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小兰
摘 要:生态文明教育是生态危机背景下教育的基本诉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该文基于环境德性伦理的视角,阐述了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应注重学生生态价值观的树立,生态道德情感的培养以及生态自觉行为的养成。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环境德性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24-141-03
1 生态文明观教育的背景及意义
工业文明时期,受科技理性以及工具主义价值观的影响,“社会本位论”的工具主义教育价值观形成,以此带来的变化是教育越来越成为满足社会政治、经济等功利需要和成为学生谋求生存的工具,教育的功利化价值取向日益显现。教育作为人类一项高度自觉的培养人的价值创生活动,面对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应努力克服工业文明教育的价值危机,树立一种新的价值观。
区别于传统的教育价值观,新的教育价值观应包含生态价值的内容,即生态价值观。生态价值观是对科技理性主导下工业文明时期价值观的转变与超越,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它反映了生态文明建设时期教育价值观转变的诉求,强调通过教育满足人、自然、社会的生态平等,和谐共生的发展需要,实现个体价值、自然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三重价值向度的辩证统一性建构[1],是人类应对生态危机,反思和超越工具主义及功利主义教育价值观的产物。
高校是青年成长的摇篮,也是先进思想、先进文化的孵化地与传播器。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一个国家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就是核心价值观。价值观在青年成长与成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学校教育要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紧跟时代步伐,尤其在青年人的价值观引导及确立过程中发挥应有的教育作用,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生态价值观,这是生态危机背景下高校教育价值观转变的必然要求。
2 基于环境德性伦理的生态文明教育的价值观构成
生态文明教育涉及人如何认识自然、看待自然的问题,属于环境伦理学的研究范畴。人类对环境伦理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如今,环境伦理学的研究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那就是环境德性伦理的兴起。环境德性伦理以德性论作为不同于规则主义的理论视角,从关注自然的内在价值转向人类幸福和持续繁荣问题,从道德规则转向人在现实境遇中的德性品质和行为习惯,重塑了人对待自然的品格建构。如果环境德性伦理学意味着现代环境伦理学的一种转向或突破,那么这也意味着它为人类解决生态危机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伦理向度,也为我们研究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重要的价值启示。
2.1 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是传播生态价值观 生态文明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人们的生态及环保意识,改变工业文明社会不合理的生产及生活方式,树立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其核心是树立生态价值观、传播生态价值观。生态系统构成的基本维度是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以及个体生态,所以相对应地,生态价值观包含自然价值、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生态价值观是这三重价值向度的辨证性统一构成,个体、自然与社会在实现创造自身价值的同时有其共同的价值追求,就是要尊重多样性、追求公平公正、实现永续发展。因此,生态价值观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就是要寻求如何处理好、协调好个体、自然与社会这三者之间关系的原则,实现共同利益的最大化。从生态价值观的角度出发,需要把握以下几条原则:
2.1.1 尊重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使生命在地球这个行星上的生存变得可能。人类是生物多样性的一部分,人类要生存及发展下去,必须遵从自然的生存规律——尊重多样性。对人类而言,文明的诞生、文化的发展是推动人类历史进程的最大影响因子。因此对人类而言,尊重多样性,不仅要尊重自然界物种的多样性,也要尊重人类社会文化的多样性,文明的多样性,促进各民族、各种族之间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2.1.2 公平、公正原则 生态文明的价值诉求是多样化的,其中最基本的就是确保每个公民公平享有生态权益。环境不公、社会不公会造成自然和社会的不稳定、不和谐,影响个体的生存与发展,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生态公正问题、社会公平问题,人与人之间的地位平等是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最基本的准则,这也是生态价值观所遵循的原则。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要运用舆论、宣传、法律及制度等多种方式保护自然的权益不受侵犯,追求环境正义;在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要发挥社会公众的力量,借助经济、政治、军事等手段维护社会稳定,努力营造公开、公正的社会环境;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上,要做到既保证当代人之间的环境公正,也要考虑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环境公正,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互信,共建平等、博爱的和谐气氛。
2.1.3 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自环境问题出现之后人类探讨未来生存状况及发展方向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理论、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最早提出是在1972年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目前这种发展理论已广泛应用于人类生产及生活领域。生态文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观是基于生态关怀与人文关怀的双重价值导向的可持续发展。对资源的使用与占有并非当代人的特权,而是人类物种的时代权利,人类的生产活动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要,又不能对后代人的生存发展造成危害,这是可持续发展原则最核心的内容,可持续性强调代际平衡与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时期一定要加强人类代际伦理意识的培养及教育,尤其是要引导当代大学生、当代青年人树立关爱未来的代际意识,做新时期文明的传承者、传播者。
