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其洲 张传根
摘 要:通过建立示范区,大力推广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及节药技术,减少用药次数3~4次,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30%以上,总体防控效果达到90%以上,节本1 350~1 800元/hm2,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节药;泾县
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24-78-03
泾县地处皖南山区北部,南依黄山,西临九华山,境内山清水秀,生态环境优越,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常年水稻种植面积24 000hm2左右,栽培方式以直播和抛秧为主。泾县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类型,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资源丰富,无霜期长,适宜水稻种植,但与此同时水稻病虫害的发生也较严重,种类繁多。特别是近十几年来由于气候异常年份增多,加之耕作制度及栽培方式改变等原因,一些次要病虫上升为主要病虫,常发性病虫暴发频率增高,危害加重。长期单一依赖化学农药防治,导致害虫抗药性不断增强,农药使用量逐年加大,农业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日显突出,病虫危害已成为制约泾县粮食生产的一大瓶颈。
为推进泾县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有效控制农药使用量,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模式,保障粮食安全、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促进泾县水稻病虫害可持续治理,根据省、市文件精神要求,结合泾县实际,笔者于2015年在水稻上开展了病虫害绿色防控及节药行动示范推广工作,通过建立核心示范区,辐射带动周边乡镇示范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1 示范区基本情况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及节药行动核心示范区设在泾县昌桥乡童疃村,面积133.3hm2,辐射带动周边乡镇示范推广3 000hm2。示范区水稻主要以双季稻为主,早稻上一代二化螟、纹枯病常年发生偏重;晚稻病虫害以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和稻曲病为主,穗颈瘟、南方黑条矮缩病为间隙性爆发性流行病害,尤其是近十几年来六(4)代和七(5)代褐飞虱在晚稻上多次暴发成灾,失治田块损失50%以上,有的田块甚至绝收。示范区农户科学用药水平低,普遍存在忽视病害防治、乱用药、滥用药、马后炮等现象,部分农户每隔几天打一次保险药,一季晚稻要打10多次农药。
2 总体思路与目标
通过建立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及节药行动核心示范区,以专业化统防统治为抓手,强化重大病虫监测和预警,综合运用生态调控、物理控害、生物防治、总体防治、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病虫防治效益,切实提升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能力与水平,将病虫为害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并辐射带动在全县推广应用,以保障粮食安全、农业生产安全、生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示范区内绿色防控技术到位率达到85%以上,防控效果达到90%以上,生物农药使用率50%以上,化学农药使用减少30%以上,防治成本平均降低10%以上。辐射推广区绿色防控技术到位率达到60%以上,防控效果达到80%以上,减少化学农药使用10%以上,防治成本平均降低5%。实现全县水稻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达24%,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33%,农药利用率达36%,农药使用量增长率控制在1%以内。
3 主推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及示范内容
3.1 双季稻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及节药技术示范
3.1.1 推广抗病性良种 根据泾县近年试验示范结果,推广中组3号(早稻)、五优308(晚稻)等抗病良種。
3.1.2 种子处理 全面推行吡虫啉(或噻虫嗪)、咪鲜胺浸种技术,预防恶苗病、稻瘟病、稻蓟马、稻飞虱等。
3.1.3 健身栽培 科学管理田间肥水,推广配方施肥技术,前期促进早发,中期适时适度烤田,后期控制氮肥使用,促进水稻健壮生长,增强稻株的抗(耐)病虫性。
3.1.4 保护利用天敌 水稻生长前期尽量不使用化学农药,为蜘蛛、猎蝽、隐翅虫等天敌种群营造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充分发挥自然天敌对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的控制作用。
3.1.5 生物防治 全面推广阿维菌素防治稻纵卷叶螟,短稳杆菌防治水稻螟虫,井冈A·蜡芽菌防治水稻纹枯病、稻曲病,枯草芽孢杆菌、春雷霉素防治稻瘟病。
3.1.6 总体防治技术 推广晚稻穗期病虫害总体防治技术,以褐飞虱、稻曲病和穗颈瘟为主攻对象,同时注意兼治其他病虫。
3.1.7 科学用药 大力推广生物农药、仿生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抓住病虫防治关键时期,坚持达标防治,安全用药。
3.2 单一病虫绿色防控模式——性诱剂防治二化螟示范 重点诱集越冬代二化螟,示范面积100hm2。采用宁波纽康生产的新型飞蛾诱捕器和二化螟专用诱芯,每667m2按装一套,1个月更换1次诱芯,从4月下旬越冬代二化螟发蛾前开始到9月底三代二化螟发蛾结束,诱杀二化螟成虫。在距示范地点500m以外,选择品种、栽培方式、长势基本一致的稻田(0.03hm2左右)不防治二化螟作为对照田。按照东西南北中不同方位间隔一定距离,5点取样选择5个诱捕器,安排专人每2d1次定点调查记载诱蛾量。在每代二化螟幼虫为害定型后,分别调查示范区、农民自防区和对照田螟害率。
3.3 灯光诱杀害虫示范 在昌桥乡新垄村、泉水村和中桥村等辐射区安装太阳能杀虫灯25盏,控制面积66.67hm2,诱杀水稻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害虫。杀虫灯主要沿村村通道路旁水田安装,展示效果好,同时也便于维护。
3.4 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 在晚稻病虫害防治关键时期,组织示范区所在乡镇2家植保服务专业合作社开展晚稻重大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统一防治面积66.7hm2,宣传发动、辐射带动周边村组防治1 500hm2,有效地控制了病虫危害。据统计,这2家植保服务专业合作社在示范区及周边村组开展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面积约300hm2次,解决了许多农户家庭由于劳力外出务工导致的防病治虫难问题。
