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化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2016-01-08 22:49沈峥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12期
关键词:合作学习存在问题有效性

【摘 要】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适应新课程理念的一种教学方式,但不少课堂的合作学习只注重形式化,缺乏一定的实效性。合理分组,正确选题,明确分工,科学评价是提高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合作学习;存在问题;有效性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新课程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但实施过程中因部分教师对“合作学习”缺乏实质性的了解,在操作中存在诸多问题,从而导致合作学习的低效和无效,影响了教学质量,进而影响了新课改实施的效果。本文将结合化学教学谈谈课堂中如何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

一、合作学习及有效性的含义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指以学习小组形式,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倡导学习观念的大转变,即由重视单独学习转变为重视合作性学习。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均发生转变,教师告别传统的“教书匠”角色转变为活动的参与者、监督者、评价者。而学生则由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合作学习,依靠彼此的帮助、信息反馈、互相支持来完成任务。学生将成为合作性学习的真正主人和决策者。

合作性学习中由于需要通过学习小组成员的相互协作,角色分担来共同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并通过相互间的交流汇报实现信息共享、知识共享。这样就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落实,同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技能、语言沟通表达能力都会得到锻炼和提升。

二、合作学习常见存在的问题

笔者结合某一教师的上课案例来谈谈合作学习易出现的问题。

【案例】某位教师在“乙醇”新课教学时,采用合作学习的模式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探究乙醇具有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课一开始,老师简单的几句话布置完所要探究的任务后就将前后4位学生组成一个合作小组,并且活动时间规定为15分钟。随后课堂里一片热闹景象,学生们七嘴八舌,但是只闻其“声”,不见其“动”,面对繁多的实验器具学生不知“探究”该从何做起。最后教师做了总结性发言,合作学习就算草草收场。

首先这个案例中的合作学习只流于形式,教师是为合作学习而“合作”,合作学习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如乙醇的物理性质完全可以经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观察便能轻易得出,而不需要大费周章的采用这种形式;其次教师直截了当的让学生自行去探索,这对于不熟悉探究过程的中学生来说肯定会无从下手,不知该怎样做;再者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是要采取“异质”分组原则,即不能随意的将前后同学分为一组,也不能简单地凭据学生的成绩分组,而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等因素组建,可利用学生的特长进行角色定位和分工,如组织者、检查者、记录者、汇报者、协调者等;最后,这节课中没有学生合作后的汇报和组间的交流、没有全体学生的成果展示,而是教师以书上的结论来“统一认识”。这种趋大同而成唯一的做法,首先曲解了合作学习中学生个性化学习的作用,用集体的求同扼杀了个性化认识。这种忽视学生的真知灼见,生硬统一认识的做法与合作学习倡导的个性化学习相违背。

三、提高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教学策略

1.选择有意义的合作主题是合作学习有效开展的首要条件

合作学习一般是围绕着一些问题或任务,也就是合作主题来展开的,合作主题本身必须是具有合作价值和意义。

笔者认为在化学教学中合作性学习选取的主题内容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合作性,具有一定的深度、可评估性等特点。例如, 在进行金属钠一节的教学中,可以探究的问题有很多,比如对Na 和H2 O 的反应以及Na 和S的反应实验中异常现象的探究,对Na 与Cu (OH) 2 溶液,Na 与不同酸溶液(稀盐酸、浓盐酸和稀硫酸))反应时,反应速率和现象各异的探究等,到底把其中的哪些问题作为提供给小组的合作学习任务,这就需要教师在其中做出选择。一方面,教师要考虑选择认知目标的重点和难点。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充分考虑上面提到的对进行合作学习的任务要求。最终,笔者在本课时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设计主要体现在课上学生对Na 和水反应的合作实验,对Na 和S 反应实验方案的设计与交流评价,以及课后共同完成小组实验报告3个教学活动。这3个问题难度适中,后2个问题具有开放性,其中Na 和H2O 的反应是本节课的认知目标的重点。选取合适的内容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解决具体问题,实现有效的发展。

2.合理分组和分工明确是合作学习有效开展的基础和前提

合理组建学习小组是开展合作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首先根据“组内异质 组间同质”的原则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其次,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平时的学习情况将组内学生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合作小组一般应设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各一名,进行实验探究时还可增设操作员1-2名等。通过角色分工,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同时每个成员也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例如, 在学生们进行钠和水反应的小组合作实验时,笔者配合组长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特色进行了主动分工,肢体运动型的学生动手实验,逻辑思维型的学生解释推理,而语言型的学生做最后陈述等。通过合理分工后,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到活动中,亲身体验了科学知识探究的过程,同时也让自己的能力得以发挥和提高。

3.科学评价是合作学习有效开展的有力保证和动力来源

评价是合作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有效的评价,不仅能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是合作学习得以有效实施的有力保证和主动学习的动力来源。合作学习评价倡导的是“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理念。这种评价不仅可以全面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更能有效地激励学生进行合作与学习,促进学生自身的进步与发展。例如对合作较好的小组,组织能力较强的组长,积极参与学习的成员都要及时评价、表扬和激励,让他们充分体验合作的乐趣,充分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为今后的学习提供充足的动力。同时我们要注意评价的标准不能仅仅局限于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应关注学生合作的过程;不仅仅评价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更应关注小组的整体情况;不仅仅评价发言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更应关注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学生发言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不仅仅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更应关注他们在合作中所表现出的合作精神、投入程度、情感与态度。例如,笔者在教学中往往会根据小组的表现评出“集体智慧奖”、“组合默契奖”、“共同进步奖”等,也会根据小组里成员的表现评出“最佳表现奖”、“合作标兵奖”等等。笔者希望通过这样的评价机制,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总之,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提出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它意在通过小组合作探讨,相互启发,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作为教师,应加强研究,努力探索,不断发现教学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能结合新课程理念去研究、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使其更完整、更合理、更有效。

参考文献:

[1]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李斯伟.合作性学习的原理及在高职实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高教探索,2004(2)

[3]肖丽.从形式走向有效—浅谈物理课堂合作学习的实效性[J],物理教师,2008(10)

[4]江波,刘建阳. 新课程理念下化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开展[J]教研论坛,2009(1)

作者简介:

沈峥(1976~),男,籍贯无锡,单位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高职校化学教育。

注:基金项目: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课题“2049计划背景下五年制师范生科学素养培养策略研究”,课题编号WXCY-2014-JG-025 ,主持人:丁同英,沈峥。

猜你喜欢
合作学习存在问题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