2.2 生态文明教育的本质是呼唤人类“德性”的回归 生态文明教育不仅在于向受教育者提供生态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生态道德观念、培养生态道德情感、确立生态道德信念及锤炼生态道德意志。这一切关注于人类的道德良知,呼唤人类“德性”在面对自然问题上的回归。菲利普·卡法罗指出:“作为消费者和公民,我们通常有真正的选择,但我们经常作出对环境有害的选择。没有人逼迫我们购买大型越野车和建造能放三辆轿车的车库,也没有人逼迫我们让自行车落满尘埃。我们做这些事情,是因为我们没有成为应当所是的人。我们的不良环境行为部分源于特定品格缺陷或恶习,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贪馋、傲慢、贪婪与冷漠。”环境问题的一种重要根源在于我们抛弃或者疏忽了某些美德,尤其是人与自然交往中的那些与环境相关的品性。生态文明不仅应重视生态的真,更融合了人類对善的追求。
2.3 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生态人” 著名的后现代主义思想家伯里称:人类的未来社会应当是一个追求生态文明的“生态时代”,这个时代不仅要求重新建构外部自然生态平衡,而且要重新建构内部自然生态即人的精神生态、人格生态的平衡,实现对人的重新塑造,以形成区别于以往时代的人的特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生态人就是人的存在的新形式。”生态人是指善于处理与自然、他人及自身关系,能保持良好生命状态,具备良好的生态品格、生态意志及生态智慧的人,他们具备生态思想观念、生态法治意识、生态行为意识和生态道德境界。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主体力量。生态文明时代教育所培养的生态人不仅是生态文明的实践者,更是生态文化及生态价值的传播者和创造者。生态人是对工业文明时代“工具人”、“经济人”、“理性人”的超越,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也是人类向未来全面发展的进一步推进。
3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路径
3.1 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态知识教育,树立生态价值观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主渠道,将生态思想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高校可以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教育;通过“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道德法制教育;通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形势与政策”课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论和发展动态教育;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育。其次,进行生态美育建设。生态美育是建立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关系的一种实践,它以研究“生态美”为中心,以生态原则为基础,并将生态原则提升为审美原则,通过生态审美实践,培养学生的生态审美情感,提高生态审美欣赏能力与创造能力的教育[2]。它与一般意义上的审美教育和艺术教育有所区别,核心在于生态审美观的建造,主旨在于唤回审美主体对于自然的亲近与热爱。加强大学生的生态审美教育,就是要使之形成正确的生态审美观,懂得享受自然带来的美和乐趣,并引导他们在珍惜、爱护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对自然美的不尽追求和创造[3]。此外,人文科学素质选修课也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渠道。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及教学优势,开设不同的选修课进行生态科学知识教育及生态人文观培养。
3.2 实践教学中增强环境体验,培养生态道德情感 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道德情感是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行为,使道德知识升华为道德信念的催化剂[4]。道德情感是人类在感知、理解和评价客观事物时的一种情绪体验,这种情绪体验会影响个人对事物的判断及认知,从而也会影响教育效果的显现。因此,要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树立尊重自然、关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观,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课堂上不能只关注于环境知识讲解和情景讨论,可以适当开设一些环境体验课程,以此激发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提升教育效果。其次,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环境活动,在实践中强化环境伦理意识,培养环境伦理责任感。通过培育生态社团、开展生态实践、打造生态网络等方式,不仅可以锻炼大学生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能力,而且可以逐步培养他们的生态文明情感和意志,内化为稳定的心理素质,发挥其建设生态文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5]。
3.3 生活实践中注重生态素养的养成,提升生态自觉 “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6],同样,德性的养成也要而且必须通过生活发出力量才能成为真正的德性教育。要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提高生态素养,必须要落实到日常的生活行为中。首先,学校可以引导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到学校的绿色校园建设活动中,让学生在植树造林,清洁扫除,在环境美化中陶冶情感,提高生态保护意识。其次,定期开展相关的资源节约活动,引导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遵循适度消费的原则。再次,开展绿色阅读。绿色阅读包括传统的有形阅读,即对生态文学、生态艺术等有形文本的观赏,也包括对自然生态文本的艺术化欣赏与审美化观照[3],通过绿色阅读培养学生的生态审美情感,提高生态审美欣赏能力与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程从柱,刘惊铎.生态文明建设与教育价值观变革[J].教育理论研究,2009(01):22.
[2]丁永祥.生态审美与生态美育的任务[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1.
[3]龚丽娟.从生态教育到生态美育生态审美者的培养路径[J].社会科学家,2011:132-133.
[4]陈俊.评“美德即知识”兼论其对道德建设的启示[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9:98-100.
[5]王艳.高校环境伦理教育的若干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48.
[6]陈波.陶行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責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