3.5 大力推广新型高效植保机械 结合泾县实际情况,重点推广高效电动喷雾器、新型热力烟雾机和热雾沉降技术,减少农药浪费,提高农药使用效率和病虫防治效果。利用统防统治项目统一招标采购电动喷雾器(山东卫士WS-18D型)1 000台和手提侧背式烟雾机(南通宏大6HYC-42B型)30台,免费发放给全县3.33hm2以上种粮大户和开展统防统治服务的专业化组织。
4 示范成果及效益评估
4.1 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及节药技术示范区效果调查 从表1可以看出,水稻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及节药技术示范区的主要病虫害得到了有效控制,病虫危害程度明显低于农民自防区,且用药次数比农民自防区减少3~4次。
4.2 性诱剂对二化螟的防控效果 根据定点调查示范区5个诱捕器诱蛾量,自4月18日至9月21日,每个诱捕器共诱捕到二化螟雄蛾分别为248只、170只、234只、225只和201只,平均215.6只。据示范区双季稻田螟害率调查,二化螟性诱剂对一代二化螟和三代二化螟的防效分别为79.35%和83.69%,可有效控制二化螟危害(表2)。
4.3 天敌数量增加,生态效益显著 示范区通过大力推广生物农药,保护利用天敌等技术,稻田蜘蛛等益虫数量增加,控害作用明显(表3)。
4.4 效益显著 据调查测算,双季稻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及节药技术示范区用药次数5次(早稻2次,晚稻3次),总体防控效果达到90%以上,病虫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与非示范区相比,示范区用药次数减少3~4次,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30%以上,节本1 350~1 800元/hm2,而防控效果提高10个百分点左右,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5 工作措施
5.1 精心组织,加强领导 在已成立的县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指挥部统一领导和协调下,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责,行政推动全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与节药行动示范推广工作。
5.2 制定方案、加强培训 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要求,结合泾县实际,制定了《泾县2015年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及节药行动实施方案》,以农委文件发到各乡镇,认真组织实施。为了把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普及到广大农民手中,泾县植保站和乡农综站充分利用田间课堂、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党员大会、培训班、技术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区内绿色防控技术到位率超过80%以上。
5.3 加强合作配合,积极争取资金扶持 与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粮食生产资金专项项目和专业化统防统治等项目有机结合,2015年共争取相关资金50余万元投入到绿色防控工作中,为全县的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与节药行动示范推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4 科学监测,准确掌握病虫发生动态 一是在全县原有4个水稻病虫害基层测报点的基础上,增加了1个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性诱剂测报监测点;新增水稻害虫性诱电子测报系统8套,该系统具有专一性强、灵敏度高、数字自动化传输等特点,监测的种群动态曲线峰形明显、清晰,受气候、作物种类和物候期、人为干扰等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小。二是将示范区列为水稻病虫害系统监测点,由泾县植保站和乡农综站各确定一名技术人员具体负责田间调查,每周调查1~3次,准确掌握病虫动态,及时发布病虫防治信息,指导农户开展防治,为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与节药行动示范推广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6 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6.1 存在问题 一是农民普遍文化素质不高,在家务农的大都50岁以上,接受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积极性不高,对保护环境意识不强;二是对生物农药特性了解不够,使用不习惯,认为生物农药没有化学农药来得快;三是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一次性投入偏大,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优质不能优价,经济效益低,农民不愿意接受。
6.2 对策建议 一是广泛宣传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意义,不断提高广大农户的绿色防控意识,争取各级政府从财力上大力支持,让先实施的农民得到实惠。二是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推广要重点向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等高附加值农产品生产倾斜,要重点扶持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推广工作,提高应用绿色防控技术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增强辐射带动作用,以促进绿色防控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三是深入进行技术总结,加强协作交流,摸索出一套适合本地的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集成技术,加以推广利用。
参考文献
[1]张迁西,毕甫成,邹乾仕,等.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示范效果初报[J].江西植保,2009(4):186-187.
[2]朱红军,徐庚鸿,赵德明,等.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J].安徽农业科学,2013(7):2924-2925.
[3]徐南昌,莫小荣,张晨光,等.衢州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示范[J].浙江农业科学,2013(11):1434-1437.
[4]董建萍,杨坚,李永明,等.陇川县水稻病虫害綠色防控技术体系的集成及推广成效[J].现代农业科技,2013(17):184-185.
[5]施伟韬,刘初生,姚易根.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示范[J].生物灾害科学,2012(2):211-214.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