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器微痕研究的相关问题

2016-01-08 23:10曲新楠
雪莲 2015年29期

曲新楠

【摘要】石器微痕分析是指对石制品使用痕迹显微观察分析。该研究最早出现在西方考古学界,随后不断发展和完善。目前主要有高倍法和低倍法两种研究方法。其传入中国后,一部分考古学家分析了它的重要意义。但该方法仍有一些局限性,需要大量的实验研究,建立适合我国考古实际的数据库。

【关键词】石器微痕分析;高倍法;低倍法;问题与局限

石器微痕是特指史前石质工具上产生的使用痕迹。石器微痕研究,即石制品使用痕迹(usewear)显微观察分析。该方法是对石制品作显微观察,分析留在刃部或表面的细微使用痕迹,来确定其用途。其主要依据是石器在使用到一定程度后,其使用部位会因力学作用产生不可逆转的物理变化,表面会留下破损、磨损、光泽、擦痕等微小的使用痕迹。考古学家通过实验了解不同使用痕迹的成因,以此为依据,与考古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确定石制品的使用方法和用途。

一、研究方法

石器微痕分析是以实验作为研究的基础。根据考古学的中程理论,要复原动态的石器使用行为,将静态的考古记录与动态的文化现象连接,就必须找到现代相同的文化动态——现代石器使用后产生的微痕。通过实验得到的相关数据,对比考古发现的石器微痕,以此来判断古代石器的使用方式和功能。具体的显微观察方法有两种:高倍法和低倍法。由于使用仪器性质的不同,导致了两种方法对微痕观察的侧重点不同。

高倍法使用的仪器是金相显微镜(metallurgical microscope),具有放大100-500倍的功能,尤以200-400倍常用。这类冶金学显微镜是利用物镜机体内发出光束直射或45度角斜射于底盘的反光面,所产生的照明效果进行观察。由于其景深小(聚焦较浅),擅长观察平面情况。所以其主要观察对象是光泽。虽然不同种类的加工对象也存在类似的光泽,但是在大量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日本东北大学考古学研究室也证明了光泽的相关特征与加工对象之间存在对应关系。他们以光泽的亮度、平滑度、圆润度、扩大度、高低差、连接度等为依据,同时参照共存的线状痕(条痕)、阶梯状结构、群孔结构等可将石制品因使用而产生的光泽分为9个类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加工次数的增加,光泽类型之间的差异逐渐明确。因此高倍法可以较准确地判断加工对象的材料。但其對石器的质地要求较高,适用于颗粒细密的石料如燧石等,且耗时长、效率较低,对石制品的先前清洗要求也较高。低倍法使用体视立体显微镜(stereoscopic mieroseope),其具有10-200倍的放大功能。这类显微镜的照明是利用镜体外附加光源随意选取照射角度,其优点在于有极好的折射光和对比度,能反映出刃缘不同层面的痕迹,但其缺点是无法有效分辨石器表面的光泽类型。因此以使用片疤形态和磨损的观察为中心,通过石制品表面细微破损(microfracture)与磨损痕迹的组合特点,观察石制品的使用方式。其缺点是较难确定加工对象的材料,并需要大量的实验来了解微痕形成的原因。其优点是较高倍法来说表现在耗时短,操作简便,对石制品的质地没有特殊的要求。

两种观察方法各有利弊,在具体的研究中更应该视情况而定。如果有条件最好将两种方法结合,做到点面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得出更为科学的结论。

二、问题与局限

首先,理论研究有待完善。需要深入思考微痕研究结果会为我们提供哪些方面的信息,可以解决什么样的考古学问题,研究方法与技术有哪些局限。打制石器与磨制石器的微痕分析方法是否相同,具体的研究步骤和程序如何确定。

其次,微痕分析必须以实验为基础。这就需要进行系统的、科学的、可重复、可验证的实验,整理出科学可信的参考数据。虽然前人已经做了很多基础性的实验研究,但是仍需要大量的实验观察,积累丰富的实验对比图像和数据。对实验结果的自我检测——盲测尤为重要。同时实验要有科学的步骤程序,还要进行科学的记录。

最后,微痕分析存在两个主要瓶颈,一是多功能使用痕迹的认定,二是微痕的量化分析。当前的研究都是以标本只具备单一功能为假设前提的,但史前石制品的使用一定是很复杂的,大量的工具为一器多用,且经过使用、磨损、再加工使用的循环过程。这样的问题目前还无法解决。同时我们必须使用量化语言对微痕进行描述,使微痕辨认更为标准化,增强其可靠性。

三、结语

微痕分析是石器研究的重要技术方法,为我们了解人类行为、复原古代社会提供了新的视角,为石器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该方法不仅可以运用到旧石器时代的研究中,同样可以延伸到新石器时代。中国的史前石器在质地和形态上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我们更应该进行石器的制作、使用实验,获得更为适合我国石器的参考数据。在具体的考古标本分析中,要在一个综合的框架下进行细致的研究,充分结合遗址其他的考古学背景,这样才能得出更为可靠地结论,更加接近真实的古代生活原貌。