶区的偏爱,生态环境和滋味香气的吸引是一方面,陈年易武普洱茶的气韵绵长于我是最大的诱惑。钟情易武普洱茶,这就是我的追求,侍弄易武普洱茶,是我一辈子的功课。我这个人还真是比较死心眼,认定的基本上不会改变。比如安徽有一款后发酵茶,叫六安茶,清爽如黄瓜的气息。它的产量太少了,主要销往东南亚地区。但它的问题在于,如果拿它跟任何一款普洱茶比较,就会觉得它过于平淡了,这使我相信在它后面的成长过程当中,茶底不足,水上面就会欠太多。因此我更喜欢云南茶。云南茶给人的震撼,不止是它植株的状态,千年不变,枝繁叶茂,只要不过度采摘砍伐,它会世世代代在那里。根有多深,树有多高,地下的根系和地上一样长度。所以单说“根深叶茂”这一点,就是其他茶类难以企及的。这两年比较火的是福鼎的白茶,“华茶一号”“华茶二号”,尤以茶氨酸的含量之高名声远播。但是综合评判一款茶还是要看当地茶树的生长环境跟状态,它依然是大面积的茶园种植。加工制作方面,白茶的工艺是最简单的,不炒不揉,要靠晒或低温烘焙,可是福鼎那里是靠海的,阴雨天非常多,所以做好一款白茶不容易的。市面上有很多白茶在卖,它的品种、产区、工艺就不得不打个问号,要找出一款可以陈放的白茶也绝非易事。我每年会收一些达到标准的白茶陈放储存。
徐展:现在茶对人来说,喝茶是为了口感也为了养生,但像古人那样千里去选惠泉水泡茶的风雅,估计已经没有了,既没有一样的茶叶,也没有一样的茶水了。
杨明月:茶叶到底能够对一个人产生多大的影响?我不敢去妄断,但是在我以及周边比较亲近的人身上产生的影响,还是能看出来的。我原来的语速非常快,音调又尖,现在则不同了。这十几年的时间,因为与茶相伴,似乎是有变化的。无论是与人、与事的角度以及处理的方法上面,都会有一个不同。而我周边的人也是这样的,因为他能够静下心来品味一款茶的芳香的时候,心无旁骛。我相信,这一定是心地纯净的人才容易做到的,而不论古今。但是你又能怎么去强求大家都这样生活呢?所以说,一款茶,我喜欢,多喝几口,不喜欢,一口不要喝。我常常和朋友讲,义务为他们做了十多年的小白鼠,有了一点儿识茶辨茶的经验。所谓风雅,千人千面,根植于内心的风雅才是茶人所为。
徐展:是,即使我们喝不到历史上的茶了,但是有当下就是很好的。
杨明月:能够感悟当下,能够享受当下,其实就蛮好了。在这个过程当中,你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哪怕一点点事情中去,动的时候尽情的动,静的时候乐享着静,挺好。这也许可以累积风雅的底,不是一日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